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洋
目的 探讨治疗阑尾脓肿的有效方法,以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方法 应用超声引导腹腔穿刺方法治疗阑尾脓肿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采用超声引导腹腔穿刺方法治疗本组21例阑尾脓肿病例全部治愈,无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腹腔穿刺治疗阑尾脓肿可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
作者:杨浩迪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矢状窦旁脑膜瘤约占脑膜瘤总数的17%~20%[1],其基底位于矢状窦壁,瘤体突向大脑半球并侵及矢状窦壁、窦腔,切除时可能引起难以控制的大出血,手术根治颇为困难[2].从1998~2006年,本院共收治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共9例,均行肿瘤全切术,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军 刊期: 2008年第16期
1 临床资料1.1 病例1 患者,35岁,已婚.人流术后7d,因下腹疼痛4h,晕厥1次,于2006年4月29日9点50分,急诊入院.平时月经周期规则,1-0-1-1,末次月经2006年3月9日,于2006年4月19日,因停经40d,B超检查宫内孕囊2.0cm×1.0cm,在本院门诊行人工流产术,术中宫腔9~8cm,见绒毛组织,术后阴道少量出血.入院前4h,无诱因在晨醒起床时,突发右下腹疼痛,伴肛门周围坠胀,继之出现晕厥1次.
作者:王凌云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教师队伍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分析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探讨了如何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抓好师德建设和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等问题,有助于全面提升素质教育和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潘育华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超声乳化摘除晶状体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自2002年3月~2006年12月诊治的27例33眼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采用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手术前后眼压、视力变化.随访5个月~2年,平均13个月.结果 术后随访所有病例眼压均正常(8.1~18.7)mmHg,平均(13.4±3.2)mmHg,术后视力全部提高,26眼(78.8%)提高视力在3行以上,有2例发生虹膜后粘连.结论 超声乳化摘除晶状体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
作者:冷淑荣;宋国静 刊期: 2008年第16期
老年人心力衰竭(HF)是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常见病,现将本院近年来收治的老年人心力衰竭患者作一临床分析.以讨论老年人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
作者:唐健秀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心肌缺血再灌注组织中细胞凋亡的临床意义.方法 建立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原位杂交技术,免疫组化等技术,观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caspase-3mRNA变化规律、bcl-2mRNA动态表达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心肌缺血再灌注可诱导心肌基因表达谱发生改变,凋亡与存活基因二者共同调控着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应激性变化.结论 凋亡是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表现种形式,促进心肌重构,对心肌产生不利影响.
作者:靳隽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总结、分析侧脑室内分叶状实性肿瘤的CT和MRI影像学特点,掌握它们之间的鉴别诊断.以提高对侧脑室内呈分叶状实性各种肿瘤诊断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侧脑室内分叶状实性肿瘤CT、MRI表现.其中CT检查4例,MR检查6例,同时做CT和MRI检查8例.结果 本组18例中,脑膜瘤6例,室管膜瘤4例,脉络丛乳头状瘤3例,中央性神经细胞瘤2例,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2例,室管膜下瘤1例.CT显示肿瘤钙化较佳,MRI定位准确性高,并能准确显示邻近结构情况.结论 侧脑室内不同种类分叶状实性肿瘤与发生部位、患者性别、年龄有一定的关系,结合发生部位、患者性别、年龄特征及各肿瘤信号特点,可提高诊断准确率,MRI在其鉴别当中占绝对优势.
作者:李永海;于艳红;王艳华;夏秀海 刊期: 2008年第16期
膀胱镜检查在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膀胱镜检查,能全面了解膀胱病变情况,并对病变部位给予相应对症处置,同时,通过输尿管逆行插管对肾脏疾病及输尿管疾病进行有效的检查和治疗.但是,此项检查对许多病人来说都有不适的感觉即尿道不同程度的疼痛和损伤,有的可伴有血尿的发生.因此,接受检查的病人普遍存在着焦虑、恐惧、怀疑、绝望等心理反应.所以在做此项检查之前,我们护理人员应全面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从精神上给予安慰,掌握膀胱镜检查的适应症,做好镜检前的一切储备工作,让病人在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检查和治疗.
作者:李凤春;韩蕾 刊期: 2008年第16期
2007年3月至5月,本县某镇发生了一起经实验室确诊的麻疹暴发疫情,共发病39例,其中7月龄幼儿1例.8月龄至2岁散居儿童10例,3~6岁幼托儿童13例,7~15岁学生10例,成人5例.现就本次疫情发生原因作简要分析并谈谈个人体会.
作者:谭清华 刊期: 2008年第16期
创伤性血气胸为胸部创伤常见合并症之一,多为闭合性胸外伤.虽无刀刺伤但病情发展快,且病情较为复杂,如处理不及时可危及生命,故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现将我院2006年1月以来收治的17例创伤性血气胸报告如下.
作者:李志宏 刊期: 2008年第16期
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以病人为中心,以满足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各方面需要为目的的护理活动.在儿科开展整体护理,就是以满足患儿的各种需要为目的优质护理.儿科,护理对象是0-14岁的儿童.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看,人的需要分为五层:有生理的需要,安全感的需要,爱和归属感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种需要在儿童身上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为满足这些需要,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和方法.在儿童,由于语言表达能力及理解能力有限,进行心理护理非常困难,很难达到预计的效果和目的,甚至还会达到相反的结果.为更好的开展护理工作,我们通过对家长的心理护理,希望家长以其与患儿亲密的关系和熟悉的表达方式,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配合治疗,使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刘双 刊期: 2008年第16期
腹腔镜切除左位胆囊报道少见,2007年2月~2008年4月我院普科收治2例内脏全反位型左位胆囊结石病人,并成功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鲍雷;高平;李东吉 刊期: 2008年第16期
实施教育创新,推进创新教育,已不仅仅是教育系统内部的一种概念上的翻新,一种模式上的改良,而是教育在创新时代具有的独特地位及功能的体现,是经济社会创新教育的深沉呼唤,是教育对创新时代挑战的主动应答.教育必须肩负起知识创新的重要任务,高职教育必须成为知识创新的基地,职业教育必须成为创新人才成长的摇篮.
作者:王雪松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急诊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急诊腹腔镜手术治疗87例和同期急诊开腹手术48例以异位妊娠的临床资料.结果 87急诊腹腔镜手术均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比较两组年龄、腹部手术史、既往盆腔炎病史和腹腔内积血量,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镇痛及住院时间,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P<0.05,P<0.01).结论 腹腔镜手术为急诊治疗异位妊娠的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异位妊娠大出血不是腹腔镜手术的禁忌证,虽然腹腔内大量积血给手术增加了难度,但只要术中处理得当,均能成功完成手术.
作者:王文瑾 刊期: 2008年第16期
2003年5月~2007年8月我院共收治42例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自发性小脑出血42例,男26例,女16例,年龄14~82岁,平均(58.84±16.46)岁,60岁30例(71.43%).发病到就诊时间20分钟~8天,24小时内就诊者32例.其中16例手术治疗,26例内科保守治疗.42例中29例(69.05%)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其中病史超过10年35例(83.33%).
作者:陈会茹 刊期: 2008年第16期
有机磷中毒是常见的急性中毒性疾病之一,病情重、死亡率高,我国约有近10万人次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病倒,其病死率为10%左右,故寻找一个合理的综合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自1998年2月~2004年7月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AOPP患者29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延红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PCNA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与肝细胞癌分级关系.方法 将78例肝细胞癌用真彩色显微医学图像分析仪测量肝细胞癌各级免疫组化PCNA表达的平均数值(N).结果 肝细胞癌各级PCNA表达的平均数值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根据肝细胞癌与 PCNA表达数值的不同,进行肝细胞癌分级,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估肿瘤的恶性潜能,以判断预后.
作者:徐春艳 刊期: 2008年第16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高度重视老龄工作.在客观经济社会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坚持对老年人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使绝大多数老年人都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延年益寿,安度晚年.但是,在重视从物质上关心照顾老年人的同时,人们却往往忽略了对老年人心理上的关心和引导,致使一部分老年人滋生了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晚年生活幸福.为此,笔者拟根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客观实际出发,仅仅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新时期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
作者:万应智 刊期: 2008年第16期
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其健康的认知发展和社会化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与同伴的相互作用是学生身心发展和社会化赖以实现的基本.语文合作学习模式的建构,对教学而言意味着对话与参与;对学生而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彰显,创造性地解放;对教师而言意味着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作者:李洪华 刊期: 2008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