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血糖昏迷24例的临床急救及预防探讨

邱琴

关键词:糖尿病, 低血糖反应, 急诊处理, 预防对策
摘要:目的 探讨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急救及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急诊科诊治疗低血糖症的昏迷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4例患者病因:糖尿病低血糖昏迷19例;肝硬化及肝癌4例;乙醇中毒2例.24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嗜睡10例,昏迷14例;出现偏瘫及四肢瘫11例,抽搐5例;血糖低于1.0mmol/L9例,1~2mmo1/L 9例,2~2.8mmo1/L 6例.肝硬化、肝癌患者的肝功能均异常,表现为高胆红素血症,转氨酶升高.所有患者急诊检查头部CT,结果均正常:静脉推注50%葡萄糖40mL,继之静脉滴注10%葡萄糖,有脑水肿者应用20%甘露醇125mL脱水;23例患者意识逐渐清晰,症状和体征随之减轻和消失,血糖恢复正常,1例因昏迷时间过长,血糖恢复正常后,遗留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无死亡病例.结论 低血糖对机体预后有不良影响,应提高低血糖的识别处理能力;实施针对性预防对策.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子宫切除术应用腹腔镜治疗10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比较在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这两种子宫切术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收集梅州市人民医院2009年3月至2011年2月子宫切除术患者10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组进行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对照组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对比两种手术方法的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间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天数等.结果 组病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术后24h拔除尿管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腹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临床上建议进一步使用.

    作者:丘媚妮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双重造影对胃底贲门部病变的诊断价值

    由于双重对比造影技术的推广胃肠道钡餐检查有了很大的发展,龙井市人民医院1997年开展双重对比造影以来,大大地提高了诊断率,特别是对检查难度较高、病变不易显示的贲门胃底也得到了较满意的效果,其中有些病例是纤维胃镜漏诊而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但是由于贲门部在解剖生理上还有许多不利X线检查的问题.

    作者:金勋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钙化在彩超诊断甲状腺癌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钙化对彩超诊断甲状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含钙化的65 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彩超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5 例含钙化甲状腺结节中,含微钙化51 例,恶性占40 例,良性占11 例;含粗钙化14 例,恶性占3 例,良性占11 例.结论 认识鉴别各类型钙化的超声表现,可以提高彩超诊断甲状腺癌的准确率.

    作者:何海斌;孙金梅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孤立性肺结节的MRI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MRI 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并分析30 例直径< 3cm 的孤立性肺结节MRI 表现,并评价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上的价值,对其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 例孤立性肺结节病例均有MRI 检查.其中肺癌12 例,包括鳞癌5 例,腺癌4 例,小细胞癌3 例.病灶直径1.5 ~ 3cm.良性病变共l8 例,其中结核球4 例,炎症4 例,错构瘤4 例,炎性假瘤3 例,囊肿3 例.结论 分析MRI 征象,仔细观察病灶结构及周围改变,并紧密结合临床资料有助于提高本病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金娟;赵志梅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浅谈液体复苏治疗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体会

    目的 探讨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液体复苏治疗的有效性和重要性.方法 回顾分析75 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在早期(急性反应期)的液体复苏过程.观察治疗过程中呼吸衰竭、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并发症情况.治疗组:38 例每日补液量3500 ~ 4000mL;对照组:37 例每日补液量< 3000mL,两组均禁食、胃肠减压生长抑素抑制胰腺分泌、抗感染、补充水电介质、补充胶体液、补充晶体液、中医通便等综合内科治疗方法.治疗组:呼吸衰竭5 例,肾功能不全4 例,心功能不全3 例,死亡2 例;对照组:呼吸衰竭11 例,肾功能不全10 例,心功能不全3 例,死亡6 例.治疗组在呼吸衰竭、肾功能不全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在重症胰腺炎早期液体复苏时补充足量液体可降低呼吸衰竭及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作者:沈效杰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低血糖昏迷60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低血糖昏迷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1995年至2006年间永年县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低血糖昏迷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6例,女34例,平均年龄63岁,60岁以上共40例,占总数的67%.结果 30例患者均意识转清,29例观察3~7d出院,1例因服消渴丸出现低血糖昏迷的62岁糖尿病肾病患者,经治疗6h神志转清,观察24h坚持出院,于第2天晨再度昏迷入院,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应重视低血糖昏迷,及时检查血糖,减少误诊与漏诊,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宁苏兰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56例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 探讨沐舒坦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患有吸入性肺炎的足月新生儿5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8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性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沐舒坦静脉注射,治疗后观察记录两组的临床疗效、氧疗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实验组显效19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P<0.05),实验组的氧疗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3.7±11.4)h、(3.9±1.3)d和(5.7±1.8)d,均短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新生儿吸入性肺炎采用常规性治疗加用沐舒坦的方案,能及时改善肺功能,缩短治疗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方莉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下肢骨干骨折钉板固定失效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自1998年3月至2008年9月,经山东省茌平县人民医院钉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所有患者中,因发生断板,螺钉松动,等导致内固定失效的患者共38例,本文对其内固定失效原因进行分析,并对相关问题提出预防及处理措施,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焦绪民;王占平;李斌;李风杰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46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围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近七年来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46 例患者在围术期施行心理护理和临床护理.结果 本组46 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吻合口瘘2 例(4.3%),经冲洗引流后治愈;吻合口轻度狭窄4 例(8.7%),经扩张后缓解;切口感染4 例(11%);局部复发4 例(8.7%).术后1、3、5 年生存率分别为95.5%、84.6%、64.2%.术后2~6 个月肛门功能接近常人.结论 围术期护理措施合理得当,利于患者顺利康复,加强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护理,明显提高其手术预后及生活质量.

    作者:王庆红;夏红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彩色多谱勒超声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超声在乳腺实性病灶中的血流信号及超声特点,评价其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二维超声、CDFI 超声成像技术对144 例(213 个肿块)乳腺实质性肿块进行超声检查,分析病变的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包膜、纵/ 横比,有无钙化灶、血流信号分布等情况,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 病理诊断良性肿瘤92 例,恶性肿瘤52 例.其中恶性肿瘤内部及周边见丰富彩色血流信号显示(49/52)穿通血管和分支血管居多(41/52)且内部可见大量散在沙粒样钙化或簇样钙化(42/52),而良性肿瘤内彩色血流信号及穿通血管较少,仅有4 例肿块内部可见钙化.结论 二维超声结合CDFI 检查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缪星毅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围生期保健与优生优育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优生优育就显得尤其重要.如何生育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呢?做好围生期保健是必须的.这不仅仅是孕妇一个人的事情,对妇产科大夫及妇幼保健医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刘敏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家庭干预

    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我国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主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由于病程长,反复迁延,为慢性终身性疾病.长期反复发病住院治疗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家庭干预可减少住院数次,减轻经济负担和缓解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延长生命.

    作者:余拾香;张腊英;周莉娟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进展

    职业危害是近年来颇受医护人员关注的重要问题,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是一个新型的特殊场所,周围潜伏着物理性、化学性、及心理社会性因素造成的职业危害[1],严重影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人员身心健康.因此,为了大限度保护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提高其防范意识,减少职业危害带来的损伤,有必要对其职业危害因素进行详尽的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现将具体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向嘉蓉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403株铜绿色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分离的铜绿色假单胞菌(PAE)的科室分布及耐药情况,为控制和预防PAE 的感染及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医院2009 年1 月至2010 年12 月PAE 感染情况,对分离的403 株PAE 药敏试验结果采用WHONET5.4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年来共检出PAE 403 株,占同期全部细菌的12.02 %,主要分布在呼吸内科,其次是呼ICU;主要存在部位是呼吸道,占76.9%,其次是脓液及分泌物,占14.1%.403 株PAE 对抗菌药物活性好的依次为美洛培南、多粘菌素、亚胺培南、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头孢他啶;403 株PAE 对抗菌药物耐药率高的依次为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头孢噻肟、丁胺卡那;多耐药的铜绿色假单胞菌16 株,占4.0%,未发现泛耐药菌株.结论 PAE 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应加强对PAE 的耐药性检测,并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尽量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产生,杜绝泛耐药菌的发生.

    作者:杨秀云;李捷;陈巧玲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社区护士锐器伤的原因与防护对策

    目的 了解社区护士针刺伤及针刺伤的防治情况.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社区16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被调查的护士,对针刺伤防治知识及安全操作行为认知程度不高,在过去的一年内,16人就发生过针刺伤,人均针刺4.7次.结论 社区护士防护意识淡薄,针刺伤发生率高,应规范护理操作,加强职业防护知识教育,建立健全针刺伤的报告制度.

    作者:纪立珍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浅谈急诊护士的职业素质

    目的 为了更好的做好急诊科护理工作.方法 分析总结了急诊护士应具备的职业素质.结果 使全体急诊医务工作者能不断的探讨、改进和完善自身的职业素质.结论 在急诊护理工作中良好的职业素质能够保证急、危重患者得到及时、准确、有效的救治,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护理纠纷.

    作者:谢贤波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肺炎性假瘤1例报道

    肺炎性假瘤是肺内良性肿块,是由肺内慢性炎症产生的肉芽肿、机化、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及相关的继发病变形成的肿块,并非真正肿瘤.肺炎性假瘤较常见.在临床上,疾病是千变万化的,症状表现也是错综复杂的.只有认真研究各种常见症状、证候和病机,才能对不同病证而出现的相同症状加以鉴别.症状鉴别是从相类似的症状中,研究疾病不同的病因病机,以探求疾病的本质,这是正确进行辨证论治的关键步骤.因此,症状的鉴别,是疾病与证候诊断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作者:管洪林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非小细胞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新进展

    目前,全球每年超过100万的人口死于肺癌,其中将近80%的患者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1].近年来,随着NSCLC研究的发展,治疗方法不断改进、创新,多学科综合治疗NSCLC的模式逐步形成[2].

    作者:李永标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2006年至2010年某市梅毒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掌握晋江梅毒流行态势,为制定晋江市梅毒防制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晋江市梅毒疫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晋江市2006年至2010年共计报告梅毒264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4.14/10万,死亡1例,病死率为0.38‰;以隐性梅毒病例多,占53.08%;20~49岁年龄组占总病例数的70.81%,女性发病年龄高峰较男性前移了约1个年龄组;男女之比为1.15∶1,但35岁前,女性梅毒病例多于男性;无明显季节性;重点人职业人群:工人、家务与待业和农民.结论 梅毒疫情增长速度有所遏制,但仍需持续实施以健康教育、监测检测和规范诊疗等为主要方式的综合预控措施来进一步控制梅毒流行.

    作者:洪培昆;李文宇;杨雅玲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痰热清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肺部感染的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痰热清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我院2008年3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90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为45例,其中治疗组应用痰热清加抗生素,对照组应用单纯抗生素.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痰热清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肺部感染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热汗古丽努尔 刊期: 2011年第27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