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康复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效益研究

程华军;冯德荣;谢从江;陈尚杰

关键词:脑梗死, 康复治疗, 功能效益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效益研究.方法 本研究100例患者随机分康复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处理,抗血小板聚集,防治脑水肿,溶栓,改善脑循环和营养脑细胞传统治疗.康复治疗组在传统治疗基础上每天采用BOBATH方法和运动再学习相结合方法训练,两组采用功能独立评价表(FIM)评估.结果 康复治疗组患者在出院时和住院期间FIM改变值运动分、认知分、总分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O.05).FIM两组患者功能效率分别为0.78分/d和0.5分/d,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对患者整体功能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可明显降低患者功能障碍,提高其生存质量.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颈椎病治疗中血管韧带弹性的重建

    简述颈椎病的分型及常见类型、症状,临床常见对症治疗方法及病症反复复发的原因,提出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的治疗意义方法.

    作者:王建文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浅谈中医四时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病的影响

    根据<黄帝内经>理论,对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中医四时干预,发扬祖国医学在慢性病防治方面的作用.

    作者:陈璐;房莉萍;李婉文;丛鹏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中药外洗配合肌平衡贴布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56例

    急性踝关节韧带损伤是临床常见疾病,中医称为踝部伤筋,在关节韧带损伤中占第一位[1],在篮球、足球、滑雪、田径运动中为多见.对于未出现骨折的踝关节扭伤,患者和医务人员往往不太重视,实际上该病如果治疗不当或不及时,轻者拖延病程增加患者痛苦,重者遗留持久性肿痛.

    作者:邝仰东;孙民炎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防治过敏性紫癜患者肾受累的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复方丹参注射液对过敏性紫癜患者肾受累的防治效果.方法 对所有过敏性紫癜病例随机分为丹参组和对照组,在对照组对症处理的基础上,丹参组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10~14d.定期检测尿常规、血压、肾功能,记录有关症状及体征.结果 丹参.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其肾受累的发生率(12%)明显少于对照组(37.5%).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过敏性紫癜的肾受累有预防作用.

    作者:秦国祥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步长脑心通治疗心绞痛80例临床观察

    心绞痛是我国心脏疾患中之常见病,多发病.且近年来未有明显上升趋势.而且有年轻化、乡村化发病的趋势.对我国的公共医疗卫生防疫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作者:高峰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48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伴高血压病例的综合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伴高血压病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48例经多导睡眠图(PSG)确诊为OSAHS伴高血压病的门诊或住院患者采用手术或正压通气等综合治疗,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所有患者经手术或者正压通气等综合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平均血压明显好转.与治疗前比较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OSAHS与高血压具有相关性,采用合理方法综合治疗能有效改善该类患者睡眠质量及血压水平,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吴红丽;王钧镖;叶方;孙志宏;张红云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编研工作的探讨

    随着我国疾病预防控制的蓬勃发展,各级疾控的档案工作也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轨道,特别是自档案目标管理活动开展以来,更是将档案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作者:徐惠茹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蛞蝓多糖提取工艺的优选

    目的 优选蛞蝓多糖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用水提取法从蛞蝓中提取多糖,从醇沉浓度、浸提温度、浸提比和浸提时间4个因素入手,进行正交优化试验.结果 醇沉浓度、浸提温度为有极显著意义的因素,浸提比对多糖含量也有一定影响.综合考虑佳提取工艺为醇沉浓度70%,浸提温度60℃,浸提比1:2,浸提时间4h.结论 优选的蛞蝓多糖水提醇沉工艺经济、稳定、可行.

    作者:蔡霞;刘群红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门冬酸钾镁注射应用急性心肌梗死中临床疗效对照分析

    为进一步明确镁制剂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中的作用.对我院自2005年1月以来158例AMI患者进行静脉滴注门冬氨酸钾镁的临床效进行对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沁生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实验室汞污染引起慢性轻度汞中毒1例报道

    实验室汞污染引起的慢性轻度汞中毒,患者临床上出现头痛、头晕、全身乏力、手抖,睡眠欠佳,性格改变等症状,并有口腔溃疡、手颤(+)、尿汞增高,经驱汞治疗后症状减轻,诊断慢性轻度汞中毒.

    作者:冯玉妹;鲁翼雯;王丽辉;卞红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颈椎病的影像诊断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多发病,有趋于年轻化特点,尤以白领办公室人员长时期伏案,长时间电脑操作等人群、诊断主要以临床症状、体征和X线表现.

    作者:陈发康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糖尿病性胃轻瘫临床辨治经验

    糖尿病性胃轻瘫是因糖尿病引起胃肠植物神经紊乱,累及消化道功能,导致胃排空延迟.主要症状为饱胀、厌食、暖气、恶心,呕吐、消瘦等.X线检查多有胃蠕动减慢、瘦弱、胃体松弛,排空时间延长等;胃镜检查多有慢性胃炎改变.属中医学消渴、胃痞范畴.按照中医辨证论治多能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孙素明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11例分析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系基底动脉尖端部位血液循环障碍所引起的以中脑病损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常伴有丘脑、枕叶、颞叶内侧、甚至小脑上部等处的缺血损伤.多因动脉粥样硬化性性脑血栓形成,心源性或动脉源性栓塞引起.

    作者:赵红月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医院信息化建设

    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和IT技术的飞速发展,医院信息化建设愈来愈引起业内外人士的普遍关注,有关专家指出,医院信息化是我国现代医疗发展的新趋势.

    作者:吴天赐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腋下淋巴结影像参与BI-RADS系统分级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腋下淋巴结影像参与BI-RADS系统对乳腺病变分级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乳腺CR片内显示腋下淋巴结影像者78例,将该组CR片由两组医师按双肓法分别进行BI-RADS分级评估,试验组医师评估时将腋下淋巴结影像(形态、密度及大小)列入BI-RADS分级系统中按新标准进行分级评估.对照组医师仍按照第四版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进行分级评估(即不将腋下淋巴结影像列入BI-RADS分级系统中).将两组分级评估结果分别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两组结果相对比,BI-RADS分级为5级的评估例数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将腋下淋巴结影像(形态、密度及大小)列入BI-RADS分级系统中进行分级评估,极大地提高了BI-RADS分级为5级的病例中乳腺癌的检出率及与病理结果对照的符合率,使病例分级评估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更加接近,从而极大的减少了乳腺癌的误诊及漏诊率,特别是减少了隐匿性乳腺癌的漏诊.

    作者:刘歆军;吴秀丽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关于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文章结合医院工作实际,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了一些思考,从处理两个关系、克服3种倾向,加强与改进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坚持以人为本的医疗服务战略,加强网络信息管理,加强医学教育管理等5个方面,论述了如何稳步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

    作者:张弘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健脑通络开窍汤治疗血管性痴呆6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健脑通络开窍汤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确诊的血管性痴呆的惠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给以健脑通络开窍汤治疗,对照组给以脑复康治疗;疗程后分别对两组的HDS、ADL、MMSE分值及两组间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数据显示,ADL、MMSE的分值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相比有明显差异性(P<0.01),治疗后组间相比较亦均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健脑通络开窍汤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良好且肯定.

    作者:翟磊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弥漫性肺泡出血综合征中医病证特点

    弥漫性肺泡出血综合征(diffusealveolarhemorrhagesyndrome,DAHS),主要包括严重的免疫性疾病、特发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疾病和急性肺损伤等原因,二尖瓣狭窄、骨髓移植、脂肪栓塞、淋巴管造影等也可引起弥漫性肺泡出血.此病症大多来势凶险,症状复杂,病因多,不典型的多系统受累,原发病临床表现各异,起病急缓不一,发病机制不尽相同,但自身免疫性疾病占大多数.

    作者:韦衮政;李国勤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PTCD术及支架植入术后并发症的诱因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PTCD及胆道支架植入术并发症的诱因及护理措施.方法 2005年4月至2008年4月,我科对恶性阻塞性黄疸62例患者,行PTCD或胆道支架植入术,针对并发症的诱因,采取了系列护理.结果 62例惠者中,1例术中突然出现胆心反射,经除颤、升压、抗休克后好转;另1例术后因护理不当发生胆汁漏引起腹膜炎导致死亡,余所有患者均经术前护理讨论,分析总结引起并发症的诱因及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好转出院.结论 通过探讨、分析、研究PTCD术及支架植入术后,并发症产生的诱因,并采取相应的系列护理对策,有效地控制了术后并发症及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了怠者的生活及生存质量.

    作者:高秀兰;程洋洋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8例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 将UC患者9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两组(43例).两组均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思密达治疗.治疗组加用口服中药汤剂治疗.结果 近期治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54.17%与32.56%,两组比较,P<0.01;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5.83%与53.49%,两组比较,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UC疗效确切.

    作者:徐吉星;郭志峰 刊期: 2008年第23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