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循证护理在抑郁症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

刘爱萍

关键词:循证护理, 抑郁症, 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门诊或住院的抑郁症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系统循证护理.护理干预2、4、6、8 w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8 w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w后观察组的HAMD、HAMA评分下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可以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且利于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护理路径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价

    目的 对临床护理路径(CP)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和效果进行观察并评价.方法 选取我院产科2011年3月至2011年8月接诊的自然临产孕妇230例,实施常规分娩护理,作为对照组;选取2011年9月至2012年2月接诊的自然临产孕妇237例,对孕妇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分娩护理,作为实验组.对两组产程中阴道检查次数、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产程中剖宫产率、住院费用进行统计后对比分析,同时对护理的满意度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的产程中阴道检查次数、第一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发生率、产程中剖宫产率、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自然分娩的产妇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分娩护理,减少了出血和经济负担,减少了不必要的护理操作,总体临床疗效更好,患者满意度高,是目前对于自然分娩的产妇较佳的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春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细节护理在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细节护理在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268例,根据患者入院的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1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采用细节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护理后对疾病的认知、自我护理能力、心理状态、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细节护理能有效地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改善其心理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预后情况良好,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同时很大程度的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医疗纠纷,促进护患关系的良好发展.

    作者:王芳婷;杨小丽;王萍;郭百叶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系统护理在覆膜支架介入治疗外伤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系统护理在覆膜支架介入治疗外伤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外伤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1例.对照组患者覆膜支架介入治疗中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实施系统护理干预.术后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焦虑程度,同时统计两组患者手术后的住院时间.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焦虑状态明显降低(P<0.05),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 对覆膜支架介入治疗外伤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手术中采用系统护理有助于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绪,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詹惠敏;袁静;陈新梅;吉桂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围手术期护理在皮肤扩张器植入术修复头皮缺损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在行皮肤扩张器植入术修复头皮缺损组织创面患者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住院需要进行头皮缺损组织创面修复的患者1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组9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的护理模式,术前做好皮肤准备,重视扩张器埋置期的外置注射壶、头部扩张皮肤和注水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原发病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随访6个月、1年后观察组患者的头皮缺损组织创面恢复良好,瘢痕消失,毛发生长良好,外观满意,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皮肤扩张器植入术修复头皮缺损组织创面患者的围手术期采用优质护理,疗效确切,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及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思洋;聂祥智;余墨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舒适护理在子痫前期剖宫产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子痫前期剖宫产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子痫前期剖宫产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术后VAS评分、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睡眠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在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等生活质量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适护理提高了子痫前期剖宫产患者术后的护理质量,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改善了生活质量.

    作者:刘平;何少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56例肺心病患者的临床舒适护理

    目的 探讨临床舒适护理对肺心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6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临床的舒适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正常的整体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达到100%,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以及住院费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肺心病患者给予临床舒适护理,可以明显减少住院天数以及住院费用,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杨笑;孙岩;王莹;李菊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个性化护理对干部病房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干部病房患者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干部病房收治的患者60例,随机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B组患者按照医嘱进行基础常规护理,A组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结果 A组患者主动配合患者治疗、患者掌握健康知识、患者护理方式表示接受均显著高于B组(均P<0.05),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B组(P<0.05),护患纠纷投诉案例明显低于B组(P<0.05),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对干部病房患者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进一步保证患者护理质量,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产生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郭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60例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并进行一般的护理;干预组在通气治疗基础上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RR、HR、血pH值、PaO2、PaCO2的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组的各个指标变化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无创机械通气的疗效,降低了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

    作者:刘晓青;戴建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硬膜外置管持续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护理

    总结了应用硬膜外置管行持续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护理.运用护理程序,对8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介绍硬膜外置管的治疗方法、注意事项,治疗前对患者进行身体评估及心理护理,置管时做好护理配合,置管后密切观察病情,做好基础护理、导管护理、用药护理及康复指导.80例行持续硬膜外神经阻滞的患者治疗效果满意,显效47例(58.75%),有效32例(40%),无效1例(1.25%),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正确合理的护理是硬膜外置管行持续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重要环节,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白雪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血标本采集盒的制作及应用

    临床上住院患者往往要进行各项化验检查,所需采集的血标本试管很多,晨起采血时,试管寻找起来既费时又费力.从2009年3月开始,我科设计了一种血标本采集盒,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 制作方法血标本采集盒总体分为两部分:外层为框架,选用白色有机玻璃质地的材料,内层为可取出的“#”字形分隔,材料为有机玻璃,每个“#”字形小格均贴有绿色床号标记.

    作者:张丽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泌尿系结石疼痛的心理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泌尿系统结石疼痛的心理护理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来我院接受泌尿系统结石治疗的患者198例,其中98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作为对照组,其余10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作为观察组,分别以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治疗后疼痛缓解时间、护理焦虑度、临床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作为临床观察指标,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评分为(2.8±1.3)分,对照组为(4.2±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为(2.2±1.9)d,对照组为(5.3±2.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后焦虑度为(9.01±1.89)分,对照组为(18.56±1.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87.00%,对照组患者为7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00%,对照组为8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泌尿系统结石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缓解疼痛时间及焦虑感,对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丁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生活方式指导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复发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生活方式指导在消化性溃疡中的应用.方法 将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生活方式指导,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复发率显著少于对照组,HP根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自我护理、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等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生活方式指导有利于提高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复发率,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秦艳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60例,给予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心理治疗和病情观察等规范化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治疗前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定,应用患者生存质量量表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定.结果 本组孕产妇干预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均P <0.05),患者SAS与SDS得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均P<0.05),生存质量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 通过规范化的全方位的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地避免子痫的发生和胎儿的死亡.

    作者:梁云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超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残障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

    目的 探讨超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认知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选取急性脑卒中患者198例,随机分为训练组(97例)和对照组(101例).两组均接受神经内科脱水、降颅压、脑代谢促进剂、营养神经细胞等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急性期2w后转入康复科进行康复训练;训练组在发病后就开始超早期康复训练,包括患肢良姿位摆放、被动活动患肢、稳定后指导主动功能训练.两组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0 d采用简式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评价法对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价,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法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果 训练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Ba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且较对照组亦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超早期进行正确合理的康复锻炼,能明显促进肌力的恢复,减轻废用性萎缩程度,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李晓芸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在雷替曲塞+奥沙利铂化疗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中的效果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患者采用雷替曲塞+奥沙利铂方案同步放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食管癌患者40例,采用雷替曲塞+奥沙利铂方案同步放化疗,同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患者近期疗效和治疗毒副反应.结果 患者治疗期间能够有效应对不良反应,患者RR率、CR率、1年生存率分别为87.50%、32.50%、82.50%.结论 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方案化疗联合放疗治疗期食管癌患者,根据药物与患者的个体情况,给与特定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有效应对治疗不良反应,顺利完成放化疗.

    作者:尚玉萍;滕亚莉;陈程;王忠明;奚艳;陈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体位活动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体位活动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根据纳入标准,将129例拟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5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体位活动护理,包括温水泡脚、穴位刺激、腹部按摩、主动翻身、体位指导和早期活动.比较两组护理后的腹胀程度、胃肠道蠕动恢复时间和排气时间.结果 实验组术后的腹胀程度明显降低,术后胃肠道蠕动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显著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体位活动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胃肠蠕动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郭臻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多样性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多样性护理措施对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1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90例患者采取多样性护理干预措施,而对照组9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改善情况、治疗依从性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均较对照组患者出现了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也较对照组患者出现了明显提高,此外,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均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样性护理措施有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并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减少其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的预后恢复.

    作者:于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康复护理在早期颅脑外伤后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在早期颅脑外伤后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6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用药及神经节苷脂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采用氧化应激指标、Barthel评分评定患者治疗后的康复状况.结果 两组患者氧化应激指标(MDA、GPx、AOA)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Barthel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神经节苷脂药物联合康复护理应用于颅脑损伤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降低患者病残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磊;公静;丁翠翠;蔡蕾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烟雾病颅内外动脉吻合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目的 对71例烟雾病患者颅内外动脉吻合术治疗后并发症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治疗和护理积累经验.方法 收集我科自2006年11月至2011年6月确诊烟雾病行手术治疗的患者71例,观察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通过术后DSA复查,71例患者中59例术后能建立良好的侧支循环,血管造影显示供血血管充盈良好,脑供血改善,2例患者烟雾血管没有减退,手术成功率83.1%.13例患者再出血,其余患者未再出血;术后共1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18.3%,其中,术后再出血5例,占38.46%;其次为脑缺血症状和应激性溃疡,分别占23.08%和15.38%.结论 烟雾病患者术前应做好入院宣教和心理护理,术后密切注意观察病情,注意引流袋的放置、引流液的颜色和量的变化,做好呼吸道护理,以减少并发症.

    作者:常青;沈雁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认知行为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在家务活动、心理状态、工作及经济情况等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观察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后遗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行为护理有利于增加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自我保健知识和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作者:王翠娥;杨佩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