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凤媚;陈锦坚;李春梅;邓顺华;黄少娴;吴燕梅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急诊清创缝合术中患者疼痛、焦虑抑郁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580例急诊清创缝合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90例,干预组采用护理干预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术中疼痛、焦虑、抑郁、血糖(Glu)、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01)情况.结果 干预组术中疼痛、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术后Glu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干预组术后E、NE、C01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减轻急诊清创缝合术中患者疼痛、焦虑抑郁及应激反应有明显效果.
作者:吴秀娟;陈绮坚;徐巧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腹部手术后肠梗阻几乎不可避免,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来咀嚼口香糖促进腹部手术后肠梗阻恢复的研究进展,阐述咀嚼口香糖的作用机制、应用效果以及优势,分析现存研究的不足并提出改进策略,以期为未来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借鉴和帮助.
作者:徐晶;李文涛;安力彬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信息支持护理在产妇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6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围产期加强综合信息支持,比较两组的产妇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分娩结局及产后焦虑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显著、分娩前主观选择阴道分娩的比例、实际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后焦虑评分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信息支持更能满足产妇对围产期健康知识的需求,增加产妇的分娩知识,改善分娩结局.
作者:胡艳红;雷艳;赵玉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系统护理对颈椎骨折患者康复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80例颈椎骨折伴截瘫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术前准备、术后生命体征监测、基础护理、结合病情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系统护理(心理护理、体位护理和营养支持、并发症的预防、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康复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感觉评分、运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79、4.24、4.97,P<0.05),观察组在压疮、感染、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5.27、4.41、3.65,P<0.05).结论 系统护理有利于减少颈椎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鞠国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无张力经尿道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0例患者展开围术期护理.结果 有1例发生并发症,经治疗护理后治愈出院.结论 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加快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静;阎淑芹;王玲;王文婷;朱海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交往训练对缓解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缓解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56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28例.A组患者给予一般精神科常规护理,B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加用给予交往训练,干预6个月.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观察两组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入组时两组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各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及护理6个月后两组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各维度得分均较入组时明显下降(P<0.05),B组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 交往训练有利于缓解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和保持,有利于保持缓解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病情稳定.
作者:纪广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肺癌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将160例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80)行普通护理,试验组(n=80)行围术期舒适护理,通过观测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生命体征、情绪和不良反应,对比两种护理的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在心理、生理等方面均有改善,术后随访满意率高达99%.结论 围术期舒适护理的应用能确保肺癌手术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减少术后并发症,进而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丁燕;王刚;沈庆华;张菊秀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心理疏导及放松训练在子宫全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100例子宫全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疏导及放松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应激及配合度.结果 观察组术前30 rin的焦虑及抑郁评分、心率、血压、NE、E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手术配合度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结论 心理疏导及放松训练能够减轻子宫全切患者的生理、心理应激反应,提高手术配合度.
作者:王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早期负重锻炼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住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术后1 w进行负重锻炼.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6、12及24个月的假体周围骨密度及Harris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3、6、12个月的假体周围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Harris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负重锻炼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密度的影响较佳,可促进机体的早期功能恢复.
作者:谢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微量泵持续气道滴注细辛脑注射液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 将66例机械通气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湿化液,观察组采用微量泵持续气道滴细辛脑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气道湿化的效果和机械通气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刺激性痰痂形成次数、吸痰次数、心率、呼吸频率、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体温、痰培养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VAP发生率、氧分压、血氧饱和度、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量泵持续气道滴注细辛脑注射液可有效预防VAP的发生,期间加强综合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蔡美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疼痛缓解情况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0年8月至2011年2月9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症状缓解情况及溃疡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痊愈35例,好转8例,症状缓解率为9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观察组2年内的复发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2% (P<0.05).结论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缓解不良心理,减轻疼痛,降低疾病复发率.
作者:闫小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精神科护士遭受精神病人暴力侵害的发生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175名精神科护士遭受暴力侵害事件的特点及发生率等情况.结果 精神科护士遭受暴力侵害的总发生率为86.5%;身高在165 cm以下、工作5年内的护士遭受侵害的发生率高;中夜班比白班更易发生暴力侵害;91.3%的患者发生暴力行为的年龄在20 ~ 50岁,女性患者以言语攻击为主,男性患者则以行为攻击为主.71.2%发生在病情的急性期,28.8%与护士对待患者的态度有关.精神科护士遭受暴力侵害后常出现不良的心理反应.结论 精神科护士遭受精神病人暴力侵害的发生率较高,影响精神科病人实施暴力侵害的因素有护士身高、工作年限、工作时段、精神病患者的症状特点、护士的态度等.医院对护士遭受的暴力侵害关注较少.应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并建立针对专科护士的心理服务支持系统以减少暴力侵害的发生及影响.
作者:钱一平;吴以平;赵智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急诊科外伤性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风险管理前(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急诊科治疗的外伤昏迷患者100例设为常规护理组,选取风险管理后(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急诊科治疗的外伤昏迷患者100例设为护理干预组.常规护理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护理干预组给予根据风险种类制定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风险管理前后死亡率、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组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P<0.05),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风险管理可明显降低外伤昏迷患者死亡率,提高基础护理质量和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夏利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人工肝血液灌流治疗重症肝炎伴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 在综合内科治疗的基础上,行血液灌流治疗重症肝炎伴肝性脑病,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肝性脑病程度、肝功能、电解质、血常规情况.结果 患者意识及各项生化指标均较前好转.结论 血液灌流在无血源情况下是治疗治疗肝性脑病的有效手段之一.
作者:苏春雄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动静脉内瘘拔针及止血方法.方法 选取在厦门市某三甲医院血透室行血液透析患者60例,共行拔针3 600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每组各行拔针1 800次.对照组给予快出拔针及常规压迫止血,观察组给予缓出拔针及内瘘动脉端加压止血.治疗达标后使用数字疼痛分级法及Wong-Banker面部表情量表法[1]对两组患者的疼痛针次数、疼痛程度及内瘘动脉端渗血针次数进行调查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拔针疼痛发生率为19.06%,对照组疼痛发生率为40.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内瘘动脉端渗血针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缓出拔针及内瘘动静脉端加压止血法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减少动脉端渗血,有利于动脉内瘘的保护,提高患者血液透析舒适度.
作者:罗国慧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PBL教学法对护理专业大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校2008级护理专业护生253名,将127名护生设为实验组,126名护生设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PBL教学进行PBL教学干预.采用《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气质测试》(CCTDI 2000)进行问卷调查,观察两组护生在PBL教学干预前后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 提高创新能力条目的评分两组无明显差异性,时间合理条目对照组评分高于实验组(P<0.05),其余16个条目评分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理论考试成绩实验组总分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论述题、案例分析题得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CCTDI量表评分实验组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各项目的评分实验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在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方面较传统教学法有较大优势.
作者:黄卫东;刘兴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因咳嗽、咯血、胸痛等原因CT检查后需要做纤支镜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的患者12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62例)和对照组(61例).实验组施行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效果、耐受程度并对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满意度、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耐受程度、并发症的发生率、护理工作满意度及健康教育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麻醉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及护理的服务质量.
作者:张红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奥硝唑结合酸性氧化电位水漱口液在口腔颌面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原则,将86例口腔颌面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奥硝唑结合酸性氧化电位水漱口液含漱,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含漱.结果 两组漱口3h后口腔黏膜菌落数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伤后3~7d口腔溃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两组漱口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奥硝唑结合酸性氧化电位水漱口液用于颌面外伤后患者,具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可替代传统的生理盐水漱口液,以减少口腔内致病菌的数量,用于预防和控制口腔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郝秀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间断用冷在小面积热液体烫烧LCT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121例小面积热液烫伤患者,对照组60例按照传统治疗,即清创包扎,按时换药;观察组61例烫伤后立即用自来水冲洗,冰块或有包装的冰冻食品局部冷敷.观察两组伤后24 h内是否使用止痛剂,创面面积变化;创面治愈所用时间.结果 对照组42例口服止痛剂,53例起水疱后,创面有所扩大;观察组24 h内无一例使用止痛剂,无一例起水疱,47例烫伤面积有所缩小;治愈时间明显不同,对照组为7~21 d,观察组为2~8d.结论 单纯小面积热液体烧伤后,立即用自来水冲洗,然后局部间断用冷的方法效果显著,临床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作者:刘丽;卢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开放式气管内吸痰和密闭式气管内吸痰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88例ARDS并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按吸痰方式分为开放式吸痰组和密闭式吸痰组各44例,比较两种吸痰方式对动脉血气和气体交换代谢的影响,比较两组患者的吸痰时间和吸痰前后血性痰、肺部感染情况.结果 ①开放式吸痰组患者PaO2、SaO2、SpO2显著降低,与吸痰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密闭式吸痰组患者PaO2、SaO2、SpO2亦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密闭式吸痰组吸痰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吸痰后血性痰和肺部感染患者数均高于吸痰前(P<0.05),且密闭式吸痰组吸痰后血性痰和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开放式吸痰组(P<0.05).结论 密闭式气管内吸痰较开放式气管内吸痰对ARDS患者动脉血气影响小,血性痰和肺部感染率低,且节约时间,能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作者:温兴菊;田峰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