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教育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指导作用

封芬

关键词:白内障, 健康教育, 人工晶体植入术, 小切口,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指导作用.方法 白内障患者120例根据健康教育参与的情况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都采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积极的健康教育措施.结果 两组手术成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视力、角膜横径与眼压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都有明显改善,但是组间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随访6个月,治疗组的躯体功能、生命活力、社交功能、心理健康得分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内障属于眼科问题也是健康问题,积极地健康教育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也为眼科健康方式的推广提供了实践依据.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人性化护理对肺癌根治术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影响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肺癌根治术的患者40例,以人性化护理为分界点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围术期采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后的中、重度焦虑,抑郁的比例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 h、24h、48 h的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满足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的身心需求,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詹胜丹;王明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08例,按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在用药依从性、自我监测血糖、合理膳食及坚持运动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GQOL和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患者控制血糖,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郑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56例肺心病患者的临床舒适护理

    目的 探讨临床舒适护理对肺心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6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临床的舒适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正常的整体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达到100%,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以及住院费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肺心病患者给予临床舒适护理,可以明显减少住院天数以及住院费用,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杨笑;孙岩;王莹;李菊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探讨ICU医院感染的原因和预防护理措施

    目的 讨论ICU(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原因,并且对预防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 对我院的77例ICU医院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其院内感染的各类原因,包括患者自身的一些情况(年龄、性别),自身免疫因素,在院所做的有创治疗,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医护的操作方面等.然后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探索出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 医院感染与患者的年龄有密切关系,年龄越大感染几率越大;有创治疗次数越多,感染也越容易;抗生素的不合理和不规律使用使得病原菌产生耐药性;医院的重症监护室的布置有问题或是医护人员不注重给患者创造一个无菌的环境,这都使得医院感染的几率升高.结论 只要加强对ICU的各项管理,注重无菌操作,尽可能地减少有创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对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提高患者的免疫力等诸多措施对预防医院感染是非常有意义的.

    作者:杨宇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延续性护理对早发冠心病患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目的 探究延续性护理对早发冠心病患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7月至2012年12月就诊的114例早发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主观幸福感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生活质量和主观幸福感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生活质量和主观幸福感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早发冠心病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主观幸福感.

    作者:栾海丽;孙国珍;邵筱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64例经会阴冷冻靶向治疗前列腺癌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报告了经会阴冷冻靶向治疗前列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对64例前列腺癌患者行经会阴冷冻治疗,通过临床观察,分析其治疗后的并发症及原因,并总结护理措施.术后出现尿失禁18例,其中16例3~7d后恢复控尿,永久性尿失禁2例;原有性功能者18例中,术后出现勃起功能障碍12例;尿潴留2例;尿道直肠瘘1例.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癌靶向冷冻治疗术后,出现的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及相应的护理,均能恢复或好转.

    作者:李萍;梁静;魏雪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对恶性肿瘤患者应用人文关怀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住院的恶性肿瘤患者126例,按入住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人文关怀.采用自拟评分表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8.9%)(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后患者的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但观察组患者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恶性肿瘤患者应用人文关怀护理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显著提供护理满意率,同时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有利于患者的疾病转归.

    作者:张彩滨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人性化护理对体检者依从性和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体检中心自2013年以来在健康体检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人性化护理实施前后患者体检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人性化护理实施后的体检依从性高于实施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性化护理实施后体检周期和平均用时短于实施前,突发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实施前,护理满意程度高于实施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以人为本,满足了体检者的健康需求,有效提高了体检的依从性、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是增强体检中心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选择.

    作者:王明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骨髓穿刺输液术用于抢救不同原因所致危重患者效果观察

    目的 骨髓穿刺输液术用于抢救不同原因所致危重患者效果,为提高急救效果和抢救成功率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病情危重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外周静脉穿刺方法给予输液用药进行救治,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骨髓穿刺输液技术给予输液和用药救治.患者自入院抢救开始至输液通道建成时间,从开始抢救及从急救输液通道用药至血压回升时间;观察抢救4h内疗效:症状无改善,血压不升或< 90/60 mmhg,无尿或尿量<17 ml/h,SaO2<0.75为无效;反之为有效.结果 两组患者的救治效果在同一单位时间内建立通道时间、血压回升时间2项指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压回升的数值和每小时的尿量,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比较,观察组动、静脉血氧饱和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99,t=12.88,均P<0.01).两组患者病死率比较,观察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骨髓穿刺输液术是抢救不同原因所致危重患者的有效的方法之一.

    作者:张建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量表的设计与评价

    目的 设计并评价老年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量表.方法 通过德尔菲法设计并测定《老年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量表》,于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对我院242名住院老年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获得包括9个一级指标、31个二级指标的跌倒风险评估表;该表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84,评定者信度系数为0.739;内容效度指数为0.842,区分效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量表》构成合理,可信度高,适合用于评估老年住院患者的跌倒风险.

    作者:罗南;黎丽;李平平;闫雯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加强操作培训对提高年轻护士素质的作用

    目的 探讨加强操作培训对提高年轻护士素质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我院在职和轮转的护士126名,成立操作培训品管圈(QCC)小组,以加强操作培训,提高职业素质为圈名,每组推荐一个职业能手作为圈长.由6名资深的护士长(未在本研究操作培训人员范围内)组织考核、培训等相关辅助工作,以QCC小组为培训单位对纳入研究的年轻护士进行操作培训(培训时间为半年).比较培训前后年轻护士的理论与实践技能成绩、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以及护理工作差错发生率.结果 与操作培训前比较,操作培训后年轻护士的理论考试分数、临床技能考试分数、患者对年轻护士的满意度均明显提高(P<0.05),护理工作差错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将QCC引入操作培训能显著提高年轻护士素质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赵艳;郝楠;李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妇幼保健院在出生缺陷护理干预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妇幼保健院通过对孕妇进行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评价其对出生缺陷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市妇幼保健院产妇(及新生儿)1 000例的临床病例资料,按照随机的方法,将所有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0例,观察组产妇给予全面的孕期指导及对婴儿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普通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的出生缺陷率达2.0%,500例孕妇中,有400例孕妇接受羊水染色体检查,其中4例出现染色体异常,经B超检查,2例出现神经管缺损,1例出现脑积水,3例出现先天性心脏病,所有异常的产妇均行引产术,引产率达100%.对照组新生儿的出生缺陷率达9.0%,500例孕妇中,有412例孕妇接受羊水染色体检查,其中14例出现染色体异常,经B超检查,13例出现神经管缺损,10例出现脑积水,8例出现先天性心脏病,所有异常的产妇均行引产术,引产率达100%.两组间差异(P<0.05),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整体、全面的孕期指导及对婴儿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可有效减少新生儿出生缺陷的概率,优生优育,加强婚前保健和孕期指导及宣传对我国的计划生育国策极为重要.

    作者:毛黎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功能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风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安全对策

    目的 分析神经外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影响护理管理安全风险因素,探讨相应的护理安全对策.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我院232例神经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神经外科护理管理安全风险因素,制定合理的风险管理措施.结果 神经外科护理安全的主要因素是护理人员素质不高,护理人员技术水平偏低,护患沟通问题存在,管理体制不健全等.结论 改善影响神经外科护理安全的风险因素,加强风险管理对策,可有效地消除护理安全隐患,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纪凡;王秀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对降低肝癌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探讨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对降低肝癌患者术前焦虑情绪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35例选择手术治疗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常规的术前护理措施,观察组7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情绪改善情况.结果 采用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情绪得到明显缓解,其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健康教育患者中,自费患者、中青年患者的焦虑情绪较为明显,而经过健康教育护理措施,其焦虑情绪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护理措施对降低肝癌患者的术前焦虑情绪具有十分显著的干预效果,有利于手术的成功和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少文;王贤明;张文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综合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产后盆底肌肉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产后盆底肌肉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者进行综合预见性护理干预,将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护理后临床症状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综合预见性护理干预改善患者产后盆底肌肉组织,提高恢复效果.

    作者:程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假体植入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改良根治+乳房假体植入重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患者12例,密切配合手术,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等全程护理.结果 12例患者伤口愈合良好,未见严重并发症.术后外观等级优9例,术后外观等级良3例.术后随访,本组患者未发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 术前、术中和术后做好细致、科学、人性化的护理干预,可以为手术提供有利的条件,使患者以佳的心理、身体状态迎接手术,确保手术安全、有效;做好术后的常规护理,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和功能恢复,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毕景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104例,按照患者入院诊治顺序进行编号,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6.34±1.33) mmol/L、餐后2h血糖(10.16±1.17)mmol/L、糖化血红蛋白(6.13±1.68)%,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相应指标(10.87±1.27) mmol/L、(17.16±1.29) mmol/L、(11.34±1.83)%,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评分(95.26±1.59)、患者满意度(96.15%)、依从性(90.3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相应指标(83.59±3.21)、(80.77%)、(5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够明显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依从性及满意度,增强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值得推广.

    作者:黄金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预警管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预警管理在精神科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2010年11月1日至2011年10月30日收治本病区的女性精神疾病(符合CCMD-3诊断标准)患者576例设为实验组,将2009年11月1日至2010年10月30日631例女性精神疾病患者设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精神科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以小组工作模式和团队合作的方法在病区实施精神科预警管理,按照“精神科意外事件征兆评估表”进行危险征兆评估,公示预警内容,确定个性化的预防控制计划.结果 预警管理后实验组意外发生总数、各类意外发生数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实验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满意度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预警管理模式,能显著降低病人意外事件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的满意度,降低病人自身和他人受伤害的风险.

    作者:徐柳柳;杜鹃;刘寿娟;张婧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综合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并发症及生存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健康教育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血液透析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随访时的Alb、Hb显著高于对照组,TC和T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随访时的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症状(P<0.05).结论 综合健康教育有利于增加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知识,提高自护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率.

    作者:郑秀芬;张立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不同内固定方法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22例采用切开复位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手术,观察组30例采用微创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手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微创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具有较佳的临床疗效,同时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老年患者手术耐受性,促进患者手术顺利完成和术后病情的早期恢复.

    作者:汪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