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书成;姜春霞
目的 探讨利用中西药联合即丹红注射液与硝酸甘油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价值.方法 对100例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丹红注射液40mL,1次/d静脉滴注,加用硝酸甘油15mg,1次/d静脉滴注.对照组单用硝酸甘油15mg/d静脉滴注.记录症状、体征及不良反应,每周查心电图3次,查血脂1次.结果 治疗组疗效显著,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善明显(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与硝酸甘油联用增加心肌血流,改善缺血,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安全有效,临床效果好.
作者:刘国安 刊期: 2009年第18期
为提高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总结69例患者,认为术前重点加强心理护理,消除紧张情绪,做好饮食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预防并发证的发生,注意体位护理,重视术后功能锻炼和出院指导.
作者:孙琴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价值.方法 总结2003年3月至2009年3月间腹腔镜探查治疗48例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 48例手术除3例小肠粘连成团中转小切口辅助肠切除吻合,其余均在镜下完成.开腹率6.25%,术后10~46h排气、排便,4~8d出院,盆腔积液1例,1例再次发生粘连,均保守治愈.结论 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值得推广.
作者:吕红权;吴永平;宋磊;于治凡;刘华军;肖均财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婴儿先天性幽门狭窄X线检查方法 及其X线表现的有关病理基础.方法 回顾16例经手术证实的先天性幽门狭窄的患儿的X线检查及X线表现和手术所见.结果 明显胃扩张14例,胃排空延迟16例,其中3例幽门管呈鸟嘴样梗阻.结论 ①肩样征提示幽门肥厚明显.②本病必须与先天性胃窦隔膜型狭窄及幽门痉挛造成的假象鉴别.③X线能为外科手术提供必要的依据.
作者:代燕增 刊期: 2009年第18期
肺底结核的影像学表现特征及其鉴别诊断要点.回顾分析32例经病理或实险室检查确诊的肺底结核的胸部平片及CT资料,分析病变的影像学表现特点.24例表现为支气管肺炎型6例表现为大叶性肺炎型17例病灶有空洞形成,5例合并有支气管内膜结核.其中,影像诊断结果 与病理及实验室检查相符的为25例,不符合的为7例.
作者:施广中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苦碟子注射液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效果及动脉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苦碟子注射液1个疗程(15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1个疗程(15d),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疗效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疗效改善情况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苦碟子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相比能更好地改善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动脉血气分析的各项指标,及治疗效果.
作者:王春英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调查延边第二人民医院围手术期间抗菌药物应用现状及合理性情况.方法 2007年6月21日至2007年12月21日出院的200例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100%,其中应用合理89例约占44.5%、基本合理74例约占37%、应用不合理37例约占18.5%.结论 仍存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不合理现象.因此,应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促进预防用药的规范化.
作者:金顺爱;金文俊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联合尼群地平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06年12月至2008年12月高血压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厄贝沙坦联合尼群地平治疗,对照组应用尼群地平治疗.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尼群地平治疗高血压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用尼群地平治疗,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杨平林 刊期: 2009年第18期
开胸术后疼痛可导致呼吸功能、循环功能、内分泌功能、免疫功能等改变,甚至导致肺不张、低氧血症、高二氧化碳血症等并发症,影响手术的效果和患者的恢复.为了能有效减轻术后疼痛,现将开胸术后疼痛的相关因素、镇痛及护理综述如下:
作者:杨雪飞;庞靖林 刊期: 2009年第18期
抢救急性呼吸表竭有效的办法之一即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主要根据临床监护器配合血气分析等参数调节呼吸机,并配合使用抗生素、生理盐水进行气管内冲洗、吸痰,从而达到纠正呼吸衰竭的目的 .本组50例患者,通过治疗,患者一般情况好转、动脉血气改善.
作者:齐德;杨宝武;王海锋;管清柏;程玉金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0(MMP-10)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3(TIMP-3)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5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33例正常肺组织中MMP-10和TIMP-3的表达.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MMP-10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P<0.05).非小细胞肺癌中MMP-10的表达有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Ⅲ期高于Ⅰ、Ⅱ期(P<0.05).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TIMP-3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P<0.05),非小细胞肺癌中TIMP-3的表达有淋巴结转移低于无淋巴结转移(P<0.05).结论 MMP-10和TIMP-3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马中州;黄壮士;付东宏 刊期: 2009年第18期
反复自然流产是指连续发生2次及以上的自然流产.文章从病因、病机,临床治疗及实验研究多个方面阐述了反复自然流产的研究进展.
作者:罗湘姣;尤昭玲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腺性膀胱炎的临床诊断与外科治疗,提高腺性膀胱炎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射阳县中医院于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诊治腺性膀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22例患者均在硬脊膜外阻滞麻醉下行经尿道膀胱汽化电切术,术后留置导尿管5d,常规抗感染1周,1周后开始用化疗药作膀胱灌注.术中无膀胱穿孔,术后无尿失禁、膀胱颈狭窄等并发症,22例随访18个月~4年,平均(2.8±0.8)年,17例治愈,好转4例,复发1例.结论 膀胱镜活检病理学检查是诊断腺性膀胱炎的可靠方法 ;经尿道电切术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可作为治疗腺性膀胱炎的首选方法 .
作者:苏必林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支气管哮喘合并感染的疗效.方法 对2004年12月至2007年12月40例住院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临床和实验资料综合分析,18例为革兰阴性菌感染、11例为革兰阳性菌感染、10例为混合菌感染、1例为毛霉菌感染.结果 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胸片病灶消散、痰培养连续3次阴性、半年未复发)25例;好转(肺部症状消失、未复查胸片及痰培养,1月未复发)13例,未愈(临床症状体征无变化、痰培养存在双重感染或出现真菌感染,死亡1例)2例.治愈好转率95%.结论 恰当的抗菌治疗对控制支气管哮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降低支气管哮喘的病死率.
作者:吴瑜琳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治疗儿童孟氏骨折的中远期疗效.方法 对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收治25例儿童孟氏骨折患者,在全麻或臂丛麻醉下,以骨折端为中心尺背骨侧切口,将骨折复位,用克氏针或钢板内固定外科治疗.结果 25例患儿经治疗后,随访1~4年,平均2.6年,肘关节屈伸功能正常,部分患儿前臂旋转功能受限,优12例,良10例,可3例,并且所有患儿术后均未发生骨化性肌炎、骨间背侧神经损伤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外科手术是治疗儿童孟氏骨折较为理想方法 之一.
作者:黄仲波 刊期: 2009年第18期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由氨基糖与氨基环醇通过氧桥连接而成的苷类抗生素.由链霉菌或小单孢菌培养液中提取或以天然品为原料半合成制取而得的一类水溶性较强的碱性抗生素.主要包括链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毒素、妥布霉素以及阿米卡星、奈替米星等.虽然大多数抑制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为抑菌药,但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却可起到杀菌作用,属静止期杀菌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革兰阴性杆菌作用范围大,强而持久,且还具有较长的抗菌后效作用.从抗菌作用的特点看,氨基糖苷类是一类较优良的抗生素,然而,该类药物的治疗浓度范围窄,不良反应较常见,其中有些是不可逆毒性,这是限制它在临床广泛使用的主要原因.
作者:杨晓凤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对食管癌手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80例行手术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食管癌术后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50mL静脉滴注.连续10d,观察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心血管、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心血管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可降低食管癌手术后风险,加快患者的康复.
作者:黄志军;郭启祥;林建清 刊期: 2009年第18期
本文回顾性总结了人民日报社医院门诊自1993至2008年以胸闷为主要症状就诊,无其他阳性体征的1659例胸闷患者(除外呼吸系统疾病)进行的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其结果 发现动态心电图的阳性发现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由于检测设备的发展,还可以对心肌缺血引起的ST段改变进行定位,捕捉夜间的出现的心肌缺血性改变.作为一种简便易行无创,可重复检查的手段,动态心电图可以提高心血管疾病特别是无症状的隐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检出率,对鉴别器质性和非器质性疾病引起的胸闷提供可靠的依据,对心肌缺血性改变进行捕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苏莉莉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 选择连平县人民医院2005年12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40例,分析其临床症状和X线影像学特点,对所有患儿采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结果 本组140例经治疗后,痊愈107例,显效23例,好转10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92.8%.结论 对于儿童支原体的诊治来说,要把握其临床表现,采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江永强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和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效果.方法 将69例早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分别予丹红注射液3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B组厄贝沙坦150mg口服1次/d;C组联用丹红注射液和厄贝沙坦,三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 血压:治疗后B、C两组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A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24h尿白蛋白排泄率和肾功能:3组治疗后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C组下降优于A、B两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丹红注射液和厄贝沙坦治疗DN有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的功效.
作者:王燕 刊期: 2009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