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膀胱肿瘤电切术中闭孔神经反射的临床研究

秦蕾;任来成

关键词:膀胱肿瘤, 闭孔神经反射, 琥珀胆碱
摘要:目的 探讨预防膀胱肿瘤电切术中发生闭孔神经反射的方法.方法 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采用硬膜外麻醉配合短效肌松药琥珀胆碱,并运用无创正压呼吸囊辅助呼吸的方法.预防闭孔神经反射,患者48例,年龄40~85岁.结果 48例电切术中,无1例发生闭孔神经反射.结论 硬膜外麻醉配合短效肌松药琥珀胆碱在无创正压呼吸囊辅助呼吸的情况下预防闭孔神经反射,是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紫杉醇联合化疗对晚期胃癌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影响

    目的 观察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DP方案)对晚期胃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影响.方法 对54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DP联合化疗方案,两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和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结果 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26例,稳定25例,总有效率53.7%主要毒性反应为白细胞减少43例(79.6%)、血红蛋白降低31例(57.4%),脱发32例(85.2%)、肌肉关节痛24例(44.4%)等,无治疗相关性死亡;化疗后患者血清IL-2、TNF-α和IFN-γ明显升高(P<0.01),分别为(68.8±10.5)、(59.4±16.2)和(22.4±13.4)U/mL.结论 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DF方案)能够改善晚期胃癌患者细胞免疲功能,近期疗效显著,且未增加毒副反应.

    作者:佘维斌;朱祖明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胃术后胃瘫综合征6例诊治体会

    胃术后胃瘫综合征(stomach 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sPGS)是一种胃手术后非机械性梗阻,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征象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其主要特征是胃排空速度延迟.sPGS一旦发生持续常达数周甚至更长时间,治疗处理比较棘手.通过对泰兴市第二人民医院12年来6例该病的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康建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29例食管癌行食管切除颈部吻合术外科治疗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报道62例行食管癌切除、食管重建颈部吻合术,术后发生并症29例(占46.8%),并对并发症发生原因进行分析讨论.

    作者:陈磊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大学男生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分析

    为了解在校大学生的健康水平,调节膳食结构,我们对在校大学男生进行血红蛋白抽样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孙晓莉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浅淡中药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但中药的不良反应并未引起各方面足够的重视,中药是人们用于防病治病,调理气血,平衡阴阳,调节生理功能,提高健康水平的重要药源之一,但中药和西药一样具有两重性,即根据药性辨证施治,用的合理,有利于人体疾病痊愈,用之不当,则会给人们带来危害,为了广大患者的用药安全,中药的不良反应该引起医药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并针对不同情况合理用药、安全用药.

    作者:周书成;阎恩兰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益气活血复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纤溶系统及TF的影响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复方对动脉粥样硬化(AS)家免纤溶系统平衡和组织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AS的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新西兰大白兔40只,体质量(1.9±0.3)kg,动物适应性喂养1周后,按体质量排序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动物随机分正常组8只;手术组32只;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8周,模型组;手术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实行球囊损伤法,损伤其内皮细胞后继续喂以高脂饲料4周,造成家兔AS模型,将术后存活的家兔随机分为模型组10只;益气活血复方组9只;辛伐他汀组9只.术中后死亡4只.结果 ①实验第8周末时,辛伐他汀组、益气活血复方组血浆中t-PA水平分别为(0.169±0.089)和(0.238±0.061)IU/mL,较同期模型组(0.103±0.076)IU/mL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益气活血复方组t-PA水平升高较辛伐他汀组更显著(P<0.05);②实验第8周末时,辛伐他汀组和益气活血复方组血浆PAI-1水平分别较同期模型组降低了44.7%和48%,差异显著(P<0.01)③实验第8周末,辛伐他汀组、益气活血复方组血浆TF表达分别为(301.36±40.30)和(315.53±26.22)ng/mL较同期模型组(453.23±54-21)ng/mL显著降低(P<0.01).结论 益气活血复方可调节纤溶系统平衡,抑制组织因子释放,具有抗凝抗血栓作用,并且抗AS形成.

    作者:张艳;张洋;礼海;钟乐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氨酚曲马多治疗骨科腰椎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氨酚曲马多片剂用于骨科腰椎术后疼痛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62例骨科腰椎手术患者采用随机、平行阳性药物对照试验方法,按1:1的比例分别进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当患者术后在麻醉作用尚未失效前为观察0点,并开始给药.观察组口服氨酚曲马朵片1片,12h后可重复给药.对照组术后将止痛泵接于硬膜外麻醉导药管上.共计给药时间为24h.并在24h的研究过程中分别记录两组给药前5min,给药后30,60min患者的呼吸频率、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厦按照神经行为评定(NRS)法之分级.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镇痛效果经统计学处理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对照组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6例.结论 氨酚曲马多片剂用于骨科腰椎术后疼痛治疗镇痛效果明显,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翟文勇;张兆川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胃部手术中周围脏器损伤诊治报道

    胃大部分切除,胃全切除术是治疗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以及胃癌根治传统的外科治疗方法,也是国内应用广泛,开展普遍手术之一.所以手术造成胃周围脏器损伤时有发生.当胃周围炎症或癌肿浸润严重,局部水肿、粘连,瘢痕挛缩引起解剖关系改变,且术者认识不足,操作不熟练,导致胃周围脏器损伤.南召县人民医院自1991年8月至2008年8月在胃部手术中出现周围脏器损伤1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玉常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6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0例总胆固醇(TC)≥6.5mmol/L或三酰甘油(TG)≥1.7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mmol/L患者,给予辛伐他汀20mg,1次/d,晚间顿服,于用药8周后分别测定血脂四项、血常规、肝肾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T)、肌酸磷酸激酶(CK)等.结果 治疗前后血脂有显著变化,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实际意义.

    作者:赵光;张敏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的诱因与护理

    通过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脑病的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病情观察,以及一系列安全和防范对策,对于减少狼疮脑病患者的并发症,改善预后有较大的帮助.

    作者:华静;倪静玉;张燕;欧阳涛;张洁;周文珺;周文杰;包文礼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急诊药房药品差错的分析

    对药品差错发生的原因,类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降低药品差错的发生率,为急诊患者提供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

    作者:胡晓红;尹喜峰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血浆BNP水平对老年人心源性和肺源性呼吸困难鉴别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在老年人心源性和肺源性呼吸困难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136例老年呼吸困难患者,入院后2h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BNP浓度.将136例患者根据原发病分为3组,A组:单纯CHF组(43例);B组:肺病组(40例);C组:CHF+肺病组(53例).A、C组中存在CHF者83例,诊断参照Framingham标准.NYHA心功能Ⅱ级28例,Ⅲ级30例,Ⅳ级25例.分别对各组BNP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BNP水平为(714+311)ng/L;B组为(68±31)ng/L;C组为(501±312)ng/L.各组间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3例CHF患者BNV水平分别为NYHA心功能Ⅱ级(374+221)ng/L、Ⅲ级(634+336)ng/L、Ⅳ级(964±321)ng/L,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血浆BNP水平测定对老年性心源性和肺源性呼吸困难的快速鉴别诊断具有较重要的意义.BNP测定是反映心功能的一个敏感指标.

    作者:李晓红;刘怀昌;卢伟智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二级脾蒂离断法巨脾切除25例分析

    巨脾切除术是外科手术中比较棘手的问题,传统的脾切除术均采用大块集柬结扎来处理脾蒂,称为一级脾蒂离断[1].近10余年来,我们常规采用分束结扎法处理脾蒂,较好的避免了胰尾损伤,脾热的发生率因而显著下降,故此称为二级脾蒂离断法.本文着重介绍1990年1月至2009年6月,淮安市楚州区车桥中心卫生院收治的25例采用二级脾蒂离断法行巨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体会.

    作者:夏宝魁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40例重复出诊原因分析及防止对策

    所谓重复出诊是指因为同一种疾病或同种原因要求出诊两次或两次以上者.由于广大市民医学知识贫乏,急救意识淡漠,重复出诊成为院外出诊工作的普遍现象,减少或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是急救中心一项重要的日常医疗工作,也是防止医疗纠纷、甚至医疗事故发生的重要举措.

    作者:代瑞兰;陈慧丽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膀胱肿瘤电切术中闭孔神经反射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预防膀胱肿瘤电切术中发生闭孔神经反射的方法.方法 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采用硬膜外麻醉配合短效肌松药琥珀胆碱,并运用无创正压呼吸囊辅助呼吸的方法.预防闭孔神经反射,患者48例,年龄40~85岁.结果 48例电切术中,无1例发生闭孔神经反射.结论 硬膜外麻醉配合短效肌松药琥珀胆碱在无创正压呼吸囊辅助呼吸的情况下预防闭孔神经反射,是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秦蕾;任来成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直肠癌术前评估的研究现状与探讨

    结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肿瘤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就其发病情况来看,约60%位于直肠[1].由于直肠的特殊解剖、生理及病理学特征,其外科治疗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何合理地进行直肠癌根治手术是外科医师一直在探讨研究和不断改进的问题.

    作者:王樱花;黄晖;袁敏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电化学介入治疗慢性前列腺炎(附60例报道)

    慢性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常见病,虽然它不是一种直接威胁生命的疾病,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方法很多,但临床效果不甚满意,通辽市中医院采用电化学介入治疗慢性前列腺炎60例,经随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川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骨髓细胞报告单的写法探讨

    骨髓检查在血细胞病诊断和治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骨髓细胞检查病变可导致骨髓细胞出现质和量的异常,骨髓象检查对有些血液病具有决定性诊断意义.诊断某些类脂质沉积病.这类疾病都具有特征性细胞形态学改变,骨髓象检查也具有决定性诊断意义,如单核-吞噬细胞系统,能够捕捉侵入机体内的病原微生物;如骨髓涂片查找疟原虫,黑热病原虫等.诊断恶性肿瘤骨髓转移.骨髓是许多恶性肿瘤侵袭转移的好发部位,如肺癌、乳腺癌等.协助诊断某些血液病及其相关疾病.这类疾病多数有骨髓细胞质和量的异常,但需结合其他临床资料才能作出诊断,如缺铗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协助鉴别诊断某些血液及其相关疾病.临床上遇有发热、淋巴结、肝、脾大或骨痛时,骨髓检查有助于鉴别是否由造血系统疾病引起.血细胞形态检查通常由检验科来完成,一张良好的骨髓报告应当是骨髓细胞特征的全部再现.因此要求骨髓报告单写的内容即全面又简明扼要.现略谈骨髓报告写法及有关问题,以供参考.

    作者:王丽萍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老年人急性脑卒中100例偏瘫早期康复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江阴市肝胆外治专科医院对老年人急性脑卒中偏瘫进行早期基本的康复训练,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和继发性残疾的影响.方法 收集江阴市肝胆外治专科医院自2006年9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200例老年人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00例为早期康复治疗组,100例为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康复选择时间:患病后(8.6±6)d(平均8d)开始,应用规范化康复医疗程序,进行床边治疗.结果 治疗时间:(35.8±14.4)d(平均29d);疗效明显:①治疗后上肢、手和下肢运动功能达Brunnstrom(Br)Ⅳ级和Ⅵ级以上者,康复组分别为53%、44%,和73%.步行恢复率达66%;②康复组述Ⅱ级和Ⅲ级平衡能力者,坐位占85%,站住占52%.③日常生活活动ADL(改良Barthel)康复组ADL积分平均在66.8分,恢复良好.④预防及减少了继发性残疾.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基层医院以基本的康复医疗程序进行脑卒中早期康复是有效、可行的.

    作者:闫慧敏;杨向华;高婷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2007至2008年甲状腺瘤患者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调查

    目的 调查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2007至2008年甲状腺瘸手术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及合理性.方法 根据事先设计好的调查表,按统一方法和标准,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2007至2008年间甲状腺瘤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甲状腺瘤手术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总应用率为98.93%.156例为手术后开始应用抗菌药物,预防用药以单独用药为主,二联用药占较小比例;手术后用药时间较长,长于48h的病例占91.35%.结论 应该加强甲状腺瘤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管理,依据用药指征、患者疾病特点和细菌耐药情况选择预防用药,避免不必要用药和预防用药时间过长,以减少耐药菌株产生,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刘广军 刊期: 2009年第21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