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强化检验科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月

李云娜

关键词:检验科, 医院感染, 管理
摘要:目的 探讨检验科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 该院检验科自2011年1月-2014年12月共有22例医院感染事件,对医院感染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进行控制.结果 据统计,该院检验科共发生22例医院感染事件,其中锐器伤导致感染8例(36.3%)、被血液或体液喷溅导致感染7例(31.8%),吸人性溶胶感染3例(13.6%),其他原因所致医院感染4例(18.2%),分析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结论 应强化检验科医院感染的管理,能够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保证医务人员的生命健康.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降阶梯思维对急诊分诊准确率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目的 旨在探讨影响急诊分诊准确率的因素及对策,并重点介绍降阶梯思维对急诊分诊准确率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通过病例统计急诊分诊失误率,并分析出影响分诊准确率的因素,并提出改进措施.应用改进措施后,统计实验组分诊失误率.将两组的误诊率进行比较.结果 应用改进措施后的误诊率明显比应用前低(P<0.05).结论 影响急诊分诊准确率的因素采取相应改进措施后,急诊分诊准确率有明显提高.

    作者:藏瑞;郭锦丽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强化检验科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月

    目的 探讨检验科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 该院检验科自2011年1月-2014年12月共有22例医院感染事件,对医院感染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进行控制.结果 据统计,该院检验科共发生22例医院感染事件,其中锐器伤导致感染8例(36.3%)、被血液或体液喷溅导致感染7例(31.8%),吸人性溶胶感染3例(13.6%),其他原因所致医院感染4例(18.2%),分析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结论 应强化检验科医院感染的管理,能够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保证医务人员的生命健康.

    作者:李云娜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ICU护理纠纷潜在因素和应对措施

    该文结合现阶段病房护理纠纷的基本形势,通过研究护理工作者自己、病人和社会因素,分析了护理纠纷出现的原因.在此前提下深入阐述了护理纠纷的防范方案,由提升护理工作者整体修养,营造和谐的护患关系,妥善组织护理工作者编制还有病人费用监管四个部分来规避实施护理纠纷,提高护理工作者的综合修养,深层次地更新护理思维,在具体护理工作中降低和预防护理纠纷的出现.

    作者:白茹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耳鼻喉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耳鼻喉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耳鼻喉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对症处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又给予了人性化护理,主要护理内容包括:喉切除黏膜管重建护理、喉内显微手术护理、环状软骨上后不切除术护理、喉部手术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中有45例患者手术过程中无疼痛感,3例患者存在轻度疼痛,2例患者存在中度疼痛,未见重度疼痛患者.而对照组中仅有24例无疼痛感,还有15例患者存在轻度疼痛,8例患者存在中度疼痛,3例重度疼痛患者.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100%高于对照组88.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耳鼻喉科手术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作者:樊改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某省中医院临床医生工作满意度分析

    目的 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了解某中医院临床医生工作满意度现状.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临床医生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某中医院各科室200名临床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利用SPSS软件分析,临床医生的工作满意度呈一般水平.不同人口学特征的总体满意度比较表明,不同性别、不同职称、不同职务、不同进修年限的临床医生工作的总体满意度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各维度临床医生工作满意度比较表明,满意度得分高的是团队协作,对领导工作和工作性质等,满意度得分次之,这3项得分均高于总体满意度;安全感得分满意度差,医院管理和工作环境得分,均低于总满意度得分;本研究以中医院医生的工作总体满意度得分作刀应变量,以性别、年龄等12项指标为协变量,对无序多分类的变量职称、职务及从执业类别设置哑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采用逐步法变量筛选,由多因素分析结果,临床医生的性别、职务及从事的执业类别是其工作总体满意度的可能影响因素.结论 关注性别、职务、从事执业类别对临床医生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不断加强医院管理,重视团队建设;不断改善工作环境,创造工作条件;不断强化正确领导,提升安全感,提升临床的工作满意度,更好地服务患者.

    作者:阎晓博;苏天照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杭州市萧山区2013-2015年手足口病病原谱分析

    目的 了解2013-2015年杭州市萧山区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型别及分布特征,为进一步掌握疫情动态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逆转录PCR(RT-PCR)方法对辖区内232例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标本进行病原体检测,并结合患儿临床资料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232份标本中共检出肠道病毒(EV)阳性结果150份,阳性率为64.66%;其中肠道病毒71 (EV71)阳性结果32份,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阳性结果26份,分别占EV阳性标本的21.33%、17.33%;非典型肠道病毒阳性结果92份,所占比例为61.33%,已占据主导地位;5岁及其以下儿童EV感染占所有感染者的98.00%;不同性别患儿EV、EV71和CoxA16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发热伴随疱疹.结论 引起萧山区手足口病的病原谱出现较为明显的变化,应加强对非典型肠道病毒的监测.5岁及其以下儿童是EV感染的高危人群,需要加强对该类人群的防控力度,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作者:俞佳慧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HPLC法测定五维赖氨酸颗粒中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的含量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五维赖氨酸颗粒中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ela-C18;流动相:三乙胺-冰醋酸-甲醇-8 mmol/L己烷磺酸钠溶液(0.2:7.5:220:775);检测波长280 nm;流速1.0 mL/min.结果 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分别在0.622 9~7.474 8μg(r-1.000)、0.087 7~1.052 9μg (r=1.000)、0.041 45~0.497 4μg(r=1.000)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2% (RSD:0.3%)、100.9% (RSD:0.5%)、98.6%(RSD:1.8%).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五维赖氨酸颗粒的含量测定.

    作者:孙晶晶;孙佳玲;孙秋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实施创设合作学习情境教学对护生学习倦怠的干预作用——以《护理教育学》课程为例

    目的 观察创设合作学习情境教学对护生学习倦态的干预效应.方法 抽取护理本科1-2班学生125名作为被试对象,首先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对护生学习该课程的现状进行进行入组测评,然后研究组采用创设合作学习情境教学法对《护理教育学》课程进行教学,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研究结束(即期末),再次采用上述量表重复对两组护生进行测试,比较实施该教学方法前后,两组护生学习倦怠的改变情况.后的统计指标为调查量表的3个维度分和总分,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t检验).结果 创设合作学习情境教学法实施前后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倦怠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1).提示该教学方法实施后,学生的学习倦怠明显改善,学习的积极性显著提高.结论 创设合作学习情境教学法对学生的学习倦怠具有良好的干预效应.

    作者:赵美玉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术后恢复室中全身麻醉患者的恢复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恢复室全麻患者处理对策,减少常见的麻醉并发症,使病人平稳度过复苏期,保障术后安全.方法 通过对406例全麻患者进行术后生命体征和具体情况的观察,统计麻醉恢复期常见并发症发生的例数及愈后效果.结果 通过统计,发现发生并发症的有113例,由于得到及时的救治,愈后良好.结论 手术结束后由于麻醉药,患者在复苏期极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因此,护理人员应做好各项护理措施,减少常见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陆丽梅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常用口服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常用的口服药物的服用方法是否正确将直接决定药物的治疗效果,错误的服用方法可使药物的治疗效果降低,甚至无效.药师应该准确掌握,并对前来购药的患者做出适当的指导.药物在服用后,经胃肠道粘膜吸收作用于全身,或停留在胃肠道内作用于胃肠局部.口服药物是临床中相对安全,方便和经济的用药方案.笔者从专业的视角来解析常用口服药物的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达到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许立春;刘敏;于龙飞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层流手术室感染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护理管理对策

    目的 探讨层流手术室感染控制工作中的问题和护理干预对策.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层流手术室治疗的患者中选出107例,作为对比组数据;同时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该院层流手术室治疗的患者中选出107例,作为研究组数据.分别统计两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为0.93%,明显低于对比组7.48%.同时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39%,明显高于对比组68.22%.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层流手术室进行有效护理管理,能够降低患者院内感染率,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阎程程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产时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和研究

    在分娩中母体会过度虚弱,消耗大部分的体能,同时还会出现各种并发症状,因此在孕妇分娩时的护理工作显得十分重要.产时责任制护理管理是现代优质化护理干预的一种方式,其采用围产期责任制管理方式,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进而有效降低孕妇产生的并发症和损伤.该研究对该管理模式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探讨了产时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的概念,并对影响产妇分娩的各类因素进行分析,终说明产时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以期能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王晓雷;李玲;李京军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追踪方法学在提升内科个案护理查房的方法及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探讨追踪方法学在提升个案护理查房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内科锁定重点个案进行护理查房的60例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在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使用信封抽取法将这60例护理人员平均分成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在内科个案护理查房中进行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在内科个案护理查房中采用追踪方法学.结果 实验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为(89.25±10.15)分,对照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为(73.02±10.1 2)分(P<0.05);实验组的专科护理合格率、基础护理合格率及安全护理质量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追踪方法学在提升内科个案护理查房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作者:王丽娜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食品索证监管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食品索证监管工作是人民生活质量水平的重要保障,食品安全带来的问题将严重影响人民的健康安全,并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确保食品卫生安全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中之重,做好食品索证监管工作,完善工作制度;实施全过程监管,从细节上扫除食品安全的隐患;加强社会舆论监督,提高安全责任思想理念.在引导民众进行共同监督,严格检查的同时,提高食品经营者的个人素质,从各个角度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作者:柳辉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新建科室护士自我效能感与成长的关系

    目的 探讨提高自我效能感对新建科室护士和队伍建设的作用.方法 运用外部强化、高峰体验、加强业务训练、树立榜样、创作宽松工作环境等方法,促进护士自我效能感的提高,观察自我效能感与新建科室护士的成长、护理队伍建设的关系.结果 经过1年的培训和实施,明显的提高了新建科室全体护士自我效能感,提高了护士的积极主动性和工作效率、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增强了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稳定了新建科室的护理队伍,促进了新建科室护理队伍人才阶梯合理建设,使其健康快速成长起来,避免了护理差错的发生,减少了医患纠纷,提高了新建科室护士和病人的满意度.结论 在医院新建科室护理队伍中,自我效能感的提高与护士的成长密切相关.

    作者:韩叶萍;艾进伟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简述护士分层护理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究护士分层护理管理方法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体会.方法 将研究样本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样本均应用分层护理管理模式,对照组样本则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将两组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管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护理人员的护理管理模式应用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的护理管理模式.结论 护士分层护理管理方法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中可显著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果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作者:李静;崔晓洁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健康信念模式在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文章利用实例对比的方式阐述了健康信念模式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之中的应用.所谓健康信念模式是指利用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正确指导,使其树立信心,正确了解冠心病基本常识及治疗过程.通过对冠心病住院患者和出院回访患者不同护理模式下的对比发现,采用健康信念模式的患者治疗效果更佳,患者的身体舒适度及心理满意度均有所提高.冠心病临床主要症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心绞痛,暴怒、饮酒等不良习惯均可造成病情加重.因此,临床上实施健康信念的护理模式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葛恒军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探究临床医学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效果

    目的 观察并分析在临床医学中对血液细胞检验进行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方法 全面地搜集血液细胞检验的相关研究资料,分析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结果 影响血液细胞检验结果的因素包括血液标本的采集、稀释、储存和血液检验的具体过程以及相应的血液分析仪的使用等.结论 血液细胞的形态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要严格控制好血液细胞检验的每一个环节,以大限度地确保检验的准确性.

    作者:周冬梅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患者与家属同步健康教育在老年肺结核患者康复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老年肺结核患者及其家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7月-2015年7月该院收治的老年肺结核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健康教育干预措施,研究组采取同步健康教育.结果 研究组临床症状、肝肾功能、痰液检查、胸片吸收、遵医行为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经同步健康教育干预后角色功能、身体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同步健康教育在老年肺结核患者及其家属中的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可以强化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能力,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侯慧丽;徐硕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药学干预在促进喹诺酮类药物合理使用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探讨药学干预在促进喹诺酮类药物合理使用中的作用,并评估其效果.方法 对该院喹诺酮类药物处方的合理性使用实施药学干预模式,并评估其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 医院的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效果显著提高,药学干预后该院分离的革兰阴性菌如铜铝假单细胞菌、大肠埃希菌以及肺炎克雷伯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药学干预后,该院喹诺酮类药物不合理使用处方量与干预前相比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严重问题降低到0,重要问题和一般问题下降的趋势也比较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学干预后,该院喹诺酮类药物不合理用法以及用量与干预前相比明显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合理联合用药的情况与干预前相比出现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学干预可以有效地促进喹诺酮类药物合理使用,降低药物的耐药性发生率,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冠军 刊期: 2015年第29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