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醛溶液用于子宫颈止血46例疗效观察

王莲芳

关键词:甲醛溶液, 子宫颈, 压迫止血, 宫颈出血, 现报道如下, 物理治疗, 体积分数, 纱布填塞, 宫颈糜烂, 放疗前, 癌患者, 肿瘤, 手术, 棉球, 棉签, 局部, 活检, 感染, 操作, 膀胱
摘要:宫颈癌患者手术和放疗前,肿瘤自行出血或活检后宫颈出血,宫颈糜烂物理治疗后出血等,以往常用局部纱布填塞压迫止血,需要更换纱布,操作麻烦且易感染.我们从甲醛溶液能用于膀胱止血得到启发,自1998年以来用体积分数为40%甲醛溶液棉球或棉签宫颈贴压止血46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加强患者入院前医学检验管理

    患者入院前医学检验是对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健康体检的必要辅助诊断检查.侧重于患者入院前的严重传染性疾病的发现,以便提出医学指导意见和治疗行为,这是防止院内交叉感染的一道重要防线,是阻断传染病,特别是阻断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传播的重要途径,避免医疗传染疾病发生的主要措施.

    作者:王跃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预防对策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于1983年由澳大利亚学者首先发现.此标志着现代医学暨消化疾病的进展.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Hp感染率在我国为40%~60%,儿童也有相当高的感染率.Hp感染有随年龄增长的趋势[1].Hp感染是世界性健康问题,估计2/3人口感染Hp.西方国家流行病学显示40岁以上成人Hp感染率为20%,60岁以上为50%[2].Hp感染后,除非进行治疗,机体一般难以清除,多造成终身感染[3].现将Hp感染途径和预防对策分述如下.

    作者:张懋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影响包头市献血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结果因素的分析

    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4 600例献血者检测,对几个因素的对照分析,确定引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不合格的高危因素,从而决定献血前健康咨询筛检策略,根据不同人群选择不同的采血模式及对检测后检测结果进行科学的解释工作.方法 选择连续监测法原理的酶标板速率法对献血者新鲜血浆进行ALT测定.结果 包头市献血员男性的95%可信区间小于54.93 IU/L,女性小于38.48 IU/L;男性ALT不合格率(19.5%)高于女性(5.0%);体重大于75 kg的人群ALT不合格率(29.2%)高于45~75 kg人群(10.4%);军人及大专院校学生ALT不合格率低(分别为2.6%和1.6%);31~43岁年龄段不合格率(17.5%)高于18~30岁年龄段(12.8%)及44~55岁年龄段(15.7%);不同民族的ALT不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包头市周边旗县区的ALT不合格率高于市区.结论 不同人群ALT活性不同,应采取不同的献血前宣传咨询策略;采用不同的采血模式:正常体重的大专院校学生、军人、妇女适合针对ALT的非预检采血,高体重、男性、包头周边旗县区人群适合针对ALT的预检后当日采血模式.

    作者:高春芳;安凤岐;李文俊;彭成;杜国栋;恩晓刚;李双峰;韩志慧;苗晓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一起粪链球菌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

    2004年3月10日,北京市某次会议驻地发生一起41人食物中毒,经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学检查,证实是一起由粪链球菌污染食品及厨房用具引起的食物中毒.

    作者:罗文青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超声诊断食管憩室恶变一例

    1 临床表现患者,男性,58岁,因发现右颈部无痛性肿物就诊.4月前无意中发现右颈部直径约5 cm肿物,局部无红肿、热、痛和呼吸、吞咽困难,无声音嘶哑、抽搐等不适,自觉肿物生长缓慢,饮食良好.查体:右甲状腺外侧可及4 cm×4 cm肿物,质韧,表面欠光滑,无压痛,与皮肤无粘连,未闻及血管杂音.

    作者:白玲;杨涛;唐英;陈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1例猫抓病的救治

    2005年10月30日,一患者因右前臂肿胀疼痛并伴有脓性分泌物,急来我门诊部救治.1 临床表现查体:体温38.1℃,脉搏90次,呼吸26次,血压135/80 mmHg,神志清楚,痛苦状.检查:右手背红肿疼痛,屈指困难,右前臂距肘窝5 cm处有一约10 cm长的纵形裂口分泌淡黄色的脓性分泌物.

    作者:王安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恶性肿瘤多药耐药研究进展

    多药耐药是肿瘤化疗的主要障碍,然而其形成机制非常复杂,单个耐药细胞可以同时具有多种抗药机制,而每个机制又可使肿瘤细胞对不同类型的抗肿瘤药产生多种耐药表型.现将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简述如下.

    作者:刘蕴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一起探伤违章作业造成放射源丢失事故的调查

    目的 查明放射源丢失事故原因,以杜绝类似事故发生.方法 用射线探测仪对现场和可疑地点进行找源,并对事故受照人员进行个人剂量估算.结果 调查结果表明,本起丢源事故是一起责任事故,主要受照者全身吸收剂量为0.6~0.8 Gy,局部受照104 Gy,属轻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其他人员为小剂量照射.结论 本次丢源事故是一起违章操作的责任事故,主要受照者为轻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

    作者:刘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从医者的角度谈医患交流

    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福冈宣言》指出,所有医者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缺少同情应看作与技术不相称,是医者无能的一种表现.强化医患交流技巧是现代医学发展所必需,是医者职业道德、医学诊断、治疗和减少医患纠纷所必需.因此,医患交流不是简单的医患对话,而是医者应用医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和语言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以期达到医患之间信息交流的佳效果.

    作者:任爱民;王闻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北京市1997-2003年丙型肝炎疫情报告病例的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丙型肝炎流行趋势.方法 整理分析历年来传染病疫情报告中病毒性肝炎的资料.结果 北京市急性丙型肝炎报告年平均发病率为1/10万左右.1997-2003年病毒性肝炎总发病数逐年呈明显下降趋势,而急性丙肝逐年发病水平有所上升,急性丙肝报告病例数占病毒性肝炎发病总报告数的百分比亦呈上升趋势.急性丙肝主要发病集中在6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结论 目前本市丙肝急性发病处于较低水平,应注重阻断静脉吸毒、性传播、医源性等途径的丙肝病毒传播.

    作者:王富珍;龚晓红;刘立荣;韩莉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丙种球蛋白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过敏性紫癜

    目的 观察丙种球蛋白(丙球)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过敏性紫癜(HSP)的疗效.方法 将60例HSP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抗过敏、改变血管脆性、止血、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丙球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3%,治疗3周后紫癜性肾炎发生率为13%,1年内复发率为10%.对照组有效率73%,紫癜性肾炎发生率37%,1年内复发率30%.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丙球与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HSP不但能缩短疗程,而且能减少紫癜性肾炎的发生率,预防复发.

    作者:贾丽芳;李清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东营市141名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者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接受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目前构成现状及行为信息,为下一步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治决策和工作重点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对2004年5月~2005年11月,主动到东营市卫生防疫站艾滋病防治中心进行HIV抗体检测的141名自愿咨询检测者,所记录的人口与行为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求询检测者主要是20~45岁青壮年,占75.18%.主要以男性为主,占80.85%,88.60%是因为有过嫖娼等婚外性行为而求询检测.已婚者,占总检测人数的75.89%.高学历者在自愿咨询检测者中占很大比例,大专以上学历者占55.32%.以自由职业和公职人员为多.结论 艾滋病的感染传播,今后将以性传播为主.卖淫、嫖娼、同性恋、吸毒人员、文化水平较低的进城务工人员、家庭妇女等,将是规范化开展VCT服务的重点目标人群.

    作者:赵魁松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VDAM(VMAM)方案诱导治疗伴CD7表达急性髓系白血病3例

    目的 探讨CD7+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治疗方法.方法 报道3例CD7+AML及其治疗经过,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3例用常规标准方案化疗2个疗程均未达到缓解,改用VDAM(VMAM)方案诱导治疗后获完全缓解.结论 CD7+急性白血病可能是一独立的造血干细胞白血病,VDAM(VMAM)方案可作为CD7+急性髓系白血病诱导治疗方案,但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周合冰;曾惠;张娟;付晨晓;黎金庆;张越;闫树旭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深圳市儿童性早熟及影响因素的调查

    目的 探讨深圳市性早熟的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儿童卫生保健、青春期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按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深圳市五个行政区各随机抽取1~2所小学1~3年级的学生共6 333名儿童进行第二性征的检查.把筛查出年龄小于8岁、乳房处于TannerⅡ期及以上的女童;年龄小于9岁睾丸容积增大超过4 ml的男童列为性早熟组;选取性别相同、家庭条件相同、年龄相近的同班正常儿童列为对照组,对饮食营养、社会因素、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所有资料输入电脑,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深圳市女性性早熟的检出率为5.08%、男性性早熟的检出率为0.39%,总的检出率为1.96%.女孩乳房TannerⅡ期年龄是(9.36±0.76)岁,95%的可信限为9.28~9.43岁,乳房发育达Ⅲ期年龄为(9.77±0.65)岁,95%的可信限9.67~9.92.性早熟的女生比同龄女生肥胖,男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问卷调查显示:性早熟组儿童在食用饮料、肉禽类、保健滋补品、用中药材煲汤方面明显高于正常儿童组;性早熟组儿童看电视的时间长于对照组;有遗传病家族史的性早熟检出率高.结论 性早熟应引起全社会关注,青春期性教育可从小学开始、提倡儿童营养的均衡而不是营养过剩.

    作者:龚林;颜春荣;黄美娥;张玲;郭彤;何定武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湖南省9县市人群钩端螺旋体抗体水平分析

    目的 试图从9县市人群钩端螺旋体抗体水平探析钩体主要流行群和隐性与显性感染比例.方法 选择以前钩体病发病率较高的9县市中无钩体疫苗接种史的10~65岁常住村民1240人作为对象,于流行高峰前采取外周静脉血,按国家标准方法做显微镜凝集试验(MAT)测15群15型钩体抗体;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县13群钩体抗体的阳性率和隐性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分别有9群(黄疸出血、拜伦、澳洲、流感伤寒、波摩那、秋季、犬群、七日热和曼耗)和3群(黄疸出血、澳洲和波摩那).交叉阳性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高为湘潭(80.39%)、低为南县(36.17%).黄疸出血群隐感率高为湘潭(38.24%)、低系岳阳(1.60%).以黄疸出血群抗体滴度1∶≥80为标准推测隐性感染与显性感染比例为53 700∶1;以≥320为标准,则为11 500∶1.结论 不同县市钩体主要流行群不同,但以黄疸出血群为主;推荐黄疸出血群钩体隐性感染抗体滴度以1∶≥200为宜,隐性与显性感染比例约为3万分之一;本地区钩体将以散发为主,流行的概率较小.

    作者:郭绶衡;吴子贵;李伟;高立冬;刘富强;孔璐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关于对牌楼乡炭疽疫区处理情况的报告

    1 基本情况2005年6月29日牌楼乡红砬村二组村民刘××家中一头牛因病死亡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宰杀剥皮,牛肉及牛皮被出售.7月2日至3日参与宰杀及剥皮病死牛的刘××、王××和李××三位男性成人在屠宰过程中被碰划伤的手部皮肤出现红肿,中心部位发黑,破损处创面有黑色结痂.

    作者:张斌;吴俊丰;姜亦素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无线局域网技术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

    随着各医院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网络医疗管理系统的完善,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医生查房、病人监护、药剂师配药和分发、设备的管理和实时监控,药品库存管理,病人档案、病例,控制医疗装置等,已成为各医院工作人员日常工作必不可缺的重要工具.

    作者:李北岩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高效氯氰菊酯对人皮肤表皮细胞的直接刺激损害

    目的 探讨高效氯氰菊酯对人皮肤表皮细胞的直接刺激损害.方法 以体外浸泡式培养的人皮肤表皮细胞为生物材料,以培养基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为指标,检测了在不同染毒浓度条件下培养基中的LDH活性,并进行了电镜观察.结果 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培养基中LDH活性升高,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镜观察显示,在低浓度条件下,细胞虽可保持结构完整,但表面的绒毛状突起减少,少数细胞胞核内出现空泡(水肿),细胞受到轻微损害.随染毒剂量增加,细胞胞膜破裂,细胞核溶解呈空泡状,乃至细胞大量坏死.结论 高效氯氰菊酯对人皮肤表皮细胞有直接刺激损害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可损害皮肤屏障,使其更易被吸收,造成机体中毒,应特别注意劳动防护.

    作者:杨远和;周梅;贺铭;李文辉;曹西南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东海县2006年1~5月份麻疹暴发流行调查研究

    目的 探讨麻疹暴发流行的形式、原因及三间分布情况,以更好地指导麻疹防制工作.方法 对麻疹病人作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其急性期血清用ELISA法作麻疹病毒IgM抗体测定;按照有关规定对麻疹病例作诊断分类.结果 东海县2006年1~5月份共报告麻疹203例,罹患率为17.74/10万,暴发流行17起,有22个乡级单位的101个自然村、街道小区发病;不足免疫月龄的发病构成及年龄组发病率均高分别占40.39%和1 183.09/10万,大年龄发病占17.74%,各年龄组间性别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麻疹疫苗免疫史的发病占25.13%,无免疫史的占16.75%,免疫史不详的占17.74%,不足免疫月龄的占40.39%;有1针、2针免疫史的麻疹发病危险性分别是有2针以上免疫史的33倍和17倍;麻疹病人IgM抗体阳性率71.43%,各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例病人为输入性的在校学生;教师及医务人员有发病.结论 流行形式以多点暴发、局灶性发病为主,同时又有广泛的散发性,波及面达全县范围;无麻疹免疫史包括不足免疫月龄,是麻疹的好发人群,但存在明显的发病年龄后移现象;今后要切实加强麻疹免疫覆盖率与加强免疫的成功率;适当调整免疫月龄及成人特别是育龄期女性的麻疹加强免疫.

    作者:葛恒明;王庆奎;尚红梅;董秋良;陈晓芹;朱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甲醛溶液用于子宫颈止血46例疗效观察

    宫颈癌患者手术和放疗前,肿瘤自行出血或活检后宫颈出血,宫颈糜烂物理治疗后出血等,以往常用局部纱布填塞压迫止血,需要更换纱布,操作麻烦且易感染.我们从甲醛溶液能用于膀胱止血得到启发,自1998年以来用体积分数为40%甲醛溶液棉球或棉签宫颈贴压止血46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莲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