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敏;马永红;陈勇;关志峰;杨荣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尿蛋白排泄的影响,以了解其对糖尿病肾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A组)、糖尿病组(B组)、辛伐他汀治疗组(C组).检测各组第2,4,8周血糖、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白蛋白(ALB)排泄率.结果 第2,4,8周,B,C组尿ALB、 RBP排泄率均高于A组(P<0.01),并随病程的延长不断增高,C组较B组有明显减少(P<0.01).结论 辛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损害有保护作用.
作者:杨光伟;李秀财;叶山东;范爱红;陈燕;胡闻;陈柯;王迎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根据骨密度(BMD)检查结果,将72例受试妇女分为三组,即绝经前育龄妇女20例(A组),绝经后非骨质疏松组19例(B组),绝经后骨质疏松组33例(C组),采用放免法分别测定血清IL-6、TNF-α、雌二醇(E2)和骨钙素(BGP)水平.结果 绝经后妇女血清IL-6、TNF-α水平高于绝经前育龄妇女,骨质疏松组高于非骨质疏松组;绝经后妇女血清BGP水平高于绝经前育龄妇女,骨质疏松组高非骨质疏松组;相关分析示IL-6、TNF-α与BMD呈负相关,与BGP正相关.结论 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血清IL-6、TNF-α水平升高,高水平血清IL-6、TNF-α可能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有关.
作者:何勇;刘树琴;王长江;贾敬华;王佑民;章秋;潘天荣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老年卧床不起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卧床不起老年患者94例和非卧床不起老年患者121例,采用自制结构式问卷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调查内容包括: 自拟个人基本情况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老年抑郁量表.结果 病例组焦虑总标准分(51.87±8.31)、抑郁总分(12.53±6.2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0.55±10.06和7.05±4.71,P<0.01);病例组SAS量表显示的20项症状中常见的8项症状依次为: 睡眠障碍、不幸预测、乏力、尿频、静坐不能、呼吸困难、多汗、焦虑;两组GDS量表的烦躁不安、退缩/冷漠/活力、绝望、忧虑、激惹、认知损害等6项因子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卧床不起患者伴发焦虑、抑郁负性情绪多见,症状多不典型.
作者:刘岁丰;蹇在金;欧阳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近期复发原因. 方法对8例复发疝再次手术,分析其复发原因.结果 8例患者均再次行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3~5 d出院, 术后随访6个月~5年无复发.结论 术者对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原则的理解、操作和手术技巧不足是引起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后近期复发主要原因.
作者:鲁纯智;刘大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在2型糖尿病(T2DM)的患者中应用马来酸罗格列酮治疗对其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方法 T2DM患者(T2DM组)与糖耐量正常者(NGT组)各30例分别检测空腹血糖(FPG)、血胰岛素(FIns)、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同时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并应用超声仪测定IMT,然后T2DM组接受马来酸罗格列酮治疗12个月后再次检测上述指标,比较各指标的变化.结果 T2DM组的FPG、FIns、HbA1c、HOMA-IR、hsCRP和IMT均显著高于NGT组(P<0.05或P<0.01);马来酸罗格列酮治疗后IGT组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结论 马来酸罗格列酮治疗可改善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状态,降低炎症反应,并可能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蔡文玮;马绍骏;盛净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长期以来,脂肪组织一直被认为是仅供能量贮备的终末分化器官.然而,1994年瘦素(Leptin)的发现激起了人们对脂肪细胞因子研究的热潮.现已发现人脂肪细胞分泌几十种脂肪细胞因子 (adipocytokines)及蛋白质因子如脂肪源性肿瘤坏死因子-a(TNF-a)、脂联素(Adiponectin)、抵抗素(Resistin)、白细胞介素(IL) -6和内脏脂肪素(visfatin)等.
作者:张会峰;赵志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赫美材料在腹外疝修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赫美材料行腹外疝的无张力修补术157例,主要采用局部神经阻滞麻醉(占86.6%).结果 局麻效果确切,副作用少,术后恢复快.有3例尿潴留,2例阴囊血肿,无切口感染,随访3~20个月,平均随访14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 赫美材料无张力修补是治疗成人腹外疝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滕安宝;余继海;王士堂;王成;胡元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三维适形放疗(3DCRT)对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对18例不能手术的肝癌患者采用3 DCRT并观察疗效,原发性肝癌14例,转移性肝癌4例.病灶直径2.5~13 cm,放射治疗剂量分割方式2~4 Gy/次.放射治疗总剂量45~60 Gy.结果 近期局部有效率为88.9%,无严重放射性肝损伤发生.结论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是肝癌的一种近期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尤克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分析十堰市部分人群血压水平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以该地区参加体检的7 955人为研究对象,测量其血压、血脂、血糖,对血压水平的多个影响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高血压患病率为27.67%,其中男性30.97%,女性15.82%,男女性别之间差异显著(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压水平与年龄、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呈正相关,而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结论 人群血压水平与性别、年龄、甘油三酯、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有关.
作者:王晓征;聂鑫;张丰;郭慧琴;程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辛伐他汀对培养的大鼠肾间质成纤维细胞TGF-β1激活后细胞增殖及表面α5整合素表达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辛伐他汀加入到含有TGF-β1培养液培养的大鼠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分别采用MTT法及细胞流式仪检测细胞的增殖,RT-PCR法检测大鼠肾间质成纤维细胞表面α5整合素的表达.结果 辛伐他汀能抑制由TGF-β1所引起的大鼠肾间质成纤维细胞的增殖,阻止细胞由G1期进入S期.辛伐他汀能显著抑制TGF-β1对大鼠肾间质成纤维细胞表面α5整合素的表达促进作用,同时随着辛伐他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明显增强.结论 辛伐他汀能抑制由TGF-β1所引起的大鼠肾间质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细胞表面α5整合素的表达.
作者:杜勤;王伟明;陈楠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女,52岁,绝经4年,突然阴道流血,量较多,随即到医院就诊,超声提示:宫腔有条形占位,立即在常规外阴消毒后行刮宫术,刮岀胎儿骨骼3根,长2.5~3 cm(见图1) 及其内膜等组识.刮宫后阴道流血明显减少至干净.追问病史:患者于绝经前3年曾有流产史,当时停经3个月,经检查妊娠,在当地医院做流产,术后10 d左右阴道流血干净,此后月经按時来潮,有時不规则.慢慢自然绝经,直至绝经后4年突然发生阴道流血,经刮宫刮岀残留在宫腔内的胎儿骨骼组织.
作者:易桂英;彭程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参芎注射液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30例给予抗生素、吸氧、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祛痰平喘等治疗.治疗组30例,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参芎注射液200 ml/d静脉滴注,疗程10~14 d.比较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80.0%,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项参数改善明显(P<0.01),而对照组变化不显著.结论 参芎注射液能有效降低肺心病患者血液黏稠度,降低肺循环阻力.
作者:潘殿柱;刘忠;刘宇;郭莹;李永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心跳呼吸骤停是临床上紧急的危重症,在急诊科尤为常见,如不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急救措施,可迅速出现不可逆性脑死亡.2000年4月至2006年4月我部共抢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112例,心肺复苏成功20例,脑复苏成功7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曾益华;关小宏;胡爱民;罗南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1 整合蛋白相连激酶(integrin linked kinase,ILK)的结构ILK早发现于1998年,是一种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分子量是59KD.基因定位于人染色体11P15.5~15.4.ILK有3个明显的结构域,在其氨基端有4个锚蛋白(ankyrin)重复序列,在其羧基侧有一个PH(pleckstrin homology)序列.在ILK的羧基端是一激酶样结构域,与PH结构部分重叠[1].
作者:吴晓亮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单用普鲁泊福或伍用小剂量芬太尼在胃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保健门诊胃镜检查100例,随机分为A组(n=50):普鲁泊福异丙酚1~2 mg/kg静注;B组(n=50):芬太尼0.05 mg、异丙酚1~2 mg/kg静注.观察BP、HR、RR 、SpO2值,记录胃镜检查时间、苏醒时间和异丙酚的用量,待苏醒后询问检查中有无知晓、有无痛苦记忆,随访检查后恶心、呕吐情况.结果 麻醉诱导后A、B两组SBP分别下降19.2%和20.1%,插胃镜时SpO2 轻度下降,检查中呼吸循环平稳;两组检查中均无知晓、苏醒后无痛苦记忆;两组胃镜检查时间、苏醒时间、异丙酚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检查后恶心发生率高于A组(20%VS 2%,P<0.01),检查后B组5例(10%)呕吐,A组无一例呕吐.结论 单用异丙酚静脉麻醉安全、无痛、舒适,适用于保健门诊胃镜检查.
作者:柴小青;方才;沈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代谢综合征(MS),是一种涉及多种代谢异常、与心血管病紧密联系的疾病状态,其中以肥胖(超重)、血压、血糖和血脂异常四项为突出,曾被称为死亡四重奏,患者因心脑血管事件死亡的危险性显著增加.此外,MS患者还易患其他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脂肪肝、胆囊胆固醇结石、哮喘、失眠以及某种癌症.实际上MS是多种威胁身体健康的危险因素,如糖调节受损、血脂异常、高血压、超重肥胖、高尿酸血症、高血凝低纤溶、微量白蛋白尿等的综合.随着社会经济和生活方式的改变,MS的患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了人类的健康,笔者拟对近年有关MS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赵志刚;张会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心脏不停跳下冠脉搭桥术(OPCABG)近10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和医疗设备的更新完善,应用越来越广泛,避免了体外循环的风险,降低了心肌损伤、肾脏损伤、脑损伤、凝血功能障碍[1],缩短了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了医疗费用.
作者:杨万玲;周子娟;丁文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手术患者术前、术后访视对减轻手术患者的恐惧、焦虑及术后伤口疼痛的作用. 方法将8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结果 干预组的手术患者恐惧、焦虑及伤口疼痛均比对照组减轻,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手术患者施行术前、术后访视减轻了手术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和不安及伤口疼痛.
作者:李国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调查发现不论男女,其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60~70岁达高峰,也有中、青年发病而延续到老年的糖尿病患者[1].其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低已成为影响糖尿病患者致残及死亡的重要因素.因而开展健康教育,激发人们积极参与健康维护与促进,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有效控制血糖是预防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综述了我国糖尿病健康教育的相关研究进展.
作者:汉瑞娟;桂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患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6例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allo-HSCT后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微生物学,血象,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以及免疫功能状态,有无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广谱抗生素的应用情况进行了临床统计和分析.结果 6例患者均有体温>38 ℃;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症状;肺部CT除曲霉菌感染有典型表现外一般无特殊改变.患者多有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使用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及发生慢性GVHD,加上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使得真菌感染率增加.4例治愈,2例死亡.结论 对于allo-HSCT后具有真菌感染高危因素患者应给予高度重视,治疗真菌同时可给予增强免疫功能的治疗.
作者:童娟;刘会兰;孙自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