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患者手术麻醉和预防血压波动措施问题的探讨

张华

关键词:高血压, 手术麻醉, 预防, 血压波动, 措施问题, 探讨
摘要:麻醉期间,患者的血压变化是常见的现象之一.麻醉手术过程中,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波动几乎无法避免.若血压升高或降低超过生理允许范围(基础血压的±30%内),其结果将导致严重的并发症,严重者能致死.因此,麻醉期间如何维持患者血压相对稳定,将血压调控在生理允许范围内,是高血压患者麻醉期间处理的关键.这就涉及到高血压患者术前评估、麻醉药物和麻醉方法的选择以及如何预防血压波动问题,本文你就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采用双样比对试验对电解质分析仪进行质量控制的应用

    电解质分析仪在临床实验室已经普及,实验室往往拥有不同品牌和型号的多台电解质分析仪以应对平诊和急诊的需要.不同仪器间的性能差异,造成同一份标本在不同仪器上检测结果不一致,没有可比性的结果给临床带来分析判断上的困扰.因此定期对实验室内不同型号的电解分析仪进行结果比对和校准,解决仪器间的可比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本实验室有广东梅州康立电解质分析仪和美国BECKMAN COULTER DXC800生化分析仪各一台.在日常工作中,采用患者标本的双样(配对)试验,检查康立电解质分析仪工作的精密度,并同时用该份标本在DXC800上作比对试验,即刻观察两台仪器间的可比性.报道如下.

    作者:吴仕君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锁定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老年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19 例老年性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加取髂骨植骨治疗,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随访,时间5~48 个月.按Neer 功能评定,优12 例,良4 例,可2 例,差1 例.结论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老年性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内固定牢固,并发症少,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疗效满意,是一种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好方法.

    作者:覃祖恩;韦寿繁;卢长巍;莫艺忠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伢典微创化学机械法在龋齿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伢典微创化学机械法在治疗龋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龋齿患者划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行伢典微创化学机械法治疗,对照组行传统球钻去龋治疗,将两组患者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治疗方法后,试验组患者的疼痛感觉显著轻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伢典微创化学机械法在提高疗效,减少疼痛等方面均表现出优势,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朱红波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腹膜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95例护理配合

    目的 总结腹膜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提高手术配合质量.方法 对2006 年3 月至2011 年3 月期间在我院行腹膜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95 例病例护理配合过程进行总结分析,根据手术要求,做好术前访视;手术进程中要求护士技术操作熟练,与医师配合良好;重视术后护理.结果 95 例肾囊肿病例的手术均取得成功,手术时间为45~110min,平均70min;术中出血量40 ~ 80mL,平均60mL;所有病例均于术后24h 内肛门排气,术后第2 天进饮食,术后2 ~ 3d 患拔除肾周引流管;术后住院天数3 ~ 7d,平均 5d,无1 例出现腹膜损伤等并发症.术后病理检查报告均为良性.术后随访1 年,无1 例复发.结论 做好术前访视,术中护士技术操作熟练,与医师配合良好,重视术后护理,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杨学玉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介绍一种传感输液器采样模块传感膜破裂应急方法

    宫腔镜检查和手术是诊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及其他宫腔内良性病变的有效手段[1].子宫是一个有一定厚度和潜在腔隙的器官,需要较高的膨宫压力[2].临床上多选择全自动膨宫仪并利用液体介质对宫腔进行加压膨胀以形成可视空间,同时清洗腔内血污,使手术野更加清楚.

    作者:柴艳红;田革新;贾丽娟;薛海丹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全身化疗引起恶性呕吐的护理

    化疗是恶性肿瘤常见治疗方法之一,能使患者生存期不断延长,生活质量得到极大的提高.但是由于化疗药物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在治疗中常出现许多临床反应,常见的表现是频繁恶心和呕吐,已超过了70%以上,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及治疗.现将自己多年临床实践对癌症患者化疗前后恶心呕吐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梅志敏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个性化护理在剖宫产术后的应用及其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剖宫产术后的应用及其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09 年12 月至2011 年3 月,在我院妇产科实施剖宫产手术的孕产妇260 例,对其进行系统的个性化护理.结果 本组260 例产妇,24h 内出现初乳168 例,24 ~ 48h 出现初乳92 例;24h 内排气者150 例,24h 后排气者110 例.出院时检查宫底高度:脐部3cm 以下者216 例,脐部以上者44 例.所有产妇均未出现产后出血、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做好剖宫产术后的护理可以有效预防或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促进产妇的正常泌乳及机体的早日恢复.

    作者:刘志芳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38例女性盆底重建手术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女性盆底重建手术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38例女性盆底重建手术患者除术前、术后身心护理,更应注意观察术后排尿情况、测定残余尿量和训练膀胱功能,指导正确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等出院指导.结果 38例患者均治愈,目前尚无复发病例.结论 女性盆底重建手术患者的护理要点是术前准备、术后病情观察、导管护理、预防并发症护理、会阴护理及出院后的健康指导.

    作者:胡金萍;张玉蓉;郭磊瑶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纤维桩树脂核修复前牙残根残冠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纤维桩树脂核在前牙残根残冠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37例患者共计52颗前牙残冠残根采用纤维桩树脂核进行全冠修复,观察修复效果.结果 52颗患牙修复后经过1年的临床随访观察,成功率为94.2%.结论 纤维桩树脂核具有高强度、色泽好、操作方便的优点,是一种修复前牙残冠残根的非常有效方法,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作者:张静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艾滋病患者心理浅析及护理措施

    临床护理中发现,艾滋病患者自确诊至住院已经历一段时期,虽已渡过了否认期,但随着并发症的反复出现及病情的近一步发展,仍会出现很多不稳定情绪.在护理过程中,发现100% 的艾滋病患者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问题.本文分析了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状态,特别是明确提出对不可治愈的传染病感染者的心理护理及护士在护理中扮演角色的重要性.

    作者:魏文敏;张爱军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卡尔-费休氏法测定川芎茶调颗粒中的水分

    目的 探讨用卡尔-费休氏法测定川芎茶调颗粒中水分的方法,并与甲苯法相比较.方法 用卡尔-费休氏法与甲苯法分别测定川芎茶调颗粒中的水分.结果 卡尔-费休氏法测定结果与甲苯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用卡尔-费休氏滴定法测定的平均回收率为99.8%,RSD=0.7%(n=6).结论 卡尔-费休氏法较甲苯法更加准确,简便,节省取样量,可以用于川芎茶调颗粒中水分的测定.

    作者:冯华琴;李华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浅谈人际沟通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在临床护理的各项工作中,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通过沟通,可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同时获得患者全面的有关键康信息,以此为根据,为患者制定整体护理计划,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使患者尽早达到健康的佳状态.因此,沟通是护理人员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每名护士需要掌握的重要工作技巧之一[1-3].

    作者:刘玉香;于梅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子宫圆韧带囊肿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22岁,因发现右侧腹股沟肿块1年,于2011年10月22日入院.患者于1年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侧腹股沟区肿块,大小约2.0cm×3.0cm,不可回纳,无疼痛.未经治疗,肿块进行性增大,现大小约3.0cm×4.0cm.查体:右侧腹股沟区可及一肿块,大小约3.0cm×4.0cm,边界尚清,表面光滑,质地较软,有囊性感,无压痛,不可回纳入腹腔,增加腹压时大小未见明显变化.

    作者:章圣乐;吕信笑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浊度法测定氯霉素注射液的效价

    目的 建立浊度法测定氯霉素注射液的效价.方法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实验菌,加菌量0.6%,37℃培养3 ~ 4h 测定.结果 抗生素线性浓度范围为5.0 ~ 15.3U/mL,r =0.9980,平均回收率为99.2% (n=9),RSD 为1.8%.结论 本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精确的特点,测定氯霉素注射液效价优于管碟法.

    作者:陆娟;钱梅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所致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治疗HBV 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72 例HBV 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恩替卡韦组(38 例)和拉米夫定组(34 例).两组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或拉米夫定,观察用药前后两组患者肝功能、HBVDNA、PTA、存活率.结果 治疗后4 周及48 周时恩替卡韦HBV DNA 转阴率分别为68.8% 及96.6 %,显著高于拉米夫定组的55.5% 和 7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他肝功能主要指标、PTA 及存活率差异无显著性(P > 0.05).结论 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治疗慢加亚急性肝功能衰竭疗效确切,使用安全,恩替卡韦抑制病毒的作用强于拉米夫定,但在改善预后方面未显示出优势.

    作者:蔡文辉;王大伟;施翠芬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预防保健服务功能浅析

    社区是城市初级保健的主要承担者,对居民预防保健起到重要的作用,充分的发挥这些功能的作用方能促进社会更加健康和谐的发展.笔者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预防保健服务功能做初步的分析,以探求更好的完善基层预防保健服务.

    作者:张敏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奥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奥沙拉嗪和柳氮磺吡啶(SPAP)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来74 例UC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 例,治疗组应用奥沙拉嗪,对照组使用SPAP 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1%,低于观察组的2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奥沙拉嗪是治疗UC 安全、有效的药物,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余菊贞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脾脏血管肉瘤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9岁,农民,系进行性消瘦半年,伴发热、乏力10d入院.患者原有2型糖尿病史17年,平日不规则使用口服降糖药(具体用药不详),未能正规监测血糖.近半年来在无明显诱因下,体质量由85kg下降至70kg左右,否认有腹痛、腹胀、腹泻、恶心、呕吐、黑便、呕血.饮食一般,无明显多饮、多尿、口渴;10d前开始出现不规则间断发热,高体温达38.9℃,在当地医院给予抗感染、对症治疗后,体温较前下降,但仍间歇低热,伴有乏力、食欲减退,不能站立行走,否认有全身关节酸痛、畏寒、头痛,继续给予支持、补液对症治疗后上述症状未见好转.入院前日出现恶心、呕吐2~3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呕血黑便,夜间睡眠差,为进一步治疗转入我院.

    作者:王绪言;何学玲;钟文文;周如媛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常用抗菌药的配伍禁忌与联合用药

    临床抗菌药物联用情况较为多见,本文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从药物配伍禁忌概念、药物禁忌分类、抗菌药的分类及配伍方式、联合用药的配合禁忌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举例重点阐述了如何进行配伍以及配伍上存在哪些禁忌,探讨常用抗菌药物的配伍禁忌,分析药物联用的指证,以提高药物的临床疗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使临床用药更加安全可靠.

    作者:郑少娟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预测方法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预测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可行性.方法 对322 例孕妇进行平均动脉压(ROT)、翻身试验(MAP)、红细胞比容(HCT)测定观察结果.结果 322 例孕妇,24 例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3.11%;24 例患者ROT+ MAP+HCT 方法预测出22 例,占患者人数91.67%,MAP 方法预测12 例,占患者人数的50.00%;ROT+ MAP+HCT 预测率高达91.67%,MAP 方法预测率低为54.55%;4 种预测方法预测率之间及分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联合应用MAP、ROT 及HCT 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预测阳性率较高,方法简单,方便,对于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率提高围产期保健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秀丽;刘芳 刊期: 2011年第36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