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精神科护士遭受暴力侵害状况调查分析及对策

钱一平;吴以平;赵智娟

关键词:精神科, 护士, 暴力侵害, 对策
摘要:目的 调查精神科护士遭受精神病人暴力侵害的发生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175名精神科护士遭受暴力侵害事件的特点及发生率等情况.结果 精神科护士遭受暴力侵害的总发生率为86.5%;身高在165 cm以下、工作5年内的护士遭受侵害的发生率高;中夜班比白班更易发生暴力侵害;91.3%的患者发生暴力行为的年龄在20 ~ 50岁,女性患者以言语攻击为主,男性患者则以行为攻击为主.71.2%发生在病情的急性期,28.8%与护士对待患者的态度有关.精神科护士遭受暴力侵害后常出现不良的心理反应.结论 精神科护士遭受精神病人暴力侵害的发生率较高,影响精神科病人实施暴力侵害的因素有护士身高、工作年限、工作时段、精神病患者的症状特点、护士的态度等.医院对护士遭受的暴力侵害关注较少.应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并建立针对专科护士的心理服务支持系统以减少暴力侵害的发生及影响.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连续性护理对HIV感染孕妇孕期保健的影响

    目的 探讨连续性护理对HIV感染孕妇的孕期保健作用.方法 选取产前检查并确诊HIV感染孕妇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观察组患者实施从孕期确诊到出院后42 d的连续性护理,对照组孕妇采用常规性护理,观察两组孕妇用药依从性、孕期的心理状态的差异性.结果 出院42 d随访发现,两组孕妇整体依从性均为100%,观察组用药的完全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CL-90评分对照组普遍具有较严重的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得分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通过对HIV孕妇实行连续性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孕妇孕期保健水平,消除孕妇孕期紧张、焦虑、抑郁的心理,顺利度过妊娠期.

    作者:陈少平;宁艺芳;李林鲜;崔璐;谭云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静脉滴注含钾溶液时疼痛的影响

    目的 寻找静脉滴注含钾溶液时所致疼痛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住院静脉滴注含钾溶液患者96例,采用自身对照比较的方法.将患者的左右手随机分组,连续两天在患者左、右手手背静脉对称部位各穿刺1次,第一天采用常规固定法固定针柄为对照组,第二天采用针尖斜面向下固定法为实验组.采用口述描述评分法来衡量疼痛程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静脉滴注含钾溶液时引起疼痛的发生率及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针尖斜面向下固定法明显优于常规固定针柄法,该方法能减轻静脉滴注含钾溶液时所致的局部疼痛.

    作者:毛亚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血液灌流治疗银屑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血液灌流治疗每周2~3次,每次2h,根据皮损及症状改善情况连续4~6次.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表现、体征以及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变化.结果 血液灌流能有效控制银屑病的临床症状,迅速清除患者体内的免疫复合物,不同程度的降低血液中免疫球蛋白.结论 血液灌流治疗银屑病较为有效、方便易行,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高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肠内营养支持对严重烧伤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及护理措施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对严重烧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烧伤患者120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肠外营养支持和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肠道营养支持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观察两组患者的正氮平衡恢复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脓毒症的发生率、存活率及第7、10天免疫功能.结果 观察组在伤后第7、10天的CD4+、CD4+/CD8+、IgA、Ig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正氮平衡恢复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脓毒症的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改善严重烧伤患者的免疫功能,保证严重烧伤患者的营养供应,促进患者的恢复.

    作者:常秀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复合式定位排痰法在重症肺部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氨溴索联合振动排痰机治疗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67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雾化吸入氨溴索并排痰机排痰组(A组)、单纯排痰机排痰组(B组),2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采用雾化吸入氨溴索后排痰机排痰,B组采用单纯排痰机排痰.治疗后观察2组总排痰量,胸片改善情况,体温恢复正常天数,血白细胞恢复正常天数,PaO2,PaCO2,RR.结果 治疗后第1~3天A组排痰量多于B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8~10天A组排痰量明显少于B组(P<0.05).A组胸部体征、PaO2和PaCO2改善情况与B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体温、血白细胞恢复到正常的时间短于B组(P<0.05).结论 雾化吸入氨溴索联合振动排痰机治疗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效果优于单纯应用振动排痰机,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黄媛;汪红;王凤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不同方法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对患者疼痛感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对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 纳入150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绷紧皮肤垂直注射法为A组,提捏皮肤垂直注射法为B组,传统注射法为C组.比较各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 3组间疼痛程度有差异;其中A组与B组患者之间重度疼痛患者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组、B组间比较,重度疼痛患者比例有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绷紧皮肤垂直注射法或提捏皮肤垂直注射法能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优于传统注射法.

    作者:李淑珍;陈爱兰;岳焕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早期运动护理对预防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

    目的 探讨早期运动护理对脑出血患者在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作用.方法 选取脑出血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术后进行脑出血常规护理;运动组在脑出血术后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足踝部的主动和被动运动以及股四头肌,臀大肌和股二头肌的收缩运动以及进行深呼吸训练.术后及术后第7天观察两组患者股静脉血流速度以及DVT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第7天运动组的股静脉血流速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术后的DVT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术后早期给予脑出血患者运动护理可以提高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并能够显著降低脑出血术后患者下肢DVT的发生率.

    作者:王晓慧;孟繁莉;朱敏;马晶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信息支持护理对产妇健康知识及产后焦虑的影响

    目的 探讨信息支持护理在产妇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6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围产期加强综合信息支持,比较两组的产妇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分娩结局及产后焦虑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显著、分娩前主观选择阴道分娩的比例、实际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后焦虑评分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信息支持更能满足产妇对围产期健康知识的需求,增加产妇的分娩知识,改善分娩结局.

    作者:胡艳红;雷艳;赵玉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减轻产妇产后疼痛的作用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减轻产妇产后疼痛的作用.方法 选取顺产分娩的产妇2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128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干预护理.观察两组产妇产后的疼痛情况.结果 对照组产妇产后疼痛程度明显高于干预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产妇产后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亚芬;刘宏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慢性重型肝炎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护理措施及其重要意义.方法 选取我科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对本组患者进行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并配合全面的护理,主要包括术前病房准备,术前护理,术中合理调整肝素用量,合理补充钙剂,术后进行深静脉置管部位的护理等,观察效果.结果 本组10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平均治疗3.18次,治疗后,患者总胆红素水平降低,胆碱酯酶及凝血酶原活动提高,较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蛋白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球蛋白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不显著.结论 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可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提高疗效,需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才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治疗顺利进行,需引起重视.

    作者:陈江霞;谭伟;秦鹏;胡勤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146名合同制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合同制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方法 应用护士工作满意度评定量表,对我院工作5年以内的合同制护士150人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评定量表条目分值排前三位的是:您感觉护理工作风险高4.29 ±0.87;管理层在排班时会考虑您的个人需要4.13-0.75;您单位的工资水平还需要提高4.12±1.39;分值排后三位的是:您认为目前所得的工资是合理的2.36±1.34;您在本单位的工资及福利(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与同地区的其他单位同行相当2.72±1.31;您的工作得不到患者、家属及社会的认可2.73 ±1.05.结论 改善合同制护士工资及福利待遇,加强管理,促进合同制护士基本素质及专业能力的快速提高,制定个人成长及发展的职业规划,赢得患者、家属及社会的认可.

    作者:覃泽萍;彭翠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急诊清创缝合术中患者疼痛、焦虑抑郁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急诊清创缝合术中患者疼痛、焦虑抑郁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580例急诊清创缝合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90例,干预组采用护理干预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术中疼痛、焦虑、抑郁、血糖(Glu)、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01)情况.结果 干预组术中疼痛、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术后Glu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干预组术后E、NE、C01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减轻急诊清创缝合术中患者疼痛、焦虑抑郁及应激反应有明显效果.

    作者:吴秀娟;陈绮坚;徐巧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糖尿病患者在同伴互动支持模式自我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比较常规的护士护理模式与同伴支持互动支持模式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对糖尿病患者在治疗模式选择上提供有效的方法借鉴和依据[1].方法 将入住我院的74名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普通组和互动组,普通组采用常规的模式来对患者进行护理治疗,互动组则采用同伴支持模式来辅助护理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体内的糖化血红蛋白浓度、血压、患者的积极度等几个指标进行统计.结果 互动组的患者血糖浓度、糖化血红蛋白浓度都比原先有较大的降低,但是普通组的患者血糖没有降低甚至有提高的趋势,且互动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大大提高.结论 同伴互动支持模式在对糖尿病患者的积极度、血糖控制、自我管理行为上都有积极的影响[2],该模式可以作为糖尿病患者的有效自我管理模式.

    作者:刘云谷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循证护理在肺结核伴咯血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肺结核咯血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通过对95例肺结核咯血患者确定护理问题、查阅相关文献、制定并实施护理计划等步骤进行循证护理.结果 经过精心护理和治疗,95例肺结核咯血患者均得到有效控制,未再出血.结论 循证护理不仅保证了整体护理的实施效果,还提高了护士综合考虑患者病情的能力.

    作者:陈梅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认知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心理状况及康复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认知干预在老年脑梗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认知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康复治疗的依从性.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SDS、SAS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康复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认知干预可提高脑梗死患者对自身病情的认知,提高康复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金义兵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因咳嗽、咯血、胸痛等原因CT检查后需要做纤支镜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的患者12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62例)和对照组(61例).实验组施行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效果、耐受程度并对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满意度、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耐受程度、并发症的发生率、护理工作满意度及健康教育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麻醉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及护理的服务质量.

    作者:张红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药敷脐辅助治疗胃肠道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敷脐配合针剂治疗胃肠道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 将60例胃肠道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于化疗前1d取丁香粉、半夏粉、生姜汁按比例调制熬成膏状敷脐4h,每日2次,同时仍予盐酸托烷司琼注射液5 mg加入0.9%生理盐水注射液100 ml于化疗药物前后静脉滴注;对照组只予盐酸托烷司琼注射液5 mg加入0.9%生理盐水注射液100 ml于化疗药物前后静脉滴注.结果 两组患者化疗后发生恶心呕吐程度比较,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敷脐辅助治疗胃肠道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效果好,且简单易操作.

    作者:李少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脑外伤性癫痫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脑外伤性癫痫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提出合理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脑外伤性癫痫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一般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实施依从性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治疗效果、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满意度和出院后按时复诊率等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依从性、治疗效果、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满意度和出院后按时复诊率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外伤性癫痫患者的依从性进行分析,实施合理的应对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节约医疗成本,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按时复诊率,值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马晶;苏义;玄晶;王晓慧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胃癌D2淋巴结清除术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胃癌D2淋巴结清除术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我院普外科自2008年开展胃癌D2清除术以来行胃癌D2清除术的64例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病例均手术成功并治愈出院,平均手术时间为(238.5 ±64.4)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34±80.2)ml,平均住院时间为(16.9±2.9)d,术后平均肛门排气时间(2.7±0.5)d,术后均未出现特殊并发症.术后随访3 ~15个月,患者各种影像检查和血液肿瘤标记物检测均未发现肿瘤复发迹象,患者饮食基本正常.结论 胃癌D2淋巴结清除术作为胃癌的标准根治术,手术难度大,围术期规范化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的恢复.

    作者:周淑玲;郑逸锋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自制松花粉膏治疗乳腺癌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自制松花粉膏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皮肤损伤采用自制松花粉膏治疗,对照组患者皮肤损伤采用湿润烧伤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皮肤损伤愈合时间.结果 观察组皮肤损伤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自制松花粉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时间短、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建鄂;匡玉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