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连珍
目的 探讨人本护理服务在外科手术室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本院实施外科手术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本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配合度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SAS、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外科手术室实施人本护理服务有助于改善患者手术情绪,提高患者手术配合度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龚俊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过渡期护理对前列腺增生患者接受前列腺摘除术出院后膀胱排尿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选取前列腺增生患者6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患者接受前列腺摘除术后采用过渡期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接受前列腺摘除术后采用常规随访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膀胱排尿功能完全恢复所需要的时间及恢复程度,以及并发症消除的速度.结果 实验组出院后出现血尿5例,经指导患者多饮水,口服药物后及时得到控制,6例尿失禁患者通过指导膀胱功能训练,全部于术后3个月内膀胱排尿功能完全恢复;1例继发尿道狭窄行尿道扩张1次,持续保持排尿通畅,无一例因较严重并发症需要再住院.对照组出现血尿4例,需要输液止血治疗2例;5例尿失禁患者通过膀胱功能训练,3个月内膀胱排尿功能完全恢复12例,其余于术后6个月内膀胱排尿功能完全恢复;2例继发尿道狭窄分别行尿道扩张保持排尿通畅.过渡期护理能及时指导实验组患者健康行为,保持良好的依从性,膀胱排尿功能完全恢复所需要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恢复程度较彻底.过渡期护理能及时指导实验组患者健康行为,保持良好的依从性,膀胱排尿功能完全恢复所需要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恢复程度较彻底.结论 过渡期护理对前列腺增生患者接受前列腺摘除术出院后膀胱排尿功能恢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钟碧玲;黄春红;黄庭;卢燕芳;尹金贵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产褥期产妇产后恢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2009年4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42例产褥期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记录并对比两组产妇产后心理健康、饮食睡眠及泌乳、感染状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褥期心理恢复良好占95.24%,饮食睡眠良好占80.95%,泌乳良好占95.24%,未见产后感染;对照组产妇产褥期心理恢复良好占76.19%,饮食睡眠良好占61.91%,泌乳良好占57.14%,阴道感染2例,占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后,满意总人数18例,综合满意度85.71%;观察组患者接受全面优质护理后,满意总人数21例,综合满意度100%.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提升产褥期产妇产后恢复效果,大大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凤喜;郭琼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门诊及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64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给予一般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心理干预、康复训练、自我监测等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护理前后血脂、血压及对病症认知程度的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血脂明显改善(P<0.05),血压明显下降(P<0.05);认知行为、生活质量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滕海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宫外孕大出血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宫外孕大出血手术患者106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整体护理组和传统护理组,每组53例.传统护理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整体护理组主要进行整体护理,包括心理支持、饮食护理、起居护理、出血的观察、病情监测.结果 整体护理组比传统护理组疗效更好,治疗期间并发症更少.结论 采用整体护理的方式进行治疗的宫外孕大出血患者在恢复上表现较好,风险较低,预后较好.
作者:蒋明英;李仁秀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理衰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心内科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住院时间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且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可以有效提高其治疗成功率,并且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得到有效的提高,具有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邓小琴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围产门诊登记在册初产妇32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162例)和对照组(160例).两组受试者均于每次来院体检时通知下次检时间,对照组不做其它护理,研究组受试者则给予阶段性的健康教育,主要分为早孕期、孕期和产前三个阶段.观察两组初产妇分娩方式、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 研究组初产妇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第一、二、三产程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围产门诊实施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初产妇对妊娠分娩的科学认识,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减轻分娩痛苦,提高母婴安全性,可促进初产妇分娩良好结局.
作者:罗雁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359例二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59例二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全部痊愈出院,术后11例患者麦氏点处切口感染,经充分引流及切口换药后愈合.1例出现右下肢股动脉血栓,予以切开取栓后痊愈.结论 做好术前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采取有效和正确的护理措施是减少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董玉宁;范文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使用人工辅助呼吸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40例,使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护理.结果 本组高血压性脑出血昏迷患者给予人工辅助呼吸通气,33例顺利配合,安全撤机,恢复正常呼吸.平均ICU住院(24 ±2)d;肺部感染4例,治愈4例;死亡3例.患者治疗3、7d后血气分析指标和肺部感染评分差异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昏迷患者采用人工辅助呼吸,伴随正确的护理手法,可以大大减轻肺部感染,有助于患者延长生命,为治疗争取时间.
作者:张巍;逯晓珊;秦玉玲;邓艳;张菁穆;世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全结肠净化排毒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患者均采用全结肠净化排毒治疗,治疗期间均加强护理以预防心理问题和并发症的出现,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和临床症状积分的变化.结果 3例患者死亡,1例患者11个月后开始腹膜透析,治疗后尿素氮(BUN)、肌酐(Cr)低于治疗前,内生肌酐清除率(Ccr)高于治疗前(P<0.05).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所有患者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结论 全结肠净化排毒治疗可显著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会接;徐燕;崔欣;张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前瞻性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冠心病住院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心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为预防便秘的发生采用前瞻性护理,比较两组患的便秘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在排便间隔、粪便性状、排便困难、用力排便等临床症状评分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前瞻性护理能够有效预防冠心病患者便秘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心理疗法在癌症患者心理康复中的效果,为促进患者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60例住院癌症患者按抛硬币分组法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接受系统性的抗癌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支持性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研究组则给予系统性健康教育、音乐疗法和心理剧为主要形式的综合性心理干预,观察时间为8周.干预前后,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和症状自评量表对两组的康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①干预前,两组TSCS和SCL-90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干预后,研究组TSCS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SCL-90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心理疗法能够帮助癌症患者消除负性自我概念,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有利于患者心理康复.
作者:赵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工作坊式健康教育模式在新生儿家庭护理指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孕产妇253例,随机分为工作坊组(123例)和对照组(130例).工作坊组接受工作坊式新生儿家庭护理指导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接受常规社区健康教育.观察两组孕产妇知识评价、技能评价及满意度评价情况.结果 工作坊组孕产妇在干预后脐部护理知识、营养添加知识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母乳喂养、抚触情况、新生儿洗澡以及奶具清洁消毒四个方面的技能均优于对照组(P<0.05),工作坊式健康教育的满意率为98.4%.结论 工作坊式健康教育模式是新生儿家庭护理指导开展的有效工作模式,能够提高孕产妇及社会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启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儿童颅咽管瘤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颅咽管瘤患儿4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围手术期全程护理.观察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家长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程护理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家长满意度,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全身麻醉后留置尿管患者耐受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全身麻醉术后留置尿管的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干预组在全身麻醉前给予系统的相关知识宣教,麻醉苏醒期给予人文关怀,对照组给予常规留置尿管护理.采用五点口述分级评分法、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麻醉前和麻醉清醒后进行评价,比较两组麻醉清醒后耐受率、焦虑的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和对照组在麻醉苏醒后耐受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苏醒后6h焦虑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满意度达97%,对照组满意度89%,干预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术后留置尿管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地减轻其焦虑情绪,提高尿管留置期间的耐受性和满意度.
作者:傅玉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治疗作用,以及产后抑郁症与母体性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 将产后6周内诊断为产后抑郁症的42名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健康教育,21例),综合性心理干预组(简称干预组,常规护理+健康教育+综合性心理干预,21例).干预措施包括认知疗法、心理支持疗法、行为疗法、团体疗法、放松疗法、音乐疗法等.两组分别在综合性心理干预前、干预后1周、6周、6个月时追踪观察,并进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测量,同时抽晨静脉血4~5 ml,测血清雌二醇,孕酮含量.结果 干预组经综合性心理干预1周,6周,6个月后,EPDS指数逐渐下降,雌激素水平逐渐回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别.结论 结果表明心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产后抑郁症状,并缩短病程,使性激素水平有一定程度的回升,也是目前临床治疗产后抑郁症安全有效的措施.
作者:童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对患者满意度的作用.方法 选取就诊的行关节镜手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体位护理、伤口护理、引流管护理、饮食护理等一般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患者出院前发放调查问卷评价舒适护理的应用程度和患者对舒适护理的满意度,观察患者术后第1、3、5天患者的疼痛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对舒适护理服务应用程度和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3天和第5天,实验组患者的疼痛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重要方法.
作者:黄智敏;曾秀坚;谢锦枝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信息支持在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信息支持,比较两组的治疗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评分、自我效能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生活能力和运动能力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信息支持能够增强患者对脑梗死治疗的认知,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康复信心,改善康复效果.
作者:高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在导医服务中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 在我院就医的病人2 368例,根据是否提供整体护理的导医服务分为观察组1 184例,对照组1 184例,调查就诊患者心理状态、误诊率、治愈率、合理住院率、就诊满意度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各项观察项目及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患者的肯定和信任明显增加,同时激发了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形成良性循环,从而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大程度消减患者对住院的恐惧感.
作者:卢惠卿;廖瑛华;眺叶珊;何秋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护理流程对口腔种植患者种植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经全颌种植义齿修复慢性中重度牙周炎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流程优化,比较两组患者的种植成功率、护理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种植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医护配合影响工作的次数、器械维护受影响的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士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及医生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流程优化可改善护理工作效率,提高口腔种植患者的种植成功率.
作者:韦春华;郑玉萍;曾美荣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