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红梅;崔中兰;代雪梅
目的 探讨住院肺结核患者的权利保护现状,为促进护理工作提出建议和对策.方法 采取方便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2011年9月至2011年10月某市传染病医院住院肺结核病患者240例,发放调查问卷240份,回收有效问卷219份,有效率为91.25%.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户籍、婚姻状态等,治疗费用情况,诊疗过程中其他相关权利保护情况,人际关系情况及生活中其他相关权利保护情况等.结果 在诊疗过程中住院肺结核患者治疗费用偏高,个人信息保护欠缺,医护人员告知履行情况存在缺陷;生活中住院肺结核患者因患病被他人歧视.结论 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对住院肺结核患者健康权、隐私权、知情权、不受歧视权的保护.
作者:李媛蔚;孙璐璐;赖国瑞;陈慧斯;杨淑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对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 纳入150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绷紧皮肤垂直注射法为A组,提捏皮肤垂直注射法为B组,传统注射法为C组.比较各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 3组间疼痛程度有差异;其中A组与B组患者之间重度疼痛患者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组、B组间比较,重度疼痛患者比例有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绷紧皮肤垂直注射法或提捏皮肤垂直注射法能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优于传统注射法.
作者:李淑珍;陈爱兰;岳焕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常用的白内障术前备皮方法进行了综述.总体而言,白内障手术前用粘贴手术巾代替剪眼睫毛,不但不影响手术消毒效果,更彻底解除眼科病人因剪睫毛而带来的痛苦,同时又可以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有利于术后康复,是更适于白内障术前备皮的方法.
作者:陈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症(ICP)的预防护理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移综合症患者83例,随机分为护理组(43例)与对照组(40例).两组孕妇均给予常规处理,入院给予保肝、护肝,以利胆素、益肝乐思美泰等护肝,降酶治疗,进行胎心监护,观察孕妇肝功能、甘胆酸等生化指标,适时终止妊娠.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预防护理.观察两组孕妇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新生儿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围生儿死亡率、羊水粪染率和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护理组与对照组比较TBA、TBil有明显差异(P<0.05),ALT、AST两组无明显差异.护理组与对照组比较,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围生儿死亡率、羊水粪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ICP的临床治疗率,改善ICP母婴的预后.
作者:李明霞;周建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急诊清创缝合术中患者疼痛、焦虑抑郁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580例急诊清创缝合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90例,干预组采用护理干预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术中疼痛、焦虑、抑郁、血糖(Glu)、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01)情况.结果 干预组术中疼痛、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术后Glu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干预组术后E、NE、C01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减轻急诊清创缝合术中患者疼痛、焦虑抑郁及应激反应有明显效果.
作者:吴秀娟;陈绮坚;徐巧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行充气压力泵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充气压力泵治疗,观察疗效及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发生DVT1例(发生率2%),对照组发生DVT3例(发生率6%).结论 在常规预防DVT的基础上采取间歇泵气压治疗,可明显降低DVT的发生.
作者:赵群;穆明慧;王妮娜;林颖;刘亚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对脑震荡患者焦虑抑郁综合征进行心理干预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脑震荡焦虑抑郁综合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积极的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症状减轻及日常生活能力情况.结果 抑郁症状减轻,总有效率观察组(90.00%)明显优于对照组(70.00%),日常生活能力总有效率观察组(83.33%)明显优于对照组(5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震荡患者焦虑抑郁综合征给予积极的心理干预,能提高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帮助其恢复日常生活能力,使其早日回归到家庭与社会中.
作者:王桂丽;许明涛;狄旭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准确了解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以及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进行评价,了解抗生素使用情况,了解病原菌的检测情况,寻找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增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控制意识,为制定合理的监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医院感染科和质控人员相结合,临床科室医护人员配合,床旁调查和查阅病历相结合,填写统一的医院感染横断面个案调查表和床旁调查表,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应调查住院患者人数523人,实际调查住院患者人数507人,实查率为96.94%.发生医院感染人数23例,医院感染患病率为4.53%;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首;242例在住院感染病人治疗使用抗菌药物中,仅有69例送检标本,送检率为28.51%,包括:社区感染送检标本27例,检出菌株11例,阴性16例,阳性率为40.74%;医院感染病例23例中,7例送检标本,送检率为30.43%,检出2例,阳性率28.5%;主要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各1例.结论 本次调查能够为有效开展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提供依据.要加强临床科室标本送检,规范抗生素合理使用,从而不断降低医院感染率.
作者:王燕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氨溴索联合振动排痰机治疗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67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雾化吸入氨溴索并排痰机排痰组(A组)、单纯排痰机排痰组(B组),2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采用雾化吸入氨溴索后排痰机排痰,B组采用单纯排痰机排痰.治疗后观察2组总排痰量,胸片改善情况,体温恢复正常天数,血白细胞恢复正常天数,PaO2,PaCO2,RR.结果 治疗后第1~3天A组排痰量多于B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8~10天A组排痰量明显少于B组(P<0.05).A组胸部体征、PaO2和PaCO2改善情况与B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体温、血白细胞恢复到正常的时间短于B组(P<0.05).结论 雾化吸入氨溴索联合振动排痰机治疗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效果优于单纯应用振动排痰机,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黄媛;汪红;王凤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门诊是医院的第一窗口,是医院的形象窗口,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中,医院只有以患者为中心,以患者满意为宗旨,才能更好地树立医院形象[1].据国家卫生部2011年7月相关文件要求,全国各家大型三级甲等医院要逐步缓解候诊时间难的问题.而门诊需帮扶的老弱患者,在就诊时困难重重,存在排队挂号、交款、取药、交费、等待做各项检查时间过长的问题,易引发踩踏、跌倒、就诊不及时等诸多隐患,患者满意率较低.我院门诊部尝试将六西格玛管理法应用于减少门诊老年需帮扶患者无效候诊时间,对其就医全过程中的候诊时间进行测量并分析,找出导致候诊时间长且患者抱怨多的流程及其关键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与整改前比较,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葛敏;李哲;张秀侠;冯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微量泵持续气道滴注细辛脑注射液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 将66例机械通气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湿化液,观察组采用微量泵持续气道滴细辛脑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气道湿化的效果和机械通气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刺激性痰痂形成次数、吸痰次数、心率、呼吸频率、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体温、痰培养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VAP发生率、氧分压、血氧饱和度、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量泵持续气道滴注细辛脑注射液可有效预防VAP的发生,期间加强综合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蔡美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士在采集血液标本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2年4月住院患者160例不合格血液检查标本的原因,将其分为输液同侧和对侧采血组、溶血标本和未溶血标本组、有凝块标本和重抽血无凝块标本组、及时测定与放置不同时间标本组.结果 不合格标本对检验结果均有比较明显的影响;输液同侧和对侧采血检验结果、溶血标本和未溶血标本检验结果,K、NA、CL、ALT、AST、CK、CK-MB、LDH、PT、APTT、TT项目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FIB项目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凝块标本与重抽血无凝块标本PT、APTT、TT、FIB项目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放置2h标本与放置4h标本分别与及时检测标本比较PT、APTT、TT、FIB项目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血液标本采集质量对检验结果有直接影响,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先决条件.
作者:陈文丽;刘怀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肺结核咯血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通过对95例肺结核咯血患者确定护理问题、查阅相关文献、制定并实施护理计划等步骤进行循证护理.结果 经过精心护理和治疗,95例肺结核咯血患者均得到有效控制,未再出血.结论 循证护理不仅保证了整体护理的实施效果,还提高了护士综合考虑患者病情的能力.
作者:陈梅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高压注射器在螺旋CT增强扫描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使用高压注射器进行螺旋CT扫描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总结其穿刺、扫描结果及护理方法.结果 120例患者穿刺成功率为97.5%,其获得高质量、高清晰度的图像,适用于临床诊断.3例患者出现皮肤瘙痒、恶心等不良反应,无空气栓塞、静脉炎、心脑血管意外出现.结论 高压注射器是一种简便、高效的诊断器械,满足了多层螺旋CT对造影剂输注的更高要求,患者使用期间应该加强护理以预防毒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朱德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家庭健康教育对脑膜炎患儿家长护理知识及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64例脑膜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其中观察组患儿家长给予家庭健康教育,对照组患儿家长给予常规健康教育,通过问卷评分方式调查患儿家长对脑膜炎知识、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两组患儿在出院时以及出院后2年的治愈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家长在脑膜炎知识、护理知识掌握程度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结论 家庭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脑膜炎患儿家长的护理能力,为患儿的治愈奠定了基础.
作者:薛慧婧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经皮肾取石术(PCNL)患者行术前、术中体位护理,观察其对患者手术耐受力的影响.方法 将152例经皮肾取石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6例,试验组术前进行体位训练,术中加强体位舒适性护理,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心动过缓、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恶心呕吐等手术体位综合征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PCNL手术体位综合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手术患者行规范的术前体位训练和术中体位护理能使患者更好地耐受手术,有效地预防和减轻手术体位综合征的发生.
作者:王蕾;万灵芝;陆玉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及心理状态的作用.方法 选取行介入治疗后的冠心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生理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等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血压心率等生理指标及SDS及S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SDS及SAS评分,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深入推广.
作者:盛金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对我院2010、2011两年护理系统上报的96起护理不良事件中37例护理一般差错进行分析、研究.差错的发生与护理管理体系、护士的学历、工作年限、责任心、学习状况有关.医院要从组织系统上改善人员配置、组织培训及安全文化建设方面下功夫,提高护士整体风险意识,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
作者:李冬梅;别春娟;宋昂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开放式气管内吸痰和密闭式气管内吸痰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88例ARDS并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按吸痰方式分为开放式吸痰组和密闭式吸痰组各44例,比较两种吸痰方式对动脉血气和气体交换代谢的影响,比较两组患者的吸痰时间和吸痰前后血性痰、肺部感染情况.结果 ①开放式吸痰组患者PaO2、SaO2、SpO2显著降低,与吸痰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密闭式吸痰组患者PaO2、SaO2、SpO2亦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密闭式吸痰组吸痰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吸痰后血性痰和肺部感染患者数均高于吸痰前(P<0.05),且密闭式吸痰组吸痰后血性痰和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开放式吸痰组(P<0.05).结论 密闭式气管内吸痰较开放式气管内吸痰对ARDS患者动脉血气影响小,血性痰和肺部感染率低,且节约时间,能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作者:温兴菊;田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揭示家庭成员护理心理干预影响癌症患者心理健康和生存质量的内在关系.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及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测评健康对照组、仅针对癌症患者干预组(单纯干预组)和进行癌症患者和家庭成员共同心理干预组(共同干预组)心理干预前后心理健康和生存质量水平.结果 ①癌症患者和家庭成员均存在心理健康和生存质量水平下降;②护理干预治疗后,共同干预组、单纯于预组患者心理健康及生存质量水平均优于对照组,而共同干预组较单纯干预组患者心理健康及生存质量水平为高.结论 癌症患者和家庭成员均存在心理健康及生存质量问题;针对恶性肿瘤患者和家庭成员共同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癌症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并有利于提高其生存质量,提高综合疗效.
作者:刘宏;温凤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