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高校医院护士角色定位和职业要求

张艳清

关键词:高校医院, 护士, 角色定位
摘要:高校医院护士的护理工作既包含医院护理属性,又具有社区护理属性.护士角色不仅是师生员工中患者的照顾者,而更多的是担当学校人群预防保健的教育者,学生心理健康的咨询者、学校卫生的监督者和学校人群健康的管理者.高校医院护士应该树立护理新理念;加强学习、扩大知识面,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能力.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门诊患者处方用药剂型分布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本院门诊就诊患者用药剂型分布情况及趋势.方法 对本院就诊患者的基本情况、处方药总品种数、每次就诊的处方药平均品种数、每100例患者注射剂的使用率、处方药物剂型分布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门诊患者用药的剂型分布前5位的是片剂、注射剂、胶囊剂、内服溶液剂和颗粒剂;口服剂型品种数占处方总品种数的71.65%,注射剂品种数占21.77%,外用剂型品种数仅占6.58%.结论 门诊患者特效片剂和胶囊剂应用不多,应加强推广;每100例注射剂使用率高于其他发达地区,应减少不必要的注射行为,合理选择药物剂型.

    作者:向萍;赵国荣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干眼症的临床治疗述评

    干眼是指由于泪液的质和量的异常或泪液流体动力学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眼表损害,从而导致眼部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1].其症状通常表现为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痒感、视物模糊、眼红、角膜接触镜不耐受等.干眼症是常见眼表疾病之一.引起干眼的病因十分复杂,如全身性疾病、药物、环境污染、眼局部的炎性反应、眼睑位置异常及年龄等.

    作者:苏萍;李浩全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HPLC法测定犬血浆中格列奇特的浓度

    目的 建立犬血浆中格列齐特浓度的HPLC测定法.方法 采用色谱柱为Nucleodur C18硅胶柱(250×4.6 mm,5um);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pH2.5)-甲醇(40:60,v/v);流速1.0mL/min;检测器波长228nm;以甲苯磺丁脲为内标.结果 格列齐特浓度在0.125~16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低检测浓度为0.10ug/mL,日间及日内RSD均小于8%,平均萃取回收率合为79.98%.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可用于格列齐特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何静;贺红军;王章阳;刘松青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科学安全有效输血的几点体会

    1 认真核对血液标本,了解患者的病史1.1 认真核对血液标本(做到三查七对)是保证输血前免疫血液学检查准确无误的前提.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年龄、病室、床号,诊断、采集血样,由医护人员和专门人员将患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双方校对,绝对不允许患者家属送血样,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样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d之内的,安全输血的关键是准确无误地采集血液并作好标记进行输血前检查.

    作者:肖伶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复杂性肾结石体外冲击波治疗的体会

    目的 探讨X线定位系统碎石机治疗复杂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0~2007年本院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复杂性肾结石24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中多发性结石20例、鹿角形结石3例、孤立肾结石1例,大于2.5cm的肾结石5例均获碎石成功,成功率97.62%,治愈率为88.64%.结论 体外冲击波碎石是复杂性肾结石较为安全、有效的理想治疗方法,碎石治疗时以不同类型结石采用的方法应有差异.

    作者:魏太宽;陈仕友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合并情绪障碍的冠心病、心绞痛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合并情绪障碍的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10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一般治疗组)和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通过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指标,判定两组患者疗效差异.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临床心绞痛症状、情绪障碍疗效高于一般治疗组,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合并情绪障碍的冠心病心绞痛疗效优于一般治疗.

    作者:张清伟;李忠业;何新兵;杨清华;吴海珊;李锡光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绝经后非典型子宫肌瘤临床分析

    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卵巢激素依赖性良性肿瘤,绝经后随着性激素水平的下降,子宫肌瘤会停止生长甚至自然萎缩、消失.但由于各种原因个别患者非但不萎缩,反而出现非典型症状,给正确诊断带来困难.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19例绝经后非典型临床表现的子宫肌瘤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俊魁;齐荣义;栾梅;卢翠云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8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行为的随访研究

    目的 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治策略.方法 对81例出现自杀行为的精神分裂患者进行6年跟踪随访.结果 在随访期,有60.1%的患者再次出现自杀行为,其中17.3%的患者自杀身亡.再次出现自杀的危险因素有阳性精神病和自杀家族史、社会支持状态较差、维持治疗不好等.结论 有自杀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再次发生自杀的概率较大,重视该类患者缓解期的药物治疗和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是防止自杀的重要措施.

    作者:陈建国;何群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舍曲林与多塞平治疗门诊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 比较舍曲林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4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舍曲林组和多塞平(多虑平)组,分别给予舍曲林和多塞平治疗6周进行对照研究,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舍曲林和多塞平对治疗抑郁症疗效相近,但舍曲林起效较快.TESS评定舍曲林组不良反应少于多塞平组.结论 舍曲林治疗抑郁症效果肯定,不良反应轻且少.

    作者:刘家胜;邵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精神科开放式病区护理与管理初探

    目的 探讨开放式病区护理与管理模式对精神病患者治疗和康复的影响.方法 对精神病患者实行家庭化开放式护理和管理.结果 开放式病区护理管理模式提高了患者治疗和康复的效果.结论 精神科开放式病区护理管理模式,是提高治疗和康复的有效方式[1].

    作者:辛友联;杨霞;孙运俊;范青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妇产科见习带教体会

    目的 探讨新的带教方法,提高妇产科学员临床见习的带教质量.方法 结合妇产科专业的特殊性及自身的带教经验,阐述带教过程中的几点体会.结果 及结论 妇产科临床见习带教,需重视启发诱导及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医德医风教育,为见习后进入临床实习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邓黎;谭虎;梁志清;常青;李俊男;李宇迪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随机将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西酞普兰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周末,对两组患者进行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评定.结果 治疗后,西酞普兰组患者的HAMD评分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西酞普兰组的不良反应少且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安全、有效.

    作者:罗向国;吴世友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手术室气性坏疽手术的感染控制与管理

    目的 加强医院手术室感染的预防与管理,防止气性坏疽的患者手术时引起院内交叉感染.方法 强化感染控制意识, 建立气性坏疽手术的隔离和感染控制的管理流程和制度,实施严格的手术后感染控制处理措施;对于包括气性坏疽患者在内的所有手术的地震伤员于术后进行随访,伤口有分泌物的患者进行细菌涂片.结果 术后细菌检查结果梭状芽孢杆菌均为阴性.顺利完成地震伤员手术救治工作,有效地预防与控制了医院感染.结论 有效地落实手术室气性坏疽手术消毒隔离措施是防止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护理安全的重要保证.

    作者:王亚玲;孙静;唐棠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40例

    目的 评价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4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每日1次,疗程8周. 结果治疗前血压为(157.4±13.6)/(95.6±8.4)mm Hg,治疗后血压为(137.2±11.7)/(82.4±7.9)mm Hg;降压显效率55%,总有效率77.5%.服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结论 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利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胸腹部手术中的临床体会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GACE)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胸腹部手术[1].本文旨在观察GACE用于胸部和上腹部手术时循环功能、用药量和苏醒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芳伟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人性化管理在手术室的应用

    目的 探讨人性化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运用.方法 护士长在充分了解护士工作艰辛基础上,重视提高护士对人性化管理的全面认识,管理中重视人的因素,强调团队建设等.结果 护士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科室有较好的向心力和凝集力,3年来未发生护理事故、护理投诉、纠纷,术中找纱布、找针的现象明显减少.结论 人性化管理是追求规范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的佳结合,并以标准化、规范化为基本内涵,以人性化为补充和升华.

    作者:阿孜古丽·托呼提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临床护理工作中护患纠纷的防范措施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医疗消费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日益增强,医患矛盾日益突出,医疗纠纷逐年增多,且呈现出经济索赔高、处理难度大、处理周期长等特点,这已严重影响到医院的正常工作和医疗秩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由于护士与患者的接触多,护理工作直接面对患者和家属,直接承担了具体的操作任务,所以产生的纠纷也日益增多.如何确保护理工作者不被卷入纠纷的漩涡,本文从临床护理工作的实际出发,对工作中易发生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作者:张中兰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30例农民工急性苯中毒救治体会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大量民工涌入城市作坊式制鞋业,农民工职业病的严重程度已到了政府部门和企业主及全社会不能忽视的地步,其中苯中毒较常见.本院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30例苯中毒患者均与皮鞋制造业有关,且多为年轻农民工.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展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阿司匹林在防治缺血性脑卒中应注意的问题

    阿司匹林(aspirin)是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常用药物,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且不可逆.随着对阿司匹林药理作用及药效特点认识的提高,正确理解阿司匹林双向作用及阿司匹林抵抗,提倡小剂量、长期、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提高患者依从性,已使更多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从规范使用阿司匹林中获益.但是,在临床应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大家关注.

    作者:朱金生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顺式阿曲库铵的临床应用研究

    顺式阿曲库铵(cis-atracurium)是阿曲库铵顺式旋光异构体,能与运动终板的胆碱能受体竞争性结合,具有与阿曲库铵相似的肌松效应和代谢方式, 但其肌松作用强度约为阿曲库铵的3 倍,且不释放组胺,心血管反应小,在国外已逐渐代替阿曲库铵,成为麻醉用肌松药的主流,已安全用于临床,包括老年患者、小儿 和肝肾功能受损、严重心血管疾病以及ICU患者[1].具体阐述如下:

    作者:谭丹;杜智勇;杨天德 刊期: 2008年第10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