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南;黎丽;李平平;闫雯雯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危重患者压疮的预后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危重患者压疮24例作为普通护理组,选取收治的危重患者压疮24例作为优质护理组.普通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针对患者压疮的情况进行药物治疗和护理;优质护理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对患者进行正确评估,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压疮危险因素评分、护理效果和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压疮危险因素评分均有显著提高(P<0.05),优质护理组提高水平明显优于普通护理组(P<0.05),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普通护理组(P<0.05),创面愈合时间明显少于普通护理组(P<0.05).结论 对危重患者压疮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提高压疮的治愈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改善患者预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可视无痛人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的可视无痛人流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后均存在焦虑症状,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为(37.61±5.71)分,明显好于对照组(41.76±8.7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心理干预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术后恐惧,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对患者康复具有非常好的促进效果.
作者:郭翠琴;常慧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分析ICU获得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于2012年4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23例患者,按是否发生获得性感染将所有患者分为感染组47例与非感染组76例.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对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项目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以找出析ICU获得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多因素分析结果入ICU前合并呼吸系统疾病、ICU住院时间>7天、使用镇静药物、气管切开、导尿、中心静脉置管是ICU获得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入ICU前合并呼吸系统疾病、ICU住院时间>7d、使用镇静药物、气管切开、导尿、中心静脉置管是ICU获得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具备上述临床特征的患者,应加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降低获得性感染的发生.
作者:赵威莉;李桂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流程再造管理对急诊输液患者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急诊输液的患者120例,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流程再造管理.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反馈方式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需求度和满意度情况.结果 护理差错或护理缺陷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需求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诊输液患者采取流程再造管理护理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作者:徐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对临床护理路径(CP)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和效果进行观察并评价.方法 选取我院产科2011年3月至2011年8月接诊的自然临产孕妇230例,实施常规分娩护理,作为对照组;选取2011年9月至2012年2月接诊的自然临产孕妇237例,对孕妇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分娩护理,作为实验组.对两组产程中阴道检查次数、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产程中剖宫产率、住院费用进行统计后对比分析,同时对护理的满意度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的产程中阴道检查次数、第一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发生率、产程中剖宫产率、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自然分娩的产妇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分娩护理,减少了出血和经济负担,减少了不必要的护理操作,总体临床疗效更好,患者满意度高,是目前对于自然分娩的产妇较佳的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春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血液稀释法自身输血的采血方法及其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我血液中心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接待的较为合适的51例择期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手术之前对患者行麻醉处理,然后在其上臂大静脉处行穿刺采集自体血液,同时将采集的血液放置在室温下进行保存,待手术结束之前对患者进行回输处理,以此总结我科血液稀释法自身输血的采血方法及护理.结果51例患者中平均预存血量约为(452.1±49.7)ml;对血液细菌培养并检查显示皆为阴性;而MAP、SpO2、HR及ECG并未发生明显改变;在围术期患者也未发生败血症.结论 血液稀释法自体输血是一种十分有效且值得推广的方法,除了可以解决稀有血源的缺乏,还能节省血源及减少相关费用开支,此外术前采血也能大化减少术野血液有效成分的丢失,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体位活动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根据纳入标准,将129例拟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5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体位活动护理,包括温水泡脚、穴位刺激、腹部按摩、主动翻身、体位指导和早期活动.比较两组护理后的腹胀程度、胃肠道蠕动恢复时间和排气时间.结果 实验组术后的腹胀程度明显降低,术后胃肠道蠕动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显著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体位活动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胃肠蠕动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郭臻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的实施对行射频消融术的肝癌患者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行射频消融术的40例肝癌患者,分为行健康教育A组和未行健康教育B组.另选取在我院行体检的健康人群10人作为对照,对照组均未有肝、肾、心脏疾患.运用全自动免疫定量生化仪检测对照组和A组、B组患者术前和术后血中AFP的表达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AFP的检测结果(10.8 ±4.6)μg/ml,A、B两组术前AFP检测结果为(471.7±28.0) 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A组AFP水平为(9.3 ±4.8)μg/ml,B组AFP水平为(17.6±6.9)μ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FP的表达有诊断肝肿瘤的作用,健康教育的实施对行射频消肖融术的肝癌患者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姜维华;王爱平;张鹏飞;魏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医院护理人员的亚健康状况以及工作压力现状,探讨亚健康状况同工作压力之间的关系.方法 随机抽取两所医院不同科室的护理人员100名,采用亚健康状况自评表对护理人员的亚健康状况进行调查,采用工作压力源量表对护理人员工作压力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85%的护理人员存在亚健康状态,护理人员工作的压力主要是来自工作时间以及工作量方面,工作压力同其亚健康状况呈正相关的关系.结论 由于医院病患多,造成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大,从而导致出现亚健康症状的护理人员人数较多.医院方面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针对性措施进行预防和干预,以改善护士人员的身心健康状况,从而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水平和质量.
作者:孟凡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非超声下塞丁格尔技术在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入院的运用非超声引导下改良PICC置管术(塞丁格技术)患者30例,采用非超声引导下改良后塞丁格技术进行穿刺.结果 本组患者全部穿刺成功,其中2例为二次成功,其余均为一次成功,导管留置时间为10 d~6个月,1例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结论 非超声引导下塞丁格尔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PICC置管的适用范围和置管成功率,且损伤和并发症少.
作者:徐小慧;李玉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调查研究护理小组负责制对手术室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1年8月在手术室开展小组负责制护理模式的护士与患者50例作为调查观察组,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在传统服务病房中的护士与患者50例作为调查对照组.通过对两组患者的综合能力进行测评得出护理质量,通过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得出其住院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优质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十分满意度为90%、92%,这与对照组的40%、46%,具有显著性的差异性,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内实施护理小组负责制可以有效地提高护士的素质以及护理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不断提高患者住院满意度.
作者:吴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肺癌根治术的患者40例,以人性化护理为分界点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围术期采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后的中、重度焦虑,抑郁的比例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 h、24h、48 h的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满足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的身心需求,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詹胜丹;王明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门诊或住院的抑郁症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系统循证护理.护理干预2、4、6、8 w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8 w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w后观察组的HAMD、HAMA评分下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可以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且利于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爱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围生期全程优质护理对产妇的心理状态与分娩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住院分娩产妇2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40例.对照组予常规产前准备、宣教及护理;观察组实施围生期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分娩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产妇的焦虑状况,比较两组产妇产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焦虑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产后1个月产妇的分娩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围生期全程优质护理可以改善产妇焦虑状况,降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晶晶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连续性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2年8月至12月收治的80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患者出院后实施连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出院后的依从性、心绞痛发作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在饮食、服药、体育锻炼以及日常生活方面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在心绞痛稳定、心绞痛发作以及主观感受等西雅图心绞痛生存质量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连续性护理有利于提高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对健康生活方式的依从性,减少心绞痛发作,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胡霖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对妇产科术后下肢血栓性静脉炎患者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我院妇产科术后并发下肢血栓性静脉炎患者59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愈23例,对照组治愈16例;观察组平均痊愈时间9d,对照组平均痊愈时间11 d;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6.5%;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妇科术后并发下肢血栓性静脉炎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妙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护士培训考核手册的建立及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核心竞争力培养的相关理论,在我院建立规范化护士培训考核手册,对我院120名护士进行培训.对培训前后理论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护士对患者疾病与患者对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的比较、培训前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以及医生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 (1)本组护士培训前理论成绩合格率为70.8% (85/120),培训后为93.3%(112/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培训前技能成绩的合格率为65.8% (79/120),培训后为95.8%(115/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培训前与培训后护士对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士在培训前与培训后,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培训前与培训后,护理不良事件(如交班遗漏、呼叫后反应慢、药物外渗、发错药以及压疮等)的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4)培训前后医生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培训前后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具有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规范化的护士培训考核手册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护士的理论、技能、规范化用语、医患对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具有较明显的提高作用,应该在科学建立的基础上进行规范化的使用.
作者:林菊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多样性护理措施对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1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90例患者采取多样性护理干预措施,而对照组9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改善情况、治疗依从性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均较对照组患者出现了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也较对照组患者出现了明显提高,此外,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均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样性护理措施有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并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减少其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的预后恢复.
作者:于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22例采用切开复位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手术,观察组30例采用微创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手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微创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具有较佳的临床疗效,同时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老年患者手术耐受性,促进患者手术顺利完成和术后病情的早期恢复.
作者:汪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临床舒适护理对肺心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6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临床的舒适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正常的整体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达到100%,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以及住院费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肺心病患者给予临床舒适护理,可以明显减少住院天数以及住院费用,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杨笑;孙岩;王莹;李菊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