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华;买宇;王龙婷
对48例纤维支气管镜下未见具体肿物仅见管腔受外压,局部管壁粘膜隆起,诊断考虑管壁浸润型肺癌,采用经支气管针吸术细胞学检查,并同时行活检及刷检进行对照.结果 显示通过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明确诊断为肺癌38例,总阳性率79%.针吸阳性率63%,活检阳性率54%,刷检阳性率29%.提示针吸术对管壁浸润型肺癌有较高诊断价值.三项综合检查提高了对管壁浸润型肺癌的诊断率.48例除仅有部分穿刺部位极少量出血外,无其它并发症.
作者:赵江;李克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患者男孩,13个月.因排尿困难一年,加重一个月,发热半月余就诊.查体:膀胱胀满,腹部可触及包块.临床诊断:后尿道瓣膜,脐尿管囊肿.
作者:寇铁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手术刺激如创伤、失血、疼痛等是引起术中应激反应的主要原因.[1]可引起丘脑下部释放应激性激素,还可增加交感肾上腺系统的作用.[2]其表现之一就是血糖升高.各种麻醉方法对术中应激反应均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目的 本实验通过观察全麻下子宫切除术病人的血糖变化,了解该麻醉方法对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ASAI级,年龄30~50岁的子宫肌瘤患者30例,择期行经腹子宫切除术,术前30分钟肌注鲁米那0.1,阿托品0.5mg,麻醉诱导芬太尼0.2 mg,异丙酚2~2.5 mg/kg,阿曲库胺0.8 mg/kg,咪唑安定0.5 mg/kg,静注,麻醉维持:静复液(%异丙酚+0.025%瑞芬太尼)速度20~30ml/hr,阿曲库胺10~15mg分次静注,诱导后吸入1~2.5%异氟醚.术中呼吸管理用国产全能麻醉机行机械通气,呼吸参数:分时通气量100ml/kg/min,频率12次/分,吸:呼比1∶2,潮气量8.3ml/kg,气道压10~20cmH2O,氧流量6立升/分,术中监测血压、脉搏、入液量、失血量、尿量、血气,输液采用生理盐水注射液10~15ml/kg/hr,输入,麻醉平稳的临床指标;血压,脉搏稳定,无吞咽呛咳反射,腹肌松弛,无自主呼吸.分别于麻醉诱导前,牵拉子宫时,缝合腹膜时及术毕拨除气管导管后10分钟四次采血,经微量血糖计测定血糖值.结果 :本法静吸复合麻醉下术中、术后病人血糖水平均无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 本法静吸复合麻醉下术中糖代谢紊乱程度小,故可作为临床上高血糖或糖尿病病人手术时供选择的麻醉方法之一.
作者:张春华;买宇;王龙婷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在众多的麻醉安危因素中,对临床麻醉工作中发生麻醉意外的常见原因,我们都能重视并及时发现.但是,有些问题--即潜在性的危险因素,却不能及时发现,特别是全麻下的手术病人,病人神志消失,主官感觉不存在,不能主诉不适,我们只能凭借麻醉中的呼吸和循环功能监测来判断分析和处理.
作者:黄时美;费江林;曹强;叶大财;卫才权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肝癌的病情与心理状态的关系极为密切,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对预后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就13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分型与心理状态的关系进行初步的分析及护理探讨,在实施对症治疗及护理同时,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佟丽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近几年来,目标教学全面开展,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不少医学生对口腔学这门功课不够重视,认为内容复杂、难学,所以兴趣不足,达标学习遇到困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努力增设教学设备,加强硬件建设,同时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经过几年的努力,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将几点体会简述如下:
作者:王尔宁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产科护理工作与其他专科护理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自主性,产科的工作性质是患者多,周转快,病情复杂,变化快,患者及家属期望值高,这些工作特点决定了产科的高风险性.国内外资料统计均显示医疗纠纷发生高的是外科,其次是产科.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产科护理模式的转变,对产科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业务素质直接影响产科护理质量.目前提高产科护士的业务素质,避免产科护患纠纷发生,仅靠学校教育不能满足产科护理要求,不能满足病人及家属需求,规范化的在职培训势在必行,是提高产科护士综合素质及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作者:饶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yeac-tions,ADR)系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按照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规定,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医疗卫生机构应按规定报告所发现的药品不良反应[1],现摘要几份报告如下:
作者:杨黎青;马进;杨光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正确选择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固定方法.方法 对6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使用动力髋螺钉(DHS)固定.结果 本组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22个月,除1例发生髋内翻畸形外,其余病人均恢复良好,骨折愈合时间11~23周,平均14.6周.结论 DHS是目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好的内固定方法之一,能有效地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成权;郭广文;苏履忠;甄景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膝部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临床常见的慢性迁延性关节疾病,目前尚无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因其关节软骨进行性变性、破坏,关节骨端反应性增生,造成关节的疼痛及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自2006年1月~2007年12月我们采用HH-QL型华亨中药汽疗仪,对48例膝部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中药汽雾疗法,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俊;李郝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普洱市区小学生第一恒磨牙龋病发病情况,更好地开展龋病防治工作,为口腔保健及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各年龄组儿童第一恒磨牙患龋情况,所用诊断标准为龋病临床五度分类标准.结果 第一恒磨牙患龋率和龋均随年龄的增长,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尤其是下颌第一恒磨牙患龋率更为明显.结论 预防和治疗龋齿应从儿童开始,应大力加强卫生宣教,积极开展窝沟封闭.
作者:王艳兰;车丹;李茜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特点及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来住院老年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52例,归纳其临床特点.结果 本组52例病例中,无痛型28例,占54%;其中表现为呼吸道症状者22例,占42%;出现晕厥、类似脑卒中发作者6例,占12%;异位疼痛型24例,占46%.主要表现为牙痛、颈肩痛、肢体痛及腹痛.结论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可无典型胸痛症状,而呈无痛、异位疼痛等不典型表现,对可疑患者应及时行心电图、心肌酶、肌钙蛋白检查,并密切观察心电图、心肌酶、肌钙蛋白的动态变化,避免延误诊治.
作者:王红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胡桃夹现象的准确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探头频率3.5-5.0MHz的彩色超声,观察了25例患者的左肾静脉内径扩张程度及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的夹角变化.结果 25例患者左肾静脉内径均增宽,仰卧位左肾静脉狭窄部位内径1~4mm,狭窄前扩张部位近端内径8~15mm,脊柱后伸15min后,扩张部位近端内径达18mm.结论 超声诊断胡桃夹现象图像直观,测量准确,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及左肾静脉的解剖关系显示清晰,可以动态观察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的夹角变化及左肾静脉的扩张情况,并能除外肿瘤、外伤、结石等引起血尿的疾病,因此,超声检查是一种有实用价值的诊断方法.
作者:张英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求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CT金属标记物定位方法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2005年1月至2007年6月86例符合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标准的患者,按其年龄、出血部位、出血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按CT平片、体表标志初步定位后用金属物标记靶点的位置,再依据复查CT平片显示金属物标记靶点的位置与中心血肿腔的关系,进一步调整入颅靶点的位置.对照组依据CT平片、体表标志常规直接定位进行手术.结果 :治疗组经初步定位后需进一步调整入颅靶点位置的发生率32.6%,调整度0.5-1.6cm.治疗组与对照组引流导管达理想血肿腔分别为100%与69.8%,P<0.01,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3d血肿清除率分别为73.5(±18.0)%与58.2(±13.8)%,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1.4%与65.1%,经统计学处理,P>0.05,虽无统计学意义,但与传统外科手术报道相比其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均明显提高.结论 CT金属标记物标记定位法,定位方法简单、经济实用、定位准确、血肿清除率高,而且不需要昂贵的立体定向仪器设备,有利于基层医院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定位的推广应用.
作者:李天元;胡培良;李建国;韩颜方;牛换香;樊淑青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变应性鼻炎为耳鼻喉科常见的多发性疾病,属Ⅰ型变态反应,患者不同程度存在鼻塞、鼻痒、流鼻涕、喷嚏等症状,重时影响工作,治疗方法主要是避免接触致敏的变应原、药物治疗和免疫治疗.目前治疗方法和手段在不断更新,为了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一些难治疗的病例应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法.
作者:朴海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术前、术后访视工作的开展是整体护理的一部分,我国临床已开展十余年[1],我院手术室从2006年开展术前、术后访视工作,从术前、术后访视工作结果看,手术患者持欢迎满意态度,但术前、术后访视工作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和问题.现将我院两年开展术前、术后访视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李志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现代护理学的一个标志是走向社会,社区护理在社区医疗保健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为工伤病人设立家庭病床是社区护理的重要内容,也符合我国国情.
作者:崔力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患者男,39岁.主因突发头痛、左侧肢体无力3小时入院.血压为165/110mmHg,既往有高血压史7年,有家族史.入院后查头颅CT示:右侧基底节出血,量约20ml.
作者:李建国;杨新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本研究是利用日本东北大学开发的振动流人工心脏,采用将左心室血液输送到下行大动脉的方式,来作为药物输送系统的应用研究.方法 给成年山羊(11例)安装左心辅助装置,分别测总血流量、下行大动脉流量等血行动态,并计算上、下行血流的分配率.结果 :通过改变振动流人工心脏驱动频率,在同等流量的情况下,上行血流有增加的倾向.因此,高频率振动流对血流的分配率有一定影响,利用该系统,可能将药物输送到目标脏器.背景以人工心脏及体外循环为代表的人工血液循环法,创造了一个新的领域,这就是自然心脏所不具备的血液循环时血行动态管理的临床医学领域[1-2].东北大学流体研究所以及加龄医学研究所开发的高速振动流人工心脏,采用新的驱动原理,能够产生5-50Hz的振动流.关于这种人工心脏的实际应用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它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提出机体内存在生理共振频率,它制约着机体脏器血流分布[3-4].各脏器还有其各自的生理共振频率[5].因此,在本研究中,将高速振动流人工心脏,安装在成年山羊上(共11例),采用从左心室到下行大动脉的通路,取得了100%的辅助循环.同时测定和计算人工心脏的流量、下大动脉血流量、下行大动脉等的血行动态、血管抵抗,上半身、下半身流量的血流分配率.探讨高速振动流人工心脏,随着驱动频率的增加,上半身、下半身流量的血流分配率的变化.目的 明确高频率振动流人工心脏的驱动频率对血行动态的影响,具体是研究对上、下半身大动脉血流分配的影响.
作者:许立庆;山家智之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0例,与美能(通用名:复方甘草酸苷)治疗37例随机对照.结果 :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治疗2个月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治疗组ALT、AST、TBil、TBA复常率分别为95.0%、88.5%、88.9%、94.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可有效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提高整体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作者:杨汝磊;马建平;马洪德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