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延续护理方案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建立和应用效果临床分析

张久霞

关键词:延续护理, 脑卒中,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延续护理方案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建立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来我院就诊治疗的90例临床脑卒中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45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予以护理,45例试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以院外的延续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的脑卒中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护理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的脑卒中相关知识掌握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护理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及院外护理满意度均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 延续护理方案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建立十分有利于患者院外的康复,提高患者对本身疾病的认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指导作用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指导作用.方法 白内障患者120例根据健康教育参与的情况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都采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积极的健康教育措施.结果 两组手术成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视力、角膜横径与眼压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都有明显改善,但是组间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随访6个月,治疗组的躯体功能、生命活力、社交功能、心理健康得分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内障属于眼科问题也是健康问题,积极地健康教育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也为眼科健康方式的推广提供了实践依据.

    作者:封芬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极低体重儿围生期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围生期极低体重儿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诊断为极低体重儿的患儿120例,根据近端、中间及远端因素导致极低体重儿的死亡原因进行高危因素的分析.结果 围生期母体脐带低垂、绕颈;胎儿体重较小及合并颅内感染是导致围生期极低体重儿死亡的主要高危因素.结论母体脐带低垂、绕颈,体重低及颅内感染是导致围生期极低体重儿死亡的危险因素,应需要引起重视,同时还需要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

    作者:周春花;陈燕如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流程再造管理对急诊输液患者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流程再造管理对急诊输液患者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急诊输液的患者120例,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流程再造管理.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反馈方式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需求度和满意度情况.结果 护理差错或护理缺陷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需求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诊输液患者采取流程再造管理护理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作者:徐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析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及护理措施

    目的 观察并分析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以及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后患者不良生活习惯的改善,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等方面的影响.方法 选取糖尿病患者100例,并以此作为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及针对性护理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在对糖尿病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以及护理措施之后,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得到明显的改善,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得到显著的控制,血糖浓度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结论 临床中对糖尿病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以及护理措施,有助于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降低糖尿病的发展速度,有效控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廖世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CHF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组制定健康教育计划表,根据健康教育计划表的时间、内容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出院前采用本科室自行设计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调查表对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采用自制的健康教育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接受程度、满意度和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在临床护理中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可提高患者对心力衰竭危害性的认识,改善护理质量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李芳;徐彤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人性化护理对肺癌根治术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影响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肺癌根治术的患者40例,以人性化护理为分界点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围术期采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后的中、重度焦虑,抑郁的比例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 h、24h、48 h的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满足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的身心需求,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詹胜丹;王明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术前访视对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术前访视对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手术患者3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术前访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 观察组焦虑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访视能减轻手术患者的焦虑水平,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史秋莲;粱稳妹;赖梅;左艳琴;曾晓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认知行为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在家务活动、心理状态、工作及经济情况等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观察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后遗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行为护理有利于增加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自我保健知识和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作者:王翠娥;杨佩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留置针留置时间对肺癌化疗患者静脉血管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与肺癌化疗中静脉炎发生的关系.方法 将首次进行肺癌化疗的患者188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A组和B组,每组94例.A组患者在第1天紫杉醇类化疗完成后拔除留置针,应用铂类化疗药物时患者可选择是否留置静脉留置针,选择24G(小号)留置针.B组患者则在整个化疗结束后拔除留置针.结果 B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5),化疗血管在第二次化疗时的可重复使用情况B组明显低于A组(P<0.05),对再次使用留置针拒绝人数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 紫杉醇类化疗结束后应立即拔除静脉留置针,以保护静脉血管.

    作者:邱仲玉;杨桂霞;葛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141例心理门诊咨询者艾森克个性调查与分析

    目的 探讨心理门诊咨询者的艾森克个性特征,为提供更好的心理咨询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心理测评软件对2010年2至9月来我院心理门诊咨询者进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测定,并将测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男性:神经质高于常模,掩饰性低于常模(P<0.01);女性:神经质、精神质、内外向性值均高于常模,掩饰性低于常模(P<0.01);男女EPQ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理门诊咨询者存在情绪不稳定、倔强、外倾的人格特点,接诊医生应综合考虑病人个性特点,给予个性化咨询指导;分诊护士应合理安排咨询者就诊,以减少护患冲突和纠纷.

    作者:纪香萍;陈晓梅;张俊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理小组负责制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调查研究护理小组负责制对手术室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1年8月在手术室开展小组负责制护理模式的护士与患者50例作为调查观察组,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在传统服务病房中的护士与患者50例作为调查对照组.通过对两组患者的综合能力进行测评得出护理质量,通过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得出其住院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优质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十分满意度为90%、92%,这与对照组的40%、46%,具有显著性的差异性,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内实施护理小组负责制可以有效地提高护士的素质以及护理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不断提高患者住院满意度.

    作者:吴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舒适护理在血液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在血液护理中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治疗的白血病患者85例随机分为干预组40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有针对性的舒适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舒适度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后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护理中实施舒适护理,可以有效提高医院护理服务的质量,大大提高了患者的舒适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旭源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探讨ICU医院感染的原因和预防护理措施

    目的 讨论ICU(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原因,并且对预防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 对我院的77例ICU医院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其院内感染的各类原因,包括患者自身的一些情况(年龄、性别),自身免疫因素,在院所做的有创治疗,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医护的操作方面等.然后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探索出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 医院感染与患者的年龄有密切关系,年龄越大感染几率越大;有创治疗次数越多,感染也越容易;抗生素的不合理和不规律使用使得病原菌产生耐药性;医院的重症监护室的布置有问题或是医护人员不注重给患者创造一个无菌的环境,这都使得医院感染的几率升高.结论 只要加强对ICU的各项管理,注重无菌操作,尽可能地减少有创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对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提高患者的免疫力等诸多措施对预防医院感染是非常有意义的.

    作者:杨宇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假体植入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改良根治+乳房假体植入重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患者12例,密切配合手术,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等全程护理.结果 12例患者伤口愈合良好,未见严重并发症.术后外观等级优9例,术后外观等级良3例.术后随访,本组患者未发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 术前、术中和术后做好细致、科学、人性化的护理干预,可以为手术提供有利的条件,使患者以佳的心理、身体状态迎接手术,确保手术安全、有效;做好术后的常规护理,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和功能恢复,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毕景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探讨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对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 在妇科护理工作中,就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对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 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我院妇科住院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对观察组患者除开展围术期妇科护理之外加以运用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在两周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观察护理质量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运用情况的关系,并对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患者在进行围术期护理之前的心理状况均处于高焦虑状态,在实施分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对提高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质量有着正面的影响.

    作者:赵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脑梗死患者的心理干预及社区护理体会

    目的 对30例脑梗死,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在患者恢复期间,护士做好脑梗死患者的心理干预以及社区护理的工作.结果 经过有效护理,帮助这些患者及家属减少一定的治疗费用,减少患者的护理麻烦以及减轻患者的痛苦.结论 通过对脑梗死患者的心理干预措施以及社区护理可以提高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其死亡率.

    作者:黎瑞仪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住院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 通过对住院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探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本院肝硬化病例19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护理策略.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肝硬化患者总体生活质量评分为(563.2±136.9)分.经调查发现共有121例(60.80%)肝硬化患者认为生活质量不理想.经相关因素分析可知,影响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医疗费用、生活自理能力、经济状况、职业、文化程度以及对疾病的认识情况.结论 针对不同人群应用不同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自我感受性及社会支持性,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

    作者:李月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细节护理在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细节护理在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268例,根据患者入院的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1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采用细节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护理后对疾病的认知、自我护理能力、心理状态、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细节护理能有效地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改善其心理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预后情况良好,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同时很大程度的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医疗纠纷,促进护患关系的良好发展.

    作者:王芳婷;杨小丽;王萍;郭百叶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以及效果.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住院患者120例,按照入院先后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投诉率以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分别为0.0%、3.3%,对照组分别为6.7%、11.7%,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3%,对照组为83.3%,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鼻胃镜引导下空肠置管患者的护理

    报告了经鼻胃镜引导放置空肠营养管的方法,总结康复治疗的护理经验.选取采用鼻胃镜引导放置营养管患者70例,其中采用直视拖拉的方法置入11例,采用导丝引导的方法置入59例,两种置入方法成功率均为100%.经鼻胃镜引导空肠管导入的成功率高、安全性好、操作简单方便.

    作者:郭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