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桂清
观察北京市安定门区儿童体内微量元素含量水平分布情况,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对2007年5月至2008年8月间在我院儿童保健科体检的散居儿童随机抽查210例,检测体内微量元素含量,并对其分布特点进行分析. 年龄在0~2岁和2~4岁的儿童缺铁和缺锌发生率明显高于4~6岁的儿童(p<0.05),而缺钙发生率明显低于4~6岁的儿童(p<0.05).同时发现铜、镁缺乏发生率三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微量元素检测对微量元素缺乏的儿童可以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具有成为儿童常规体检项目的 价值.
作者:孟景霞 刊期: 2008年第17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妇科疾病,近年来不论在国内及国外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己接10%~15%.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水平的提高及各项临床检查项目的增加,广大女性朋友对此病提高了警惕.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粘膜以外的身体气态部位.主要发生在盆腔以内,但亦可出现于远离盆腔的多种组织中,如鼻粘膜,肺,胸部,心包膜以及上下肢的肌肉地等处.
作者:曲桂清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运用局部注射药物的方法 以减轻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后的肿胀利感染.方法: 将需要拨除下颌阻生智齿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拔除阻生牙前,在拔牙创周围软组织内局部浸润甲硝唑和地塞米松的混合液封闭.对照组按常规将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均常规口服消炎药物,并观察其肿胀和炎性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术后的肿胀、疼痛、张口受限和感染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 局部药物注射操作简单,费用低廉,是一种能减轻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后肿胀和感染的有效方法.
作者:黄彦廷 刊期: 2008年第17期
自参加工作以来,在临床静脉采血与输液的护理上有许多体会,以下足我的总结.
作者:杜明华;陈伟民;马淑清 刊期: 2008年第17期
探讨外地女性下生殖道感染就医行为特点,为其防治提供依据.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观察组外地下生殖道感染女性,调查其就医行为的特点;并与对照组60例本地下生殖道感染进行女性患者比较.对照组女性对于下生殖道感染、滴虫性阴道炎以及淋病的了解程度(52/60,86.67%)明显高于观察组外地女性(32/60,53.33%)(P<0.05).同时对照组女性主动就诊(55/60,91.67%)的比例明显高于外地女性(44/60,73.33%)(P<0.05).结论 加强健康知识、卫生习惯的正确宣传,使广大妇女能够了解到自己正常的状态,在发觉异常时能够及时就诊,是防治女性下生殖道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董方华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80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的围术期处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119例80岁以上髋部周围骨折手术患者的处理措施.结果 所有忘者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切口均一起愈合.DHS手术者骨折均复位,DHS位置良好;人工关节置换者关节位置良好.结论 高龄老人髋部骨折术前应加强心理护理、术前评估、并发疾病的处理、营养支持等;术后应加强病情观察、术后制动和固定、并发症的预防和关节锻炼以及康复指导等.
作者:张海林;孙宏伟;叶斌;张弛;黄朝晖;陈建华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微创清除技术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过微创治疗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超早期手术(6小时内).出血量小,血压平稳,未出现并发症的患者预后较理想.结论 (1)微创清除手术能改善预后;(2)对危重患者的疗效足有限的.
作者:金永信 刊期: 2008年第17期
应激性高糖血症是危重症患者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影响机体代谢状态、免疫功能,增加感染性并发症发生,并成为独立因素影响危重症预后.合并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病人,应激性高血糖的高发病率亦是临床上突出、常见的问题,如脑卒中(1/3患者)、急性颅脑损伤的患者,并可能成为继发性的颅脑损害的因素之一,其血糖升高的程度与病变的部位、大小相关,与昏迷的程度、并发症的发生及预后亦相关.
作者:赵恩龙 刊期: 2008年第17期
浆细胞瘤在口腔颌面颈部发病率低,早期诊断困难,容易误诊.作者报道1例,探讨对此病的临床特征,诊断与治疗.
作者:张祖训;韩成冰;郝风云;管洪莲;孙玉荣;潘艳丽 刊期: 2008年第17期
本文从医疗机构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在当前医疗形势下,医院要降低医疗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行全成本核算的必要性及实施措施.
作者:关捷 刊期: 2008年第17期
会阴切开术足阴道分娩时,防止会阴严重裂伤,减少会阴阻力利于胎儿娩出的手术,分为会阴侧切开及正中切开两种.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及生活质量标准的提高,审美意识也在不断提高.会阴切口愈合的好坏,直接影响其生活质量及美观.
作者:龙娅琼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时血液流变学改变的特点.方法 对64例高血压病人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 高血压病组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其主要表现为全血粘度增高,其中红细胞压积增高,是血液粘度增高的重要因素:另影响红细胞流变特性的多项指标亦明显异常,是血液粘度增高的又一因素.结论 对高血压病病人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对于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海滨;王炳辉 刊期: 2008年第17期
探讨股骨转子下长节段粉碎性骨折的一种内固定手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6年1月本院重建交锁髓内钉(重建钉)内固定治疗的股骨转子下长节段粉碎性骨折16例,对其并发症、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疗效评定方面进行总结.随访 12-28月,平均14.71月,结果发现有3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8.75%,部分负重时间平均为3.75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7.25月,优良率为87.5%.结论 对于股骨转子下长节段粉碎性骨折的治疗,重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是一种优良的方法.
作者:刘从国;唐尚权;唐化政;贺建新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在急性冠周炎初期拔除下颌高、中位阻生第三磨牙的临床可能性,为合理选择手术时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120例处于急性冠周炎初期的下颌高、中位阻生第三磨牙患者随机分为即时拔牙组与缓解期拔牙组,每组60例.分别于急性冠周炎初期与炎症缓解期拔除患牙,观察记录手术时间、术后张口受限程度、肿胀程度、疼痛程度及干槽症的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即时拔牙组60例患者均在急性炎症初期拔除患牙,而缓解期拔牙组仅47例患者按医嘱及时复诊拔除患牙.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张口受限与疼痛程度及干槽症的发生率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掌握恰当的适应症,选择在急性冠周炎初期拔除下颌高、中位阻生第三磨牙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缩短疗程、减少就诊次数,而并未增加手术时间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英 刊期: 2008年第17期
通过强脉冲光作用于皮肤后产生的光化学作用的光了嫩肤技术,使皮肤恢复原有弹性,消除或减淡色斑,达到光滑细嫩的效果.采用强脉冲光照射皮肤方法 ,行祛斑、祛红血丝和单纯嫩肤治疗,4次为一个疗程,每隔31天做1次.40例患者皮肤状况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通过光子嫩肤技术,可以使皮肤得到明显改善,达到祛斑、祛红丝、缩小毛孔、嫩白皮肤的功效.
作者:王英魁 刊期: 2008年第17期
就当前医疗市场竞争提出了宣传策略的重要性.从品牌形象、新闻媒介、公共关系个方面对新形势下医院主要宣传策略和方式做了初步探讨.指出讲究宣传策略就是为了更好地塑造医院品牌、树立医院良好的公众形象,是医院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需要.
作者:钱海江 刊期: 2008年第17期
覆盖义齿足指覆盖在治疗过的牙根上的全口义齿或可摘局部义齿.采取覆盖义齿修复的方法,可避免患牙拔除,由于不用拔除牙根,所以比较适合于一部分成人因经济原因不愿进行固定义齿修复者,牙科恐惧症不愿拔牙者,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拔牙禁忌症的患者几老年体弱的老年人.另外适用于余留牙松动不能做支持可摘局部义齿基牙,但牙根完好或牙根完好的残根残冠.
作者:俎红伟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胫骨高位截骨治疗合并内翻畸形的膝关节骨关节炎(OA)近、远期疗效,确定远期良好疗效的佳下肢力线及术后各不同阶段的临床效果.方法 术前对所有手术患者进行临床X线检查的综合评估,测量全下肢立位力线,确定矫正截骨角度,采用胫骨高位楔形截骨术矫正下肢力线,术后1年、2年、5~9年按同一评估标准进行追踪观察.资料应用X2检验分析.结果 随访结果参考窦宝信标准进行综合评定,术后1年组优良率98.28%,2年组优良率96.08%,5~9年组优良率78.12%,手术佳下肢力线为182°~185°.结论 全下肢立位力线测量准确性高,可重复性好,胫骨高位楔形截骨术矫正下肢力线治疗合并内翻畸形的膝关节OA,矫正角度易于掌握,截骨部位愈合好,近、远期疗效高,是单侧股一胫关节病变为主的膝关节OA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
作者:迟猛 刊期: 2008年第17期
2006年7月12日16时15分,某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接到报告,某厂有7名职工中午在单位食堂就餐后,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主,怀疑是食物中毒.现在市一院急诊科就诊,接到报告后,市卫生监督所监督员立即赶到市一院对可疑中毒人员进行调查.
作者:张永哲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致血尿的原因,提高对其不良反应的认识.方法 对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致血尿的28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口服静滴氟喹诺酮类药物均可致血尿,原因有过量、输注速度过快、过敏、肾功能不全等.结论 临床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用药原则,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罗昌明;孙嘉露;王欣欣 刊期: 2008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