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厚芬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 总结河南省唐河县中医院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12例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CT或MRI诊断和治疗.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大面积脑梗死导致病情加重,出院时20例疗效评定中良好8例,中残6例,重残4例,死亡2例.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病情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复查CT或MRI,使其并发的大面积脑梗死及早得到诊断与治疗.
作者:丁文锋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经腹膜前间隙行疝囊高住结扎术治疗儿童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采用该术式治疗的26例儿童患者,主要关注手术操作的难易程度(以手术时间作为参考指标),手术并发症及术后复发率等情况.手术要点:内环口上方做皮肤切口,进入腹膜前间隙,显露疝囊颈,将其提起并与精索结构分离,结扎疝囊颈,远端疝囊不作特殊处理.结果 手术时间:单侧长35min,短10min.平均18min;术后均未使用止痛药物;局部及阴囊均未发生明显水肿;所有病例术后2天出院;术后随访6~20个月(平均12个月),无复发病例;无死亡等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由于随访时间较短,该术式远期效果尚不能肯定,但其近期效果是良好的,可以作为治疗儿童腹股沟疝的首选术式之一.
作者:刘建勇 刊期: 2009年第10期
保守治疗是官外孕治疗的一种重要方法,尤其适用于有生育要求的青年女性,本人对我院2006年至2008年共104例保守治疗患者总结分析,认为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促进患者建立良好的遵医行为是保证宫外孕治疗的成功关键,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细珠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无水乙醇置换灌洗给药法治疗肾囊肿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无穿刺禁忌证患者82例,术前检测血常规、尿液分析及出凝血时间.根据患者情况采用仰卧位或侧卧位,选择佳进针路径,测量穿刺深度,常规消毒铺巾,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穿刺,在赶声引导下,将穿刺针引导至囊腔的1/2~2/3,以无水乙醇作为硬化剂,采用有别于传统的置换灌洗给药治疗肾囊肿.结果 90个肾囊肿均一次穿刺成功,成功率100%.治愈7例,有效6例,治愈率92.68%,总有效率100%.结论 B超引导下穿刺置换灌洗法治疗肾囊肿,是一种简单、快速、痛苦小、费用低、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单纯性肾囊肿理想的治疗方法,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作者:范晓英 刊期: 2009年第10期
下颌阻生智齿因为位置和牙根形态的复杂性、多样性,拔牙术中造成的断根常常不可避免.掏取断根根尖时,由于断根细小弯曲,位置深,给手术增加了不少的困难.且术后反应重,易导致干槽症、颞颌关节损伤等一系列的并发症.
作者:叶华;徐勇 刊期: 2009年第10期
2008年3月,我院将76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fi,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胶态次枸橼酸铋加阿莫西林片及奥美拉唑加阿莫西林片治疗,并观察两组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滕淑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人们牛活水平大大提高的同时,工业化城市环境铅污染问题却在慢慢地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儿童是铅污染的易感人群,低水平的铅暴露即可影响儿童的生长和发育.该问题目前已引起伞社会的广泛关注,保护儿童避免铅污染,成为儿童保健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解本辖区保健儿童的血铅水平,特将本地区年满9个月的儿童进行了血铅水平测定,
作者:罗婷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在我院长期住院期间的患有精神障碍的125例死亡病例的死亡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58年至2008年我院125例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探讨精神障碍患者死亡与年龄分布情况,精神障碍患者死亡与疾病种类及精神障碍患者死亡原因分布.结果 125例精神障碍的死亡比例占同期住院病例的1.11%,精神分裂症多,情感障碍次之,多数的精神障碍患者是因为躯体疾病导致的死亡.结论 为了降低精神障碍患者住院期间的痛死率,必须对伴有躯体疾病的患者加强内科治疗,同时加强对患者的监管,尽量避免和减少意外死亡情况的发生.
作者:冯婉霞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食管心房调博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方法.方法 食管心房调博超速抑制法(SOS1程控刺激,Burst法).结论 食管心房调博治疗PSVT安全、有效.
作者:王渝佩;张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解剖、生理和生化功能,尤其是肝、肾、神经和内分泌功能与成人差异较大.药物的药效学和药动学有其自身规律,因此,对其合理用药是非常重要的.用药不当会产生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为使儿科用药安全有效,一般应了解和掌握几个方面问题.
作者:鲁效慧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结直肠大息肉射频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绵阳立德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LDRF-50型射频治疗仪,经电子结肠镜活检孔对≥2cm结直肠息肉共42颗,行射频烧灼,使息肉蛋白化.结果 复查有3例于3~6个月时在原部位发现3~5mm息肉,活检为管状腺瘸及增生性息肉,再次行射频治疗,随访两年无复发及癌变,仅2例出现少量暗红色血便,常规休息及一般治疗痊愈,无穿孔及大出血发生.结论 结直肠大息肉行射频治疗是安全有效,经济可行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万宁;汪敏;林丽立;罗莉;黄艳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对戴不合适眼镜所致老年人视疲劳的探讨,提出防治措施.方法 对200例老年视疲劳患者进行验光试镜,核对原老视镜,并检查视功能.结果 200例(400眼)均为老视镜.可以推断,戴不合适眼镜为主因引起视疲劳.结论 戴不合适眼镜是引起老年人视疲劳的主要原因之一,有效的防治是科学配戴眼镜.
作者:刘玉;陈九军 刊期: 2009年第10期
临床上常见磨牙隐裂的病例,尤以上颌磨牙常见,其次是下颌磨牙及上颌前磨牙,其中上颌第一磨牙明显于上颌第二磨牙,尤其近中腭尖更易发生,由此上下颌咀嚼运动时主要的工作尖,承担着大的颌力,且与下颌磨牙中央窝有合适的尖窝对位关系,上颌磨牙虽有斜嵴,由于磨耗不均匀的高陡牙尖和紧密的咬合关系,也易在颌面的近中或远中窝沟处,两颊尖或舌尖之间的沟裂处发生隐裂.
作者:罗友全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炎琥宁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06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8例.两组病例采用常规抗感染、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病毒唑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炎琥宁治疗.结果 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退热时间、咳嗽改善时间、肺部罗音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炎琥宁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安全可行.
作者:刘亚东;伍茵 刊期: 2009年第10期
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高压氧科1994年至2007年共收治急性CO中毒440例,其中重症156例,发现2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样改变.现报道如下.
作者:康建飞;包文化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对洗胃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焦虑的原因方面进行分析,观察心理干预对洗胃患者住院期间焦虑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我院急诊科收治的需洗胃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对照组不进行心理干预,研究组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包括洗胃、保肝、利尿、导泻,禁饮食、输液治疗,同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不做心理护理.研究组除做传统的护理模式结合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变化给予心理护理.对洗胃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焦虑进行研究,观察心理干预对洗胃患者住院期间焦虑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洗胃患者住院期间进行心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
作者:张海亚;杨志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PCJ术后TIMI血流、TMPG分级;术后30dMACE发生率;血小板数量和出血情况.方法 入院后予阿司匹林,氮吡格雷,替罗非班组(32例)于PCI术前予欣维宁负荷剂量推注,静脉泵入24~36h.结果 替罗非班组增加PCI术后TIMI 3级血流、TMPG 3级,改善心肌微循环:减少30d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再梗死、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心绞痛等心血管事件、引起血小板减少和增加出血风险,但未见严重出血患者.结论 早期应用替罗非班改善心肌微循环及减少心血管事件且具有安全性.
作者:王莉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48例,按Schatzker分型,Ⅰ型6例,Ⅱ型13例,Ⅲ型10例,Ⅳ型10例,Ⅴ型8例,Ⅵ型1例.Ⅰ型骨折采用切开复位松质骨拉力螺钉固定,其他类型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缺损塌陷处自体或同种异体骨植骨,并对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48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年,平均3.2年,按Rasmussen[1]评分标准评定,优24例;良20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述91.67%,术后各种并发症11例,其中创伤性关节炎9例,关节强直1例,感染1例.结论 手术内固定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重要方法,术前正确处理并发症、术中解剖复位并牢固内固定及术后早期正确适当功能锻炼能提高手术效果.
作者:吴玉林;杜云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产科急症对新生儿及产妇的影响.方法 通过医护的密切配合,及时准确地处理产科各种常见急症.结果 迅速、及时地处理,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及产妇的并发症.结论 产科急症的特点是:重、危、急.及早发现,正确处理与母婴的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姚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 79例OSAS患者口服阿司匹林100mg/d,共2周,分别于服前及服后检测血小板数量、平均体积、分布宽度及花生四烯酸(AA)和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结果 治疗前后比,血小板数量增加,体积缩小,分布宽度减小,血小板聚集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阿司匹林100g/d可以抑制OSAS患者血小板功能,对于OSAS患者的心脑血管缺血性疾病的预防可能有意义.
作者:郭宏;焦贵霞 刊期: 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