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

张淑荣

关键词:急性肾小球肾炎, 康复护理, 护理措施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78 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积极治疗和耐心细致的护理干预措施,78 例患者中51 例痊愈出院,17 例明显好转出院.患者住院时间为6 ~ 28 d,平均住院 11 d.结论 得当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有良好的预后.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用西医理论解释中药不良反应的不足

    目的 考察中药不良反应用西药不良反应监测方法是否合适.方法 以龙胆泻肝丸、痔血胶囊发生的不良反应为例,从中医、西医不同的理论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结果 对于龙胆泻肝丸、痔血胶囊出现的不良反应,西医学理论只能片面的说明不良反应结果,而传统中医理论则可对其进行细致而全面的说明.结论 对于中药不良反应,我国应借鉴国外不良反应监测经验,以中医传统理论为核心进行监测.

    作者:张丹丹;邵寅;廖秋霞;胡耀梅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浅析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的超声诊断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的跨越式发展,超声检查设备的更新换代,诊断水平全面提升,超声医学对诊断肝癌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主要介绍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的超声诊断思路和价值,以期指导实践.

    作者:徐丽萍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他克莫司和雷帕霉素对肝癌肝移植患者Foxp3+ Treg产生的影响

    目的 探讨他克莫司和雷帕霉素对肝癌肝移植患者Foxp3+ Treg产生的影响.方法 挑选符合Milan标准肝癌肝移植患者,按随机数法分为Rapa组和Tac组,每组20例,第2~12月间每月抽取外周血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Foxp3+T细胞及研究中间进行一次肝穿刺活检证实排斥反应.结果 FCM检测外周血Foxp3+T细胞阳性率比较雷帕霉素组明显高于他克莫司组,移植肝穿刺活检亦证实雷帕霉素组排斥反应较他克莫司组并未增加.结论 雷帕霉素在肝癌肝移植中排斥反应较他克莫司并未增加,甚至有更好的免疫耐受结果.

    作者:陈国勇;孙建军;谢寒冰;陈建斌;汤高枫;谢占涛;赵会博;季节;蒋进发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走校企合作道路改革超声实训方法——实现学科本位与能力本位的根本转变

    由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是必由之路.本文针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起点高、学制短、课时少、教程快的特点,以超声实训教学为例,改革实训思路,采用校企合作、更新教学设备、创新实训技术、创新教学方法等手段,提升了学生实践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辛春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乳腺增生病的综合治疗及疗效观察

    主要从西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并结合心理疗法的角度对近几年乳腺增生病的病因及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综述,采用个体-心理-社会的现代医学模式,分析各种治疗方法的局限性和不良作用,提高疗效.

    作者:张艳辉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慢性心力衰竭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14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心内科治疗和一般护理.观察组加用综合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沟通技巧、预见性护理和运动康复.结果 观察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出院前6min步行试验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提高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效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佳丽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论卫生监督员的行为规范

    卫生监督员是指依照相关卫生法律、法规聘任的在法定监督范围内进行卫生监督的食品卫生监督员、传染病管理监督员、药品监督员、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员、化妆品卫生监督员、放射防护监督员、学校卫生监督员等不同类别监督员[1].卫生监督员在卫生行政执法过程中,必须自觉地遵守相应的行为规范.卫生监督员的行为规范包括了政治行为规范、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语言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内容.本文仅就此试作初探.

    作者:赵红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完善考核机制提高医学检验专业实验教学质量

    实验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性强,决定了实验教学在整个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高质量的实验教学是培养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的必要保证.为适应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的需要,我校自2002年成立了检验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并改变原来实验课程附属于理论课的形式,将检验专业实验课程独立开设,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科学研究兴趣及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实验教学考核又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必须建立一套能全面反应学生综合水平,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实验教学考核模式.为适应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我们也相应的改革实验考核机制,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朱伟;孙晓春;谷俊侠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开展优质护理示范病房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有效方法和重要性.方法 通过培育优质服务理念、调整护理工作模式、落实基础护理、拓展专科护理内涵、强化健康指导、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后,对比眼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和开展后住院患者、医师、护士的满意度.结果 通过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医师、护士的满意度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也大大提高,无纠纷投诉发生.结论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提升住院患者满意率,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理萍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3例急性2,4-二氟苯胺中毒救治体会

    目的 探讨急性2,4- 二氟苯胺中毒救治方法及疗效.方法 3 例急性2,4- 二氟苯胺中毒患者,通过吸氧,给药,感染控制等系统急救方法,进行救治.结果 本组3 例均通过抢救及系统治疗,用药后,各项临床指症均有好转,3 例均痊愈出院.且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重症患者的恢复较,轻症患者慢P < 0.05.结论 急性2,4- 二氟苯胺中毒及早期适时救治,有改善患者生命指症,挽救患者生命.

    作者:许振琦;陈自力;龚海林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人工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缓解疼痛、矫正关节畸形、改善患肢功能状态,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通过对15例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患者的观察和护理,在围手术期间,通过做好心理护理,调整心理状态以适应手术,术后体位、术后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做好患肢护理、采取有效措施减轻疼痛、高热等不适,帮助患者进行正确有效的功能锻炼.结果 15例患者术后4~7d均开始下床活动,所有患肢都获得屈膝90°以上的关节活动.结论 认真做好术前准备,手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及术后完善的护理措施、周到的康复指导,可预防或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手术成功.

    作者:陈静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腹腔镜手术结合中医中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10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腹腔镜手术结合中医中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方法 选取100 例不孕患者月经干净后3~7d 行腹腔镜手术,结合中医中药进行治疗.结果 痊愈75 例(已妊娠40 例)占75%,显效15 例占15%,好转12 例占12%,无效3 例占3%.结论 本观察表明腹腔镜手术结合中医中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王彩霞;姚瑶;张利梅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气管插管联合切开洗胃抢救重症有机磷中毒护理体会

    呼吸衰竭是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的主要死亡原因,在紧急情况下,及时有效地进行气管插管与切开洗胃是抢救重症有机磷中毒的重要措施.近4年来本科成功抢救17例重症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呼吸心跳骤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芳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人性化护理在分娩中的应用

    人性化护理充分运用在产科围分娩期,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促进自然分娩,而且保障了母婴安全.

    作者:张美平;张晋喜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艾滋病患者心理浅析及护理措施

    临床护理中发现,艾滋病患者自确诊至住院已经历一段时期,虽已渡过了否认期,但随着并发症的反复出现及病情的近一步发展,仍会出现很多不稳定情绪.在护理过程中,发现100% 的艾滋病患者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问题.本文分析了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状态,特别是明确提出对不可治愈的传染病感染者的心理护理及护士在护理中扮演角色的重要性.

    作者:魏文敏;张爱军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阿德福韦酯结合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探讨

    目的 探讨阿德福韦酯结合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125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别采用单药和结合药物进行治疗,对其HBV DNA阴转率及HBeAg阴转率和肝纤维化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结合组HBV DNA阴转率及HBeAg阴转率均较单药组高;结合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纤维化指标差异明显,且差异较单药组显著.结论 阿德福韦酯结合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阿德福韦酯或拉米夫定,在临床上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朱林昌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治疗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6 例AMI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 例),对照组于溶栓治疗后6h 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入院后于溶栓治疗前30~60min 先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比两组血管再通及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血管再通率为86.05%,对照组为67.44%,观察组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再通时间为(1.52±0.69)h,对照组为(2.14±0.95)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对于提高AMI 患者溶栓成功率、缩短再通时间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周彬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采用双样比对试验对电解质分析仪进行质量控制的应用

    电解质分析仪在临床实验室已经普及,实验室往往拥有不同品牌和型号的多台电解质分析仪以应对平诊和急诊的需要.不同仪器间的性能差异,造成同一份标本在不同仪器上检测结果不一致,没有可比性的结果给临床带来分析判断上的困扰.因此定期对实验室内不同型号的电解分析仪进行结果比对和校准,解决仪器间的可比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本实验室有广东梅州康立电解质分析仪和美国BECKMAN COULTER DXC800生化分析仪各一台.在日常工作中,采用患者标本的双样(配对)试验,检查康立电解质分析仪工作的精密度,并同时用该份标本在DXC800上作比对试验,即刻观察两台仪器间的可比性.报道如下.

    作者:吴仕君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心脏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心脏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184例心脏病高危患者,并将患者入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心脏手术后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入院超声结果与心脏手术后检查结果符合率为94%,(173/184),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心脏病声像图特点具有特异性.结论 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心脏病定位、诊断、治疗及术前评价有重要意义,对于高危心脏病患者的正确处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高卓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治疗根尖周病48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氢氧化钙碘仿糊剂作为根管充填剂治疗根尖周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70例根尖周病患者的诊治资料,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n=48)采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作为根管充填剂进行治疗,对照组(n=22)采用氧化锌糊剂作为根管充填剂进行治疗;治疗前、根管充填后拍X线片,根充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随诊进行复查.结果 术后1个月复查,对比2组患者的根充反应程度,观察组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观察组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治疗根尖周病疗效确切,能够尽快消除炎症,局部杀灭细菌,是一种较理想的根充材料.

    作者:耿玉娟;木努热·买买提 刊期: 2011年第36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