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性化护理对体检者依从性和满意度的影响

王明雅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 体检者, 依从性, 满意度, 效率
摘要: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体检中心自2013年以来在健康体检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人性化护理实施前后患者体检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人性化护理实施后的体检依从性高于实施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性化护理实施后体检周期和平均用时短于实施前,突发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实施前,护理满意程度高于实施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以人为本,满足了体检者的健康需求,有效提高了体检的依从性、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是增强体检中心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选择.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循证护理在欣普贝生联合乳头刺激诱导分娩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在欣普贝生联合乳头刺激诱导分娩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6例足月妊娠有引产指征孕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研究组将欣普贝生1枚横置于孕妇阴道后穹窿(临产取出),置药2h后开始乳头刺激,每侧30 min,左右交替进行每1~2h1次,直至宫口开大3 cm.对照组将2.5单位缩宫素加入0.9%氯化钠溶液500 ml中,由8滴/min始调至规律宫缩(持续30 s,间隔5~6 min).对照组执行常规护理;研究组由助产士对产妇乳头进行有节奏地刺激,即将乳头向外牵引并进行提、拉等中等强度刺激.在将产妇从产床移至产后区观察2h期间,指导实习助产士、产妇或其丈夫进行刺激,时间共2h.结果 两组诱导分娩有效率、成功率、用药至临产时间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欣普贝生联合乳头刺激诱导足月分娩治疗中效果明显.

    作者:余凤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08例,按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在用药依从性、自我监测血糖、合理膳食及坚持运动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GQOL和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患者控制血糖,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郑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人性化护理对肺癌根治术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影响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肺癌根治术的患者40例,以人性化护理为分界点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围术期采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后的中、重度焦虑,抑郁的比例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 h、24h、48 h的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满足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的身心需求,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詹胜丹;王明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复发哮喘患者不良遵医行为调查及护理对策

    探讨导致哮喘复发的不良遵医行为及原因,寻找对策,为防治哮喘复发提供依据.对89例哮喘复发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不按时监测ACT及PEF、记录哮喘日记,不按要求复查肺功能,未接受系统的健康教育.不规范使用吸入药物是患者主要的不良遵医行为.患者不良遵医行为与患者缺乏哮喘知识,医护人员缺乏心理学知识,健康教育方法单一有关.应加强护理人员的知识培训,采用系统化健康教育方式,使患者接受系统化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减少患者哮喘复发次数,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重度哮喘死亡率.

    作者:吴顺琴;周艳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认知行为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在家务活动、心理状态、工作及经济情况等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观察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后遗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行为护理有利于增加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自我保健知识和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作者:王翠娥;杨佩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医本科护生专业价值观的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中医本科护生专业价值观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高等护理教育机构培养护生专业价值观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护理专业价值观量表(NPVS-R)对223名中医本科护生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中医本科护生专业价值观总均分为(83.90±13.93);4个维度中信任维度得分指标高(69.5%),行动主义得分指标低(61.6%);根据每个条目的得分排序,排在前5位的条目是:维护患者的隐私权、保持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为自己的护理实践行为承担责任和义务、拒绝参与违背自己专业价值观伦理要求的护理工作、维护患者的道德尊严和法定权利.不同年级护理专业价值观总均分无明显差别,但在照顾提供维度,二年级护生得分高于三年级护生,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4);学习成绩自我评价不同的护生护理专业价值观认同度有明显不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2.452,P=0.035).LSD两两分析结果显示:自我评价成绩好的护生专业价值观总均分低于自我评价成绩较好(P =0.008)或一般(P=0.006)的护生,且4个维度得分均低于自我评价成绩较好或一般的护生.结论 中医本科护生专业价值观总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行动主义”维度认同度较低.与在职护士相比,护生更加注重维护病人的尊严和权利,而对于不断更新知识与技能的认知度不高.护理教育者应该更加关注成绩相对较好以及高年级特别是进入临床实习期护生专业价值观的培养与巩固.

    作者:张锦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信息支持对前列腺癌药物去势患者抑郁心理的作用

    目的 探讨信息支持对改善前列腺癌药物去势患者抑郁心理的作用.方法 选取住院行药物去势治疗的老年前列腺癌患者102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51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在确诊前列腺癌的第1天及出院后1个月采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进行心理状况测试,实验组首次测试后进行信息支持,对照组不进行信息支持.结果 出院后1个月实验组患者抑郁评分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系统规范的信息支持可以改善前列腺癌药物去势患者抑郁心理.

    作者:林春媚;陈少华;肖丽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住院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 通过对住院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探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本院肝硬化病例19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护理策略.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肝硬化患者总体生活质量评分为(563.2±136.9)分.经调查发现共有121例(60.80%)肝硬化患者认为生活质量不理想.经相关因素分析可知,影响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医疗费用、生活自理能力、经济状况、职业、文化程度以及对疾病的认识情况.结论 针对不同人群应用不同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自我感受性及社会支持性,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

    作者:李月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层级培训中加入模块培训对年轻护士整体素质提高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针对性强的培训模式,以提高年轻护士的整体素质.方法 对2010年3月至2012年9月83名护理人员在层级培训中增加模块培训,护理部定期进行效果评估和反馈.结果 培训后护士的专科理论考核成绩优秀率、专业技能考核成绩优秀率、自我评价满意度、临床医生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培训前(P<0.01).结论 层级培训模式改变了护士千篇一律的培训形式,针对性更强,激发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加入模块培训大大提高了护士的理论、技能水平,动手能力、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工作能力,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陈轶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预警管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预警管理在精神科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2010年11月1日至2011年10月30日收治本病区的女性精神疾病(符合CCMD-3诊断标准)患者576例设为实验组,将2009年11月1日至2010年10月30日631例女性精神疾病患者设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精神科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以小组工作模式和团队合作的方法在病区实施精神科预警管理,按照“精神科意外事件征兆评估表”进行危险征兆评估,公示预警内容,确定个性化的预防控制计划.结果 预警管理后实验组意外发生总数、各类意外发生数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实验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满意度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预警管理模式,能显著降低病人意外事件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的满意度,降低病人自身和他人受伤害的风险.

    作者:徐柳柳;杜鹃;刘寿娟;张婧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滑膜关节持续被动活动器(CPM)在老年双下肢各关节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滑膜关节持续被动活动器(CPM)在老年双下肢各关节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 将2008年7月至2012年7月入院的100例老年双下肢骨折患者按照Rihaid Doll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行常规治疗方法及康复护理,观察组行滑膜关节持续被动活动器(CPM)康复治疗及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双下肢关节HSS评分、护理后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4.00%,明显小于观察组(92.0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双下肢关节HSS得分为(77 ±6)分,明显低于观察组(91±8)分,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叭01);根据QLQC-30生活质量评价标准,观察组各项指标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0%与8.00%,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滑膜关节持续被动活动器(CPM)在老年双下肢各关节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尤佳,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应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作者:黄晓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个性化护理对干部病房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干部病房患者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干部病房收治的患者60例,随机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B组患者按照医嘱进行基础常规护理,A组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结果 A组患者主动配合患者治疗、患者掌握健康知识、患者护理方式表示接受均显著高于B组(均P<0.05),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B组(P<0.05),护患纠纷投诉案例明显低于B组(P<0.05),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对干部病房患者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进一步保证患者护理质量,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产生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郭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湿性敷料对脓肿切开引流术患者术后伤口愈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湿性敷料在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脓肿切开引流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方法,观察组采用湿性敷料换药,两组患者护理方法基本相同,比较两组的伤口愈合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换药次数、伤口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伤口甲级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前在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等生活质量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湿性敷料有利于促进患者伤口愈合,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秀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鼻胃镜引导下空肠置管患者的护理

    报告了经鼻胃镜引导放置空肠营养管的方法,总结康复治疗的护理经验.选取采用鼻胃镜引导放置营养管患者70例,其中采用直视拖拉的方法置入11例,采用导丝引导的方法置入59例,两种置入方法成功率均为100%.经鼻胃镜引导空肠管导入的成功率高、安全性好、操作简单方便.

    作者:郭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综合性预防护理措施对腹部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

    报告了综合性预防护理措施对腹部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我院在2012年11月至2013年4月有86例患者进行了腹部腹腔镜手术,在围术期对所有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体位护理、肢体训练护理、饮食护理、局部观察护理、预防性抗凝护理、恢复期护理等综合性预防护理.86例患者经过健康教育、体位护理、肢体训练、饮食护理、局部观察、预防性抗凝、恢复期护理等综合性护理措施后,均痊愈出院,并且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通过对患者后期回访,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综合性预防护理措施可以极大程度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降低腹部腹腔镜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临床不安全因素,大限度地降低医疗纠纷和事故,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黄颜青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鼻内镜下腺样体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鼻内镜下腺样体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96例,均接受鼻内镜下腺样体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将上半年住院治疗的患儿作为对照组,将下半年治疗的患儿作为观察组,每组48例.其中对照组患儿围手术期间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儿的治愈、感染、复发、并发症发生率及患儿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中耳炎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愈、感染、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儿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鼻内镜下腺样体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鼓膜置管术中采取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的提高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王凤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加强操作培训对提高年轻护士素质的作用

    目的 探讨加强操作培训对提高年轻护士素质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我院在职和轮转的护士126名,成立操作培训品管圈(QCC)小组,以加强操作培训,提高职业素质为圈名,每组推荐一个职业能手作为圈长.由6名资深的护士长(未在本研究操作培训人员范围内)组织考核、培训等相关辅助工作,以QCC小组为培训单位对纳入研究的年轻护士进行操作培训(培训时间为半年).比较培训前后年轻护士的理论与实践技能成绩、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以及护理工作差错发生率.结果 与操作培训前比较,操作培训后年轻护士的理论考试分数、临床技能考试分数、患者对年轻护士的满意度均明显提高(P<0.05),护理工作差错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将QCC引入操作培训能显著提高年轻护士素质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赵艳;郝楠;李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孕晚期干预支持对孕妇产时认知行为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孕晚期干预支持对孕妇产时认知行为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建卡并定期产检的孕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前检查和孕期指导;观察组给予常规产前检查和孕期指导的基础上,给予孕晚期干预支持,包括分娩教育课程.比较两组孕产妇干预后分娩方式、认知行为情况、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Apgar 评分等.结果观察组分娩知识与分娩态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05),产时应对行为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后2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孕晚期干预支持可显著提高孕妇产时认知行为,提高阴道分娩率,减少术中出血量,使孕妇产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春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在小儿输液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在小儿输液中的应用价值,为小儿输液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8月到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需要输液治疗的小儿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在使用相同输液器材的条件下,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临床路径输液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输液依从性;对比两组患儿穿刺一次成功情况、输液残留量、疼痛情况及静脉炎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输液依从性为90.00%,对照组为62.50%,观察组输液依从性优良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一次成功例数、疼痛情况、输液残留量及静脉炎发生情况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5.00%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输液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输液依从性,且对提高穿刺成功率、防止疼痛和静脉炎的发生、提高药量的准确利用性有积极的作用,该护理方法的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护理工作借鉴应用.

    作者:苗德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子痫前期产妇标准化护理路径的应用与围产结局

    目的 探讨产妇标准化护理路径在子痫前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子痫前期的产妇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标准化护理路径,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健康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剖宫产率、胎盘早剥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标准化护理路径有利于子痫前期产妇掌握围产期知识,改善分娩结局,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马慧华;鲁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