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适护理在血液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曹旭源

关键词:舒适护理, 血液透析护理, 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在血液护理中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治疗的白血病患者85例随机分为干预组40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有针对性的舒适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舒适度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后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护理中实施舒适护理,可以有效提高医院护理服务的质量,大大提高了患者的舒适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预警管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预警管理在精神科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2010年11月1日至2011年10月30日收治本病区的女性精神疾病(符合CCMD-3诊断标准)患者576例设为实验组,将2009年11月1日至2010年10月30日631例女性精神疾病患者设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精神科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以小组工作模式和团队合作的方法在病区实施精神科预警管理,按照“精神科意外事件征兆评估表”进行危险征兆评估,公示预警内容,确定个性化的预防控制计划.结果 预警管理后实验组意外发生总数、各类意外发生数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实验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满意度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预警管理模式,能显著降低病人意外事件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的满意度,降低病人自身和他人受伤害的风险.

    作者:徐柳柳;杜鹃;刘寿娟;张婧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干预及健康宣教对肺癌患者癌性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及健康宣教对肺癌患者癌性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74例肺癌化疗患者,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及健康宣教,将干预前后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患者在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及健康宣教后,患者健康状况和功能子量表评分升高,患者临床症状减轻,评分较护理前升高.结论 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及健康宣教可以提高肺癌患者化疗质量,降低患者疼痛程度.

    作者:顾丹凤;王慧虹;褚江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住院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 通过对住院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探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本院肝硬化病例19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护理策略.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肝硬化患者总体生活质量评分为(563.2±136.9)分.经调查发现共有121例(60.80%)肝硬化患者认为生活质量不理想.经相关因素分析可知,影响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医疗费用、生活自理能力、经济状况、职业、文化程度以及对疾病的认识情况.结论 针对不同人群应用不同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自我感受性及社会支持性,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

    作者:李月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141例心理门诊咨询者艾森克个性调查与分析

    目的 探讨心理门诊咨询者的艾森克个性特征,为提供更好的心理咨询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心理测评软件对2010年2至9月来我院心理门诊咨询者进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测定,并将测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男性:神经质高于常模,掩饰性低于常模(P<0.01);女性:神经质、精神质、内外向性值均高于常模,掩饰性低于常模(P<0.01);男女EPQ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理门诊咨询者存在情绪不稳定、倔强、外倾的人格特点,接诊医生应综合考虑病人个性特点,给予个性化咨询指导;分诊护士应合理安排咨询者就诊,以减少护患冲突和纠纷.

    作者:纪香萍;陈晓梅;张俊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信息支持对前列腺癌药物去势患者抑郁心理的作用

    目的 探讨信息支持对改善前列腺癌药物去势患者抑郁心理的作用.方法 选取住院行药物去势治疗的老年前列腺癌患者102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51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在确诊前列腺癌的第1天及出院后1个月采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进行心理状况测试,实验组首次测试后进行信息支持,对照组不进行信息支持.结果 出院后1个月实验组患者抑郁评分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系统规范的信息支持可以改善前列腺癌药物去势患者抑郁心理.

    作者:林春媚;陈少华;肖丽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妇幼保健院在出生缺陷护理干预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妇幼保健院通过对孕妇进行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评价其对出生缺陷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市妇幼保健院产妇(及新生儿)1 000例的临床病例资料,按照随机的方法,将所有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0例,观察组产妇给予全面的孕期指导及对婴儿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普通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的出生缺陷率达2.0%,500例孕妇中,有400例孕妇接受羊水染色体检查,其中4例出现染色体异常,经B超检查,2例出现神经管缺损,1例出现脑积水,3例出现先天性心脏病,所有异常的产妇均行引产术,引产率达100%.对照组新生儿的出生缺陷率达9.0%,500例孕妇中,有412例孕妇接受羊水染色体检查,其中14例出现染色体异常,经B超检查,13例出现神经管缺损,10例出现脑积水,8例出现先天性心脏病,所有异常的产妇均行引产术,引产率达100%.两组间差异(P<0.05),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整体、全面的孕期指导及对婴儿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可有效减少新生儿出生缺陷的概率,优生优育,加强婚前保健和孕期指导及宣传对我国的计划生育国策极为重要.

    作者:毛黎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初治肺结核患者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初治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初治肺结核患者100例,将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初治肺结核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初治肺结核患者设为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指导下的初治肺结核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态度和方式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态度和方式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活动能够明显降低初治肺结核患者的焦虑抑郁得分,减少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出现,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态度和方式的满意度.

    作者:李玉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指导作用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指导作用.方法 白内障患者120例根据健康教育参与的情况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都采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积极的健康教育措施.结果 两组手术成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视力、角膜横径与眼压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都有明显改善,但是组间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随访6个月,治疗组的躯体功能、生命活力、社交功能、心理健康得分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内障属于眼科问题也是健康问题,积极地健康教育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也为眼科健康方式的推广提供了实践依据.

    作者:封芬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析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及护理措施

    目的 观察并分析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以及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后患者不良生活习惯的改善,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等方面的影响.方法 选取糖尿病患者100例,并以此作为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及针对性护理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在对糖尿病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以及护理措施之后,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得到明显的改善,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得到显著的控制,血糖浓度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结论 临床中对糖尿病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以及护理措施,有助于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降低糖尿病的发展速度,有效控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廖世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健康宣教对行射频消融术的肝癌患者血清AFP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的实施对行射频消融术的肝癌患者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行射频消融术的40例肝癌患者,分为行健康教育A组和未行健康教育B组.另选取在我院行体检的健康人群10人作为对照,对照组均未有肝、肾、心脏疾患.运用全自动免疫定量生化仪检测对照组和A组、B组患者术前和术后血中AFP的表达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AFP的检测结果(10.8 ±4.6)μg/ml,A、B两组术前AFP检测结果为(471.7±28.0) 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A组AFP水平为(9.3 ±4.8)μg/ml,B组AFP水平为(17.6±6.9)μ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FP的表达有诊断肝肿瘤的作用,健康教育的实施对行射频消肖融术的肝癌患者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姜维华;王爱平;张鹏飞;魏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床边工作制护理对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床边工作制护理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颅脑损伤的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床边工作制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清醒时间少于对照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时的GOS良好率、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床边工作制有效地夯实了基础护理,改善了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作者:姜佩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在眼科门诊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眼科门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1月我院眼科门诊患者200例,将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就诊的患者设为常规组,将2011年11月将2012年11月就诊的患者设为干预组,每组10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门诊诊疗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态度和方式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态度和方式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均P <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态度和护理服务方式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唐玉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探讨ICU医院感染的原因和预防护理措施

    目的 讨论ICU(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原因,并且对预防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 对我院的77例ICU医院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其院内感染的各类原因,包括患者自身的一些情况(年龄、性别),自身免疫因素,在院所做的有创治疗,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医护的操作方面等.然后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探索出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 医院感染与患者的年龄有密切关系,年龄越大感染几率越大;有创治疗次数越多,感染也越容易;抗生素的不合理和不规律使用使得病原菌产生耐药性;医院的重症监护室的布置有问题或是医护人员不注重给患者创造一个无菌的环境,这都使得医院感染的几率升高.结论 只要加强对ICU的各项管理,注重无菌操作,尽可能地减少有创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对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提高患者的免疫力等诸多措施对预防医院感染是非常有意义的.

    作者:杨宇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理人员亚健康状况与工作压力的关系

    目的 分析医院护理人员的亚健康状况以及工作压力现状,探讨亚健康状况同工作压力之间的关系.方法 随机抽取两所医院不同科室的护理人员100名,采用亚健康状况自评表对护理人员的亚健康状况进行调查,采用工作压力源量表对护理人员工作压力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85%的护理人员存在亚健康状态,护理人员工作的压力主要是来自工作时间以及工作量方面,工作压力同其亚健康状况呈正相关的关系.结论 由于医院病患多,造成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大,从而导致出现亚健康症状的护理人员人数较多.医院方面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针对性措施进行预防和干预,以改善护士人员的身心健康状况,从而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水平和质量.

    作者:孟凡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探讨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对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 在妇科护理工作中,就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对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 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我院妇科住院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对观察组患者除开展围术期妇科护理之外加以运用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在两周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观察护理质量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运用情况的关系,并对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患者在进行围术期护理之前的心理状况均处于高焦虑状态,在实施分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对提高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质量有着正面的影响.

    作者:赵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脑动脉瘤破裂介入栓塞治疗及围术期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研究脑动脉瘤破裂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并配合优质的围术期护理,从而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脑外科收治的50例脑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50例患者均进行介入栓塞治疗,并配合给予精细的围术期护理,评价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50例脑动脉瘤破裂患者经过介入栓塞治疗配合细致的围术期护理,其中治愈48例,重残2例,无死亡病例发生,治愈率达96.0%,死亡率为0%.结论 介入栓塞治疗同时配合优质的围术期护理,可有效的治愈脑动脉瘤破裂,同时对于某些特殊的脑动脉瘤如形态复杂多变、位置特殊手术不能达到的肿瘤,介入治疗均可有效的治疗,治愈率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红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个性化护理对干部病房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干部病房患者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干部病房收治的患者60例,随机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B组患者按照医嘱进行基础常规护理,A组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结果 A组患者主动配合患者治疗、患者掌握健康知识、患者护理方式表示接受均显著高于B组(均P<0.05),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B组(P<0.05),护患纠纷投诉案例明显低于B组(P<0.05),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对干部病房患者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进一步保证患者护理质量,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产生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郭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多样性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多样性护理措施对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1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90例患者采取多样性护理干预措施,而对照组9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改善情况、治疗依从性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均较对照组患者出现了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也较对照组患者出现了明显提高,此外,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均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样性护理措施有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并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减少其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的预后恢复.

    作者:于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晚夜间实施总值班护士的作用

    目的 在护士长夜查房的基础上实行护理总值班制,达到加强薄弱环节管理、确保病人安全的目的,同时减轻夜班护士的工作压力,体现对护士的人性化管理.方法 设计总值班护士值班登记本,任命护师及以上职称、5年以上工作经验、具备良好心理素质、丰富专业知识、较强责任心、有一定管理能力的护理人员为总值班护士,负责晚夜间病区的全面护理管理工作.结果 实施总值班护士后,应对晚夜间的突发事件,医生、护士及病人的满意率较实施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结论 实施总值班护士保障了夜间护理安全,有利于护理管理者及时、全面、连续的掌握夜间护理工作动态,增强了总值班护士的综合素质,减轻了夜班护士的心理压力,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医生和护士的满意度.

    作者:许茜;吴萍;彭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医本科护生专业价值观的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中医本科护生专业价值观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高等护理教育机构培养护生专业价值观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护理专业价值观量表(NPVS-R)对223名中医本科护生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中医本科护生专业价值观总均分为(83.90±13.93);4个维度中信任维度得分指标高(69.5%),行动主义得分指标低(61.6%);根据每个条目的得分排序,排在前5位的条目是:维护患者的隐私权、保持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为自己的护理实践行为承担责任和义务、拒绝参与违背自己专业价值观伦理要求的护理工作、维护患者的道德尊严和法定权利.不同年级护理专业价值观总均分无明显差别,但在照顾提供维度,二年级护生得分高于三年级护生,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4);学习成绩自我评价不同的护生护理专业价值观认同度有明显不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2.452,P=0.035).LSD两两分析结果显示:自我评价成绩好的护生专业价值观总均分低于自我评价成绩较好(P =0.008)或一般(P=0.006)的护生,且4个维度得分均低于自我评价成绩较好或一般的护生.结论 中医本科护生专业价值观总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行动主义”维度认同度较低.与在职护士相比,护生更加注重维护病人的尊严和权利,而对于不断更新知识与技能的认知度不高.护理教育者应该更加关注成绩相对较好以及高年级特别是进入临床实习期护生专业价值观的培养与巩固.

    作者:张锦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