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梗死急性期发热防治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的护理体会

张爽

关键词:脑梗死, 发热, 感染,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并总结脑梗死急性期发热患者的护理方法与经验.方法 对142例本病惠者的发热原因进行分析,对患者进行防治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的重点护理.结果 发现脑梗死面积大小与发热关系:梗死面积越大其体温异常发生率越高.结论 脑梗死伴发热直接影响到疾病的转归及预后,在脑梗死急性期针对发热的防治进行重点护理,在临床治疗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菲律宾光坦纪念医院护理学院护理教学方法评价

    介绍了菲律宾著名护理学院MHCN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考试考核方式,通过与我国目前的护理教育模式进行比较,就我国的护理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

    作者:刘丽琼;苏银利;潘翠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横窦和乙状窦联合颈内静脉上段血栓形成1例报道

    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thmmbosis,CVT)主要包括静脉窦血栓形成、大脑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大脑浅静脉血栓形成.而后者比较少见.CVT是一种少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病因多样,发病机制复杂,临床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因此常被漏诊和误诊.若不能及时明确诊断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死亡率则较高.现报道无锡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横窦、乙状窦联合颈内静脉上段血栓形成1例.

    作者:何桂香;尤一萍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前路带锁钢板治疗颈椎病及颈椎损伤20例

    目的 探讨前路带锁钢板在颈椎前路融合术中的应用.方法 20例颈椎病及颈椎损伤患者采用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及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本组20例患者在超过12个月的随访中全部取得了骨性愈合,椎问高度维持良好,无内固定物损伤、滑脱、断裂等并发症.结论 颈椎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术能为固定节段椎体提供可靠的稳定性,提供椎骨融合率,并能有效维持椎间高度及生理弧度,减少继发神经损害.

    作者:房建杰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创伤患者疼痛的药物治疗

    创伤患者的长期疼痛成为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目前对创伤患者治疗重点还更多集中在生命的救治及功能恢复的治疗.本文对创伤患者急,慢性疼痛的药物治疗,从对乙酰氨基酚非甾体类、消炎止疼、药鸦片类、局麻药、抗抑郁药,抗惊厥类药进行综述.

    作者:谢进;韩晋;王伊文;朱姗薇;夏卫华;吴素体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脂肪乳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建立脂肪乳注射液细菌内毒素鲎试验检查法的可行性.方法 用不同厂家的鲎试剂(TAL)对不同批号的供试品分别进行干扰试验,考察确立脂肪乳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结果 三批脂肪乳注射液稀释至2倍时对细菌内毒素的检测无干扰作用,结果准确可靠.结论 所建立方法检查脂肪乳注射液中的细菌内毒素可行.

    作者:李雪兰;黄新兰;翟艳;赵爱华;叶红芳;陈琴华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护理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针对患者出现的应激障碍,进行家属教育、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等干预.结果 通过随访发现惠者的应激障碍得到很大改善,甚至已经消除,效果明显.结论 应用相关护理措施,能够消除患者紧张心理,疗效满意.

    作者:肖烨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罗格列酮联合克罗米酚治疗PCOS-IR不孕64例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罗格列嗣联合克罗米酚治疗PCOS-IR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门诊64例PCOS-IR不孕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4例,予口服罗格列酮联合克罗米酚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口服促排卵药克罗米酚(CC)治疗.连续治疗7个疗程,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7个疗程后观察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胰岛素(FINS)及血清性激素水平,评价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排卵率,妊娠率及流产率.结果 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排卵率及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流产率比对照组低(P均<0.05).结论 罗格列酮联合克罗米酚治疗PCOS-IR不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疗法,显著提高了排卵率、妊娠率,降低了流产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文霞;蒋凌华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巨大胃石用切割碎石器碎除临床观察

    胃石症是我国北方地区的常见多发病、好发于秋冬季节,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取出.近年来,在胃镜引导下碎除胃石的报道路很多,但由于没有专业碎石器械,各种方法均存在不足之处,成就尤其是对大而硬的胃石,处理起来更是难以得心应手.宽甸县中心医院应用胃石切割碎石器碎除胃内单块直经>5cm的巨大胃石,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王大庆;王金祥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采供血机构血清标本新保存管理模式的探讨

    对采供血机构(以下简称血站)现行的血清标本保存方式进行对比总结,探索一种更合适的血清标本保存管理模式.

    作者:梁志豪;梁丽华;廖扬勋;李结敏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塑料内支架置入治疗不可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的回顾性研究

    目的 探讨IV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经ERCP置入塑料内支架进行减黄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2003年10月到2009年10月期间63例不能切除的IV型肝门部胆管癌行单侧,塑料内支架置入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的研究.全部患者均经ERCP操作成功置入单侧塑料内支架引流,观察30d内的早期操作相关性并发症、病死率以及超过30d的远期效果等.结果 63例患者均成功引流,80.7%(51/63)患者黄疽缓解(胆红素水平<50.3 μmol/L),平均总胆红素水平从(310.3±152.4)μmol/L降到(30.6±18.5)umol/L.其中52.3%(33/63)的患者胆红素水平降到正常水平(<17.1 μmol/L).早期并发症包括EST所致的乳头出血(7.9%)以及操作所致的胆管炎(23.8%),无早期死亡患者.所有患者均需要定期换管,首次中位换管时间为64d,中位内支架引流时间为5.05个月,左右侧组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置八单侧塑料内支架砷不可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是安全、可行、可以获得较长时问的充分引流的.

    作者:李杰原;苏树英;蔡云峰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德阳市旌阳区计划生育服务站收治的100例宫颈糜烂妇女应用微波治疗法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不同程度、不同类型宫颈糜烂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均能达到100%,轻度糜烂的痊愈率也可以达到100%.结论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疗效好,不良反应小,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苟霞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内科患者排斥患服问题探究

    本文针对内科住院患者排斥患服这一现象进行研究与分析.我们对120例内科住院患者进行有关患服情况的问卷调查,其中质量、颜色、男惠服款式及清洁等情况比较受惠者满意,而尺寸、薄厚、女患服款式、新旧及平整等则反映较差,有患者不确定或认为患服没有经过消毒处理,有患者不确定或是认为穿惠服会被收取费用等诸多问题.综合调查结果显示.住院患者对患服的评价较低,应对惠服的尺寸、薄厚、新旧程度及平整度等进行改进;护士应做好解释工作,以消除患者对惠服的排斥心理.

    作者:蔡运芳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目的 通过对手术室风险管理因素的分析,制订相应的防范措施,达到控制或降低手术护理风险的发生.方法 列出手术室常见风险种类:如错误的手术惠者、错误的手术部位、异物遗留在体内、用错药物、输错血、电灼伤或烧伤、坠床、术中低体温、锐器损伤、院内感染等风险及危害,针对性地制订防范措施.结果 通过风险教育与预防,有效地减少差错事故及医疗纠纷的发生.结论 对手术室护理风险的管理及防范,是提高手术护理工作质量的关键.是确保护理安全的重要举措.

    作者:李洪英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应用米非司酮伍米索前列醇终止中期妊娠30例临床观察

    2007至2008年宽甸县中心医院以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16-28周妊娠患者30例,进行临床观察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谷凤华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0.15%左旋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0.15%左旋布比卡因和布比卡因用于经腹剖宫产术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临床效应.方法 择期经腹剖宫产术患者50例随机分成左旋布比卡因组(L组,n=25)和布比卡因组(B组,n=25)进行PCEA,观察患者24h镇痛效果、运动阻滞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相似,而24h硬膜外用药量、24h按压次数/实际有效进药次数(D/D)比值及PCA按压次数B组>L组(P<0.05);术后运动阻滞完全恢复时间,术后4、8、12h运动恢复分级两组差异无显著性;低血压发生率L组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0.15%左旋布比卡因用于PCEA能达到满意镇痛效应,并减少局麻药及芬太尼用量,术后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运动神经阻滞与布比卡因相同,作用时间较长.

    作者:滕人正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婴幼儿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研究发现其发病机制包括病毒与宿主受累细胞损伤、炎症,体液和局部免疫反应及高反应性之间的相互应用.呼吸道分泌物荧光素标记抗体检测快速,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三氮唑核苷、免疫球蛋白及干扰素能到达早期病因治疗,通过气雾吸入等局部给药途径,是疗效明显提高.

    作者:张玉芝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广藿香中挥发油成分的研究进展

    对唇形科刺蕊草属植物广藿香的挥发油部分的化学成分、提取分离、质量控制和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提出广藿香现有质量标准有待提高.

    作者:王吉春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兔视网膜挫伤后视网膜神经上皮水通道蛋白4的表达

    目的 观察免实验性视网膜挫伤后视网膜神经上皮不同时段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特点,以期进一步了解视网膜挫伤的发病机制.方法 无眼疾大白兔42只,随机分组为挫伤后1h组、3h组,1d组、3d组、7d组,14d组和正常对照组;以重击法制备兔眼视网膜挫伤模型,致伤能量约为2.87 J(E=mgh);于规定时间段处死受试免.摘除眼球并取材,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AQP-4在视网膜神经上皮的表达情况.结果 受试各组家免视网膜神经上皮均有AQP-4表述;与对照组相比较,AQP-4表述在视网膜挫伤后各组均明显升高(均P<0.05);伤后1h组即高于对照组(P<0.05),3h组明显升高,24h组AQP-4表达强.3d组AQP-4表达明显下降,挫伤后7d组表达下降更为明显,14d组AQP-4表述仍高于对照组(P<0.05);各个挫伤组AQP4表达也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 兔视网膜挫伤后视网膜神经上皮AQP-4表达迅速升高;推测AQP4是挫伤后视网膜水肿病理过程的一个重要机制.

    作者:付群;师学伟;李爽;王志玉;任芳芳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MSCT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价值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MS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娄底市中医院2006年6月至2009年7月24例经手术证实的GISTs的MSCT表现.结果 在24例GISTs中,发生于胃部10例(41.67%)、空肠4例(16.67%)、回肠6例(25%)、直肠1例(4.17%)、肠系膜3例(12.5%).其中良性间质瘤5例(20.83%)、交界性间质瘤4例(16.67%)、恶性15例(62.5%).良性GISTs多为边界清楚、圆形或类圆形、密度均匀的肿块,多强化均匀;恶性者密度不均匀,强化不均匀.结论 MSCT是GISTs诊断的主要检查方法,能准确显示GIST的部位、形态和大小,鉴别肿瘤良恶性,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重症颅脑损伤合并肺部并发症护理体会

    颅脑损伤是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引起颅骨及脑组织的损伤,可分为开放性颅脑损伤和闭合性颅脑损伤.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头痛、恶心、呕吐、癫痫发作、肢体瘫痪,感觉障碍、失语及偏盲等.重度颅脑损伤以紧急抢救、纠正休克、清创、抗感染及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法,其中肺部并发症是颅脑损伤的主要并发症,密山市农垦牡丹江分局中心医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99例,其中发生肺部并发症102例,发生率为34%,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延英;陈伯健 刊期: 2010年第11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