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甘肃省发现一例 HIV 抗体确认条带快速进展的感染者

刘新凤;郁华;杨俊克;白莉;王炳涛;石林种

关键词:甘肃省, 抗体确认, 条带, 中心实验室, 艾滋病, 筛查, 抗体检测, 阳性标本, 人员培训, 控制中心, 检测工作, 技术指导, 技术规范, 疾病预防, 管理办法, 收集, 审评, 考核
摘要: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认中心实验室是全省惟一的艾滋病确认实验室,负责全省艾滋病筛查(中心)实验室筛查阳性标本的确认工作,同时还负责全省艾滋病筛查(中心)实验室的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和实验室考核审评.该实验室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和《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的要求开展 HIV 抗体检测,在日常工作中非常重视各类标本的收集.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牡蛎肉水提液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牡蛎肉水提液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 4 月龄的雌性大鼠行双侧卵巢摘除术后,给予牡蛎肉水提液灌胃 3 个月后处死,三点弯曲实验测定股骨生物力学,对胫骨上段松质骨进行不脱钙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 牡蛎肉水提液组大鼠与去卵巢组大鼠相比,大载荷、大挠度、大应力和弹性模量均增加,骨小梁面积百分数(%Tb.Ar)、骨小梁数量(Tb.N)及骨小梁宽度(Tb.Th)增加,骨小梁分离度(Tb.Sp)和单位小梁面积破骨细胞数(Oc.N)下降.结论 牡蛎肉水提液能够预防去卵巢大鼠的骨质疏松.

    作者:张婉虹;谢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长期接触氯气所致慢性氯中毒的调查报告

    氯在工业上用途甚广,关于其职业性危害的问题在国内外已有很多的研究,近几年来由生产工艺过程的不断改善,急性氯中毒已很少见,但随着基本化学工业、化学合成工业的发展,研究氯对于人体的慢性损害仍具有现实意义.沈阳某化工厂是以食盐电解法获得氯生产盐酸、有机氯农药.由于生产过程的密封不良,因而在食盐电解、液体氯等车间内,经常有一定量氯气的存在,危害着工人的健康.

    作者:张振华;李凤娣;付希坤;徐志洪;李杨;杨亮;许桂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我国胃癌的治疗研究回顾与展望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胃癌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约有 90 万人新诊断为胃癌[1],尽管工业发达国家胃癌的发生率有所下降,但胃癌死亡率仍占世界癌症死亡率的第一位[2].在中国,恶性肿瘤死亡居全死因的第二位,其中胃癌所占份额很大[3].近年来,对胃癌的研究,尤其是关于胃癌治疗方面的研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手术、化疗、放疗、早期胃癌的内镜治疗、胃癌的介入放射学治疗、免疫和过继免疫治疗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均取得了新的进展.现就胃癌的治疗综述如下.

    作者:陈国华;虞建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北京市海淀区 2006-2007 年流感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对北京市海淀区 2006-2007 年流行性感冒(流感)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掌握病毒毒株变异情况,为制定流感防控策略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方法 对门诊就诊的流感样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观察,分离流感病毒进行病原学监测,对暴发疫情进行监测.结果 2006-2007 年流感样病例占发热门诊及儿内科门诊病例总数的 12.63%.1 年来共采集流感样病人标本 228 份,分离出流感病毒株 53 株,H3N2 型 42 株,占 79.25%,H1N1 型 4 例,占 7.55%,B 型 7 株,占 13.21%.结论 2006-2007 年度冬季 H3N2 型为优势株,春季优势株为 B 型.

    作者:陈海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针刺配合电脑疼痛治疗仪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电脑疼痛治疗仪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 100 例,分为治疗组 60 例,对照组 40 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电脑疼痛治疗仪治疗,每日 1 次,10 次为 1 个疗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疗法,每日 1 次,10 次为 1 个疗程.治疗 2 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临床痊愈 40 例,显效 12 例,有效 5 例,无效 3 例,总有效率 95.0%;对照组临床痊愈 18 例,显效 10 例,有效5 例,无效 7 例,总有效率 8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刺配合电脑疼痛治疗仪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疗效确切,优于单纯普通针刺疗法.

    作者:赵欲晓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甘肃省 2006 年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报告质量评价

    目的 了解甘肃省 2006 年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运行状况,分析评价在乡镇卫生院纳入疫情网络直报系统后对传染病报告的整体影响和变化,为制定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和系统改进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全省 2005 年、2006 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网络直报的法定传染病疫情个案利用随机数按一定比例抽样,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 甘肃省已初步建立覆盖到乡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的传染病直报网络,系统运行良好.2006 年传染病疫情从诊断到上网报告的时间间隔较 2005 年缩短 0.7 d,未及时报告率降低 39.32%(χ2=751.44,P=0.000),代报率降低 40.32%.结论 乡级医疗卫生机构纳入传染病网络直报后,各项指标都有较大提高,疫情报告发生了明显变化,但仍存在个体诊所疫情报告管理薄弱,系统建设缺乏运行和维持经费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王玉明;何庚声;刘建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四种类型医用 X 线诊断摄影屏蔽室防护效果的调查

    目的 调查分析不同类型医用 X 线诊断摄影屏蔽室的防护效果,为基层医疗机构改进 X 线诊断摄影屏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四种类型的乡镇卫生院医用 X 线诊断摄影屏蔽室,医用 X 线机在进行腰椎正位片摄影时,采用校正的 FJ-347A 型 X、γ剂量仪测量屏蔽室观察孔的散射辐射剂量,结果统计学分析采用 F 检验.结果 本次共对 189 个医用 X 线诊断摄影屏蔽室进行了屏蔽室内散射辐射量的测定,其中,Ⅰ类 35 个、Ⅱ类 36 个、Ⅲ类 88 个、Ⅳ类 30 个.散射辐射剂量率,Ⅰ类为 16.8~650.3 μGy/h,平均为 95.3 μGy/h;Ⅱ类为 0.3~393.2 μGy/h,平均为 58.7 μGy/h;Ⅲ类为 0.2~1.8 μGy/h,平均为 1.3 μGy/h;Ⅳ类为 1.2~9.5 μGy/h,平均为 2.7 μGy/h.四类屏蔽室内的散射辐射剂量率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9,P<0.05).结论 Ⅲ类医用 X 线诊断摄影屏蔽室的防护效果好.

    作者:李金保;李国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特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了解掌握特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紧迫的任务.

    作者:南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肘部神经卡压综合征诊治体会

    肘部周围神经卡压在临床工作中不太常见,容易引起漏诊、误诊,延误治疗.近十年来,我们治疗该类病人 25 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性 17 例,女性 8 例,共计 25 例.年龄 22~56 岁.25 例中肘管综合征 6 例,旋前圆肌综合征 3 例,肘管综合征伴旋前圆肌综合征 6 例,骨间掌侧神经卡压综合征 4 例,桡管综合征 3 例,骨间背侧神经卡压综合征 3 例.

    作者:江蕾;高玉森;徐立明;赵玉洁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大连市病毒性乙型肝炎的流行现状及预防对策

    目的 通过对大连市病毒性乙型肝炎流行现状的揭示和预防对策的总结,提示人们乙肝的防治现状是我国现阶段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方法 对大连市 2001-2006 年上报的疫情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01-2006 年大连市乙肝的年均发病率为 33.62/10 万,与 1979 年刚进行病毒性肝炎分型报告时乙肝年均发病率相比下降了 41.0%; 10 岁以内儿童的乙肝发病率控制在 24.8/10 万,与未实施乙肝疫苗接种前同年龄段相比(75.23/10 万)下降了 67.3%,乙肝病毒携带率由免疫规划实施前的 3.69% 下降到 0.89%,下降了 75.88%,免疫措施的干预和各项综合性防治措施的实施,打破了病毒性肝炎的自然流行规律.结论 乙肝的防控工作应采取以疫情监测、强化监督、控制医源性血源性传播、预防接种、宣传教育、培训骨干、防治研究等以免疫预防为主,防治兼顾的综合性防治策略.

    作者:吴隽;刘丹;贾秀岩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容量滴定法测定消毒剂中有效碘不确定度的分析

    在ISO/IEC 17025-1999 中要求检测实验室具有评价测量不确定度的程序,能够对检测项目的不确定度作出正确评估,满足客户及监测工作的要求.测量不确定度在实验室数据比对,方法确认、标准设备校准、量值溯源及实验室质量控制与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根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1]对容量滴定法测定消毒剂中有效碘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

    作者:董梅英;胡琦;贾海红;张慧敏;董锟;孙兴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甘肃省发现一例 HIV 抗体确认条带快速进展的感染者

    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认中心实验室是全省惟一的艾滋病确认实验室,负责全省艾滋病筛查(中心)实验室筛查阳性标本的确认工作,同时还负责全省艾滋病筛查(中心)实验室的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和实验室考核审评.该实验室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和《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的要求开展 HIV 抗体检测,在日常工作中非常重视各类标本的收集.

    作者:刘新凤;郁华;杨俊克;白莉;王炳涛;石林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2002-2004 年广州地区葡萄球菌药敏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 2002-2004 年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变迁的趋势,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统一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实验,以美国 NCCLS 文件为判断标准,每次监测均有质控数据.结果 广州地区 2002-2004 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低的是糖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0%)和替考拉宁(平均 0.6%),其次是利福平(平均 11.0%),氯霉素(平均 23.3%),复方磺胺甲(噁)唑(平均 38.9%),庆大霉素(平均 60.0%),环丙沙星(平均 63.8%),红霉素(平均 79.5%),苯唑西林(平均 61.9%),青霉素(平均 93.3%),氨苄西林(平均 92.5%).对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药率低的是糖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0%)和替考拉宁(平均 0.7%),其次是利福平(平均 22.1%),氯霉素(平均 37.8%),复方磺胺甲(噁)唑(平均 55.9%),庆大霉素(平均 45.4%),环丙沙星(平均 58.2%),红霉素(平均 78.7%),苯唑西林(平均 81.0%),青霉素(平均 92.8%),氨苄西林(平均 92.4%).结论 葡萄球菌治疗效果好的是糖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其次是利福平、氯霉素,可选择应用复方磺胺甲(噁)唑和庆大霉素,其余抗生素耐药率均很高,临床合理谨慎应用.广州地区葡萄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总体上处于相对稳定的时期,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作者:何启勇;邹伟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福建省行政与技术干预对提高肺结核病人发现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福建省采用行政干预与技术干预相结合的措施,对提高肺结核病人发现水平的影响.方法 加强政府承诺、多部门协作;实行项目管理,建立奖励机制;规范各项技术措施,加强病人发现督导.结果 2001-2005 年共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 112 893 例,其中涂阳病人 61 425 例.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登记率从 62.5/10 万提高到 69.6/10 万,涂阳登记率从 28.0/10 万提高到 43.3/10 万;新涂阳病人发现率从 49.4% 提高到 74.1%,达到并超过国家下达的 70% 指标要求.结论 行政干预与技术干预相结合的措施提高了肺结核病人发现水平.

    作者:陈求扬;杜永成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我国天津地区莱姆病螺旋体宿主动物的初步调查

    目的 了解天津地区莱姆病螺旋体的宿主动物的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IFA)对野鼠、野兔、牛、羊、狗进行了莱姆病螺旋体感染的血清学检测;用病原分离培养方法和 PCR 方法对野鼠进行了病原学检测.并通过基因测序方法确定基因型.结果 野鼠的血清莱姆病感染阳性率高为 32.00%(32/100);并从大林姬鼠、社鼠、小林姬鼠的脾脏和/或肾脏中检查到莱姆病螺旋体的特异片断.通过序同源性分析确定为Borrelia garinii 基因型.结论 首次从病原学证实天津林区鼠类为莱姆病螺旋体的重要储存宿主.

    作者:郝琴;刘义;耿震;陈继永;侯学霞;宋春英;陈建;丁健青;于风泰;贾艳盒;赵志武;万康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永靖县先天性缺陷相关因素的分析

    目的 了解永靖县先天性缺陷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永靖县全县(19 个乡镇)进行普查,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医院、妇幼保健站等机构及入户调查获取 2003 年、2004 年出生儿(包括引产、死胎和死产儿)及其父母的情况,进行病例对照分析.结果 收回有效问卷 2 793 份,先天性缺陷 74 例,发生率为 26.49‰,其中活产儿 57 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 20.41‰;对先天性缺陷的相关因素运用单因素分析进行初步筛选,再将筛选的因素引入多因素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模型,得到先天性缺陷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胎位异常、孕母镇静止吐药服用史、抗生素服用史、父母血缘关系.结论 永靖县出生缺陷发生率与甘肃省和全国平均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先天性缺陷的影响因素具有多元性.应继续加强孕期宣教,使育龄妇女了解孕期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其危害性,减少有生理缺陷儿的出生,提高人口素质.

    作者:王莉;范兰芳;王德文;李晓静;李慧;蒲育栋;李芝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民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及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民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及需求(KABP),探索有效宣传干预方式,为实施综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统一培训调查员对随机抽样的农民进行匿名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有关艾滋病的知识、态度、行为及需求.结果 共调查农民 390 人,听说过艾滋病的比例为 81.31%,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 37.50%,能正确区分艾滋病传播与非传播途径比例为 20%,在非婚性行为中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 38.71%.结论 经过大力防治,在宣传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贫困地区因各种因素限制,宣传教育效果并不理想,探索适宜的宣传方式,对提高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不无裨益,同时也是今后在艾滋病宣传教育方面努力的方向.

    作者:孟蕾;刘新凤;李健;屠爱霞;石林;张小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沈阳市皇姑区实施乙肝疫苗接种预防控制乙肝的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沈阳市皇姑区接种 HBV 后人群感染状况.方法 按 HBV 接种程序进行乙肝疫苗接种.结果 1990-2006 年年均发病率为 38.68/10 万,男性累积发病率率 926.21/10 万,女性 381.71/10 万,男性高于女性(χ2=783.11,P<0.01);14 岁以下儿童年均发病率为 11.27/10 万,20~39 岁乙肝累积发病率 1516.26/10 万,与各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7.62,722.46,1049.29,1212.07,P<0.01),14 岁以下儿童乙肝发病率与同一年 HBV 接种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0.830(P<0.05).结论 HBV 接种率逐年提高,改变了乙肝流行强度,降低了发病率,提高儿童常规免疫接种,预防围产期 HBV 传播是今后预防控制乙肝重要措施.

    作者:王雪光;宋纯仁;王苏燕;马焱霞;李冬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各种化学因素对广州管圆线虫第Ⅲ期幼虫活力的影响

    目的 寻找更为简便、有效的杀灭蔬菜和水中广州管圆线虫第Ⅲ期幼虫的方法,防止因生食蔬菜或凉拌菜而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病,另外也为寻找新的治疗广州管圆线虫病药物进行前期研究.方法 将广州管园线虫第三期幼虫置于各种不同浓度的化学试剂溶液中,镜下观察虫体的活动能力和形态的改变.结果 用于消毒餐具 1:80 稀释后有效氯终浓度为 5.9% 的次氯酸钠消毒液 1.5 h 可使幼虫完全停止活动;用于饮用水消毒的有效氯终浓度为 0.35‰的消毒片使虫体运动加快,4 h 后仍非常活跃;10% 酱油处理 10 min 即可使幼虫活动明显减弱,30 min 虫体完全死亡,虫体卷曲,出现空泡,而且酱油加热后杀虫效果有所增加.结论 次氯酸钠消毒液 1:80 稀释后用于浸泡餐具、蔬菜或喷洒地面,可用于预防广州管圆线虫病;在食用螺类或凉拌菜时加入酱油可起到预防广州管圆线虫病的作用;酱油加热后杀虫效果并不丧失,表明具有杀虫作用的是一种非蛋白质的化学物质,该物质具有成为新的治疗广州管圆线虫病药物的可能.

    作者:郑南才;黄宝明;梁柏年;冯晓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某部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发病趋势与预防研究

    目的 为了解部队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特征,对做好本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某部的疫情资料及相关信息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同时选择 HFRS 疫区驻训部队人群为干预对象,以人群发病频数为指标,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 调查结果表明,某部自 1962 年 10 月发现首例患者以来,呈散在发生,仅个别情况下长期密切接触疫源地才偶见局灶性暴发.报告病例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01 年后呈零星散发;病例多集中在 C、G、M 等单位; 以 20~40 岁发病居多; 发病季节以春夏季高峰为主,呈明显的双峰现象;患者以战士为主等特点.结论 针对野外驻训部队的实际,采取以环境整治、防鼠与防虫和强化防护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保障了部队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和指战员的身体健康.基本摸清某部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针对性提出的预防对策行之有效.

    作者:杨占清;刘元东;李子建;黄尉初;党勃;王猷金;付留杰;戚金荣;车吉泊;苏静静;唐木涛;于晓敏;叶乔生;汤先钊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