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朝、汉不同民族新生儿脑电图探讨

许美善;严承姬;金镇英

关键词:新生儿, 脑电图, 描记
摘要:目的 探索朝、汉不同民族新生儿脑电图有无差异.方法 选择胎龄37~42周,1~5minApgar评分8~10分,体质量2500~3999g,无围生期疾病,母亲健康的生后1~7d围生期新生儿.采用日本光电7314/F型脑电图机,按国际10/20系统法安放F1、F2、C3、C4、T3、T4、O1、O2、Cz、(参考电极),接地线等12个盘状电极,清醒、睁眼和闭眼状态下进行参考导联及双极导联描记.取参考导联,闭眼,基线稳定,无眼动伪差部分100cm,用指数测量仪测量各脑区δ和θ波频率,求其均值及标准差,波幅范围.结果 朝、汉不同民族新生儿之间脑电图形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国外报道种族间脑电图形式无显著性差异,本文朝,汉不同民族新生儿间脑电图形式与国外报道一致.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合剂用于骶管麻醉的临床观察

    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酰胺类局麻药,有较小的心血管、中枢神经毒性,现已广泛应用于连续硬膜外麻醉.本文探讨混合后浓度为1%利多卡因+0.25%罗哌卡因合剂用于成人骶管麻醉的临床效果,并与单纯1%利多卡因行对照观察.

    作者:王国华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牛街地区单纯性肥胖青少年综合干预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在单纯性肥胖青少年群体中开展综合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筛选80名单纯性肥胖青少年为干预对象,干预措施为以学校为主要场所,家庭为辅助场所采取运动、饮食调整、健康教育和行为矫正.以干预前后健康知识知晓率改善、行为危险因素改善、身高、体质量、血脂水平及体质健康标准监测结果 作为干预效果评价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综合干预前后比较,各组青少年营养健康知识知晓率均有明显提高(P<0.01);干预后,肥胖青少年高脂摄人率、缺乏体力活动率均有所下降;干预可以降低肥胖青少年的血脂水平(P<0.05);改善青少年肥胖状况(P<0.05);显著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P<0.01).结论 营养过剩和缺乏运动是造成青少年肥胖的主要原因,通过调整饮食,加强体育运动,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的综合行为疗法是控制青少年肥胖行之有效的方法 .

    作者:周晓萍;赵静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176例急性胆囊炎的腹腔镜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手术技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7月至2008年3月176例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论 治疗急性胆囊炎选择早期行LC,可取得良好的治疗结果 .

    作者:林格;王冰;王欣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论手术室护士护理伦理道德建设

    护理伦理学是研究护理工作者职业道德的一门学问.《南丁格尔誓言》诠释护士应有的伦理道德:从事护理工作时,要忠于职守,不做有损患者的事,尊重患者隐私,慎言,遵医嘱行事,为提高护理专业标准而努力.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南丁格尔誓言》已不足以代表护士应有的伦理准则,但至今仍然是护士应该牢记并追求的重要素质.现根据手术不同阶段的护理要求,将护士应具备的护理道德总结如下.

    作者:许军萍;蒙春霞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以咽喉部剧痛为首发症状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1例

    本例急性心肌梗死以咽喉部疼痛为首发症状,不典型症状心肌梗死应引起临床关注.

    作者:陈翠芬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持续高热腹腔灌注化疗临床应用现状

    目的 阐述持续高热腹腔灌注化疗临床应用现状.方法 结合文献讨论持续高热腹腔灌注化疗在常见局部晚期腹腔恶性肿瘤中的治疗作用和应用现状,并总结了持续高热腹腔灌注化疗在应用中的常见并发症.结果 在局部晚期结直肠癌治疗中,外科手术联合CHPP的治疗明显优于手术加全身化疗的效果,3年生存率(3-yos)可达25%~39%.局部晚期胃癌患者也从手术加CHPP治疗中获益,3-yos为20%~73%.在局部晚期卵巢癌治疗中,CHPP仅推荐应用于一线含铂类方案化疗治疗失败患者的二线治疗.腹腔假黏液腺瘤是CHPP治疗的经典适应证,完全手术切除后联合CHPP治疗,5-yos可达86%~97%.经CHPP治疗后,恶性腹膜间皮瘤的中位生存期可从12~17个月提高到34~67个月.CHPP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大致为27%~56%,常见的由CHPP引起的并发症如血液学毒性,肝、肾功能损害,肠粘连、肠梗阻,尿储留,盆腹腔感染,吻合口炎等等.结论 近年来CHPP在临床应用方面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谭诗生;谢娟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急性失血性休克麻醉围术期安全10例

    临床常遇之失血性休克患者迫切急需开腹止血术方达救人的目的.此类患者救治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迅速启动麻醉手术重要脏器保护综合措施上.我院采用局麻复合静脉浅麻醉状态下,面罩加压手控呼吸的方法,配合快速开腹止血手术成功救治10例急性失血性休克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刘文彪;许浩力;王录荣;田素芳;李织;李光来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观察

    慢性肾衰竭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终结局,表现为肾脏纤维化,主要包括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如不能及时治疗,肾功能进一步减退,发展为终末期肾,则需要进行透析和肾移植维持生命;我院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防治肾脏纤维化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连朝;张福港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液基细胞学筛查宫颈病变与病理分析对照研究

    目的 分析液基细胞学检测(LCT)宫颈病变患者的组织病理,为临床上宫颈病变的筛查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623例LCT检测阳性患者在阴道镜下取活检并对照研究.结果 LCT与病理组织学的符合率为70.37%,其中LSIL与病理组织学符合率为62.42%,HSIL符合率为86.11%,SCC为100%.623例阳性患者CIN以上者为45.26%,其中ASC-US中CIN以上者为15.23%,ASC-H为71.88%.结论 LCT与病理组织学有较高的符合率,可作为宫颈病变筛查的可靠手段;对ASC患者应酌情进行阴道镜检查及活检.

    作者:周旭丽;谢月英;赵小娅;梁超宇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左旋氨氯地平与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联合应用左旋氨氯地平及美托洛尔(倍他乐克)与单用两药对轻、中度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给予联合应用左旋氨氯地平及倍他乐克治疗组,对照A组单用倍他乐克,对照B组单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4周后观察3组降压效果及对心率的影响、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降压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5%、15%,对照A组分别为80.0%、25%;对照B组分别为90.0%、35%.治疗4周后治疗组心率无明显改变,对照A组心率明显减慢,对照B组心率明显增快.结论 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应用倍他乐克有协同降压反应,减少了不良反应,并克服了两药对心率的影响.

    作者:郭新同;曲矿云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参麦注射液对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对老年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老年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积极控制感染,持续低流量吸氧,解除支气管痉挛,排除痰液,适当应用强心利尿和扩张血管药物,维持酸碱平衡,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一致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参麦注射液50mL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15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2.50%;和70.0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χ2=5.25,P<0.05);心功能检查中每搏量(SV)、每分钟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左室舒张早晚期大血流速比值(E/A)、左室射血分数(LVEF)测定,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能明显改善老年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指标,是辅助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王慎河;刘德学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米索前列醇经直肠给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产妇四大死亡原因之首.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而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80%.任何影响产后子宫平滑肌收缩功能的因素均可能导致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因此,恢复和加强子宫收缩是治疗产后出血的关键措施.临床上多采用缩宫素治疗,具有很好的疗效,但是仍有部分产妇对此治疗无效或有禁忌.

    作者:王向筠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冷链在血站工作中的应用

    大同血站自献血法颁布以来,100%的血液来自无偿献血,为了确保为临床提供安全、高效的血液及血液制品,逐步完善了质量管理体系,加强了对冷链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

    作者:高云兰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抑郁症的治疗体会

    目的 观察抗抑郁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并抑郁症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 将93例ACS伴抑郁症的患者进行心理评估,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单纯常规心脏病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心脏病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抗抑郁药物-氟西汀(Fluoxetion)治疗,比较两组近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心肌缺血明显改善,心绞痛复发率及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比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ACS合并抑郁症的患者加用抗抑郁药物治疗能明显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杨玉霞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方剂学教学方法探讨

    方剂学是沟通基础课和临床课的桥梁学科,它在整个中医教学中尤其重要.在方剂学教学实践中,只有牢牢把握好本学科特点,讲求教学方法 ,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作者:舒婧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肝肺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肝肺综合征(hepatopulmonary syndrome,HPS)是在肝功能不全时出现的肺血管扩张、动脉氧合作用异常而排除原发性心肺疾病引起的疾病.以慢性肝脏疾病、换气功能障碍、肺内血管扩张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作者:张忠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职业学院医学专业局域网图书室组建思考

    山东省枣庄职业学院东校区(医学区)自1991年9月组建局域网,实行电子图书、电子图书阅览、电子图书远程借览、电子图书信息远程获取下载、医学报刊文献查阅及对图书室实行自动化管理是近年迅速开展的工作.现将我室组建局域网,合理选购图书馆系统软件的过程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作者:杨德伟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46例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46例住院的上消化道出血新生儿的原发病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硬肿症等为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结论 降低新生儿窒息及早产儿的发病率,是减少上消化道出血的关键因素,尽早去除应激因素,积极治疗原发病,对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早期干预,预后良好.

    作者:梁辉;高大汉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第一产程异常胎心监护图形与围产儿结局的关系

    目的 探讨第一产程异常胎心监护图形与围产儿结局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足月单胎头位分娩产妇第一产程胎心监护图形300例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结果 第一产程异常FHR图形的发生率为41.33%.常见类型依次为重度早发减速(ED)、中重度变化减速(VD)、晚期减速(LD)、基线变异减弱以及胎心率基线异常(包括胎心率过速、胎心率过缓等).其中重度变化减速、晚期减速、基线变异减弱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相关.观察组阴道手术产、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第一产程异常FHR图形的发生率较高,其中重度变异减速、晚期减速、基线变异减弱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相关,其他图形可在严密监护下继续试产.

    作者:张海霞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社区15000例患者输液的分析与探讨

    输液是社区门诊常用的治疗手段,观察和分析输液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探讨预防措施及对策,大程度的减少输液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是非常必要的.自2001年开展社区医疗服务以来门诊输液15 000多人次,上门为患者进行输液300多人次.在15 000多人次的输液过程中共发生过敏反应6例,其中青霉素过敏反应3例、先锋V过敏反应1例、头孢噻肟钠过敏反应1例、阿奇霉素过敏反应1例.上门的300例输液的过程中没有发生不良反应.药物过敏反应虽然是不可预见的,但预防的措施更重要.现对2001至2006年在我社区门诊观察输液15 000人次的资进行分析.

    作者:董汉香;王翠梅 刊期: 2008年第13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