学术投稿

辛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尿蛋白排泄的影响

杨光伟;李秀财;叶山东;范爱红;陈燕;胡闻;陈柯;王迎新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蛋白尿, 降血脂药, 药理作用, 模型, 动物
摘要: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尿蛋白排泄的影响,以了解其对糖尿病肾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A组)、糖尿病组(B组)、辛伐他汀治疗组(C组).检测各组第2,4,8周血糖、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白蛋白(ALB)排泄率.结果 第2,4,8周,B,C组尿ALB、 RBP排泄率均高于A组(P<0.01),并随病程的延长不断增高,C组较B组有明显减少(P<0.01).结论 辛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损害有保护作用.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卧床不起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卧床不起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卧床不起老年患者94例和非卧床不起老年患者121例,采用自制结构式问卷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调查内容包括: 自拟个人基本情况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老年抑郁量表.结果 病例组焦虑总标准分(51.87±8.31)、抑郁总分(12.53±6.2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0.55±10.06和7.05±4.71,P<0.01);病例组SAS量表显示的20项症状中常见的8项症状依次为: 睡眠障碍、不幸预测、乏力、尿频、静坐不能、呼吸困难、多汗、焦虑;两组GDS量表的烦躁不安、退缩/冷漠/活力、绝望、忧虑、激惹、认知损害等6项因子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卧床不起患者伴发焦虑、抑郁负性情绪多见,症状多不典型.

    作者:刘岁丰;蹇在金;欧阳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辛伐他汀对大鼠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增殖及α5整合素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辛伐他汀对培养的大鼠肾间质成纤维细胞TGF-β1激活后细胞增殖及表面α5整合素表达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辛伐他汀加入到含有TGF-β1培养液培养的大鼠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分别采用MTT法及细胞流式仪检测细胞的增殖,RT-PCR法检测大鼠肾间质成纤维细胞表面α5整合素的表达.结果 辛伐他汀能抑制由TGF-β1所引起的大鼠肾间质成纤维细胞的增殖,阻止细胞由G1期进入S期.辛伐他汀能显著抑制TGF-β1对大鼠肾间质成纤维细胞表面α5整合素的表达促进作用,同时随着辛伐他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明显增强.结论 辛伐他汀能抑制由TGF-β1所引起的大鼠肾间质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细胞表面α5整合素的表达.

    作者:杜勤;王伟明;陈楠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的护理配合

    心脏不停跳下冠脉搭桥术(OPCABG)近10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和医疗设备的更新完善,应用越来越广泛,避免了体外循环的风险,降低了心肌损伤、肾脏损伤、脑损伤、凝血功能障碍[1],缩短了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了医疗费用.

    作者:杨万玲;周子娟;丁文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糖尿病健康教育

    调查发现不论男女,其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60~70岁达高峰,也有中、青年发病而延续到老年的糖尿病患者[1].其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低已成为影响糖尿病患者致残及死亡的重要因素.因而开展健康教育,激发人们积极参与健康维护与促进,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有效控制血糖是预防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综述了我国糖尿病健康教育的相关研究进展.

    作者:汉瑞娟;桂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颈动脉超声检测对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与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的临床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观察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颈动脉超声的关系以及CAG结果与颈动脉超声的关系.结果 三支病变组收缩压、脉压、总胆固醇、血糖高于双支和单支病变组(P<0.05);高危险因素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阻力指数(RI)明显大于低危险因素组(P<0.05);三支病变组IMT与斑块指数(PI)高于双支和单支病变组(P<0.05).结论 颈动脉超声检查可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和筛查冠心病的高危患者.

    作者:张玉胜;董秀凤;刘福艳;张秀洲;王鑫;李文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胎儿骨骼残留至绝经后1例

    女,52岁,绝经4年,突然阴道流血,量较多,随即到医院就诊,超声提示:宫腔有条形占位,立即在常规外阴消毒后行刮宫术,刮岀胎儿骨骼3根,长2.5~3 cm(见图1) 及其内膜等组识.刮宫后阴道流血明显减少至干净.追问病史:患者于绝经前3年曾有流产史,当时停经3个月,经检查妊娠,在当地医院做流产,术后10 d左右阴道流血干净,此后月经按時来潮,有時不规则.慢慢自然绝经,直至绝经后4年突然发生阴道流血,经刮宫刮岀残留在宫腔内的胎儿骨骼组织.

    作者:易桂英;彭程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代谢综合征(MS),是一种涉及多种代谢异常、与心血管病紧密联系的疾病状态,其中以肥胖(超重)、血压、血糖和血脂异常四项为突出,曾被称为死亡四重奏,患者因心脑血管事件死亡的危险性显著增加.此外,MS患者还易患其他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脂肪肝、胆囊胆固醇结石、哮喘、失眠以及某种癌症.实际上MS是多种威胁身体健康的危险因素,如糖调节受损、血脂异常、高血压、超重肥胖、高尿酸血症、高血凝低纤溶、微量白蛋白尿等的综合.随着社会经济和生活方式的改变,MS的患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了人类的健康,笔者拟对近年有关MS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赵志刚;张会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颈动脉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图象分析对17例尸检患者的272段颈动脉和冠状动脉血管进行测量,比较内容包括动脉壁厚比值腔面积/截面积比值和狭窄血管支数比值.结果 颈动脉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血管支数的比值呈正相关(r=0.79, P<0.01),其余比值无相关性.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存在可以预示冠状动脉有病变,但二者病变的严重程度无明确的相关性.

    作者:姚依群;苏锡铭;刘芳龄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艾滋病(AIDS)于1981年在美国首次报告,目前全球感染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人数正在快度递增.我国艾滋病的感染已进入快速增长期,艾滋病感染者已达85万,HIV的检测已列入患者常规检查项目[1].医务人员因其职业的特殊性,每天不得不暴露于各种各样的危险因素之中.血液、体液等暴露出现在住院患者及医护人员特别是手术人员中的频率很高.有学者报道在2292例手术中受血液暴露者就有238例[2].住院患者经手术和(或)输血等手段,使血液暴露后出现的乙型及丙型肝炎病毒、HIV等感染的血传播性疾病,不仅影响院内感染的控制,也时常会引起医疗纠纷的发生.本文将针对HIV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和应对措施进行综述.

    作者:王萍;高玉华;杨晓秋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症

    低血糖(hypoglycemia)不是一种疾病,而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血浆葡萄糖浓度低于2.8 mmol/L(50 mg/d),导致患者出现以交感神经兴奋和(或)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在我国,老年糖尿病患病率高,且多为2型糖尿病,在老年人有脑动脉粥样硬化或缺血的情况下,或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状态下,血糖下降速度过快,即便未达到2.8 mmol/L以下,也可出现低血糖的临床症状.而长期处于低血糖状态下,血糖虽然低于2.8 mmol/L,患者脑及其他器官已受到损害,仍可无低血糖症状.

    作者:刘建萍;张卫;谢清珍;汪玉如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浙江温岭市婚前保健工作历史回顾及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婚前保健工作现状,探讨新思路,新对策,促进婚前医学检查工作全面健康发展.方法 对2003年10月1日<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前后的婚前医学检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3年10月1日前5年结婚96 998人次,婚检94 855人次,婚检率为97.79%,疾病检出率为16.23%;2003年10月1日至2005年9月30日结婚36 130人次,婚检799人次,婚检率为2.21%,疾病检出率为19.40%.结论 目前婚前保健工作形势严峻,必须加强多方面的婚前保健宣传工作,增强婚检对象自我保健意识,从而提高婚前医学检查率及婚前保健工作质量.

    作者:刘芬琴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糖尿病的血糖监测

    控制糖尿病血糖的综合手段包括糖尿病教育、糖尿病饮食计划、运动疗法、药物治疗和血糖监测.血糖监测主要包括血糖测定、尿糖测定和糖基化血红蛋白或糖化血清蛋白测定等.

    作者:叶山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博苏干预前后QT离散度的变化

    QT离散度(QTd)是反映心肌节段性复极不均一性的可靠指标.在心衰患者中,它可预测心脏事件和间接反映心衰的严重程度.为此,笔者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QTd进行了测定,观察QTd的变化及比索洛尔对其QTd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付潮胜;陈澍;翟昌林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糖尿病胃轻瘫针灸疗法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胃轻瘫(DGP)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主要特点是胃动力下降、胃排空延迟、胃节律紊乱,从而导致胃潴留.临床常见的症状有恶心、呕吐、早饱、腹胀、食欲不振等.该病属中医学痞满、呕吐范畴,其主要病机为脾胃气机升降失常,气滞血瘀等.近年来,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针灸治疗DGP取得了一定进展,现综述如下.

    作者:陈振杰;许冠荪;申国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马来酸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

    目的 观察在2型糖尿病(T2DM)的患者中应用马来酸罗格列酮治疗对其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方法 T2DM患者(T2DM组)与糖耐量正常者(NGT组)各30例分别检测空腹血糖(FPG)、血胰岛素(FIns)、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同时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并应用超声仪测定IMT,然后T2DM组接受马来酸罗格列酮治疗12个月后再次检测上述指标,比较各指标的变化.结果 T2DM组的FPG、FIns、HbA1c、HOMA-IR、hsCRP和IMT均显著高于NGT组(P<0.05或P<0.01);马来酸罗格列酮治疗后IGT组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结论 马来酸罗格列酮治疗可改善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状态,降低炎症反应,并可能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蔡文玮;马绍骏;盛净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参芎注射液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参芎注射液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30例给予抗生素、吸氧、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祛痰平喘等治疗.治疗组30例,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参芎注射液200 ml/d静脉滴注,疗程10~14 d.比较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80.0%,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项参数改善明显(P<0.01),而对照组变化不显著.结论 参芎注射液能有效降低肺心病患者血液黏稠度,降低肺循环阻力.

    作者:潘殿柱;刘忠;刘宇;郭莹;李永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类白血病型肾综合征出血热3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类白血病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32例类白血病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病历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并发症和转归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类白血病型HFRS占10.7%,与我院同期无类白血病型患者相比,临床上有以下几方面特点:①临床表现重,②肾损害重,③重型、危重型多,④并发症多,⑤病死率高.结论 HARS患者出现类白血病型反应,多属于病情凶险,预后不良,也是作为其重型及危重型的诊断依据之一.

    作者:白留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氨基酸支持治疗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

    目的 探讨氨基酸肠外营养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及炎症因子水平与患者营养状态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经病理确诊的6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肠外营养支持组(31例)和常规化疗组(30例).分析比较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含量的变化,观察化疗前后患者体重变化及血中白细胞计数和白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 第三疗程化疗后,肠外营养支持组炎症因子水平降低,与常规化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肠外营养支持组血中白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常规化疗组(P<0.05).常规化疗组患者体重、血清白蛋白第一疗程化疗前与第三疗程化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外营养支持组化疗前后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NSCLC患者化疗配合氨基酸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有助于降低机体的炎症状态,改善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周薇;胡世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老年糖尿病运动治疗

    运动治疗与饮食控制为糖尿病治疗的两个基本措施.合理有序的运动治疗能配合其他治疗使患者的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力.

    作者:杨欣;朱德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葡萄糖转运蛋白4表达调节及与糖尿病的关系

    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cose transporter 4,GLUT4)是胰岛素敏感的靶组织主要的胞膜转运蛋白,它的表达和功能的改变可能涉及肌肉和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大量研究已证明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理生理特征是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其主要病理改变之一是指脂肪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内胰岛素信号通路受损致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4转位障碍.因此对GLUT4的研究成为目前糖尿病发病机制研究的一个热点.

    作者:曹永红;王长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北京医院 中共安徽省委保健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