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孕晚期干预支持对孕妇产时认知行为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徐春霞

关键词:孕晚期干预, 产时认知行为, 分娩结局
摘要:目的 探讨孕晚期干预支持对孕妇产时认知行为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建卡并定期产检的孕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前检查和孕期指导;观察组给予常规产前检查和孕期指导的基础上,给予孕晚期干预支持,包括分娩教育课程.比较两组孕产妇干预后分娩方式、认知行为情况、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Apgar 评分等.结果观察组分娩知识与分娩态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05),产时应对行为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后2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孕晚期干预支持可显著提高孕妇产时认知行为,提高阴道分娩率,减少术中出血量,使孕妇产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170例,按入院的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5例.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术前、术中、术后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并发症如切口感染、出血、胆漏、腹腔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肠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护理,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极大程度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手术治疗效果的提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晓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ICU获得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分析ICU获得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于2012年4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23例患者,按是否发生获得性感染将所有患者分为感染组47例与非感染组76例.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对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项目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以找出析ICU获得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多因素分析结果入ICU前合并呼吸系统疾病、ICU住院时间>7天、使用镇静药物、气管切开、导尿、中心静脉置管是ICU获得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入ICU前合并呼吸系统疾病、ICU住院时间>7d、使用镇静药物、气管切开、导尿、中心静脉置管是ICU获得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具备上述临床特征的患者,应加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降低获得性感染的发生.

    作者:赵威莉;李桂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妇幼保健院在出生缺陷护理干预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妇幼保健院通过对孕妇进行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评价其对出生缺陷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市妇幼保健院产妇(及新生儿)1 000例的临床病例资料,按照随机的方法,将所有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0例,观察组产妇给予全面的孕期指导及对婴儿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普通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的出生缺陷率达2.0%,500例孕妇中,有400例孕妇接受羊水染色体检查,其中4例出现染色体异常,经B超检查,2例出现神经管缺损,1例出现脑积水,3例出现先天性心脏病,所有异常的产妇均行引产术,引产率达100%.对照组新生儿的出生缺陷率达9.0%,500例孕妇中,有412例孕妇接受羊水染色体检查,其中14例出现染色体异常,经B超检查,13例出现神经管缺损,10例出现脑积水,8例出现先天性心脏病,所有异常的产妇均行引产术,引产率达100%.两组间差异(P<0.05),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整体、全面的孕期指导及对婴儿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可有效减少新生儿出生缺陷的概率,优生优育,加强婚前保健和孕期指导及宣传对我国的计划生育国策极为重要.

    作者:毛黎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104例,按照患者入院诊治顺序进行编号,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6.34±1.33) mmol/L、餐后2h血糖(10.16±1.17)mmol/L、糖化血红蛋白(6.13±1.68)%,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相应指标(10.87±1.27) mmol/L、(17.16±1.29) mmol/L、(11.34±1.83)%,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评分(95.26±1.59)、患者满意度(96.15%)、依从性(90.3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相应指标(83.59±3.21)、(80.77%)、(5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够明显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依从性及满意度,增强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值得推广.

    作者:黄金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在PK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PK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就诊的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184例,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表现为腰背疼痛,经CT检查确诊为压缩性骨折,骨密度提示为骨质疏松.随机分为对照组(86例)和实验组(98例).对照组实施单纯的手术治疗和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手术治疗外,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的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VAS评分和ODI评分.结果 出院时实验组VAS评分和O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K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配合优质护理,能够降低患者的疼痛,疗效显著.

    作者:朱明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家属家庭负担及心理健康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冠心病患者家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冠心病患者家属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仅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家庭负担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社会支持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士需要重视冠心病患者家属的身心需要,缓解其家庭负担,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赫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康复护理在早期颅脑外伤后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在早期颅脑外伤后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6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用药及神经节苷脂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采用氧化应激指标、Barthel评分评定患者治疗后的康复状况.结果 两组患者氧化应激指标(MDA、GPx、AOA)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Barthel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神经节苷脂药物联合康复护理应用于颅脑损伤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降低患者病残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磊;公静;丁翠翠;蔡蕾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闭塞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栓塞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以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4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血管通路为动静脉内瘘,将患者随机为研究组(20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内瘘闭塞情况及血小板(PLT)、红细胞压积(HCT)、血清白蛋白(ALB)与D-二聚体(D-D)等实验室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内瘘栓塞率为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78%,(P<0.05).PLT、HCT及D-D与内瘘闭塞发生率呈正相关,ALB与内瘘闭塞发生率呈负相关.结论 全面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内瘘闭塞风险,护理过程中应注意内瘘成形术前术后及内瘘成熟前护理,科学保护和使用内瘘,避免透析中低血压,注意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逐步纠正贫血,恰当应用抗凝治疗,同步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尽可能降低内瘘闭塞的发生率.

    作者:郭自炎;王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干预及健康宣教对肺癌患者癌性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及健康宣教对肺癌患者癌性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74例肺癌化疗患者,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及健康宣教,将干预前后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患者在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及健康宣教后,患者健康状况和功能子量表评分升高,患者临床症状减轻,评分较护理前升高.结论 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及健康宣教可以提高肺癌患者化疗质量,降低患者疼痛程度.

    作者:顾丹凤;王慧虹;褚江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延续性护理对早发冠心病患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目的 探究延续性护理对早发冠心病患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7月至2012年12月就诊的114例早发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主观幸福感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生活质量和主观幸福感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生活质量和主观幸福感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早发冠心病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主观幸福感.

    作者:栾海丽;孙国珍;邵筱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在眼科门诊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眼科门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1月我院眼科门诊患者200例,将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就诊的患者设为常规组,将2011年11月将2012年11月就诊的患者设为干预组,每组10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门诊诊疗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态度和方式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态度和方式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均P <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态度和护理服务方式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唐玉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一次性医用无纺纱布包装的无菌包经脉动真空灭菌器灭菌后湿包原因分析与控制

    目的 分析采用一次性医用无纺纱布包装的无菌包经脉动真空灭菌器灭菌以后发生湿包的原因,并探讨预防和控制湿包的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我院采用一次性医用无纺布包装的无菌包在脉动真空灭菌器灭菌过程中产生湿包的次数、分布位置以及原因.结果 针对常见湿包原因实施正确的预防和处理措施,有效控制了湿包的形成,本组湿包率为0.29%.结论 全面加强对灭菌消毒人员的技术操作规范培训,提高其责任心,掌握正确、规范的装卸技术,加强对灭菌过程的监护,规范灭菌前包装方式及包装过程,重视并控制可能造成湿包的环境因素,并积极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可有效降低湿包的发生率.

    作者:黄丽清;徐江玲;李钰婵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围生期全程优质护理对产妇的心理状态与分娩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围生期全程优质护理对产妇的心理状态与分娩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住院分娩产妇2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40例.对照组予常规产前准备、宣教及护理;观察组实施围生期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分娩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产妇的焦虑状况,比较两组产妇产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焦虑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产后1个月产妇的分娩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围生期全程优质护理可以改善产妇焦虑状况,降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晶晶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生活方式指导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复发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生活方式指导在消化性溃疡中的应用.方法 将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生活方式指导,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复发率显著少于对照组,HP根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自我护理、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等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生活方式指导有利于提高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复发率,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秦艳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系统护理在覆膜支架介入治疗外伤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系统护理在覆膜支架介入治疗外伤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外伤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1例.对照组患者覆膜支架介入治疗中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实施系统护理干预.术后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焦虑程度,同时统计两组患者手术后的住院时间.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焦虑状态明显降低(P<0.05),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 对覆膜支架介入治疗外伤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手术中采用系统护理有助于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绪,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詹惠敏;袁静;陈新梅;吉桂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假体植入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改良根治+乳房假体植入重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患者12例,密切配合手术,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等全程护理.结果 12例患者伤口愈合良好,未见严重并发症.术后外观等级优9例,术后外观等级良3例.术后随访,本组患者未发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 术前、术中和术后做好细致、科学、人性化的护理干预,可以为手术提供有利的条件,使患者以佳的心理、身体状态迎接手术,确保手术安全、有效;做好术后的常规护理,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和功能恢复,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毕景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经尿道膀胱腔内神经阻滞治疗间质性膀胱炎16例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经尿道膀胱腔内神经阻滞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0年7月至2011年11月我科住院治疗的16例女性IC患者进行经尿道膀胱腔内神经阻滞治疗,并根据手术流程进行术前和术后护理,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未见大量血尿、感染等并发症出现.术后16例患者的24 h排尿次数和夜间排尿次数减少,功能性膀胱容量增加,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疼痛指数、ICSI、及ICPI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尿道膀胱腔内神经阻滞为一项新的IC治疗技术,作为护理人员,应在掌握改项技术治疗流程和治疗特点的基础上,积极做好患者的术前准备和心理支持;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进行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并制定有效的并发症防治策略,以减轻患者痛苦,确保治疗效果.

    作者:施琳琳;谭星群;祁春香;程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急救护理干预在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急救护理干预在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收住的严重创伤急诊患者7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实验组实施急救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患者满意度、死亡率.结果 实验组抢救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抢救成功率及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严重创伤急诊患者应用急救护理干预后,采取急救护理干预方案后,临床救治流程针对性强,操作失误率低,能够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瞿丽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在雷替曲塞+奥沙利铂化疗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中的效果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患者采用雷替曲塞+奥沙利铂方案同步放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食管癌患者40例,采用雷替曲塞+奥沙利铂方案同步放化疗,同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患者近期疗效和治疗毒副反应.结果 患者治疗期间能够有效应对不良反应,患者RR率、CR率、1年生存率分别为87.50%、32.50%、82.50%.结论 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方案化疗联合放疗治疗期食管癌患者,根据药物与患者的个体情况,给与特定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有效应对治疗不良反应,顺利完成放化疗.

    作者:尚玉萍;滕亚莉;陈程;王忠明;奚艳;陈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Morse跌倒评估表在康复科患者防跌倒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Morse跌倒评估量表(MFS)在康复科患者防跌倒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康复科住院的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使用医院统一的防跌倒评分表评估患者,进行防跌倒护理;干预组应用Morse跌倒评估量表对患者进行跌倒评估,并进行针对性跌倒护理干预.比较护士对两组患者防跌倒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的比较、两组跌倒人次、患者对防跌倒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跌倒人次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 Morse跌倒护理评估量表在康复科的应用能降低跌倒的发生率,增加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

    作者:蒋桂花;林强;黄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