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化学介入治疗慢性前列腺炎(附60例报道)

王晓川

关键词:电化学, 治疗, 慢性, 前列腺炎
摘要:慢性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常见病,虽然它不是一种直接威胁生命的疾病,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方法很多,但临床效果不甚满意,通辽市中医院采用电化学介入治疗慢性前列腺炎60例,经随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胃癌经腹全胃切除术后合并膈肌胸膜炎的诊断与治疗(7例报道)

    近年来,由于胃镜的普及,在基层医院,胃近端恶性肿瘤被确定诊断逐渐增多,全胃切除的比例也逐渐增加,发生于胃中,上部的胃癌多采用经腹全胃切除.全胃切除的手术术后并发症较多,但术后并发胸腔内膈肌胸膜炎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现仅宽甸满族自治县中心医院7例患者术后并膈肌胸膜炎的诊断与治疗报道如下.

    作者:周晓东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8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围生结局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对围生结局的影响及防治.方法 2004年1月至2009年6月平果县妇幼保健院妊娠分娩的GDM80例(作为观察组),按照1:4比例选择正常的孕妇32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在年龄、孕周、孕产次等方面差异比较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间母婴结局、分娩方式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羊水过多、念珠菌性阴道炎发生率高;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新生几体质量、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亡例数(P<0.05).结论 GDM是一种严重威胁母儿健康的疾病,必须重视GDM的早期诊断,确诊为GDM的孕妇应加强胎儿监测,产前正确估计胎儿体质量,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作者:玉丹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氨酚曲马多治疗骨科腰椎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氨酚曲马多片剂用于骨科腰椎术后疼痛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62例骨科腰椎手术患者采用随机、平行阳性药物对照试验方法,按1:1的比例分别进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当患者术后在麻醉作用尚未失效前为观察0点,并开始给药.观察组口服氨酚曲马朵片1片,12h后可重复给药.对照组术后将止痛泵接于硬膜外麻醉导药管上.共计给药时间为24h.并在24h的研究过程中分别记录两组给药前5min,给药后30,60min患者的呼吸频率、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厦按照神经行为评定(NRS)法之分级.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镇痛效果经统计学处理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对照组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6例.结论 氨酚曲马多片剂用于骨科腰椎术后疼痛治疗镇痛效果明显,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翟文勇;张兆川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方法探讨

    对异位妊娠的诊断方法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妊娠诊断,超声波诊断,血清孕酮、后穹隆穿刺,诊断性刮宫、腹腔镜.使人们对移位妊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结合临床表现做出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王英楠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舒适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需要健康的生活,追求生理、心理、社会的和谐统一是健康生活的高境界,舒适护理则是力求达到这一境界的有效护理模式[1].南通市老年康复医院近年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赵玲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膀胱肿瘤电切术中闭孔神经反射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预防膀胱肿瘤电切术中发生闭孔神经反射的方法.方法 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采用硬膜外麻醉配合短效肌松药琥珀胆碱,并运用无创正压呼吸囊辅助呼吸的方法.预防闭孔神经反射,患者48例,年龄40~85岁.结果 48例电切术中,无1例发生闭孔神经反射.结论 硬膜外麻醉配合短效肌松药琥珀胆碱在无创正压呼吸囊辅助呼吸的情况下预防闭孔神经反射,是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秦蕾;任来成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258例交通事故伤院前救治体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车辆的日益增多,交通事故也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同样交通事故伤也相应的增多,平顶山市急救中心自2009年1月16日至2009年5月6日共接诊交通事故伤258例,占外伤接诊人数的52%,占总出诊人数的26%.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代瑞兰;陈慧丽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血液黏度分析纠偏机制初探

    目的 观察温度对血液黏度的影响,探讨血液黏度分析纠偏机制,提高临床诊断依据的有效性.方法 标本根据不同实验条件分为两组,一组37℃水浴前(室温25℃)进行检测,一组37℃水浴后进行检测.在检测中,应用血液流变分析仪对血液黏度指标进行测定.对检测数据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比较两种不同条件(室温25℃,37℃水浴后)的血液黏度检测值,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本研究表明温度对血液黏度检测存在重要影响.血液黏度检测前进行37℃水浴,可以在模拟人体体温的基础上对血液黏度分析纠偏.

    作者:丘熙廉;颜绵生;黄煜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改良阴茎根部包皮环切术100例报道

    通辽市中医院于2007年7月至2008年12月开展改良阴茎根部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患者(包茎者禁用)100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川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

    胆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临床上常用的西药胃肠动力药、制酸剂及黏膜保护剂联合使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总有效率较低,复发率较高,笔者根据中医学理论,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该病,收到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段宝贤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追查及介入治疗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及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5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DSA检查,根据遣影结果接受介入治疗者分为治疗组,行内科保守治疗者分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的疗效、并发症、病死率、平均住院日等指标.结果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主要是动脉瘤,其次是动静脉畸形、烟雾病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并发症、病死率、平均住院日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介入治疗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诊断、病因治疗中有着良好的前景,值得推广.

    作者:周俐红;周海燕;张伟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创伤性股骨髁上骨折的内固定治疗比较分析

    目的 探讨股骨髁上骨折两种内固定治疗效果.方法 对64例股骨髁上骨折分别采用两种不同内固定治疗,逆行交锁髓内钉(GSH)32例,股骨动力髁螺钉(DCS)32例,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两种内固定方式的骨折愈合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固定方式的HSS评分显示,DCS优于GSH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内固定治疗股骨髁上骨折可获得良好的结果.DCS可有效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具有操作简便、直观、固定牢固等优点.

    作者:卢春闻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老年肺结核的X线、CT特点(附38例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肺结核的X线、CT特征.方法 对58例老年肺结核的X线、CT表现进行分析,包括病变部位、性质、类型等.结果 病变范围广泛,易形成空洞,支气管播散,多种性质的病灶并存.结论 老年肺结核病变部位不典型,病灶形态多种多样,小叶内间质异常(包括小叶细网织线影、微结节、磨玻璃影,树芽征)是老年活动性肺结核间质改变的主要HRCT表现.

    作者:杨亮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阔韧带裂口致肠梗阻误诊为卵巢囊肿蒂扭转1例

    现将阔韧带裂口致肠梗阻误诊为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1例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患者,女,34岁,因腹部拧痛,阵发性加剧,伴恶心,呕吐1d,于1997年12月22日来三河市燕郊人民医院妇产科就诊.

    作者:刘春燕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90例高血压病患者脑血流动力学观察与分析

    高血压是引起脑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数之一.为了了解高血压病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状况,本文对90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sonography,TCD)检测并进行对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於惠芳;陈晓颖;张晔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超声检查对142例阑尾炎的诊断体会

    目的 探讨低频及高频超声联合运用诊断阑尾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低频及高频超声对因右下腹疼痛临床疑诊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进行急诊腹部超声检查,对142例超声显示右下腹异常回声者手术病理结果与声像图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低频及高频超声联合检查显示右下腹异常回声142例,超声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经手术后病理证实,其中急性阑尾炎138例(分单纯型、化脓型、坏疽型及周围脓肿型),阑尾炎诊断率97%.误诊4例,1例为巧克力囊肿破裂,1例为陈旧性宫外孕,2例为回盲部肿瘤.结论 低频、高频超声相结合有助于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可作为急性阑尾炎诊断的首选.

    作者:吴桢妹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食用问题奶粉引起小儿肾结石肾积水的超声表现及分析

    目的 了解食用三聚氰胺污染奶粉(问题奶粉)的小儿泌尿系统B超的异常改变.方法 应用超声诊断仪对4568例食用三聚氰胺污染奶扮的小儿进行泌尿系统超声筛查,根据年龄分4个年龄组.结果 筛查阳性率1.38%(63/4568).但各年龄段组泌尿系统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越小发生率越高.住院患儿的血清尿术氮,肌酐、尿酸及尿红细胞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此次筛查泌尿系统异常表现及肾结石、输尿管结石并肾积水者与食用问题奶粉密切相关,年龄越小儿泌尿系统结石的发生平越高.

    作者:韩鹏飞;韩晖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肠梗阻79例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诊断的正确性,治疗方案选择的合理性.方法 回顾分析河南省新野卫生职专附院2003至2008年收治的79例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79例,非手术治疗缓解43例(54.4%),非手术治疗不能缓解中转手术11例(13.9%),急诊手术25例(31.6%).结论 肠梗阻的诊断、治疗和对病情的准确判断十分重要,及时把握手术时机是取得理想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杨海芳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剖宫产社会性因素的原因构成分析及干预措施

    目的 探讨社会因素剖宫产原因构成,为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射阳县兴桥镇卫生院所有分娩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观察剖宫产发生率,按照社会因素剖宫产诊断标准判断社会性因素剖宫产,统计其原因构成.结果 3年在射阳县兴桥镇卫生院分娩孕产妇840例剖宫产440例,其中社会因素剖宫产为210例,占同期剖宫产率的47.7%,210例社会因素构成:高龄产妇62例(29.5%),精神心理因素48例(22.9%)、妊娠分娩知识缺乏28例(13.3%)、封建思想严重22例(10.5%)、珍贵儿及巨大儿14例(6.7%)、医源性指征不严36例(17.1%).结论 社会因素在剖宫产中比例高,应该针对其原因预防:普及孕期保键知识加强心理支持,增强孕产妇自然分娩的信心;提高产科医务人员的阴道助产及接产技术,提高阴道分娩成功率;严格掌握剖宫产医学指征.

    作者:丁莉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加强人才培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20年获奖成果回眸

    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人才是关键,科研单位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实施创新兴所和人才强所的战略,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立有效的奖励工作机制.

    作者:张丽 刊期: 2009年第21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