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血糖昏迷24例的临床急救及预防探讨

邱琴

关键词:糖尿病, 低血糖反应, 急诊处理, 预防对策
摘要:目的 探讨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急救及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急诊科诊治疗低血糖症的昏迷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4例患者病因:糖尿病低血糖昏迷19例;肝硬化及肝癌4例;乙醇中毒2例.24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嗜睡10例,昏迷14例;出现偏瘫及四肢瘫11例,抽搐5例;血糖低于1.0mmol/L9例,1~2mmo1/L 9例,2~2.8mmo1/L 6例.肝硬化、肝癌患者的肝功能均异常,表现为高胆红素血症,转氨酶升高.所有患者急诊检查头部CT,结果均正常:静脉推注50%葡萄糖40mL,继之静脉滴注10%葡萄糖,有脑水肿者应用20%甘露醇125mL脱水;23例患者意识逐渐清晰,症状和体征随之减轻和消失,血糖恢复正常,1例因昏迷时间过长,血糖恢复正常后,遗留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无死亡病例.结论 低血糖对机体预后有不良影响,应提高低血糖的识别处理能力;实施针对性预防对策.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高压氧与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治疗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治疗方法.方法 高压氧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 症状消失或缓解.结论 高压氧与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迟发性脑病效果较理想.

    作者:姜兰英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抗菌药的滥用与合理应用

    抗菌药在人类防治感染性疾病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临床不合理的应用,目前国内每年有20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其中有40%死于滥用抗菌药.据WHO新估计,发达国家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30%,而我国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60%~70%,过度使用和滥用的情况已很突出.中国每年有8万人死于抗菌药滥用,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滥用抗菌药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抗菌药滥用问题已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作为一名药学工作者,应该对如何抗菌药的正确应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本人结合药学实践工作,对抗菌药应用的误区、滥用的危害和合理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奚晓伟;焦素文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心理疏导及抗抑郁药治疗离休老干部抑郁症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心理疏导及抗抑郁药对老年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33例军队离休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单纯应用抗抑郁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应用抗抑郁药物的基础上施以心理疏导;治疗前后行HAMD抑郁量表进行评分,并行HAMD减分率评估.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研究组在第2、4、8周末HAMD减分率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P<0.01),联合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24%,高于单用抗抑郁药物(68.75%,P<0.01)).结论 心理疏导疗法联合抗抑郁药较单纯抗抑郁药物治疗疗效明显.

    作者:胡继红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不同子宫切除术应用腹腔镜治疗10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比较在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这两种子宫切术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收集梅州市人民医院2009年3月至2011年2月子宫切除术患者10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组进行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对照组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对比两种手术方法的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间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天数等.结果 组病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术后24h拔除尿管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腹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临床上建议进一步使用.

    作者:丘媚妮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与NICU患者家属沟通的技巧

    目的 在临床护理中,护患之间的沟通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融洽护患关系十分重要.方法 本文从NICU 患者入院、治疗过程中、到离开NICU 病房或死亡时的各个阶段,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技巧问题,谈了一些在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和有效做法.结果 通过实施以上做法促进了NICU 患者早日康复和护患关系和谐.

    作者:王丽影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21例泪小管吻合术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泪小管断裂的吻合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21 例泪小管断裂患者,以直径1mm 硬膜外导管作为泪小管内支撑物,在显微镜下间断吻合泪小管断端周围组织.结果 3 月后拔管后,21 例中16 例治愈5 例好转.结论 硬膜外导管作为泪小管内支撑物,在显微镜下直接缝合泪小管断端周围组织,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泪小管吻合方法,疗效较好.

    作者:赵剑军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低温等离子消毒柜在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低温等离子消毒系统是目前一种新型、高效、无污染的消毒方式,目前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各种临床及手术中,本文总结我院使用低温等离子消毒柜的一些经验体会,说明低温等离子消毒柜在手术临床应用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作者:张秀萍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线粒体脑肌病MELAS型1例并文献复习

    线粒体脑肌病( mitochondrial encephalomyopathy,ME)是mtDNA发生基因突变导致线粒体结构和功能障碍、ATP合成不足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和骨骼肌同时受累的多系统疾病,多数为母系遗传,散发少见.突变的mtDNA数目达到一定的数量才能导致组织器官的功能异常而表现出临床症状.

    作者:杨凯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无压式大剂量静脉尿路造影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静脉推注泛影葡胺不良反应发生的护理对策,以提高泛影葡胺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对1340例静脉推注泛影葡胺患者进行密切观察,随时询问自觉症状,推注前后测量脉搏、血压,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静脉推注所用的时间.结果 1340例患者中有32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其中1例发生了过敏性休克,经对症治疗,病情得到有效缓解、好转.结论 静脉推注泛影葡胺时,要严格控制推注速度,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造影前、中、后的护理是预防和处理不良反应发生的有效措施.

    作者:李丽星;林美娥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肝苏颗粒与拉米夫定片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研究

    目的 观察肝苏颗粒与拉米夫定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并比较其差异.方法 将60例CHB患者分拉米夫定片组,拉米夫定片与肝苏颗粒联合治疗组.观察和记录患者的症状、体征的变化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定期检测肝功能、HBV血清免疫标志物、HBV-DNA定量等项日,随访12个月.结果 拉米夫定组,肝苏颗粒+拉米夫定组总有效半分别为63.3%和83.3%,两组在乙型肝炎复发方面有显著差异(P<0.01);拉米夫定+肝苏颗粒显效率为60%,拉米夫定片显效率为50%,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拉米夫定,肝苏颗粒+拉米夫定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有明显疗效,后者在AST复常方面效果更佳.

    作者:孙连先;徐云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关于儿科临床实习带教问题的探讨

    临床实习是儿科医学教育中的重要环节,而临床实习的关键是带教工作,通过列举影响临床实习带教工作的因素,分析讨论应对问题的解决方法,进一步探索临床实习带教模式及规律,提高儿科临床实习质量.

    作者:许莉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病原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探讨

    病原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基础医学学科,作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和应用技术的重要手段,对学科教学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沈超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固定思维误诊误治老年哮喘23例

    目的 探讨固定思维对老年哮喘误诊的影响.方法 收集和筛选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病例资料,分别对23例患者发现误诊后重查病史、骨质情况、治疗疗效等进行统计.患者均于重新治疗前后行腰椎(L1~L4)骨密度(BMD)以及血清骨钙素(BGP)的检测.结果 患者随访时间6个月~3年不等,均病情稳定,86.96%(20/23)患者哮喘未见复发.治疗后患者BMD(0.771±0.118),(0.617±0.126)和BGP(4.9±1.7)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0.906±0.108),(0.754±0.126),(6.6±1.7),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临床对老年哮喘的诊断应合并考虑骨质疏松的诱发可能性,不要以固定思维进行确诊,治疗应对症.

    作者:罗石坚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肺炎性假瘤1例报道

    肺炎性假瘤是肺内良性肿块,是由肺内慢性炎症产生的肉芽肿、机化、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及相关的继发病变形成的肿块,并非真正肿瘤.肺炎性假瘤较常见.在临床上,疾病是千变万化的,症状表现也是错综复杂的.只有认真研究各种常见症状、证候和病机,才能对不同病证而出现的相同症状加以鉴别.症状鉴别是从相类似的症状中,研究疾病不同的病因病机,以探求疾病的本质,这是正确进行辨证论治的关键步骤.因此,症状的鉴别,是疾病与证候诊断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作者:管洪林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医疗护理安全重在制度落实

    目的 抓制度落实,确保医疗护理安全.方法 加强护理制度在各部门护理人员的中的培训力度,以提高护理人员防范差错事故、医疗纠纷的意识.完善护理工作监督机制,建立以护理部及科室护士长,安全员为主体抓护理制度在各项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贯彻与落实.结果 护理制度落实到位,护理人员进一步领会制度的要求与规范,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了护理工作中的安全性.结论 护理制度的应用,切实可行地规范了医疗护理行为,是医疗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

    作者:刘新义;郑红霞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传染病医院产房工作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

    目的 通过了解传染病医院产房工作人员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各种职业危害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心理社会因素、使他们的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以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现就针对这些职业危害因素,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使产房工作人员在助产过程中高度重视自身防护,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避免或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大限度的减少对人体的伤害,以利于更好的做好主产工作.

    作者:李若霞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围生期保健与优生优育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优生优育就显得尤其重要.如何生育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呢?做好围生期保健是必须的.这不仅仅是孕妇一个人的事情,对妇产科大夫及妇幼保健医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刘敏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403株铜绿色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分离的铜绿色假单胞菌(PAE)的科室分布及耐药情况,为控制和预防PAE 的感染及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医院2009 年1 月至2010 年12 月PAE 感染情况,对分离的403 株PAE 药敏试验结果采用WHONET5.4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年来共检出PAE 403 株,占同期全部细菌的12.02 %,主要分布在呼吸内科,其次是呼ICU;主要存在部位是呼吸道,占76.9%,其次是脓液及分泌物,占14.1%.403 株PAE 对抗菌药物活性好的依次为美洛培南、多粘菌素、亚胺培南、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头孢他啶;403 株PAE 对抗菌药物耐药率高的依次为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头孢噻肟、丁胺卡那;多耐药的铜绿色假单胞菌16 株,占4.0%,未发现泛耐药菌株.结论 PAE 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应加强对PAE 的耐药性检测,并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尽量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产生,杜绝泛耐药菌的发生.

    作者:杨秀云;李捷;陈巧玲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家庭干预

    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我国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主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由于病程长,反复迁延,为慢性终身性疾病.长期反复发病住院治疗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家庭干预可减少住院数次,减轻经济负担和缓解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延长生命.

    作者:余拾香;张腊英;周莉娟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联合阿托品治疗肾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 临床观察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肾绞痛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对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168例急性肾绞痛患者应用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联合阿托品进行治疗.结果 168例患者中有124例在用药后30min内疼痛得到了明显缓解甚至消失,37例患者在1h左右缓解,其中7例无明显缓解进行了住院治疗.结论 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联用阿托品治疗肾绞痛急性发作起效快,应用方便,不良反应小,使用安全,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慧敏 刊期: 2011年第27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