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信息支持护理对产妇健康知识及产后焦虑的影响

胡艳红;雷艳;赵玉琴

关键词:信息支持, 健康教育, 产妇, 健康知识, 阴道分娩
摘要:目的 探讨信息支持护理在产妇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6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围产期加强综合信息支持,比较两组的产妇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分娩结局及产后焦虑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显著、分娩前主观选择阴道分娩的比例、实际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后焦虑评分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信息支持更能满足产妇对围产期健康知识的需求,增加产妇的分娩知识,改善分娩结局.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人性化护理对门诊输液患儿输液配合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门诊输液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门诊100例输液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穿刺配合度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 (P <0.05).观察组的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可提高门诊输液患儿的配合意识,促进穿刺成功,提高家长满意度.

    作者:刘平;何少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护理

    目的 调适、维护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身心健康.方法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elf-evaluation symptomschecklist-90,SCL-90)对105例VC患者进行心理测评,了解患者所存在的心理问题,引导患者认识负性心理状态对疾病发生、发展和预后的负性作用;示范对已有不良刺激应如何理性分析解释.结果 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入院时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国内常规,出院时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存在心理健康问题,采取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干预,能缓解其心理压力,调适、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

    作者:谭秋华;冯锦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药敷脐辅助治疗胃肠道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敷脐配合针剂治疗胃肠道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 将60例胃肠道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于化疗前1d取丁香粉、半夏粉、生姜汁按比例调制熬成膏状敷脐4h,每日2次,同时仍予盐酸托烷司琼注射液5 mg加入0.9%生理盐水注射液100 ml于化疗药物前后静脉滴注;对照组只予盐酸托烷司琼注射液5 mg加入0.9%生理盐水注射液100 ml于化疗药物前后静脉滴注.结果 两组患者化疗后发生恶心呕吐程度比较,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敷脐辅助治疗胃肠道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效果好,且简单易操作.

    作者:李少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保肛治疗直肠癌围术期护理研究

    目的 总结经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LTME)治疗直肠癌的护理方法.方法 25例行LTME患者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护理评估、肠道及皮肤准备,术后做好病情观察、呼吸道护理、饮食护理、体位护理、心理护理、肛周皮肤护理并指导肛门括约肌功能锻炼.结果 25例手术患者手术顺利,无中转开腹,术毕均安全返回病房,术后24 h可下床活动,24~48 h肠道通气恢复,出院时生活完全自理,患者生活质量均良好,无1例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 通过精心、细致、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密切的病情观察使治疗达到良好的效果,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减轻术后不适,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刘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护理操作风险量化表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护理操作风险量化表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 将2010年9月至2012年8月进人我院实习的120名护士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58名,实施原有护理操作,实验组62名,应用护理操作风险量化表对护理风险实施量化管理.比较两组实习生的风险意识、护理缺陷发生情况等指标.结果 在实施风险量化管理后,实验组在中、后期对风险认知的得分分别为(3.89±0.53)分,(4.57±0.3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中、后期(3.56±0.69)分,(3.68 ±0.34)分,(P均<0.05).实验组末期操作、理论考核、护理缺陷评分分别为(4.67±0.39)分、(4.58±0.55)分、(0.67±0.1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末期操作、理论考核、护理缺陷评分分别为(4.12±0.58)分、(4.22±0.91)分、(0.97±0.18)分,(P均<0.05).结论 护理操作风险量化表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实习护士的风险意识,提高理论和实际操作水平,保障护理安全,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元芝;巩林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六西格玛管理法用于缩短门诊需帮扶患者无效候诊时间的护理研究

    门诊是医院的第一窗口,是医院的形象窗口,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中,医院只有以患者为中心,以患者满意为宗旨,才能更好地树立医院形象[1].据国家卫生部2011年7月相关文件要求,全国各家大型三级甲等医院要逐步缓解候诊时间难的问题.而门诊需帮扶的老弱患者,在就诊时困难重重,存在排队挂号、交款、取药、交费、等待做各项检查时间过长的问题,易引发踩踏、跌倒、就诊不及时等诸多隐患,患者满意率较低.我院门诊部尝试将六西格玛管理法应用于减少门诊老年需帮扶患者无效候诊时间,对其就医全过程中的候诊时间进行测量并分析,找出导致候诊时间长且患者抱怨多的流程及其关键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与整改前比较,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葛敏;李哲;张秀侠;冯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20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围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无张力经尿道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0例患者展开围术期护理.结果 有1例发生并发症,经治疗护理后治愈出院.结论 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加快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静;阎淑芹;王玲;王文婷;朱海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急诊清创缝合术中患者疼痛、焦虑抑郁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急诊清创缝合术中患者疼痛、焦虑抑郁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580例急诊清创缝合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90例,干预组采用护理干预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术中疼痛、焦虑、抑郁、血糖(Glu)、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01)情况.结果 干预组术中疼痛、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术后Glu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干预组术后E、NE、C01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减轻急诊清创缝合术中患者疼痛、焦虑抑郁及应激反应有明显效果.

    作者:吴秀娟;陈绮坚;徐巧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胸外科手术术后深静脉置管创优质服务的效果观察研究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胸外科手术术后深静脉置管创优质服务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来我院接受心胸外科手术后深静脉置管治疗的患者100名,其中50名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作为观察组,50名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将比较结果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增加心胸外科手术术后深静脉置管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孙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抑郁症患者近期抑郁、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34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抑郁症患者,观察心理干预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变化.结果 大多数患者入院时处于中、重度抑郁及明显焦虑的状态;干预一周后心理测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明显减轻,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出院前心理测评表明,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彻底改善,与干预前及干预一周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抑郁症患者住院期间进行全程心理护理,可改善焦虑、抑郁状态和躯体症状,有效地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张文清;邓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间断性气囊加压法在妇科腹腔镜术中预防DVT的作用

    目的 探讨间断性气囊加压法(IPC)在妇科腹腔镜术中预防DVT的作用.方法 选取不孕症行腹腔探查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两组患者均在全麻和膀胱截石位下行腹腔镜手术,术中对照组不采用任何干预措施,观察组采用IPC.观察两组患者术后0.5h的股静脉流速、凝血功能指标以及术后3个月DVT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PT、APTT 和股静脉流速均显著小于观察组(P<0.01),D-D和DVT发生率显著大于观察组(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采用IPC能有效预防DVT,其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可考虑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苏润霞;吴永红;彭嘉怡;梁月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小组负责制对护士工作能力、护理质量和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小组负责制对护士工作能力、护理质量和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急诊科22名护理人员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小组负责制,比较两组的护士的工作能力、护理质量和工作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在理论知识、专业技术、护理观察等方面的工作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纠纷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护士工作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组负责制是增强护士的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士工作压力,改善工作满意度.

    作者:王修文;宋兴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信息支持护理对产妇健康知识及产后焦虑的影响

    目的 探讨信息支持护理在产妇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6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围产期加强综合信息支持,比较两组的产妇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分娩结局及产后焦虑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显著、分娩前主观选择阴道分娩的比例、实际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后焦虑评分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信息支持更能满足产妇对围产期健康知识的需求,增加产妇的分娩知识,改善分娩结局.

    作者:胡艳红;雷艳;赵玉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宣泄和认知行为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宣泄和认知行为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 将13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5例,对照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宣泄和认知行为干预,干预前后分别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焦虑和抑郁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配合以宣泄、认知教育、放松内心意象法为主的行为干预,可减轻患者焦虑和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陆凤媚;陈锦坚;李春梅;邓顺华;黄少娴;吴燕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乳酸依沙吖啶和双料喉风散治疗小儿刺激性皮炎的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乳酸依沙吖啶和双料喉风散治疗刺激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和护理观察.方法 随机将102例刺激性皮炎的患几分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乳酸依沙吖啶和双料喉风散外涂患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88.24%,对照组有效率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乳酸依沙吖啶和双料喉风散用于治疗小儿刺激性皮炎,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小玲;梁玲玲;徐瑞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腹腔镜治疗肝囊肿的护理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肝囊肿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73例行腹腔镜治疗的肝囊肿患者实施包括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等的优质护理服务.结果 本组肝囊肿患者经综合的治疗和护理,效果明显,均痊愈出院.结论 加强对肝囊肿患者的护理,可以预防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切实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减轻其痛苦.

    作者:刘丽岩;李岩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静脉滴注含钾溶液时疼痛的影响

    目的 寻找静脉滴注含钾溶液时所致疼痛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住院静脉滴注含钾溶液患者96例,采用自身对照比较的方法.将患者的左右手随机分组,连续两天在患者左、右手手背静脉对称部位各穿刺1次,第一天采用常规固定法固定针柄为对照组,第二天采用针尖斜面向下固定法为实验组.采用口述描述评分法来衡量疼痛程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静脉滴注含钾溶液时引起疼痛的发生率及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针尖斜面向下固定法明显优于常规固定针柄法,该方法能减轻静脉滴注含钾溶液时所致的局部疼痛.

    作者:毛亚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脑外伤性癫痫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脑外伤性癫痫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提出合理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脑外伤性癫痫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一般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实施依从性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治疗效果、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满意度和出院后按时复诊率等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依从性、治疗效果、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满意度和出院后按时复诊率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外伤性癫痫患者的依从性进行分析,实施合理的应对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节约医疗成本,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按时复诊率,值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马晶;苏义;玄晶;王晓慧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补肾健脾方联合护理干预对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

    目的 探讨补肾健脾方联合护理干预对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 选择住院和门诊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应用护肝降酶及对症治疗与常规健康教育护理模式;治疗组采用补肾健脾方同时辅以护肝降酶及对症进行治疗,并进行护理干预,疗程48 w.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4、48 w后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血清补体C3、C4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T细胞亚群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与治疗前比较CD3、CD4细胞百分比均增加(P<0.05),CD8细胞百分比减少(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CD3、CD4细胞百分比明显增加(P<0.05),CD8细胞百分比减少(P<0.05),CD4/CD8比值明显升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 、IgM,血清补体C3、C4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与治疗前比较均使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下降(P<0.05),血清补体C3、C4升高(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IgG、IgM明显降低(P<0.05),C3、C4明显升高(P<0.05).结论 补肾健脾方联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慢性乙肝患者的免疫功能,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淑惠;陈慧雯;徐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结果与分析

    目的 准确了解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以及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进行评价,了解抗生素使用情况,了解病原菌的检测情况,寻找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增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控制意识,为制定合理的监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医院感染科和质控人员相结合,临床科室医护人员配合,床旁调查和查阅病历相结合,填写统一的医院感染横断面个案调查表和床旁调查表,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应调查住院患者人数523人,实际调查住院患者人数507人,实查率为96.94%.发生医院感染人数23例,医院感染患病率为4.53%;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首;242例在住院感染病人治疗使用抗菌药物中,仅有69例送检标本,送检率为28.51%,包括:社区感染送检标本27例,检出菌株11例,阴性16例,阳性率为40.74%;医院感染病例23例中,7例送检标本,送检率为30.43%,检出2例,阳性率28.5%;主要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各1例.结论 本次调查能够为有效开展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提供依据.要加强临床科室标本送检,规范抗生素合理使用,从而不断降低医院感染率.

    作者:王燕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