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逐瘀通脉胶囊对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胱抑素C和D二聚体的影响

张爱军;李莉;罗芳

关键词:逐瘀通脉胶囊, 糖尿病肾病, 胱抑素C, D二聚体
摘要:目的 观察逐瘀通脉胶囊佐治糖尿病早期肾病的疗效,以及对胱抑素C 和D 二聚体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选择78 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予以糖尿病饮食、运动疗法、胰岛素或(和)口服降糖药物、抗栓、调脂、ACEI 或ARB 制剂等常规治疗.入选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 例.观察组予以逐瘀通脉胶囊0.4g,3 次/ 日,口服;对照组加服复方丹参片,3 片,3 次/ 日.疗程为12 周.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胱抑素C(CysC)和血浆D 二聚体水平,并予以比较.结果 ①两组患者治疗后UAER、CysC、D 二聚体均较前降低,差异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P < 0.05).②观察组上述指标较之对照组降幅更甚,差异经检验,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逐瘀通脉胶囊对糖尿病早期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可能是通过提高肾小球滤过率,抗凝血等机制来实现的.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腹股沟嵌顿疝平片无张力修补21例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在嵌顿性腹疝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4 年3 月至2010 年9 月21 例行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病例手术安全顺利,术后无一例复发.结论 选择好病例,对没有肠坏死的嵌顿疝一期修补.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价格低廉,复发率低,恢复快,手术时间短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作者:吴龙欣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儿童乳磨牙根尖周炎的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儿童乳磨牙根尖周炎三种治疗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28 颗患乳磨牙根尖周炎的乳牙,随机分3 组,分别采用Vitapex 糊剂根管充填术、碘仿氧化锌丁香油酚糊剂根管充填术及变异干髓术进行治疗,随访半年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Vitapex 糊剂根管充填组与碘仿氧化锌丁香油酚糊剂根管充填组之间无显著差异(χ2=0.21,P > 0.05).而Vitapex 糊剂根管充填组与变异干髓组之间有显著差异(χ2=25.02,P < 0.01).碘仿氧化锌丁香油酚糊剂根管充填组与变异干髓组之间亦有显著差异(χ2=19.01,P < 0.01).结论 用Vitapex 糊剂行根管充填术与碘仿氧化锌丁香油酚糊剂行根管充填术是治疗儿童乳磨牙根尖周炎的有效方法.但由于Vitapex 为成品糊剂,性能稳定,对根尖孔的封闭性优于碘仿氧化锌丁香油酚糊剂,且操作便捷,患儿易与合作,适用范围广.因此,我们认为:Vitapex 糊剂根管充填法是乳磨牙根尖周炎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张凤琴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住院肺结核患者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住院肺结核患者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特点、流行情况以及与它有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调查在住院期间出现结核杆菌之外的下呼吸道感染的180 例患者,在他们之中,有100 例患者的痰培养发现了110 株的病原菌.在这之中还有62 株的革兰阴性细菌,1 株革兰阳性细菌,47 株真菌.结果 住院结核患者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在5% 左右.有肺部以纤维空洞、慢性肺部疾病、支气管扩张、主要病理损害是肺不主张的结核患者是出现这类感染情况的高危人群.反复住院、住院时间长、长期大量的使用广谱抗生素、重症结核病所导致的营养状态的底下.结论 一般肺结核患者的免疫力都很底下,如果抗结核药物和抗生素被长期应用在治疗中,加上患者的肺脏结构已经被破坏,患者的防御力以及呼吸道免疫力均有下降,就会导致真菌感染、条件致病菌以及多重耐药细菌居多.在临床上,治疗的预后性差.

    作者:林雪云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某市食品小作坊卫生安全状况调查

    为了解泰州市食品小作坊(食品摊贩)的食品安全状况,为政府部门制定食品安全监管决策服务,2011年7月18日至7月27日,市食安办派出调查组,对全市11大类食品加工点进行了面访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魏建勋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手术联合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疗效探讨

    目的 分析探讨手术联合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62 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手术联合化疗组、单纯手术组和单纯化疗组,通过对比各组临床疗效及生存率,探讨手术联合化疗的疗效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手术联合化疗组术后缓解率和术后1、2、3 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其它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对能耐受手术者实施手术治疗,切除原发灶和取出癌栓,术后行肝动脉和(或)门静脉化疗栓塞术,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

    作者:左超海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脑血管病患者的康复护理和饮食护理

    脑血管疾病是指脑部本身血管发生病变或全身血液循环紊乱所致的脑组织供血障碍,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患者多留有肢体瘫痪、失语、膀胱直肠功能障碍,丧失生活自理及工作能力,甚至死亡,严重危害人群健康.如能加强康复期的临床护理和饮食护理,能减少并发症的出现率,降低病死率.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人群脑血管疾病的出现机会越来越多.为此,笔者就临床实践中对该类患者的康复护理和饮食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陈春莹;李学军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糖尿病患者静脉应用磷霉素钠引起肾功能衰竭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2岁,汉族.门诊号:c122533,病例号:727680,因头痛、头晕、腹胀、恶心不呕吐、乏力、心悸胸闷、睡眠中经常被憋醒、伴吸气困难、胸透:心、膈、肺无异常.化验室检查结果:血象:白细胞12000mm3,参考值:成人4000~10000mm3.餐前血糖:10.61mmol/L.肾功能:BUN (尿素)8.30mmol/L.参考值1.70~8.30mmol/L.CRE(肌酐)96.9μmol/L.参考值53.0~106.0mmol/L.

    作者:徐正云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胆总管黏液囊腺瘤的影像学诊断

    胆管黏液囊腺瘤是新近被认识的一类胆管肿瘤,恶性程度相对较低;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近年来肝内胆管黏液囊腺瘤报道增多,但是发生于胆总管的黏液囊腺瘤很少有报道[1];本文在复习文献的基础上,对我院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例胆总管黏液囊腺瘤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以其提高临床诊断的认识.

    作者:马淑萍;郭佳辉;钟赞丽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浅析消毒供应室与院内感染控制的几个环节

    探讨加强消毒供应室的具体管理措施,以便为了更好的控制和预防我院的院内感染发生率.具体措施为保证消毒供应室的合理建筑布局,建立完善的科室规章制度,保持正规科学的管理各个环节,是预防院内感染发生的关键.只有对消毒隔离制度严格的执行,包括物品的消毒、空气抽样培养及监测等,才能防止院内交叉感染,达到有效控制和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徐艳波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心电图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应用

    目的 总结心电图检查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柳州医院2005 年1 月至2011 年1月对我院77 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电图,总结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特点.结果 77 例病儿中心电图无明显异常3 例(3.9%),心电图明显异常74 例(96.1%).心电图异常包括:心律失常、导联低电压、传导阻滞、ST-T 改变等.结论 心电图异常对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十分重要,但也要留意它的一些局限性.

    作者:杨松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动力性尿潴留的预防及护理进展

    动力性尿潴留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指膀胱出口和尿道无梗阻因素而因膀胱收缩无力,排空障碍而引起的尿潴留[1].尿潴留可导致膀胱过度膨胀和永久的逼尿肌损伤,而通过留置导尿预防尿潴留,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和不便,增加尿路感染的机会,且可延长住院日,增加患者费用[2].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动力性尿潴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就发生动力性尿潴留的危险因素、预防及护理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刘小春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急性肺损伤中的双重作用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 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肺组织结构发生特征性的病理改变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通常由肺内因素(直接损伤)和肺外因素(间接损伤)引起发病.ALI起病急,有着从轻到重的连续过程,重症ALI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死率比较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属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家族的生长因子,刺激血管内皮细胞的有丝分裂和血管的发生,提高单层内皮的通透性,能与胎盘生长因子形成异二聚体[1-3].

    作者:郭宇;张维杰;王笑英;干咏华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医院后勤服务效能

    为临床医疗提供优质服务是医院实施后勤管理的宗旨,也是后勤管理的职责和终目标[1].我们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为临床一线科室服务,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通过开展主动服务、感动服务和创新服务提升后勤服务品质.

    作者:李安心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分析与防治

    腹部切口的脂肪液化问题,在近几年妇产科腹部切口手术中有明显的上升趋势,本文对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产生原因,以及临床分析和具体的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作者:肖丽婵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左手控制左半结肠切除术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左手控制技术在左半结肠切除术中的应用要点及术后效果.方法 对2000 年3 月至2009 年3 月36 例采用左手控制技术左半结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和同期24 例常规手术组患者相比较.结果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46.3±15)min,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65.9±24)min(P =0.035).平均出血量观察组为(180±45)mL,对照组为(191±41)mL(P =0.035).清扫淋巴结数观察组结肠旁、血管中间、血管根部分别是(5.9±3.8)、(2.7±3.2)、(1.8±2.1),总数为(10.4±7.6);对照组分别是(6.3±2.1)、(2.9±2.5)、(1.7±1.6),总数为(10.7±4.6) (P =0.05).观察组无脾脏损伤病例,对照组2 例患者出现脾脏损伤.观察组5 年生存率为75.8%,对照组为64.3% (P =0.043).观察组Ⅰ、Ⅱ、Ⅲ期分别是90.6%、79.3%、55.2%.对照组Ⅰ、Ⅱ、Ⅲ期分别是91.8 %、73.7%、44.5%.结论 左手控制左半结肠切除术更符合肿瘤手术原则,能降低手术操作难度,减少术后复发转移,增加生存率.

    作者:任莹坤;韩广森;赵玉洲;王刚成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手足口病病区护理管理

    文章探讨总结了手足口病病区的护理管理,以我院 2008 年4 月1 日至2009 年4 月1 日,收治手足口病887 例,其中年龄大12岁,小3 个月.对手足口病病区的管理要注重:医院感染管理指导;护理人员的管理;患儿管理以及加强护理质量控制.经过一系列的管控措施后,我院手足口病病区一年间共收治的887 例患儿,全部治愈出院,治愈率100%,患儿住院的平均时间集中在5 到8 天左右.在患儿入院期间,家属对于医院的护理工作总体上表示了满意,期间没有出现一例护理差错的事故,也没有并发症及交叉感染等情发的发生,有效地防治了当地的手足口病.

    作者:李春华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目的 探讨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并探求院内感染防控措施的实施效果.方法 ①对476 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②实施系统化院感控制措施.结果 ①院感防控措施实施后,新生儿院感发生率降低了1 个百分点.②感染部位顺位有所变化.结论 实施系统化的院感控制措施,确保环节质量是做好新生儿院内感染控制的有效手段.

    作者:曾冬枚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疏血通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8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4 例,施以基础治疗;观察组24 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再给予疏血通注射液的静脉注射,两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按照患者的预后、血糖控制情况、并发症发生现象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预后显效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经P 值计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疏血通具有抗凝、溶栓、降低血糖的作用,对急性脑梗死治疗及预后有很大作用,且安全有效.

    作者:黄翔;杨秀娟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综合护理

    背景急性胆囊炎(acute cholecystitis)在中老年人群中是一个比较多发的疾病.其典型表现是进食油腻性食物之后,右上腹也就是胆囊部位强烈剧痛,阵发性疼痛加重,并且常伴有右肩背部疼痛,恶心,呕吐,发热打寒战等,严重时还会并发全身黄疸.因此寻找有效的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护理方法就具有重要的意义.目的 探讨有效的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将我院从2008 年9 月到2011 年5 月收治的156 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实验组实行急性胆囊炎的护理,而对照组则不进行此护理.两组均给予药物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后对结果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 经过临床护理,实验组比对照组有较好的治疗效果(P < 0.01),患者全身症状和体征迅速好转,6~10 天症状基本消失,无出血、胆汁性腹膜炎等并发症,有助于急性胆囊炎的术后恢复.结论 急性胆囊炎治疗的临床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全面细致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有助于提高手术的疗效和减少并发症.在实际护理过程中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要有细致的临床观察力以及熟练的护理技术,使患者尽早的恢复健康.

    作者:魏雪丽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1例脑梗死后遗症伴尾骶部压疮老年患者的护理

    总结1 例脑梗死后遗症伴尾骶部压疮老年患者的护理体会,包括一般护理(预防用具、卧位、合理饮食、皮肤护理);创面处理(创面换药、抗感染治疗、理疗);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健康教育5 个方面,认为压疮发生后积极有效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而预防措施更是预防压疮的关键.

    作者:余红 刊期: 2011年第34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