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江霞;谭伟;秦鹏;胡勤明
目的 总结经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LTME)治疗直肠癌的护理方法.方法 25例行LTME患者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护理评估、肠道及皮肤准备,术后做好病情观察、呼吸道护理、饮食护理、体位护理、心理护理、肛周皮肤护理并指导肛门括约肌功能锻炼.结果 25例手术患者手术顺利,无中转开腹,术毕均安全返回病房,术后24 h可下床活动,24~48 h肠道通气恢复,出院时生活完全自理,患者生活质量均良好,无1例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 通过精心、细致、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密切的病情观察使治疗达到良好的效果,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减轻术后不适,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刘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认知干预在老年脑梗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认知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康复治疗的依从性.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SDS、SAS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康复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认知干预可提高脑梗死患者对自身病情的认知,提高康复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金义兵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对胆囊及胆总管结石患者三镜联合治疗后的护理效果,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胆囊及胆总管结石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5%,对照组为78.6% (31/44),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81%,对照组为18.2%,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整体护理对于胆囊及胆总管结石患者三镜联合治疗后不仅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而且能够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谭建辉;吴小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急诊创伤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4月收治60例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患者入院后首先判断病情,然后进行院内安全转运、急救等,总结其具体急救护理措施及抢救结果.结果 该组患者均能在20 min内接入手术室,并完成准备工作.抢救成功57例,成功率为95.0%.护士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及医生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分别为(97.7±5.2)分、96.7% 、91.7%.结论 必须提高急诊手术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抢救效率,争取有效的抢救时间,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刘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家庭健康教育对脑膜炎患儿家长护理知识及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64例脑膜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其中观察组患儿家长给予家庭健康教育,对照组患儿家长给予常规健康教育,通过问卷评分方式调查患儿家长对脑膜炎知识、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两组患儿在出院时以及出院后2年的治愈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家长在脑膜炎知识、护理知识掌握程度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结论 家庭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脑膜炎患儿家长的护理能力,为患儿的治愈奠定了基础.
作者:薛慧婧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探究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院前救护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7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其中50例入院急救前行院前救护作为观察组,22例未行院前救护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入院后均立即进行急救,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以及格拉斯哥昏迷(GCS)值.结果 观察组50例中31例痊愈,占62%,28例好转,占56%,1例死亡,占2%,对照组22例中7例痊愈,占31.82%,9例好转,占40.91%,6例死亡,占27.27%,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15 d后观察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院前救护可以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后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者死亡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周细银;张梓童;蒋彩霞;范学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PBL教学法对护理专业大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校2008级护理专业护生253名,将127名护生设为实验组,126名护生设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PBL教学进行PBL教学干预.采用《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气质测试》(CCTDI 2000)进行问卷调查,观察两组护生在PBL教学干预前后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 提高创新能力条目的评分两组无明显差异性,时间合理条目对照组评分高于实验组(P<0.05),其余16个条目评分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理论考试成绩实验组总分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论述题、案例分析题得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CCTDI量表评分实验组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各项目的评分实验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在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方面较传统教学法有较大优势.
作者:黄卫东;刘兴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个体化护理模式对BiPAP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 40例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按住院先后顺序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个体化护理组,常规护理组采用BiPAP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加常规护理;个体化护理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个体化护理.采用无创正压通气后2h、24 h的血气分析值(pH值、PaCO2、PaO2)及治疗后48 h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评估两种不同护理模式的效果.结果 经BiPAP通气治疗后2h,两组患者血气分析pH值、PaCO2改善不明显,但个体化护理组的PaO2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常规护理组的改善不明显;两组患者经BiPAP通气治疗后24 h,pH值、PaO2、PaCO2均有改善(P<0.05),其中个体化护理组PaO2、PaCO2较常规护理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48 h后两组的辅助呼吸肌评分均下降,但个体化护理组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PAP无创通气能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指标及临床症状,个体化护理措施在争取患者配合、提高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方面效果优越,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钟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手术室局麻药中毒的风险管理及护理.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行局麻手术治疗的患者46例.根据其使用的管理模式及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局麻药物中毒率、麻醉医师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综合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局麻药物中毒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综合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针对性的局麻药物中毒风险管理及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中毒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李文红;黄毅然;陈睿;刘真;刘晓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哮喘患者治疗效果及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的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哮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及治疗的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72.5%,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哮喘知识掌握情况和治疗的依从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能改善哮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和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杨爱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减轻产妇产后疼痛的作用.方法 选取顺产分娩的产妇2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128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干预护理.观察两组产妇产后的疼痛情况.结果 对照组产妇产后疼痛程度明显高于干预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产妇产后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亚芬;刘宏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对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 纳入150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绷紧皮肤垂直注射法为A组,提捏皮肤垂直注射法为B组,传统注射法为C组.比较各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 3组间疼痛程度有差异;其中A组与B组患者之间重度疼痛患者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组、B组间比较,重度疼痛患者比例有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绷紧皮肤垂直注射法或提捏皮肤垂直注射法能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优于传统注射法.
作者:李淑珍;陈爱兰;岳焕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系统宣教在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心功能.结果 观察组的FPG、2 hFPG、HbAlc改善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LVEF、SV、CO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系统健康宣教能显著提高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良好的控制血糖水平,改善心功能.
作者:赵娜;黎秋月;马伟伟;鲍瑾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脑外伤性癫痫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提出合理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脑外伤性癫痫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一般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实施依从性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治疗效果、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满意度和出院后按时复诊率等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依从性、治疗效果、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满意度和出院后按时复诊率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外伤性癫痫患者的依从性进行分析,实施合理的应对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节约医疗成本,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按时复诊率,值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马晶;苏义;玄晶;王晓慧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护理措施及其重要意义.方法 选取我科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对本组患者进行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并配合全面的护理,主要包括术前病房准备,术前护理,术中合理调整肝素用量,合理补充钙剂,术后进行深静脉置管部位的护理等,观察效果.结果 本组10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平均治疗3.18次,治疗后,患者总胆红素水平降低,胆碱酯酶及凝血酶原活动提高,较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蛋白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球蛋白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不显著.结论 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可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提高疗效,需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才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治疗顺利进行,需引起重视.
作者:陈江霞;谭伟;秦鹏;胡勤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人工肝血液灌流治疗重症肝炎伴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 在综合内科治疗的基础上,行血液灌流治疗重症肝炎伴肝性脑病,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肝性脑病程度、肝功能、电解质、血常规情况.结果 患者意识及各项生化指标均较前好转.结论 血液灌流在无血源情况下是治疗治疗肝性脑病的有效手段之一.
作者:苏春雄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连续性护理对HIV感染孕妇的孕期保健作用.方法 选取产前检查并确诊HIV感染孕妇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观察组患者实施从孕期确诊到出院后42 d的连续性护理,对照组孕妇采用常规性护理,观察两组孕妇用药依从性、孕期的心理状态的差异性.结果 出院42 d随访发现,两组孕妇整体依从性均为100%,观察组用药的完全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CL-90评分对照组普遍具有较严重的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得分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通过对HIV孕妇实行连续性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孕妇孕期保健水平,消除孕妇孕期紧张、焦虑、抑郁的心理,顺利度过妊娠期.
作者:陈少平;宁艺芳;李林鲜;崔璐;谭云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间断用冷在小面积热液体烫烧LCT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121例小面积热液烫伤患者,对照组60例按照传统治疗,即清创包扎,按时换药;观察组61例烫伤后立即用自来水冲洗,冰块或有包装的冰冻食品局部冷敷.观察两组伤后24 h内是否使用止痛剂,创面面积变化;创面治愈所用时间.结果 对照组42例口服止痛剂,53例起水疱后,创面有所扩大;观察组24 h内无一例使用止痛剂,无一例起水疱,47例烫伤面积有所缩小;治愈时间明显不同,对照组为7~21 d,观察组为2~8d.结论 单纯小面积热液体烧伤后,立即用自来水冲洗,然后局部间断用冷的方法效果显著,临床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作者:刘丽;卢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血液灌流治疗每周2~3次,每次2h,根据皮损及症状改善情况连续4~6次.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表现、体征以及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变化.结果 血液灌流能有效控制银屑病的临床症状,迅速清除患者体内的免疫复合物,不同程度的降低血液中免疫球蛋白.结论 血液灌流治疗银屑病较为有效、方便易行,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高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疼痛缓解情况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0年8月至2011年2月9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症状缓解情况及溃疡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痊愈35例,好转8例,症状缓解率为9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观察组2年内的复发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2% (P<0.05).结论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缓解不良心理,减轻疼痛,降低疾病复发率.
作者:闫小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