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桂花;林强;黄宏
目的 探讨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总结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48例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我院同期门诊体检无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的老年人46例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进行心理评估,并总结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分别为(57.32 ±4.79)分和(56.56±5.02)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躯体化、强迫、抑郁以及焦虑等因子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具有明显的躯体化、强迫、抑郁以及焦虑等心理状态,应针对以上心理状态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以促进老年患者病情的恢复.
作者:陈涛;张雅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眼科门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1月我院眼科门诊患者200例,将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就诊的患者设为常规组,将2011年11月将2012年11月就诊的患者设为干预组,每组10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门诊诊疗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态度和方式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态度和方式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均P <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态度和护理服务方式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唐玉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临床舒适护理对肺心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6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临床的舒适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正常的整体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达到100%,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以及住院费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肺心病患者给予临床舒适护理,可以明显减少住院天数以及住院费用,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杨笑;孙岩;王莹;李菊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中医本科护生专业价值观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高等护理教育机构培养护生专业价值观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护理专业价值观量表(NPVS-R)对223名中医本科护生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中医本科护生专业价值观总均分为(83.90±13.93);4个维度中信任维度得分指标高(69.5%),行动主义得分指标低(61.6%);根据每个条目的得分排序,排在前5位的条目是:维护患者的隐私权、保持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为自己的护理实践行为承担责任和义务、拒绝参与违背自己专业价值观伦理要求的护理工作、维护患者的道德尊严和法定权利.不同年级护理专业价值观总均分无明显差别,但在照顾提供维度,二年级护生得分高于三年级护生,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4);学习成绩自我评价不同的护生护理专业价值观认同度有明显不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2.452,P=0.035).LSD两两分析结果显示:自我评价成绩好的护生专业价值观总均分低于自我评价成绩较好(P =0.008)或一般(P=0.006)的护生,且4个维度得分均低于自我评价成绩较好或一般的护生.结论 中医本科护生专业价值观总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行动主义”维度认同度较低.与在职护士相比,护生更加注重维护病人的尊严和权利,而对于不断更新知识与技能的认知度不高.护理教育者应该更加关注成绩相对较好以及高年级特别是进入临床实习期护生专业价值观的培养与巩固.
作者:张锦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临床产科采用个性化助产模式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住院的孕产妇1086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3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个性化助产护理模式.观察两组产妇剖宫产率、护理满意度、新生儿Apgar评分等.结果 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产妇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Apger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产科采用个性化助产护理模式能有效地降低产妇剖宫产率,极大程度提高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新生儿出生后Apaer评分明显升高,对于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在小儿输液中的应用价值,为小儿输液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8月到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需要输液治疗的小儿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在使用相同输液器材的条件下,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临床路径输液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输液依从性;对比两组患儿穿刺一次成功情况、输液残留量、疼痛情况及静脉炎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输液依从性为90.00%,对照组为62.50%,观察组输液依从性优良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一次成功例数、疼痛情况、输液残留量及静脉炎发生情况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5.00%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输液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输液依从性,且对提高穿刺成功率、防止疼痛和静脉炎的发生、提高药量的准确利用性有积极的作用,该护理方法的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护理工作借鉴应用.
作者:苗德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高龄股骨骨折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至10月收治的46例高龄股骨骨折患者,按照有无术后并发肺部感染分组,其中14例并发肺部感染者为观察组,未并发肺部感染者32例为对照组,2组患者手术治疗方法相同,比较分析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方法.结果 观察组患者长期吸烟史及慢性支气管炎史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早期活动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长期吸烟史、慢性支气管炎史及早期活动是影响高龄股骨骨折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应针对以上危险因素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预防及降低高龄股骨骨折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李红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60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住院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精神科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进行为期8周的以健康教育、行为矫治、心理护理和文体娱乐活动为形式的系统性干预措施,采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综合评价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改善效果.结果 治疗前,SANS、IPRO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SANS、IPROS评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以健康教育、行为矫治、心理干预和文体娱乐活动为形式的系统性护理干预能够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促进其康复.
作者:王芬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探讨导致哮喘复发的不良遵医行为及原因,寻找对策,为防治哮喘复发提供依据.对89例哮喘复发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不按时监测ACT及PEF、记录哮喘日记,不按要求复查肺功能,未接受系统的健康教育.不规范使用吸入药物是患者主要的不良遵医行为.患者不良遵医行为与患者缺乏哮喘知识,医护人员缺乏心理学知识,健康教育方法单一有关.应加强护理人员的知识培训,采用系统化健康教育方式,使患者接受系统化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减少患者哮喘复发次数,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重度哮喘死亡率.
作者:吴顺琴;周艳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分析延续护理方案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建立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来我院就诊治疗的90例临床脑卒中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45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予以护理,45例试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以院外的延续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的脑卒中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护理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的脑卒中相关知识掌握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护理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及院外护理满意度均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 延续护理方案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建立十分有利于患者院外的康复,提高患者对本身疾病的认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久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在护士长夜查房的基础上实行护理总值班制,达到加强薄弱环节管理、确保病人安全的目的,同时减轻夜班护士的工作压力,体现对护士的人性化管理.方法 设计总值班护士值班登记本,任命护师及以上职称、5年以上工作经验、具备良好心理素质、丰富专业知识、较强责任心、有一定管理能力的护理人员为总值班护士,负责晚夜间病区的全面护理管理工作.结果 实施总值班护士后,应对晚夜间的突发事件,医生、护士及病人的满意率较实施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结论 实施总值班护士保障了夜间护理安全,有利于护理管理者及时、全面、连续的掌握夜间护理工作动态,增强了总值班护士的综合素质,减轻了夜班护士的心理压力,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医生和护士的满意度.
作者:许茜;吴萍;彭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孕晚期干预支持对孕妇产时认知行为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建卡并定期产检的孕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前检查和孕期指导;观察组给予常规产前检查和孕期指导的基础上,给予孕晚期干预支持,包括分娩教育课程.比较两组孕产妇干预后分娩方式、认知行为情况、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Apgar 评分等.结果观察组分娩知识与分娩态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05),产时应对行为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后2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孕晚期干预支持可显著提高孕妇产时认知行为,提高阴道分娩率,减少术中出血量,使孕妇产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春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研究脑动脉瘤破裂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并配合优质的围术期护理,从而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脑外科收治的50例脑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50例患者均进行介入栓塞治疗,并配合给予精细的围术期护理,评价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50例脑动脉瘤破裂患者经过介入栓塞治疗配合细致的围术期护理,其中治愈48例,重残2例,无死亡病例发生,治愈率达96.0%,死亡率为0%.结论 介入栓塞治疗同时配合优质的围术期护理,可有效的治愈脑动脉瘤破裂,同时对于某些特殊的脑动脉瘤如形态复杂多变、位置特殊手术不能达到的肿瘤,介入治疗均可有效的治疗,治愈率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红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子痫前期剖宫产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子痫前期剖宫产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术后VAS评分、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睡眠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在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等生活质量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适护理提高了子痫前期剖宫产患者术后的护理质量,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改善了生活质量.
作者:刘平;何少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体检中心自2013年以来在健康体检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人性化护理实施前后患者体检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人性化护理实施后的体检依从性高于实施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性化护理实施后体检周期和平均用时短于实施前,突发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实施前,护理满意程度高于实施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以人为本,满足了体检者的健康需求,有效提高了体检的依从性、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是增强体检中心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选择.
作者:王明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泌尿外科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0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住院的行泌尿外科手术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资料,随机分为循证护理组(研究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疼痛程度和患者满意度等.结果 循证护理组患者平均疼痛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治疗总体满意度(88.9%)高于对照组(44.4%),P <0.05;循证护理组各并发症研究组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理念在泌尿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中能够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许祥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的实施对行射频消融术的肝癌患者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行射频消融术的40例肝癌患者,分为行健康教育A组和未行健康教育B组.另选取在我院行体检的健康人群10人作为对照,对照组均未有肝、肾、心脏疾患.运用全自动免疫定量生化仪检测对照组和A组、B组患者术前和术后血中AFP的表达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AFP的检测结果(10.8 ±4.6)μg/ml,A、B两组术前AFP检测结果为(471.7±28.0) 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A组AFP水平为(9.3 ±4.8)μg/ml,B组AFP水平为(17.6±6.9)μ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FP的表达有诊断肝肿瘤的作用,健康教育的实施对行射频消肖融术的肝癌患者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姜维华;王爱平;张鹏飞;魏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22例采用切开复位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手术,观察组30例采用微创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手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微创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具有较佳的临床疗效,同时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老年患者手术耐受性,促进患者手术顺利完成和术后病情的早期恢复.
作者:汪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报告了综合性预防护理措施对腹部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我院在2012年11月至2013年4月有86例患者进行了腹部腹腔镜手术,在围术期对所有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体位护理、肢体训练护理、饮食护理、局部观察护理、预防性抗凝护理、恢复期护理等综合性预防护理.86例患者经过健康教育、体位护理、肢体训练、饮食护理、局部观察、预防性抗凝、恢复期护理等综合性护理措施后,均痊愈出院,并且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通过对患者后期回访,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综合性预防护理措施可以极大程度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降低腹部腹腔镜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临床不安全因素,大限度地降低医疗纠纷和事故,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黄颜青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体位活动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根据纳入标准,将129例拟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5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体位活动护理,包括温水泡脚、穴位刺激、腹部按摩、主动翻身、体位指导和早期活动.比较两组护理后的腹胀程度、胃肠道蠕动恢复时间和排气时间.结果 实验组术后的腹胀程度明显降低,术后胃肠道蠕动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显著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体位活动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胃肠蠕动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郭臻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