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秀梅
目的:掌握和了解乡镇医院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的深入开展,使老百姓真正享受到国家的惠民政策。方法疾控中心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在定期督导检查乡镇医院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健康教育工作时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结果在乡镇医院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乡镇居民健康意识薄弱。结论工作缺乏真实性、工作质量有待提高。
作者:尹桂英 刊期: 2015年第24期
该文介绍了该院在JCI标准下对医疗设备定期检查、检验、校准、保养、维护以及员工的培训、设备的应急预案,收集了输液泵、注射泵故障维修及计量质量检测数据,对缺陷设备进行了质量改进,确保医疗器设备处于良好状态,保障使用质量及安全。
作者:程丽珠 刊期: 2015年第24期
手足口病是儿童常见传染病,健康教育是手足口病预防和控制的重要措施。应采取多种途径对健康教育对象开展形式多样的通俗易懂的宣教活动,发现患儿后要采取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的护理管理措施,能够避免疾病的大范围传播,使患儿尽早痊愈,减少疾病对于患儿健康的不良影响,有效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播和流行。
作者:王頔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临床医护人员对心脑血管疾病的病患进行健康指导及预防保健等措施。方法将该院所收治的所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回访100例患者。结果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接受了临床医护人员的健康指导以及保健后,恢复状况极佳,生活也有规律。结论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科学的预防、健康指导以及保健等干预,能使心脑血管疾病的治愈率显著提升,协助患者快速的恢复至健康的状态。
作者:郭美华 刊期: 2015年第24期
免疫工作的规划就是预防工作的完成。在工作进行的同时,利用生物制品来对目标人群进行免疫接种。它能够将传染疾病得到很好的控制。本文针对基层免疫规划工作,做了相应的分析,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免疫规划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从基本的结构构成,以及人员的如何配制等多个角度对它进行解析,探讨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对策与建议。让基层免疫规划工作越做越好,对于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有着非常好的推动作用。
作者:磨宏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通过对该县蔗糖糖蜜制成的酒的除杂试验,为蔗糖糖蜜制酒处理和利用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选取该县糖厂蔗糖糖蜜制的酒,经高锰酸钾氧化,用活性炭除去臭气异味。按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分别进行酒中的感观、乙醇、甲醇、杂醇油、氰化物、铅、锰、糖含量、杂质等检测。同时进行杂醇油回收率试验。结果乙醇、甲醇、杂醇油、氰化物、铅、锰、等处理前后含量均未改变,感观酒液的颜色从淡黄色变为无色澄清透明,无悬浮杂质沉淀,糖泡味消失,气味醇香,杂质减少,糖含量减少,杂醇油回收率试验在95%以上。结论蔗糖糖蜜制酒除杂实验方法简单,成本低,容易操作,为处理蔗糖糖蜜制酒找到一条可行的方法,对利用甘蔗糖蜜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周迪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个案管理对改善肺癌患者疼痛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诊的肺癌疼痛患者90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疼痛管理,观察组则采取个案管理,通过数字分级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症状的变化。结果两组干预前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的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观察组干预后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的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与干预前。结论个案管理是对肺癌疼痛患者的有效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整体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王媛 刊期: 2015年第24期
对“三保合一”进展缓慢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各地高度重视、责任担当、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共促医改进程,兼顾医保特性与公众健康、优化整合管理资源、有效降低运行成本,和注重顶层设计、终实现医保归口统一管理的建议。
作者:甘培艳;冯乐娟;甘培英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分析探讨开放管理对精神分裂症的康复影响。方法全面分析精神分裂症的实际特点,传统管理方法以及开放式管理方法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各种开放式管理的有效措施。结论实施开放性管理有利于精神分裂症的康复,值得在精神临床科上推广并且运用。
作者:毛春焕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针对肿瘤外科PICC置管患者,观察临床给予健康教育干预后对患者依从性以及自我护理能力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10月—2015年7月肿瘤外科PICC置管患者14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对所有PICC置管患者实施随机分组。观察组(70例):临床给予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70例):临床给予常规护理;比较所有患者在依从性以及自我护理能力ESCA评分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所有肿瘤外科PICC置管患者完成临床护理后,在完全依从率方面,同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表现为显著升高(P<0.05);在实施干预前,在自我护理技能评分、自我概念评分、自护责任感评分以及健康知识水平评分几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完成干预后,在上述评分方面,同治疗前比较均表现为一定程度的升高,同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提高程度明显(P<0.05)。结论针对肿瘤外科PICC置管患者,临床给予健康教育干预,可以将患者的依从性以及自我护理能力有效提高,凸显健康教育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彩虹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自理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诊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86例,给予健康教育,比较教育前、教育后的自理能力,并观察健康教育满意度。结果教育后患者知识掌握程度、自我决策能力、自理实践能力、整体自理能力评分均高于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后患者知识掌握程度、自我决策能力、自理实践能力、整体自理能力改善情况由于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常满意51例,满意34例,不满意1例,总满意度98.84%。结论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自理能力,对患者的治疗有所帮助。
作者:张靓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以临床对比研究的形式分析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114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摸球法将114例患者分成全程组和一般组,在一般组患者的护理管理中应用常规健康教育,在全程组患者的护理管理中应用全程健康教育。结果实施护理管理前,两组患者的血糖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管理后全程组患者的血糖状况明显优于一般组患者(P<0.05),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优良率、自我管理能力优良率、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7.2%、84.2%和91.1%,明显高于一般组患者的57.9%、68.4%和83.3%(P<0.05)。结论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状况,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和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国歌;王剑锋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降低药品损耗件数,完善科室管理。方法2014年3—9月开展品管圈活动,以“降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品损耗件数”为主题分析原因、拟定对策并实施。结果药品损耗件数由49.4件/周降为19.3件/周,降幅达60.93%。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在节约科室损耗的同时也减少了资源浪费,提高工作人员参与科室管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周璐;陈海燕;李建勋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分析贵州省全球基金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项目患者发现和治疗转归结果,评价项目实施效果。方法收集项目地区2009年第4季度—2013年第2季度全球基金流动人口结核病项目季度报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分布式应用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记录的除项目地区外的86个县(市、区)登记的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信息进行汇总分析。结果2个项目县项目执行期间共登记702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登记率18/10万,其中262例为涂阳肺结核患者,登记率6.7/10万。同期全省除项目地区外的86个县共登记2716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登记率1.8/10万,其中889例为涂阳肺结核患者,登记率0.6/10万。经统计,项目地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和涂阳肺结核患者登记情况显著高于非项目地区;同时项目地区患者治疗成功显著高于非项目地区,未登记转归信息的情况显著低于非项目地区。结论贵州省全球基金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项目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提高了患者的发现水平及治疗成功水平。
作者:陈玮;雷世光;李杨;陈慧娟;余浪;杨莉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影响敦化市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的因素,为制定防护措施,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调查采用2012年1月—2014年12月3年流行性出血热病例73例采取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使用的指标:OR值,95%可信限及P值。结果流行性出血热是由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积极灭鼠并降低鼠密度是降低和控制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的有效手段,但是人群的卫生知识水平、鼠类及与流行性出血热病例接触史、职业和劳动保护措施以及人群身体免疫水平的高低这5个因素是流行性出血热发病主要相关联因素。结论流行性出血热与人群的卫生知识水平、鼠类及与流行性出血热病例接触史、职业和劳动保护措施以及人群身体免疫水平的高低这5个因素主要相关联,只有在重点人群提高和以上危险相关主要因素的保护措施,才能降低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水平。
作者:马桂君;林亚萍 刊期: 2015年第24期
为深入贯彻“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满足患者的个性需要”的人文服务理念,着力推进人文医院建设发展,客服中心做好、做精诊前、诊中、诊后“三维一体”人文服务,使患者不仅在住院时,而且在住院前、出院后,都能得到人性化的健康服务,以不断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持续提升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作者:朱晓红;曹曼莉;张志纯;夏丽亚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究中医护理管理制度和方法中的难点以及相关解决对策,进一步完善院内中医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在该院使用中医护理对策的住院患者780例,对这些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资料进行收集、分析,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全部患者分为管理组与对照组,每组共有患者390例,为对照组中的患者提供常规管理对策,为管理组中的患者提供优化管理对策,使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对照组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59%,院内问题产生率60%,护理满意度评分(71.73±1.20)分。管理组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0.77%,院内问题产生率20%,护理满意度评分(87.90±2.19)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和护理效果管理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管理的难点在于人员素质管理和护理质量监控,通过有针对性地对中医护理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可以有效降低护理期间相关问题的产生,更可以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朱丹 刊期: 2015年第24期
医院整体迁建工程是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汇集社会各方的力量和智慧,该文介绍了在迁建工程管理工作中的一些做法,提出了设计、招标、监管等关键环节的控制办法,以及几点管理体会,以期同行参考与借鉴。
作者:马昌磊 刊期: 2015年第24期
此次研究主要探讨了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条例、规范、办法的改进思路,使其更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更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更能够增强人民群众的预防接种信心。在社会秩序方面,提出疫苗透明管理的思路;招标采购社会参与的方法;加强营利性与非营利性二类疫苗监督与控制的措施;禁止出租托管公共卫生机构科室,防止公益变公司利益和个人利益,保证人民群众享受公共服务产品的举措;细化规定疫苗批发企业的准入资格,确保经营担当能力的要领;以及调动企业积极研发、引进领先的疫苗生产工艺,实现企业价格和质量有序竞争的办法。在技术操作规程方面,研究了如何更为有效建立冷链公共服务系统,使疫苗储存运输有保障;探索了加强对冷链系统接口环节的监督和管理的新思路,以及细化技术操作规程的新办法。在社会保障方面,为体现公平与公正,建议国家修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第十一条,并提议制定《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与事故救助办法》。
作者:陈泽;陈涛安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评价风险管理在感染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总结风险管理经验、对策。方法2014年收治患者719例,2013年则为744例,2014年对旧有的风险管理制度进行改进,主要内容重新确立护士长职责、围绕患者识别风险要素并给予针对性预防干预、强化隔离与消毒措施管理、定期组织防护用具质检与使用培训、提高危险品管理水平、做好人文关怀。结果2年内均未见交叉感染;2014年患者不依从性行为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护理不良事件例次率低于2013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4年职业伤害率低于2013年,住院时间延长率、并发率低于2013年、患者满意率高于2013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的风险管理制度有效的降低了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施新星 刊期: 2015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