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峰;马玲
小儿由于呼吸系统生理解剖上的特点,易发生肺炎.支气管管腔狭窄,黏液分泌少,纤毛运动差,肺弹力组织发育差,血管丰富,易于充血,间质发育旺盛,肺泡数少,肺含气量少,易为黏液堵塞,致痰液不易咳出,高频雾化吸入化痰是常用辅助治疗方法之一.目前临床上应用化痰药物很多,本科应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沐舒坦)和α-糜蛋白酶治疗对比研究,现对本科2005年8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204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分别采用沐舒坦、α-糜蛋白酶雾化吸入治疗,并观察对比疗效,得到满意结果.
作者:唐仕芳;朱洪春;李华强;史源;赵锦宁;胡章雪 刊期: 2008年第12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老年人口不断上升.老年患者在住院患者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只对老年患者疾病进行对症治疗是远远不够的,在治疗老年患者躯体疾病的同时,针对老年患者所独有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应用心理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通过心理对生理的相互作用,心理对疾病的能动作用,恢复和增进患者的健康,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摆在护理人员面前的重要任务.
作者:阿衣努尔·艾麦提;如先古力·达吾提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气管内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将52例NRDS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6例,对照组采取仰卧位按常规气管插管注入固尔苏后加压给氧,实验组采取注射器连接头皮针插入气管插管近口腔处按仰卧位、左侧卧位及右侧卧位3个体位各1/3剂量注入固尔苏,同时加压给氧.两组均观察患儿面色改变及监护情况.结果 实验组药物反流及面色发绀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推药过程中,实验组 SPO2、HR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气管内给药过程中,采取改良方法,同时注意给药前后的护理可减少给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晏玲;赵文利;何念海;薛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创伤性膈肌破裂的发病机制以及诊断和治疗.方法 采集本院25例创伤性膈肌破裂(TRD)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发病特点、致伤原因、诊断及治疗、麻醉及手术途径进行分析.结果 25例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治愈24例;死亡1例.结论 应该尽早明确诊断和手术是治愈本病的关键.
作者:王琦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输卵管吻合术后妊娠与绝育方法、部位、年限及吻合术后输卵管长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4月在本站施行输卵管吻合术102例妇女的妊娠情况.结果 妊娠79例,自然流产1例,总妊娠率78.43%,其中峡-峡部吻合复孕率高于其他部位,吻合术后长度小于5cm者妊娠率明显低于大于5cm者(P<0.05).结论 输卵管吻合术后妊娠率与原绝育方法、部位,术后长度有密切关系.
作者:杨丽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散结镇痛胶囊治疗继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继发性痛经患者122例分为治疗组60例,于经期第1天予散结镇痛胶囊,每次4粒,po,tid;对照组62例,予口服布洛芬(芬必得)50mg 2次/d,不适症状消失后停止服药,两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治疗前后观察痛经程度、妇检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在改善痛经症状,减小盆腔包块上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且可保持患者正常月经周期,药物不良反应小.结论 散结镇痛胶囊治疗继发性痛经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小.
作者:魏友胜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简要综述了地震伤员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的发生原因、常见菌群以及伤口处理、抗生素的使用、全身支持、氧疗和中和毒素等防治措施.
作者:谭虎;杨天德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早产儿在受到干预后的体格生长发育情况,且与足月儿比较,看能否追赶上足月儿,为今后评价早产儿的发育提供一些依据.方法 按整群抽样法对2000~2006年在西南医院做过儿童保健检查的106例早产儿及106例正常足月儿的体格发育资料进行统计归纳,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早产儿体重在出生时存在显著差异性(P<0.01),2、4月龄时存在差异性(P<0.05),6月龄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身高、头围在2、4月龄时存在差异性(P<0.05),6月龄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胸围、血红蛋白在2月龄时存在差异性(P<0.05),4月龄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早产儿由于孕期短,出生时和出生后2~4月体格发育低于足月儿.结论 早产儿在受到干预后的体格发育能良好的生长,且有一个快速的追赶期,佳时期是1岁以内,特别是前半年,并且能追赶上足月儿,故家长们只要采取科学的喂养方法及按时做儿童保健检查,接受专业医生的正确指导,早产儿是能够健康成长的.
作者:吴立强;桂芹 刊期: 2008年第12期
新生儿病房的消毒隔离制度是预防院内感染的前提,由于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易发生各种院内感染.因此新生儿病房通过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及严格管理制度,加强各个环节的护理工作,以预防及减少患儿交叉感染机会,使院内感染发生率显著降低.
作者:李雪莲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生长因子是一类通过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影响组织器官发育及损伤修复的多肽类物质.本文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与肺发育和高氧肺损伤的关系做一概述.
作者:敖晓晓;许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国家已严令禁止生产和销售毒鼠强鼠药,但社会上依然有毒鼠强鼠药在流通和使用,因而毒鼠强中毒事件时有发生.2005年6月24日兴业县发生一起遗弃毒鼠强引起的食物中毒,就餐8人,中毒7人,无死亡.作者通过对该起中毒事件的调查,提出预防毒鼠强中毒的几点建议.
作者:韦显威 刊期: 2008年第12期
护理质量管理永远是护理工作的核心,也是反映医院技术水平、整体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的聚焦点,质量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核心和永恒的课题,已经成为共识.儿科病房收治的对象为心理、语言、行为发育不够成熟的小儿,患儿年龄小,病情变化快,意外事件多,护士工作量大,技术含量高,责任风险大,夜间值班护士多为年资低的护士,且是独立操作,临时处置多,因而护理工作压力大,护理力量相对薄弱,是差错事故易发时段[1].为了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与完善,从2002年6月本科率先在全院进行夜间护理二线值班,保证儿科夜间护理质量的安全.现介绍如下.
作者:薛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心理护理就是护理人员有意识地通过语言、表情、举止行为以及特意安排的环境条件来影响和改善患者的个性和行为.改善其心理状态,达到治疗疾病和康复的目的.良好的心理护理常常可以起到药物难以起到的作用,护士有责任为患者解除陌生、恐惧、疑虑等各种不良的心理反应,创造良好的条件,使患者获得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当春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调查本院门诊处方不合理使用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2007年度门诊处方,根据药品说明书、临床药理学知识及文献资料,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并加以分类统计.结果 共抽查处方12 850张,不合理现象表现在给药方案、重复用药、溶媒不当、不合理配伍、选药不合理等方面.结论 本院临床用药存在一定程度不合理用药现象,不合理用药亟待改进.
作者:卞德轩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微粒是指那些外来的、非溶性的、直径50μm以下的、肉眼观察不到的微小颗粒杂质.微生物也是一种微粒物质,而且具有特殊致病性作用.
作者:代小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胃癌穿孔是晚期胃癌的一种并发症,这种穿孔远较普通消化性溃疡穿孔的处理困难,预后也较差.本院自1998~2008年共收治胃穿孔108例,其中胃癌穿孔13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青松 刊期: 2008年第12期
自然灾害中地震不仅因建筑物垮塌引起大量人员死亡和受伤,而且可导致居民的心理和生理应激.地震诱发的生理和心理应激主要通过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和增强急性危险因素来触发心血管事件,引起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Takotsubo心肌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
作者:钟河江;杨天德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机械通气加凝血酶(商品名立止血)气管内注入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96例新生儿肺出血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6例,均以凝血酶气管内滴入治疗,同时上呼吸机等综合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呼吸机等传统综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止血时间和撤离呼吸机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缩短,同时治疗组死亡22例,死亡率为39.29%,对照组死亡30例,死亡率75.0%,治疗组死亡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 以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治疗结合气管内滴入凝血酶治疗新生儿肺出血效果明显,在新生儿救治中可作为一种很好选择.
作者:唐仕芳;朱洪春;李华强;史源;赵锦宁;胡章雪 刊期: 2008年第12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国民素质的提高,医疗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医疗护理的需求水准不断提高.以人为本,提倡人性化护理,加强护患沟通是适应医疗服务需求的新理念.护理人员以人为本,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所建立的护患关系本身具有治疗作用,能满足患者的需要,使患者心情舒畅,机体功能增强;同时,沟通也是一种影响他人的重要手段,可以调整或改变他人的观念、情绪和心态,使患者配合治疗,达到治疗效果[1].
作者:如先古力·达吾提;阿衣努尔·艾麦提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超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central coordination disturbance,CCD)的疗效.方法 2003年1月至2007年1月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儿科对70例CCD患儿据其入院康复年龄分为超早期综合干预组(0-<6月),26例;超早期对照组(0-<6月),20例;早期综合干预组(7-<12月),24例;超早期综合干预组及早期综合干预组采用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神经细胞激活剂及家庭干预等综合康复措施治疗;超早期对照组:行家庭干预;所有病例用上海-Gesell发育量表对发育商进行评估.结果 超早期综合干预组的总有效率为92.3%,与早期综合干预及超早期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超早期综合干预组在动作能、应物能及应人能3个能区的发育商进步分数分别为8.25,8.30,7.54,均明显高于超早期对照组及早期综合干预组(P<0.01).结论 对CCD患儿实施超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可有效促进其动作、应人、应物的发展,可能在减轻围产期脑损伤儿残疾障碍中起关键作用.
作者:廖伟;赵聪敏;胡云芳;余秀梅;李海燕;武燕 刊期: 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