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亮
调查发现不论男女,其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60~70岁达高峰,也有中、青年发病而延续到老年的糖尿病患者[1].其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低已成为影响糖尿病患者致残及死亡的重要因素.因而开展健康教育,激发人们积极参与健康维护与促进,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有效控制血糖是预防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综述了我国糖尿病健康教育的相关研究进展.
作者:汉瑞娟;桂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53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53例患者经综合治疗后有15例痊愈,23例好转,15例无效(其中9例截肢/趾、1例死亡).0~3级糖尿病足总有效率为87%,4~5级无一例治愈.结论 糖尿病足应早期发现、早期综合治疗.
作者:姜春艳;刘艳;郭晖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分析十堰市部分人群血压水平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以该地区参加体检的7 955人为研究对象,测量其血压、血脂、血糖,对血压水平的多个影响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高血压患病率为27.67%,其中男性30.97%,女性15.82%,男女性别之间差异显著(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压水平与年龄、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呈正相关,而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结论 人群血压水平与性别、年龄、甘油三酯、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有关.
作者:王晓征;聂鑫;张丰;郭慧琴;程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控制糖尿病血糖的综合手段包括糖尿病教育、糖尿病饮食计划、运动疗法、药物治疗和血糖监测.血糖监测主要包括血糖测定、尿糖测定和糖基化血红蛋白或糖化血清蛋白测定等.
作者:叶山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心脏不停跳下冠脉搭桥术(OPCABG)近10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和医疗设备的更新完善,应用越来越广泛,避免了体外循环的风险,降低了心肌损伤、肾脏损伤、脑损伤、凝血功能障碍[1],缩短了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了医疗费用.
作者:杨万玲;周子娟;丁文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低血糖(hypoglycemia)不是一种疾病,而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血浆葡萄糖浓度低于2.8 mmol/L(50 mg/d),导致患者出现以交感神经兴奋和(或)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在我国,老年糖尿病患病率高,且多为2型糖尿病,在老年人有脑动脉粥样硬化或缺血的情况下,或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状态下,血糖下降速度过快,即便未达到2.8 mmol/L以下,也可出现低血糖的临床症状.而长期处于低血糖状态下,血糖虽然低于2.8 mmol/L,患者脑及其他器官已受到损害,仍可无低血糖症状.
作者:刘建萍;张卫;谢清珍;汪玉如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女,52岁,绝经4年,突然阴道流血,量较多,随即到医院就诊,超声提示:宫腔有条形占位,立即在常规外阴消毒后行刮宫术,刮岀胎儿骨骼3根,长2.5~3 cm(见图1) 及其内膜等组识.刮宫后阴道流血明显减少至干净.追问病史:患者于绝经前3年曾有流产史,当时停经3个月,经检查妊娠,在当地医院做流产,术后10 d左右阴道流血干净,此后月经按時来潮,有時不规则.慢慢自然绝经,直至绝经后4年突然发生阴道流血,经刮宫刮岀残留在宫腔内的胎儿骨骼组织.
作者:易桂英;彭程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糖尿病胃轻瘫(DGP)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主要特点是胃动力下降、胃排空延迟、胃节律紊乱,从而导致胃潴留.临床常见的症状有恶心、呕吐、早饱、腹胀、食欲不振等.该病属中医学痞满、呕吐范畴,其主要病机为脾胃气机升降失常,气滞血瘀等.近年来,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针灸治疗DGP取得了一定进展,现综述如下.
作者:陈振杰;许冠荪;申国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长期以来,脂肪组织一直被认为是仅供能量贮备的终末分化器官.然而,1994年瘦素(Leptin)的发现激起了人们对脂肪细胞因子研究的热潮.现已发现人脂肪细胞分泌几十种脂肪细胞因子 (adipocytokines)及蛋白质因子如脂肪源性肿瘤坏死因子-a(TNF-a)、脂联素(Adiponectin)、抵抗素(Resistin)、白细胞介素(IL) -6和内脏脂肪素(visfatin)等.
作者:张会峰;赵志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西藏干部患脂肪肝的情况,探讨西藏地区脂肪肝的患病因素与相关疾病的关系.方法 对门诊696名干部的体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脂肪肝检出率与民族(χ2=12.401)、性别(χ2=10.420)、年龄(χ2=30.526)之间有关(P<0.05).脂肪肝组、非脂肪肝组在血压、血尿酸升高、超重和肥胖、谷丙转氨酶升高、血糖升高、血清总胆固醇升高、血清甘油三酯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等方面,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海拔(即:海拔>3800米和3650米两组)脂肪肝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西藏地区脂肪肝患病率藏族明显高于汉族,男性明显高于女性.脂肪肝的检出与高血压、高尿酸血症、超重肥胖、血脂异常、血糖升高等有明显的伴随关系,它们都是影响西藏干部健康的主要疾病.
作者:闫敏;马永红;陈勇;关志峰;杨荣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参芎注射液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30例给予抗生素、吸氧、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祛痰平喘等治疗.治疗组30例,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参芎注射液200 ml/d静脉滴注,疗程10~14 d.比较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80.0%,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项参数改善明显(P<0.01),而对照组变化不显著.结论 参芎注射液能有效降低肺心病患者血液黏稠度,降低肺循环阻力.
作者:潘殿柱;刘忠;刘宇;郭莹;李永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是近几年治疗前列腺增生(BPH)的一种新技术,具有以下特点:低温切割、切割时表面温度40~70 ℃,热损伤轻,电切时创面留下0.5~1 mm的凝固层,止血好,恢复快,因而广泛应用于前列腺增生症.
作者:常蕴青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单用普鲁泊福或伍用小剂量芬太尼在胃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保健门诊胃镜检查100例,随机分为A组(n=50):普鲁泊福异丙酚1~2 mg/kg静注;B组(n=50):芬太尼0.05 mg、异丙酚1~2 mg/kg静注.观察BP、HR、RR 、SpO2值,记录胃镜检查时间、苏醒时间和异丙酚的用量,待苏醒后询问检查中有无知晓、有无痛苦记忆,随访检查后恶心、呕吐情况.结果 麻醉诱导后A、B两组SBP分别下降19.2%和20.1%,插胃镜时SpO2 轻度下降,检查中呼吸循环平稳;两组检查中均无知晓、苏醒后无痛苦记忆;两组胃镜检查时间、苏醒时间、异丙酚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检查后恶心发生率高于A组(20%VS 2%,P<0.01),检查后B组5例(10%)呕吐,A组无一例呕吐.结论 单用异丙酚静脉麻醉安全、无痛、舒适,适用于保健门诊胃镜检查.
作者:柴小青;方才;沈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辛伐他汀对培养的大鼠肾间质成纤维细胞TGF-β1激活后细胞增殖及表面α5整合素表达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辛伐他汀加入到含有TGF-β1培养液培养的大鼠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分别采用MTT法及细胞流式仪检测细胞的增殖,RT-PCR法检测大鼠肾间质成纤维细胞表面α5整合素的表达.结果 辛伐他汀能抑制由TGF-β1所引起的大鼠肾间质成纤维细胞的增殖,阻止细胞由G1期进入S期.辛伐他汀能显著抑制TGF-β1对大鼠肾间质成纤维细胞表面α5整合素的表达促进作用,同时随着辛伐他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明显增强.结论 辛伐他汀能抑制由TGF-β1所引起的大鼠肾间质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细胞表面α5整合素的表达.
作者:杜勤;王伟明;陈楠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氨基酸肠外营养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及炎症因子水平与患者营养状态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经病理确诊的6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肠外营养支持组(31例)和常规化疗组(30例).分析比较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含量的变化,观察化疗前后患者体重变化及血中白细胞计数和白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 第三疗程化疗后,肠外营养支持组炎症因子水平降低,与常规化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肠外营养支持组血中白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常规化疗组(P<0.05).常规化疗组患者体重、血清白蛋白第一疗程化疗前与第三疗程化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外营养支持组化疗前后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NSCLC患者化疗配合氨基酸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有助于降低机体的炎症状态,改善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周薇;胡世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白大衣高血压(white coat hypertension WCH)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受重视,需要正确对待,适当处理.现对84例白大衣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心理调试,临床效果观察如下.
作者:徐青华;任秋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患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6例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allo-HSCT后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微生物学,血象,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以及免疫功能状态,有无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广谱抗生素的应用情况进行了临床统计和分析.结果 6例患者均有体温>38 ℃;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症状;肺部CT除曲霉菌感染有典型表现外一般无特殊改变.患者多有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使用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及发生慢性GVHD,加上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使得真菌感染率增加.4例治愈,2例死亡.结论 对于allo-HSCT后具有真菌感染高危因素患者应给予高度重视,治疗真菌同时可给予增强免疫功能的治疗.
作者:童娟;刘会兰;孙自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艾滋病(AIDS)于1981年在美国首次报告,目前全球感染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人数正在快度递增.我国艾滋病的感染已进入快速增长期,艾滋病感染者已达85万,HIV的检测已列入患者常规检查项目[1].医务人员因其职业的特殊性,每天不得不暴露于各种各样的危险因素之中.血液、体液等暴露出现在住院患者及医护人员特别是手术人员中的频率很高.有学者报道在2292例手术中受血液暴露者就有238例[2].住院患者经手术和(或)输血等手段,使血液暴露后出现的乙型及丙型肝炎病毒、HIV等感染的血传播性疾病,不仅影响院内感染的控制,也时常会引起医疗纠纷的发生.本文将针对HIV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和应对措施进行综述.
作者:王萍;高玉华;杨晓秋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衰老和运动训练对老年大鼠大脑皮层NO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SD雌性大鼠为研究对象,通过无氧阈的测试,给予大鼠50%的小强度、70%的中强度以及90%的大强度训练12周.结果 随着鼠龄的增长,大鼠大脑皮层NO的含量下降;长期小强度和大强度运动对NO无明显影响;长期中等强度运动后,大鼠大脑皮层NO的含量提高.结论 长期适宜的中等强度运动可以改善大脑皮层的NO代谢水平.
作者:孙颖;吴兆红;李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糖尿病的饮食治疗是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的基本措施.只有将饮食中所含有的碳水化合物(糖类)、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素调配合理,才能与药物治疗发挥协同作用,良好控制血糖,减少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刘建萍;张卫;汪玉如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