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中晚期合并外科急腹症10例分析

高慧仙

关键词:妊娠急腹症
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中晚期合并外科急腹症的发生率、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2006年收治的妊娠中晚期合并外科急腹症5例.结果 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的发病率为0.11%(5/5300).急性阑尾炎6例,急性胆囊炎、胆石症2例,急性胰腺炎1例,急性阑尾炎合并急性胆囊炎、胆石症1例.手术治疗6例,保守治疗4例.10例中先兆早产2例、早产1例、先兆流产1例,没有孕产妇死亡.结论 应加强对妊娠中晚期合并外科急腹症病人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的认识,早期准确诊断.对妊娠中晚期急性阑尾炎,应积极手术治疗;而对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应个体化,对于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嵌顿、胆源性胰腺炎应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合理的手术治疗不会增加流产、早产率及胎儿与孕妇的死亡率.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临床观察及治疗

    为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发病特点、形成机制、诊断和治疗,对外伤性硬膜下腔积液204例的发生时间,部位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病灶均在天幕上,一侧或双侧额颞部50例钻孔引流术治疗后患青恢复良好,9例行硬膜下腔-腹腔分流术,恢复良好.蛛网膜裂孔的单向活瓣作用是导致其发生的主要机制.连续CT检查动态观察病情,值得临床医生重视.钻孔引流术是比较常用的简便方式,硬膜下腔-腹腔分流术值得推荐.

    作者:金永信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顽固性松皮癣治验

    李光树,男43岁.湖北省汉川市新河镇红星大队红二1小队木工.于1984年6月12日初诊.主诉:头部及全身发红斑,覆盖银屑,抓破渗血,冬季加重已24年.

    作者:田锦文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25例乳腺切除围术期护理

    探讨乳腺切除即行乳房再造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 .对25例乳癌改良根治术同期背阔肌移植乳房再造术患者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术后移植皮瓣的观察护理及康复训练.2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除2例发生并发症,经及时处理痊愈外,其他切口均Ⅰ期愈合,双乳房对称,外形和外观无明显变化,手感良好.结论 乳癌改良根治术同期背阔肌移植乳房再造术在切除癌肿的同时再造乳房,而做好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作者:耿喜珍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直肠给药法在儿科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直肠给药法治疗小儿常见病多发病疗效观察.方法 将口服或注射药通过直肠给药的方法 治疗小儿常见病多发病,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观察.结果 直肠给药组疗效显著、P<0.01.结论 直肠给药效果好,可避免注射和口服药物时患儿的恐惧和痛苦.

    作者:刘伟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浅谈有效期药品的规范管理

    药品是人类用于防病治病和康复保健的特殊商品,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合理、有效,是广大药剂人员的神圣职责.目前,国内药品包装各异,效期标示方法更是各不相同,因此,应加强效期药品的规范管理,科学合理的利用医学资源.

    作者:李永利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罗哌卡因轻比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骨科手术的应用

    现代麻醉中,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被广泛应用于骨科手术[1-2],但常规选用布比卡因重比重腰麻为主,骨科手术中有很多采用侧卧位,重比重腰麻有诸多不便,且重比重腰麻对循环干扰较大,不适合老年及体弱病人,或不适合较高麻醉平面阻滞,为此,我院采用0.1875%罗哌卡因轻比重CSEA应用于骨科手术并与0.5%布比卡因重比重CSEA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苗淑珍;孙向仪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276例根管治疗术一次法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根管治疗术一次法的远期疗效.方法 选择急慢性牙髓炎和慢性根尖周炎481例542颗患牙,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76颗采用根管治疗术一次法;对照组266颗采用常规管治疗术,即多次法.随访观察两组根管治疗术2年后的疗效.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2年后成功率分别为95.20%、96.62%(P>0.05).结论 实验组2年后的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作者:郝春玲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1例交又配血不合分析

    1999年12月在我院内3区一再障患者配血时,发现患者血清与输血员血球在盐水介质中发生凝集现象.而37°C盐水介质及抗人球蛋白介质的凝集反应强度均较室温时强.经血型血清学检验后,确认患者血清中存在IgM和IgG混合抗一C,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雷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1例心脏骤停42min抢救成功的护理体会

    我院急诊室于2004年10月11日成功的抢救了1例急性聚苯乙烯中毒致心脏停搏42min,呼吸停止102min的患者.现汇报如下:

    作者:孟庆敏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医院对外宣传策略初探

    就当前医疗市场竞争提出了宣传策略的重要性.从品牌形象、新闻媒介、公共关系个方面对新形势下医院主要宣传策略和方式做了初步探讨.指出讲究宣传策略就是为了更好地塑造医院品牌、树立医院良好的公众形象,是医院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需要.

    作者:钱海江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更年期妇女取宫内节育器的心理护理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放置宫内节育器是育龄妇女常用的避孕方法之一.更年期是从性成熟期向老年期过度时期,也是妇女生命中重新建立心理和生理平衡的时期.妇女进入更年期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内分泌失调,出现一系列更年期综合症.

    作者:林晓平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脑外伤双瞳孔散大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脑外伤双瞳孔散大的治疗与预后.方法 通过检查确诊后,快速注射脱水剂,CT检查和手术减压观察疗效.结果 5年来共收治76例,存活30例,其中良好20例,轻残2例,中残5例,重残1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46例.结论 双瞳孔散大时间短于半小时,经脱水治疗瞳孔至少有一侧缩小者,CT上脑干周围池未完全闭塞,行手术者愈后好.否则,愈后不良.

    作者:潘立新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基层医院艾滋病的院内感染控制

    目的 使全院医务人员重视艾滋病的传播和感染途径.方法 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 ,加强对艾滋病院内感染的控制.结果 全院各科室引起了高度重视避免了艾滋病的传播.结论 艾滋病的传播在基层医院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作者:张春艳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深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 探讨深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2001年1月~2004年10月我院血透室应用双腔导管留置行血液透析32例,其中颈内静脉14例,锁骨下静脉10例,股静脉8例.结果 本组32例患者,留置导管时间1天~19个月,血液流量平均200~2580ml/min,其中1例曾出现隧道口皮肤红、肿、热、痛炎症反应,经局部换药处理及加强全身抗感染治疗后,炎症消除,继续血液透析至今.结论 深静脉留置管的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并能提供稳定血流量,为临床造瘘提供了时间,从而值得广泛地推广应用.

    作者:周遐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论人文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

    在护理工作中,护际关系对护理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拥有良好的护际关系,就能使每位护理人员保持心情舒畅,心理上有安全感,有助于发挥积极性与能动性.倘若护际关系紧张,便会导致互相猜忌.彼此戒备.团结性差.影响护理质量.

    作者:张晓芬;杨景珍;郑海珍;李培荣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340例白内障术后角膜内皮水肿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白内障术后角膜内皮水肿治疗方法.方法: 对已经确诊治疗的340例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40例白内障术后角膜内皮水肿经积极治疗后水肿均消退.结论: 采用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术后出现角膜内皮水肿术后积极治疗视力提高,安全有效.

    作者:吉阿吾聪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温病吐泻诊治分析

    流行性出血热属中医温病范畴.一因其有多脏器损害的特点,在配合西医治疗本病消化系统损害之叶泻用中药反转统治疗获愈,现举例分析如下.

    作者:武玉君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乳腺癌保乳手术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保乳手术治疗Ⅰ~Ⅱ期乳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我院从1997年7~2007年6月收治Ⅰ~Ⅱ期乳腺癌109例,施行保乳手术46例,同期完成改良根治手术63例,术后辅助放、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结果 保乳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局部复发转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保乳手术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交往信心,值得推广.

    作者:郑宇;马向东;宋雪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心理干预在宫腔镜门诊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宫腔镜门诊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8例宫腔镜门诊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按常规的护理方法 接待患者,观察组29例手术前由专人详细介绍手术室环境设备和主治医师的技术,说明手术治疗的目的 、意义以及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使患者对手术过程有所了解.术中尽量减少器械碰击,避免一切不良刺激.患者紧张或疼痛时,一边握着她的手一边轻松的与她交谈,同时轻轻地按摩她的额头分散其注意力,同时鼓励和指导患者做深呼吸放松紧张肌肉,使患者以佳的心理生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结果 血压值、脉搏值测定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疼痛分组比较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心理干预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焦虑和恐惧程度,使血压和脉搏降低,提高疼痛阈.提示心理干预有镇痛作用.

    作者:李亚玲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浅谈开展药品快速鉴别工作的重要性

    药品是防病治病,康复保健的特殊商品,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保证药品质量,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梁福军 刊期: 2008年第17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