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宏燕
熊去胆酸(UDCA)是目前较为肯定的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有疗程的药物,本文复方甘草酸苷篇联合UDCA治疗PBC取得较好疗程……
作者:姜芳 刊期: 2008年第15期
冠心病是当代威胁人类中老年健康的疾病之一是造成中老年死亡的首要原因.因此,预防和治疗冠心病,降低其发病率已受到社会的关注.此病的主要原因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膳食结构不能合理调节,导致过多的摄入动物脂肪及含胆固醇过高的食物,使体内胆固醇含量增高.
作者:栾世英;韩淑红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主要致盲眼病之一.无论是否使用胰岛素治疗,都可发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1 临床分期:1.1 第一期背景性视网膜病变,是早期出现的.其特点是产生微血管舒张、微血管瘤、点状出血与硬性渗出.1.2 第二期为前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其特点是棉絮状斑点、网膜血管狭窄与阻塞等.1.3 第三期也称末期的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其特点是出现血管增生、纤维化与玻璃体出血、甚至视网膜剥离,严重者会导致失明.
作者:张艳;车雅坤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收治80例老年急性心力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抢救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结果 74例心衰迅速纠正,死亡6例:室颤2例,心源性休克2例,顽固性心衰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结论 老年急性左心衰竭起病急、发展快,短期内可反复发作,护理人员应针对其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杜正慧 刊期: 2008年第15期
抓住学生心理重视情感教育,教师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同时精心设计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运用直观教学加深巩固内容,上好护理实验课都是提高护理教学质量的关键.
作者:王星歌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羊水过少是产科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羊水过少易发生羊水污染、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生儿不良结局,,随着B超在产科的广泛应用,近年来羊水过少的诊断率大大提高,羊水过少对于新生儿出生评分与生存质量的关系也愈来愈受产科医生乃至社会的重视.
作者:曹霞;晋生;焦蕊丽 刊期: 2008年第15期
将7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采用5%GS250ml加入头孢呋新0.75g及0.5%甲硝唑100ml每天两次静脉滴注.治疗组再配合中药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之剂保留灌肠,总有效率为97.3%,对照组有效率为59.5%,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
作者:范海英 刊期: 2008年第15期
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严重的PSVT可导致心力衰竭、休克,立即终止其发作是治疗的主要目的之一.盐酸普罗帕酮注射液是IC类广谱抗心律失常药,主要电生理作用是阻断心肌细胞膜钠离子内流,减低动作电位0相大上升率,减慢传导速度,可延长有效不应期,降低兴奋性,并有轻度交感神经和钙通道阻滞作用.笔者应用盐酸普罗帕酮注射液(心律平)治疗PSTV 47例,效果较好,现报导如下.
作者:刘卫国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胫腓骨骨折患者采取周密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 通过护理人员对病人所产生的一系列护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绝大部分患者能正确看待疾病,积极配合治疗.结论 心理护理在整个治疗和护理中点有重要位置,通过对患者病情状态评估和采取相应对策,有利于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
作者:郑玲;郑红霞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糖尿病现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为了加强高校教职工对糖尿病的客观认识,掌握糖尿病的发展趋势,笔者对1987-2000年间东北电力大学教职工糖尿病发病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文 刊期: 2008年第15期
声音,是物体振动后,振动能在弹性介质中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传到人耳引起的音响感觉.噪声,从卫生学角度说,凡是使人感到厌烦或不需要的声音都是噪声[1].耳长期暴露在80dB(A)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对耳的高频听力损伤的危险性就迅速增加,将有可能发生噪声性耳聋[2].
作者:蒋琦莲 刊期: 2008年第15期
椎动脉型眩晕又称颈性眩晕,是临床常见病,40岁以上中年患者发病率较高,占颈椎病的10%.我们自2005-03~2008-04,采用针药结合治疗颈椎眩晕患者68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连江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鼻内窥镜下进行鼻窦鼻息肉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78例采用鼻内窥镜下对鼻窦鼻息肉患者行手术治疗,对照组49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鼻窦鼻息肉进行手术,术后均随访1年.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愈率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 鼻内窥镜下鼻窦鼻息肉手术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提高鼻内窥镜手术操作技术以及术后综合处理是提高鼻内窥镜手术疗效的两个重要环节.
作者:黄世熙 刊期: 2008年第15期
动态血压监测(ABPM)参数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有不同的报道,动态血压波动性会引起左室结构与功能的变化.笔者对2005年8月~2007年11月门诊治疗的8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监测结果有的放矢的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指导,使高血压病患者自觉配合治疗,收到了理想的降压治疗效果.
作者:王兴利;于万义 刊期: 2008年第15期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严重的症候.消化道是指从食管到肛门的管道,包括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及直肠.上消化道出血部位指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以及胰管和胆管的出血.屈氏韧带以下的肠道出血称为下消化道出血.本文就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病人观察及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任晓青;陈凤春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总结近年来在救治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原因.方法 对我院神经外科2004-11~2007-11收治的GCS3~5分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原因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3年来共收治76例GCS3~5分手术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开颅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有17例.其中死亡7例,植物生存2例结论急性脑肿胀与迟发性远隔部位血肿引起的脑膨出预后不同,前者死亡率几乎达100%,而远隔部位迟发性血肿只要处理及时,预后良好.因此,认识急性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成因问题,尤其应注意远隔部位迟发血肿的可能,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刘海军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3年6月~2005年6月手术治疗的7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可根据不同的情况行单纯阑尾切除术,阑尾切除并腹腔引流术,脓肿切开引流术.本组治愈66例,好转4例.
作者:李传明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5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分析患者存在的不同心理问题,有计划地进行心理护理.评估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前和实施护理2周的焦虑程度,并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平均住院日及死亡率.结果 实验组实施心理护理后,患者焦虑程度比治疗前明显减轻,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发生心绞痛、再次心肌梗死、频发室早少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日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护理可以减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情绪,促进早日康复.
作者:杜正慧 刊期: 2008年第15期
随着科学的进步发展,人们对心理护理越来越重视了,手术作为一种创伤的治疗手段,使很多患者对手术产生了畏惧,而导致一系列心理生理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医务人员光做好临床治疗及护理是不够的,还要进一步做好心理护理,解除患者紧张情绪和不安心理,增强其安全感,增强患者战胜疾病信息.
作者:向红 刊期: 2008年第15期
护士每天要完成大量的静脉注射工作,它是护理工作中基础、普通的一项技术操作,护士不仅要有过硬的操作技巧,更需要对患者有责任感.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环境的变化等均会对静脉注射的影响,这些都是注射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只有与患者很好地沟通和操作技术过关、善待患者,才能更好地完成注射任务.
作者:王杰 刊期: 200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