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梅
目的 探讨综合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产后盆底肌肉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者进行综合预见性护理干预,将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护理后临床症状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综合预见性护理干预改善患者产后盆底肌肉组织,提高恢复效果.
作者:程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对降低肝癌患者术前焦虑情绪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35例选择手术治疗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常规的术前护理措施,观察组7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情绪改善情况.结果 采用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情绪得到明显缓解,其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健康教育患者中,自费患者、中青年患者的焦虑情绪较为明显,而经过健康教育护理措施,其焦虑情绪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护理措施对降低肝癌患者的术前焦虑情绪具有十分显著的干预效果,有利于手术的成功和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少文;王贤明;张文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无缝隙优质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1年4~6月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住院期间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无缝隙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出院前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2h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前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总体健康状况方面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缝隙优质护理可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强药物疗效,有效控制血糖,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屠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可视无痛人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的可视无痛人流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后均存在焦虑症状,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为(37.61±5.71)分,明显好于对照组(41.76±8.7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心理干预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术后恐惧,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对患者康复具有非常好的促进效果.
作者:郭翠琴;常慧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鼻咽癌放疗病人情绪和急性放射反应的作用.方法 选取收治的鼻咽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再实施心理干预措施.两组患者放疗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放疗期间全面观察和记录患者上消化道急性放射反应症状.结果 观察组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上消化道急性放射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鼻咽癌患者采取正确的心理护理有利于缓解放疗患者的焦虑情绪,减轻放疗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群开;叶云婕;陈丽;吴丽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栓塞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以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4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血管通路为动静脉内瘘,将患者随机为研究组(20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内瘘闭塞情况及血小板(PLT)、红细胞压积(HCT)、血清白蛋白(ALB)与D-二聚体(D-D)等实验室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内瘘栓塞率为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78%,(P<0.05).PLT、HCT及D-D与内瘘闭塞发生率呈正相关,ALB与内瘘闭塞发生率呈负相关.结论 全面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内瘘闭塞风险,护理过程中应注意内瘘成形术前术后及内瘘成熟前护理,科学保护和使用内瘘,避免透析中低血压,注意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逐步纠正贫血,恰当应用抗凝治疗,同步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尽可能降低内瘘闭塞的发生率.
作者:郭自炎;王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170例,按入院的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5例.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术前、术中、术后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并发症如切口感染、出血、胆漏、腹腔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肠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护理,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极大程度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手术治疗效果的提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晓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介入手术中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AMI急救患者1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3例.对照组围手术期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手术期采用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抢救成功率、术后并发症以及住院期间一般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患者胸痛、心率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针对AMI患者有较好的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及操作并发症的作用.
作者:王小娟;张萍;马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在血液护理中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治疗的白血病患者85例随机分为干预组40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有针对性的舒适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舒适度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后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护理中实施舒适护理,可以有效提高医院护理服务的质量,大大提高了患者的舒适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旭源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生活方式指导在消化性溃疡中的应用.方法 将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生活方式指导,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复发率显著少于对照组,HP根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自我护理、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等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生活方式指导有利于提高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复发率,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秦艳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心理门诊咨询者的艾森克个性特征,为提供更好的心理咨询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心理测评软件对2010年2至9月来我院心理门诊咨询者进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测定,并将测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男性:神经质高于常模,掩饰性低于常模(P<0.01);女性:神经质、精神质、内外向性值均高于常模,掩饰性低于常模(P<0.01);男女EPQ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理门诊咨询者存在情绪不稳定、倔强、外倾的人格特点,接诊医生应综合考虑病人个性特点,给予个性化咨询指导;分诊护士应合理安排咨询者就诊,以减少护患冲突和纠纷.
作者:纪香萍;陈晓梅;张俊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孕晚期干预支持对孕妇产时认知行为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建卡并定期产检的孕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前检查和孕期指导;观察组给予常规产前检查和孕期指导的基础上,给予孕晚期干预支持,包括分娩教育课程.比较两组孕产妇干预后分娩方式、认知行为情况、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Apgar 评分等.结果观察组分娩知识与分娩态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05),产时应对行为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后2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孕晚期干预支持可显著提高孕妇产时认知行为,提高阴道分娩率,减少术中出血量,使孕妇产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春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改良根治+乳房假体植入重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患者12例,密切配合手术,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等全程护理.结果 12例患者伤口愈合良好,未见严重并发症.术后外观等级优9例,术后外观等级良3例.术后随访,本组患者未发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 术前、术中和术后做好细致、科学、人性化的护理干预,可以为手术提供有利的条件,使患者以佳的心理、身体状态迎接手术,确保手术安全、有效;做好术后的常规护理,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和功能恢复,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毕景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患者采用雷替曲塞+奥沙利铂方案同步放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食管癌患者40例,采用雷替曲塞+奥沙利铂方案同步放化疗,同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患者近期疗效和治疗毒副反应.结果 患者治疗期间能够有效应对不良反应,患者RR率、CR率、1年生存率分别为87.50%、32.50%、82.50%.结论 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方案化疗联合放疗治疗期食管癌患者,根据药物与患者的个体情况,给与特定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有效应对治疗不良反应,顺利完成放化疗.
作者:尚玉萍;滕亚莉;陈程;王忠明;奚艳;陈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干部病房患者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干部病房收治的患者60例,随机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B组患者按照医嘱进行基础常规护理,A组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结果 A组患者主动配合患者治疗、患者掌握健康知识、患者护理方式表示接受均显著高于B组(均P<0.05),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B组(P<0.05),护患纠纷投诉案例明显低于B组(P<0.05),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对干部病房患者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进一步保证患者护理质量,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产生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郭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高龄股骨骨折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至10月收治的46例高龄股骨骨折患者,按照有无术后并发肺部感染分组,其中14例并发肺部感染者为观察组,未并发肺部感染者32例为对照组,2组患者手术治疗方法相同,比较分析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方法.结果 观察组患者长期吸烟史及慢性支气管炎史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早期活动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长期吸烟史、慢性支气管炎史及早期活动是影响高龄股骨骨折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应针对以上危险因素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预防及降低高龄股骨骨折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李红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术前访视对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手术患者3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术前访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 观察组焦虑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访视能减轻手术患者的焦虑水平,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史秋莲;粱稳妹;赖梅;左艳琴;曾晓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眼科门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1月我院眼科门诊患者200例,将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就诊的患者设为常规组,将2011年11月将2012年11月就诊的患者设为干预组,每组10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门诊诊疗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态度和方式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态度和方式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均P <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态度和护理服务方式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唐玉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骨髓穿刺输液术用于抢救不同原因所致危重患者效果,为提高急救效果和抢救成功率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病情危重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外周静脉穿刺方法给予输液用药进行救治,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骨髓穿刺输液技术给予输液和用药救治.患者自入院抢救开始至输液通道建成时间,从开始抢救及从急救输液通道用药至血压回升时间;观察抢救4h内疗效:症状无改善,血压不升或< 90/60 mmhg,无尿或尿量<17 ml/h,SaO2<0.75为无效;反之为有效.结果 两组患者的救治效果在同一单位时间内建立通道时间、血压回升时间2项指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压回升的数值和每小时的尿量,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比较,观察组动、静脉血氧饱和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99,t=12.88,均P<0.01).两组患者病死率比较,观察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骨髓穿刺输液术是抢救不同原因所致危重患者的有效的方法之一.
作者:张建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湿性敷料在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脓肿切开引流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方法,观察组采用湿性敷料换药,两组患者护理方法基本相同,比较两组的伤口愈合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换药次数、伤口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伤口甲级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前在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等生活质量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湿性敷料有利于促进患者伤口愈合,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秀芹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