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瑞娟;桂莉
目的 探讨老年卧床不起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卧床不起老年患者94例和非卧床不起老年患者121例,采用自制结构式问卷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调查内容包括: 自拟个人基本情况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老年抑郁量表.结果 病例组焦虑总标准分(51.87±8.31)、抑郁总分(12.53±6.2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0.55±10.06和7.05±4.71,P<0.01);病例组SAS量表显示的20项症状中常见的8项症状依次为: 睡眠障碍、不幸预测、乏力、尿频、静坐不能、呼吸困难、多汗、焦虑;两组GDS量表的烦躁不安、退缩/冷漠/活力、绝望、忧虑、激惹、认知损害等6项因子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卧床不起患者伴发焦虑、抑郁负性情绪多见,症状多不典型.
作者:刘岁丰;蹇在金;欧阳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手术患者术前、术后访视对减轻手术患者的恐惧、焦虑及术后伤口疼痛的作用. 方法将8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结果 干预组的手术患者恐惧、焦虑及伤口疼痛均比对照组减轻,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手术患者施行术前、术后访视减轻了手术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和不安及伤口疼痛.
作者:李国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心脏不停跳下冠脉搭桥术(OPCABG)近10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和医疗设备的更新完善,应用越来越广泛,避免了体外循环的风险,降低了心肌损伤、肾脏损伤、脑损伤、凝血功能障碍[1],缩短了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了医疗费用.
作者:杨万玲;周子娟;丁文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针对内毒素血症所致肠源感染发病的原因,在护理的过程中,我们结合治疗采取营养支持、合理氧疗、病情观察、用药护理等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方庆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分析十堰市部分人群血压水平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以该地区参加体检的7 955人为研究对象,测量其血压、血脂、血糖,对血压水平的多个影响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高血压患病率为27.67%,其中男性30.97%,女性15.82%,男女性别之间差异显著(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压水平与年龄、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呈正相关,而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结论 人群血压水平与性别、年龄、甘油三酯、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有关.
作者:王晓征;聂鑫;张丰;郭慧琴;程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糖尿病的饮食治疗是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的基本措施.只有将饮食中所含有的碳水化合物(糖类)、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素调配合理,才能与药物治疗发挥协同作用,良好控制血糖,减少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刘建萍;张卫;汪玉如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西藏干部患脂肪肝的情况,探讨西藏地区脂肪肝的患病因素与相关疾病的关系.方法 对门诊696名干部的体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脂肪肝检出率与民族(χ2=12.401)、性别(χ2=10.420)、年龄(χ2=30.526)之间有关(P<0.05).脂肪肝组、非脂肪肝组在血压、血尿酸升高、超重和肥胖、谷丙转氨酶升高、血糖升高、血清总胆固醇升高、血清甘油三酯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等方面,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海拔(即:海拔>3800米和3650米两组)脂肪肝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西藏地区脂肪肝患病率藏族明显高于汉族,男性明显高于女性.脂肪肝的检出与高血压、高尿酸血症、超重肥胖、血脂异常、血糖升高等有明显的伴随关系,它们都是影响西藏干部健康的主要疾病.
作者:闫敏;马永红;陈勇;关志峰;杨荣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代谢综合征(MS),是一种涉及多种代谢异常、与心血管病紧密联系的疾病状态,其中以肥胖(超重)、血压、血糖和血脂异常四项为突出,曾被称为死亡四重奏,患者因心脑血管事件死亡的危险性显著增加.此外,MS患者还易患其他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脂肪肝、胆囊胆固醇结石、哮喘、失眠以及某种癌症.实际上MS是多种威胁身体健康的危险因素,如糖调节受损、血脂异常、高血压、超重肥胖、高尿酸血症、高血凝低纤溶、微量白蛋白尿等的综合.随着社会经济和生活方式的改变,MS的患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了人类的健康,笔者拟对近年有关MS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赵志刚;张会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三维适形放疗(3DCRT)对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对18例不能手术的肝癌患者采用3 DCRT并观察疗效,原发性肝癌14例,转移性肝癌4例.病灶直径2.5~13 cm,放射治疗剂量分割方式2~4 Gy/次.放射治疗总剂量45~60 Gy.结果 近期局部有效率为88.9%,无严重放射性肝损伤发生.结论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是肝癌的一种近期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尤克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长期以来,脂肪组织一直被认为是仅供能量贮备的终末分化器官.然而,1994年瘦素(Leptin)的发现激起了人们对脂肪细胞因子研究的热潮.现已发现人脂肪细胞分泌几十种脂肪细胞因子 (adipocytokines)及蛋白质因子如脂肪源性肿瘤坏死因子-a(TNF-a)、脂联素(Adiponectin)、抵抗素(Resistin)、白细胞介素(IL) -6和内脏脂肪素(visfatin)等.
作者:张会峰;赵志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婚前保健工作现状,探讨新思路,新对策,促进婚前医学检查工作全面健康发展.方法 对2003年10月1日<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前后的婚前医学检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3年10月1日前5年结婚96 998人次,婚检94 855人次,婚检率为97.79%,疾病检出率为16.23%;2003年10月1日至2005年9月30日结婚36 130人次,婚检799人次,婚检率为2.21%,疾病检出率为19.40%.结论 目前婚前保健工作形势严峻,必须加强多方面的婚前保健宣传工作,增强婚检对象自我保健意识,从而提高婚前医学检查率及婚前保健工作质量.
作者:刘芬琴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衰老和运动训练对老年大鼠大脑皮层NO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SD雌性大鼠为研究对象,通过无氧阈的测试,给予大鼠50%的小强度、70%的中强度以及90%的大强度训练12周.结果 随着鼠龄的增长,大鼠大脑皮层NO的含量下降;长期小强度和大强度运动对NO无明显影响;长期中等强度运动后,大鼠大脑皮层NO的含量提高.结论 长期适宜的中等强度运动可以改善大脑皮层的NO代谢水平.
作者:孙颖;吴兆红;李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类白血病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32例类白血病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病历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并发症和转归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类白血病型HFRS占10.7%,与我院同期无类白血病型患者相比,临床上有以下几方面特点:①临床表现重,②肾损害重,③重型、危重型多,④并发症多,⑤病死率高.结论 HARS患者出现类白血病型反应,多属于病情凶险,预后不良,也是作为其重型及危重型的诊断依据之一.
作者:白留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测定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并分析它与血脂、血糖、体重指数(BMI)、尿酸、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之间关系. 方法根据NCEP ATPⅢ标准,对其中国内腰围增大切点加以修改,诊断MS患者158例(MS组),非MS患者100例(对照组),两组均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血脂、血糖、BMI、尿酸、HOMA-IR,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MS组IMT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MT与尿酸(r=0.537,P=0.001)、TG(r=0.152,P=0.023)相关.结论 MS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IMT与尿酸相关,血尿酸水平可协助诊断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李萍;齐春萍;叶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调查发现不论男女,其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60~70岁达高峰,也有中、青年发病而延续到老年的糖尿病患者[1].其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低已成为影响糖尿病患者致残及死亡的重要因素.因而开展健康教育,激发人们积极参与健康维护与促进,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有效控制血糖是预防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综述了我国糖尿病健康教育的相关研究进展.
作者:汉瑞娟;桂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糖尿病胃轻瘫(DGP)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主要特点是胃动力下降、胃排空延迟、胃节律紊乱,从而导致胃潴留.临床常见的症状有恶心、呕吐、早饱、腹胀、食欲不振等.该病属中医学痞满、呕吐范畴,其主要病机为脾胃气机升降失常,气滞血瘀等.近年来,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针灸治疗DGP取得了一定进展,现综述如下.
作者:陈振杰;许冠荪;申国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近期复发原因. 方法对8例复发疝再次手术,分析其复发原因.结果 8例患者均再次行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3~5 d出院, 术后随访6个月~5年无复发.结论 术者对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原则的理解、操作和手术技巧不足是引起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后近期复发主要原因.
作者:鲁纯智;刘大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患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6例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allo-HSCT后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微生物学,血象,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以及免疫功能状态,有无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广谱抗生素的应用情况进行了临床统计和分析.结果 6例患者均有体温>38 ℃;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症状;肺部CT除曲霉菌感染有典型表现外一般无特殊改变.患者多有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使用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及发生慢性GVHD,加上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使得真菌感染率增加.4例治愈,2例死亡.结论 对于allo-HSCT后具有真菌感染高危因素患者应给予高度重视,治疗真菌同时可给予增强免疫功能的治疗.
作者:童娟;刘会兰;孙自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在2型糖尿病(T2DM)的患者中应用马来酸罗格列酮治疗对其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方法 T2DM患者(T2DM组)与糖耐量正常者(NGT组)各30例分别检测空腹血糖(FPG)、血胰岛素(FIns)、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同时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并应用超声仪测定IMT,然后T2DM组接受马来酸罗格列酮治疗12个月后再次检测上述指标,比较各指标的变化.结果 T2DM组的FPG、FIns、HbA1c、HOMA-IR、hsCRP和IMT均显著高于NGT组(P<0.05或P<0.01);马来酸罗格列酮治疗后IGT组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结论 马来酸罗格列酮治疗可改善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状态,降低炎症反应,并可能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蔡文玮;马绍骏;盛净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艾滋病(AIDS)于1981年在美国首次报告,目前全球感染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人数正在快度递增.我国艾滋病的感染已进入快速增长期,艾滋病感染者已达85万,HIV的检测已列入患者常规检查项目[1].医务人员因其职业的特殊性,每天不得不暴露于各种各样的危险因素之中.血液、体液等暴露出现在住院患者及医护人员特别是手术人员中的频率很高.有学者报道在2292例手术中受血液暴露者就有238例[2].住院患者经手术和(或)输血等手段,使血液暴露后出现的乙型及丙型肝炎病毒、HIV等感染的血传播性疾病,不仅影响院内感染的控制,也时常会引起医疗纠纷的发生.本文将针对HIV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和应对措施进行综述.
作者:王萍;高玉华;杨晓秋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