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黎黎
目的 在护士长夜查房的基础上实行护理总值班制,达到加强薄弱环节管理、确保病人安全的目的,同时减轻夜班护士的工作压力,体现对护士的人性化管理.方法 设计总值班护士值班登记本,任命护师及以上职称、5年以上工作经验、具备良好心理素质、丰富专业知识、较强责任心、有一定管理能力的护理人员为总值班护士,负责晚夜间病区的全面护理管理工作.结果 实施总值班护士后,应对晚夜间的突发事件,医生、护士及病人的满意率较实施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结论 实施总值班护士保障了夜间护理安全,有利于护理管理者及时、全面、连续的掌握夜间护理工作动态,增强了总值班护士的综合素质,减轻了夜班护士的心理压力,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医生和护士的满意度.
作者:许茜;吴萍;彭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超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认知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选取急性脑卒中患者198例,随机分为训练组(97例)和对照组(101例).两组均接受神经内科脱水、降颅压、脑代谢促进剂、营养神经细胞等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急性期2w后转入康复科进行康复训练;训练组在发病后就开始超早期康复训练,包括患肢良姿位摆放、被动活动患肢、稳定后指导主动功能训练.两组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0 d采用简式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评价法对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价,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法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果 训练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Ba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且较对照组亦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超早期进行正确合理的康复锻炼,能明显促进肌力的恢复,减轻废用性萎缩程度,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李晓芸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泌尿外科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0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住院的行泌尿外科手术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资料,随机分为循证护理组(研究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疼痛程度和患者满意度等.结果 循证护理组患者平均疼痛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治疗总体满意度(88.9%)高于对照组(44.4%),P <0.05;循证护理组各并发症研究组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理念在泌尿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中能够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许祥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对恶性肿瘤患者应用人文关怀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住院的恶性肿瘤患者126例,按入住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人文关怀.采用自拟评分表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8.9%)(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后患者的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但观察组患者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恶性肿瘤患者应用人文关怀护理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显著提供护理满意率,同时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有利于患者的疾病转归.
作者:张彩滨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提高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31例为对照组,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38例为实验组.对照组患儿实施一般的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儿HB依从性、SF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HB依从性及SF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可以提高HB依从率为及SF依从率,降低心脏并发症、肝脏疾病、脾脏并发症、减少呼吸道感染、保证患儿正常生长发育,对提高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闻锦琼;吕艺霞;张伟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对降低肝癌患者术前焦虑情绪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35例选择手术治疗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常规的术前护理措施,观察组7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情绪改善情况.结果 采用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情绪得到明显缓解,其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健康教育患者中,自费患者、中青年患者的焦虑情绪较为明显,而经过健康教育护理措施,其焦虑情绪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护理措施对降低肝癌患者的术前焦虑情绪具有十分显著的干预效果,有利于手术的成功和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少文;王贤明;张文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妇幼保健院通过对孕妇进行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评价其对出生缺陷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市妇幼保健院产妇(及新生儿)1 000例的临床病例资料,按照随机的方法,将所有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0例,观察组产妇给予全面的孕期指导及对婴儿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普通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的出生缺陷率达2.0%,500例孕妇中,有400例孕妇接受羊水染色体检查,其中4例出现染色体异常,经B超检查,2例出现神经管缺损,1例出现脑积水,3例出现先天性心脏病,所有异常的产妇均行引产术,引产率达100%.对照组新生儿的出生缺陷率达9.0%,500例孕妇中,有412例孕妇接受羊水染色体检查,其中14例出现染色体异常,经B超检查,13例出现神经管缺损,10例出现脑积水,8例出现先天性心脏病,所有异常的产妇均行引产术,引产率达100%.两组间差异(P<0.05),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整体、全面的孕期指导及对婴儿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可有效减少新生儿出生缺陷的概率,优生优育,加强婚前保健和孕期指导及宣传对我国的计划生育国策极为重要.
作者:毛黎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讨论ICU(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原因,并且对预防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 对我院的77例ICU医院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其院内感染的各类原因,包括患者自身的一些情况(年龄、性别),自身免疫因素,在院所做的有创治疗,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医护的操作方面等.然后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探索出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 医院感染与患者的年龄有密切关系,年龄越大感染几率越大;有创治疗次数越多,感染也越容易;抗生素的不合理和不规律使用使得病原菌产生耐药性;医院的重症监护室的布置有问题或是医护人员不注重给患者创造一个无菌的环境,这都使得医院感染的几率升高.结论 只要加强对ICU的各项管理,注重无菌操作,尽可能地减少有创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对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提高患者的免疫力等诸多措施对预防医院感染是非常有意义的.
作者:杨宇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泌尿系统结石疼痛的心理护理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来我院接受泌尿系统结石治疗的患者198例,其中98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作为对照组,其余10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作为观察组,分别以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治疗后疼痛缓解时间、护理焦虑度、临床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作为临床观察指标,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评分为(2.8±1.3)分,对照组为(4.2±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为(2.2±1.9)d,对照组为(5.3±2.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后焦虑度为(9.01±1.89)分,对照组为(18.56±1.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87.00%,对照组患者为7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00%,对照组为8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泌尿系统结石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缓解疼痛时间及焦虑感,对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丁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孕晚期干预支持对孕妇产时认知行为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建卡并定期产检的孕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前检查和孕期指导;观察组给予常规产前检查和孕期指导的基础上,给予孕晚期干预支持,包括分娩教育课程.比较两组孕产妇干预后分娩方式、认知行为情况、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Apgar 评分等.结果观察组分娩知识与分娩态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05),产时应对行为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后2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孕晚期干预支持可显著提高孕妇产时认知行为,提高阴道分娩率,减少术中出血量,使孕妇产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春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总结了应用硬膜外置管行持续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护理.运用护理程序,对8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介绍硬膜外置管的治疗方法、注意事项,治疗前对患者进行身体评估及心理护理,置管时做好护理配合,置管后密切观察病情,做好基础护理、导管护理、用药护理及康复指导.80例行持续硬膜外神经阻滞的患者治疗效果满意,显效47例(58.75%),有效32例(40%),无效1例(1.25%),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正确合理的护理是硬膜外置管行持续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重要环节,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白雪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在行皮肤扩张器植入术修复头皮缺损组织创面患者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住院需要进行头皮缺损组织创面修复的患者1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组9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的护理模式,术前做好皮肤准备,重视扩张器埋置期的外置注射壶、头部扩张皮肤和注水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原发病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随访6个月、1年后观察组患者的头皮缺损组织创面恢复良好,瘢痕消失,毛发生长良好,外观满意,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皮肤扩张器植入术修复头皮缺损组织创面患者的围手术期采用优质护理,疗效确切,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及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思洋;聂祥智;余墨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床边工作制护理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颅脑损伤的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床边工作制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清醒时间少于对照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时的GOS良好率、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床边工作制有效地夯实了基础护理,改善了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作者:姜佩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体检中心自2013年以来在健康体检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人性化护理实施前后患者体检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人性化护理实施后的体检依从性高于实施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性化护理实施后体检周期和平均用时短于实施前,突发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实施前,护理满意程度高于实施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以人为本,满足了体检者的健康需求,有效提高了体检的依从性、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是增强体检中心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选择.
作者:王明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危重患者压疮的预后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危重患者压疮24例作为普通护理组,选取收治的危重患者压疮24例作为优质护理组.普通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针对患者压疮的情况进行药物治疗和护理;优质护理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对患者进行正确评估,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压疮危险因素评分、护理效果和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压疮危险因素评分均有显著提高(P<0.05),优质护理组提高水平明显优于普通护理组(P<0.05),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普通护理组(P<0.05),创面愈合时间明显少于普通护理组(P<0.05).结论 对危重患者压疮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提高压疮的治愈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改善患者预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术前访视对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手术患者3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术前访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 观察组焦虑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访视能减轻手术患者的焦虑水平,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史秋莲;粱稳妹;赖梅;左艳琴;曾晓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在欣普贝生联合乳头刺激诱导分娩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6例足月妊娠有引产指征孕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研究组将欣普贝生1枚横置于孕妇阴道后穹窿(临产取出),置药2h后开始乳头刺激,每侧30 min,左右交替进行每1~2h1次,直至宫口开大3 cm.对照组将2.5单位缩宫素加入0.9%氯化钠溶液500 ml中,由8滴/min始调至规律宫缩(持续30 s,间隔5~6 min).对照组执行常规护理;研究组由助产士对产妇乳头进行有节奏地刺激,即将乳头向外牵引并进行提、拉等中等强度刺激.在将产妇从产床移至产后区观察2h期间,指导实习助产士、产妇或其丈夫进行刺激,时间共2h.结果 两组诱导分娩有效率、成功率、用药至临产时间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欣普贝生联合乳头刺激诱导足月分娩治疗中效果明显.
作者:余凤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择期经股动脉穿刺行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术中、术后进行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住院期间的心理状态、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遵医嘱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心理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冠脉介入治疗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能够明显降低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石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分析ICU获得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于2012年4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23例患者,按是否发生获得性感染将所有患者分为感染组47例与非感染组76例.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对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项目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以找出析ICU获得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多因素分析结果入ICU前合并呼吸系统疾病、ICU住院时间>7天、使用镇静药物、气管切开、导尿、中心静脉置管是ICU获得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入ICU前合并呼吸系统疾病、ICU住院时间>7d、使用镇静药物、气管切开、导尿、中心静脉置管是ICU获得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具备上述临床特征的患者,应加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降低获得性感染的发生.
作者:赵威莉;李桂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可视无痛人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的可视无痛人流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后均存在焦虑症状,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为(37.61±5.71)分,明显好于对照组(41.76±8.7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心理干预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术后恐惧,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对患者康复具有非常好的促进效果.
作者:郭翠琴;常慧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