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奥美拉唑联用瑞复啉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黄朝忠;杨长青;徐祖纬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 奥美拉唑, 瑞复啉, 法莫替丁
摘要: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瑞复啉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观察组80例给予奥美拉唑2omg,每日1次,瑞复啉每次50mg,每日3次口服(简称奥组).对照组76例给予法莫替丁20mg,每日2次,瑞复啉每次50mg,每日3次口服(简称法组).各组治疗后2、4、6周观察烧心、反酸及反胃等症状的疗效.并于6周后复查胃镜观察反流性食管炎的治愈率.结果两组治疗前后三大主要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2、4、6周后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奥组分别为80%、87.5%、95%,法组分别为55.26%、65.77%、68.42%.6周后A级、B级及C-D级食管炎治愈率奥组分别为A级78.95%、B级60.0%、C-D级66.6%,法组分别为A级42.11%、B级28.57%、C-D级0%.奥组无论是症状缓解率还是食管炎治愈率均优于法组.结论奥美拉唑和瑞复啉联用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有效药物.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肠易激综合征的现代治疗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胃肠功能紊乱疾病,其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较高,国外统计约占胃肠门诊的20%~50%[1],IBS的发病率在我国约为10%,女性多于男性,据国内不完全统计,此病约占胃肠道疾病的20%~50%,而在普通人群中,大约有20%的女性和12%的男性都会经历起码一次IBS的症状[2].

    作者:贾保山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乳管镜检查乳管内新生物74例分析

    目的探讨乳管镜检查对有乳头溢液的乳管内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纤维乳管镜系统对乳头溢液病人进行检查,观察溢液导管及其分支的管腔结构,新生物的形状和位置,可疑病例定位切除并送病检确诊.对2004年5月~2004年11月共74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4例患者中单发乳头状瘤57例,乳头状瘤病7例,导管内癌1例,导管癌伴早期浸润2例.乳腺病伴导管慢性炎共7例.病灶位于Ⅰ、Ⅱ、Ⅲ、Ⅳ级乳管各占38.8%,32.8%,17.9%,10.5%,镜检和病检符合率达到90.5%.结论乳管镜是术前诊断和定位乳管内肿瘤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芳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胎心监护无刺激试验三种唤醒胎儿方法的探讨

    胎心监护中无刺激试验是妊娠期胎儿监测的必要手段,它主要是观察胎动时胎心率的变化,伴随胎动所发生的胎心率的变化作为判断胎儿在宫内是否缺氧的一项指标,本试验以胎动时伴有一过性胎心率加快为基础,又称胎动加速试验,通过观察胎心率的变化,以了解胎儿的储备能力,胎动时胎心率加快为反应型,说明胎儿胎盘功能良好,而无胎动或胎动时胎心率无加快为无反应型,考虑为胎盘功能不良.但NST受胎儿行为影响,存在着假阳性率高和耗时长等特点,难以准确判断胎儿在子宫内的安危,给临床处理带来不必要的干扰,而胎儿睡眠是造成无反应型错判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对常用的3种唤醒胎儿的方法进行研究比较以减少假阳性率的发生,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

    作者:李晓玲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胃炎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小结

    目的探讨胃炎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服用胃炎胶囊,对照组50例服用摩罗丹.观察疗效、胃镜、病理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高于对照组70%;治疗组在胃镜、胃粘膜病理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有明显毒副作用.结论胃炎胶囊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效中药制剂.

    作者:陈治凎;林越汉;邱玉珍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心先安治疗频发房早和初发房颤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心先安治疗频发房早和初发房颤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频发房性早搏或初发房颤的住院病人,治疗组30例应用心先安(环磷酸腺苷葡甲胺)每日90~120mg,加入5%的葡萄糖液250ml中静滴,7天一疗程,与对照组(30例)比较.结果两组比较,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心先安对治疗频发房早、初发房颤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勇;汤雪蓉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冠心病心绞痛常见的病理改变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至管腔狭窄,或在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局部斑块有裂纹或破溃,诱发血小板聚集、血管痉挛或不稳定性血栓,使管腔狭窄一过性加重,正常冠状动脉也可以因血管痉挛,使冠状血流一过性受阻,而出现心绞痛.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冠心病发病率、死亡率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2002年5月到2004年5月我们以自拟通阳活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6例,并与西药治疗42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勇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黄芪对小鼠抗疲劳作用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黄芪的抗疲劳作用.方法以小鼠为实验模型,用黄芪500mg/kg、1000mg/kg、2000mg/kg分别给昆明种小鼠连续灌胃30天,进行小鼠负重游泳、血清尿素、肝糖原的含量变化及不同时间血乳酸曲线下面积等指标,观察黄芪的抗疲劳功效.结果3个剂量组与阴性对照比较,均能明显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减少疲劳小鼠尿素的产生,降低血液中尿素水平,减小小鼠运动后血乳酸曲线面积,提高小鼠肝糖原的含量(P<0.01).结论提示黄芪有增强机体运动负荷适应能力,抵抗疲劳产生和加速消除疲劳等方面具有明显作用.

    作者:李凤文;刘荣珍;赵鹏;李彬;何为涛;杨俊峰;傅伟忠;王彦武;姚思宇;何励;谭宗艳;覃辉艳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麝黄消炎止痛膏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麝黄消炎止痛膏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证实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黄芩、苦参等提纯后制成软膏,用于治疗各种痔瘘术后的止痛.结果该药物对混合痔、肛瘘和内外痔总有效率分别是97.2%、96.8%,、94.7%.结论该药物对各种痔瘘术后的止痛作用明显、效果显著.

    作者:赵军太;魏荣堂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腹腔镜手术在我国开展已有十余年历史,手术技术已接近或达到国外先进水平[1].我院于2004年11月份购置了德国产STORZ一套腹腔镜仪器,为了使手术室护理人员能更好地掌握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手术配合,通过我院9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总结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的手术配合,9例患者手术配合成功,手术顺利,病人满意.腹腔镜胆囊切除充分体现了微创手术的优点,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外科开腹手术治疗且其手术配合比开腹手术配合要求更高.

    作者:黄惠敏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783例精神病患者劳动能力鉴定资料分析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劳动能力鉴定状况及相关问题,提高精神病劳动能力鉴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方法对我院2002年至2004年精神病劳动能力鉴定中符合CCMD-3各类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的783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783例中诊断精神分裂症547例(69.86%),精神发育迟滞81例(10.34%),器质性精神障碍78例(9.96%),情感性精神病57例(7.28%),其它精神疾病20例(2.55%);评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者537例(68.58%),其中精神分裂症435例(81.01%)、精神发育迟滞46(8.57%)、癫痫伴精神障碍21(3.91%),情感性精神病19例(3.54%),颅脑损伤伴精神障碍7例(1.30%),颅脑肿瘤伴精神障碍3例(0.56%),分裂情感性精神病2例(0.37%),享廷顿舞蹈病1例(0.19%),肝窦状核变性1例(0.19%),酒精性精神障碍1例(0.19%),癔症性精神病1例(0.19%);大部分及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者221例(28.22%),暂未丧失劳动能力者25例(3.19%);结论精神分裂症、精神发育迟滞、癫痫伴精神障碍及情感性精神病易导致社会功能(智能、生活能力、工作技能及适应社会能力)受损,是精神科劳动力鉴定中的主要病种.但在鉴定过程中按精神科诊断标准及国家有关标准在客观性及可操作性方面仍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问题.

    作者:徐健;沈均;张培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与高敏C反应蛋白及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近十年来,在对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及危险分级时,脉压的价值日益突出[1].一些大型的前瞻性试验已经证明,脉压越高,心血管病死亡率越高[2],其临床意义超过舒张压(DBP)及平均动脉压(MAP),对心血管疾病终点事件的预测价值甚至超过收缩压(SBP)[3].而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增高的炎症因子,尤其是高敏C反应蛋自(hs-CRP),也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有关[4-6],从而提示炎症反应在心血管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扮演关键性的角色.本研究分析一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资料,旨在探讨脉压与炎症因子hs--CRP及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作者:熊焰;吴娟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艾滋病所致肺部病变的X线表现

    目的为了提高影像学科医师对艾滋病所致肺部病变的认识能力.方法分析了6例艾滋病所致肺部病变的X线表现.结果总结了艾滋病所致肺部病变的X线表现特点.结论只要我们注意结合临床表现,认真分析X线表现,深入了解病史及病人生活习惯,配合临床及其它相关科室,是可以及早发现本病的.

    作者:李强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心神经官能症治肝浅析

    心神经官能症在临床上可表现为各种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但无器质性心脏病的依据,本病的发生与情志关系极其密切,本文从肝主疏泄、主谋虑、藏血与心的母子关系等方面探讨了该病的发生与肝的相关性,并列举验案三则,分别从调肝、镇肝、养肝等不同方法治疗加以说明.

    作者:张莉莉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中药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184例疗效观察

    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染疾病,在四大性病中居第三位.病因是由多种病原体导致的综合征,主要由: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生殖支原体和滴虫、白色念珠菌、大肠杆菌、金葡菌、单纯泡疹病毒等.NGU主要由与带病原菌者性接触而传染,男性患者表现为尿道刺痒,尿频尿急,尿道灼痛,尿赤,尿道口溢出少量分泌物或晨起痂膜封口;女性患者的症状相对较轻,可表现为白带增多、外阴瘙痒,宫颈水肿、充血等.主要并发症;男性为前列腺炎、附睾炎、男性不育症,直肠炎.女性为宫颈炎、盆腔炎、异位妊娠、不孕症、输卵管炎等.目前治疗本病无特效药物,3年来我院用中药治疗本病,现将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杨龙光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Hawley保持器和透明全牙列(牙合)垫式保持器100例疗效对比

    牙列错(牙合)畸形患者,经过正畸系统治疗,要求去除固定矫正器,戴用活动保持器.正畸治疗后的保持一直是困扰广大正畸医师的一个大问题,本文通过100例患者正畸术后,采用Hawley保持器和透明全牙列(牙合)垫式保持器的对比,现将其报告如下:

    作者:林国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笑气在早孕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笑气吸入用于早孕人流术中扩张宫颈及镇痛作用.方法对1000例早孕妇女给予吸入笑气以实施无痛人工流产术(研究组)另选择1000例早孕妇女在人工流产过程中无镇痛措施(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孕妇的宫口松弛,人工流产综合症发生率及出血量,分别记录手术时、清醒后Bp.p等参数,以及苏醒情况.结果笑气应用于人工流产术,起效快,镇痛效果明显,有效率达9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宫口松弛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苏醒早,血压、心率无明显变化,无1例发生人工流产综合症.与对照组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笑气吸入用于孕妇人流镇痛无不良影响.是人工流产术中适宜的麻醉方法之一.可达到无痛人工流产的良好效果.

    作者:陆林英;周文湘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静脉留置针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静脉输液是治疗的一项重要措施,尤其对于危重病人,选择一种良好的输液途径,维持稳定的输液过度尤为重要.近年来我科对危重病人采取静脉留置针输液取得满意效果,静脉留置针,由于其套管轮,对血管损伤小,减轻病人痛苦,便于治疗及抢救,避免反复穿刺,提高工作效率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提高了监床护理质量和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1].

    作者:岳耀男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探讨普通肝素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评价普通肝素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EICU所有接受肝素治疗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原发病、肝素治疗的时机与用量、治疗前后出血倾向纠正情况、实验室指标变化、预后与死亡原因等.结果12例(男:女=8:4),年龄27~77岁,平均年龄64岁;8例肝素治疗前就合并出血倾向患者,治疗后明显好转7例(58.3%);所有患者中痊愈5例(41.7%).结论小剂量普通肝素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治疗中不但安全有效,而且治疗效果有助于DIC的早期诊断.

    作者:许福祥;戴晓勇;杨晓英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下颌阻生牙拔除合并颌骨囊肿诊治体会

    下颌智齿因阻生需拔除是口腔外科门诊常见的手术之一.阻生牙拔除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当高,其中包括阻生牙突破舌侧骨板,进入舌侧粘膜及口底或移位进入咽颊前间隙和咽旁间隙,但同时存在颌骨囊肿往往被忽略.近期我科遇见一例阻生牙与颌骨囊肿同时并存的病人,就其处理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处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智秋;邱著文;林界元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表面麻醉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表面麻醉下超声乳化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75例白内障患者实行表面麻醉下超声乳化术,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系统护理.结果375例患者术中无明显疼痛感,患者情绪稳定,配合良好,手术顺利,手术时间均在15~25min之内,术中无明显并发症.结论表面麻醉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是一项治疗白内障的安全有效的方法,但由于表面麻醉作用时间短,必须尽可能减少操作时间,所以此手术除医生应具有熟练的操作技术外,还需护理工作者、患者的密切配合,才能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避免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淑媛;江琼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