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臂引导下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A型股骨远端骨折

邓钧;王晓;张登峰

关键词:C臂引导, 闭合复位, 股骨骨折
摘要:本院自2003年3月至2008年7月采用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A型股骨远端骨折32例,取得满意效果.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普通热力学四定律与黑洞热力学四定律

    黑洞是相对论的预言之一,却超出了相对论的范围,它不仅具有一般的力学性质,还有一些特别性质.这些性质都与普通热力学四定律相对应.本文以类比推理的方式,着重探讨热力学四定律与黑洞热力学四定律的对应性,揭示黑洞具有与普通热力学相应的性质,它具有温度和熵,是一个热学体系.

    作者:朱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129例体会

    我院从1998年6月至2008年6月,共行高血压脑出血手术129例,其中微创穿刺抽吸术48例,开颅手术8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庆军;纪伟;卢刚;胡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

    本文结合门诊药房工作的具体实践及工作中的一些具体体会,从窗口药学服务的常见问题、常见问题的应对措施等方面探讨如何做好药学服务工作,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作者:于璐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如何预防食管贲门癌术后梗阻

    探讨如何预防食管贲门癌术后梗阻,以便更有效的让大家了解如何预防食管贲门癌术后梗阻,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

    作者:孙德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选自本院1998年2月~2008年2月10年期间共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小剂量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齐淑芬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膝关节镜手术配合存在问题与对策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许多手术都向微创技术发展 ,膝关节镜手术治疗关节疾病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出血少、疗效确切、恢复快、并发症少及手术瘢痕小等优点 [1].

    作者:何萍;徐伟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活血化瘀在痹证治疗中的运用

    近年来笔者采用活血化瘀为主兼以祛风、散寒、除湿、清热、利气、温阳、补气等方法治疗痹证,收到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于永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60岁以上老人骨科手术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硬膜外麻醉(EA)和腰-硬联合麻醉(CSEA)在65岁以上老人下肢骨科手术中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择我院70例行下肢骨科手术的60岁以上老人随机分为EA组和CSEA组,两组在性别、平均年龄、体重、合并疾病上无显著差异.所有患者术前半小时肌注安定10 mg,阿托品0.5 mg,导尿.入室后建立上肢静脉通道.CSEA组取侧卧位,患肢在下,选择 L2-3或 L3-4椎间隙,采用腰硬联合穿刺包穿刺(其中包括 16 G硬膜外针和25 G笔尖式腰麻针).腰麻药采用重比重0.5%布比卡因1.3~1.8ml(6.5-9mg),阻滞平面控制在T10以下.手术时间长者从硬膜外导管追加1.5%利多卡因.EA组根据手术范围选择L 1-2,L 2-3或 L3-4穿刺至硬膜外腔保留硬膜外导管,局麻药用1.5%利多卡因或0.375%布比卡因,所有患者常规心电、NIBP、SPO2监护,记录术前、注药后MBP、HR变化.术中持续面罩给氧.所有患者在注药前均进行扩容,SBP低于术前值的30%应用升压药.结果 CSEA组注药后镇痛立即起效,术中镇痛完善,没有一例需要辅助用药.EA组注药后起效时间和阻滞完善时间明显长于CSEA组,其中有5例因阻滞不完善需静脉使用镇痛药物.两组患者的MBP、HR与术前比较都无明显改变(P>0.05),两组之间发生变化的时间有明显差异.两组没有一例发生呼吸抑制、心率缓慢、恶心呕吐.CSEA组没有一例发生术后头痛.结论 CSEA应用在老年人下肢骨科手术中较硬膜外麻醉起效快,麻醉效果确切,肌松充分,对全身干扰尤其对循环、呼吸影响小,不受时间限制,且病人清醒合作,可以满意完成手术.另外由于使用笔尖式腰麻针,钝性分离脊膜,脑脊液外漏少,麻醉药用量小,术中未出现血压过低、恶心呕吐等,术后未发生头痛.两种麻醉方式对循环的影响都不明显主要在于注药前积极的扩容治疗以及对合并症的重视.总之,CSEA应用于老年人下肢骨科手术是除硬膜外麻醉外另一种安全可行的麻醉方式.

    作者:杨吉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院前救护车内急救急性有机磷中毒159例研究

    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是内科常见急、危、重症之一,发病急、病情重、病程进展快、病死率高,早期清除毒物阻止其进一步吸收和早期使用特效解毒剂是提高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效果和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阮海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探析口腔医疗纠纷的成因及对策

    本文着重对口腔临床医疗和医院管理工作中医患矛盾和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了有效地防范医疗纠纷的措施.以和谐口腔医患关系,减少损失发生.

    作者:杨慧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C臂引导下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A型股骨远端骨折

    本院自2003年3月至2008年7月采用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A型股骨远端骨折32例,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邓钧;王晓;张登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血府逐瘀汤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清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汤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清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symmetric dimethylarginine ,ADMA)的影响,并探讨血府逐瘀汤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 2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8)、模型组(n=8)、血府逐瘀汤组(n=8).采用高脂喂养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以血府逐瘀汤对该模型进行干预.观察各组大鼠血清ADMA、NO浓度、主动脉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大鼠主动脉粥样硬化改变明显; 血府逐瘀汤组大鼠主动脉粥样硬化病理改变优于模型组;模型组大鼠血清ADMA水平明显高于血府逐瘀汤组(P=0.00),而NO水平明显低于血府逐瘀汤组(P=0.00).血府逐瘀汤组大鼠血清ADMA及NO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分别为0.24,0.16).大鼠血清ADMA与NO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73, P =0.00).结论 血府逐瘀汤能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清ADMA浓度,血府逐瘀汤抗大鼠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与ADMA有关,降低血清ADMA水平可能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机制.

    作者:李迎春;李迎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4例分析

    目的 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及治疗与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14例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4例患者中, 围产期5例, 2例为肾病综合征急性期,1例合并副鼻窦炎,1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2例有明确的乳突炎史,1例有中耳炎史,2例有颅外伤史; 临床表现丰富多样, 颅高压为其主要症状;CT表现普遍性脑水肿, 脑室变小; 磁共振静脉血管造影(MRV)可显示颅内静脉窦病变的部位及范围.采用降颅压、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奥扎格雷和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10例痊愈,4例好转,有一定的临床效果.结论 围生期高发, 血液成分改变、感染与本病发生有关; 影像学检查为确诊该病主要手段;联合使用奥扎格雷和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CVST值得进一步尝试.

    作者:薄宇清;刘惠萍;刘秀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结肠造口患者的康复指导

    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大肠癌的60%~75%[1],其中距肛缘5cm以下的直肠癌,多采用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左下腹结肠永久性造口手术(Miles).

    作者:梁葵;徐雪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沙丁胺醇联合酮替酚治疗感冒后顽固性咳嗽102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沙丁胺醇联合酮替酚治疗感冒后顽固性咳嗽疗效.方法 选临床诊断为上感,经常规抗感染、止咳治疗后咳嗽症状不能减轻的184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沙丁胺醇加酮替酚治疗,对照组采用止咳合剂加抗生素治疗,疗程7天,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达90.2%,对照组有效率达56.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沙丁胺醇联合酮替酚治疗感冒后顽固性咳嗽疗效显著,明显改善咳嗽症状.

    作者:冷荣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的多发病,主要病原体是病毒.我院自2007年5月-2008年5月应用中药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80例与病毒唑注射液治疗80例作为对照,现报道如下:

    作者:邢丽娟;王春燕;高萍;车巧玲;戚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本县医疗机构消毒质量调查

    目的 监测辖区医院消毒质量情况.方法 对各级医院环境空气、使用消毒剂、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灭菌物品与压力锅进行检测.结果 医疗机构各检测项目及消毒质量合格率以等级医院高、社区卫生服务站次之、个体诊所低.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站、个体诊所是我们今后监测的重点.

    作者:金咏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MRCP对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胆源性胰腺炎(biliary pancreatitis,BP)是因胆道疾病诱发的急性胰腺炎,占我国急性胰腺炎发病总数的55~65%以上.

    作者:王倩;刘丰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带宫内节育器妊娠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

    目的 探讨带宫内节育器发生妊娠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带器妊娠患者临床资料,同期带器未妊娠者比较两组再年龄、孕产史、放置宫内IUD时机、置环时间、置环次数、IUD类型、置环后随防等方面上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带器妊娠相关性因素:年龄较轻、多次孕产、哺乳期或人流时置环、置环时间短、多次置环、IUD为惰性环、随防少、剖宫产史.结论 带器妊娠的发生与置器年限、时机、IUD类型、自身条件等有关.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同时加强宣教及随访,可预防或减少带IUD受孕的发生.

    作者:刘喜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中的应用分析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是保证医疗质量的重要内容,它与医院相依相并存.随着医学的发展,医院感染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者:焦志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