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铁
目的 分析初中女生超重肥胖与初潮年龄之间的关系,为制定初潮年龄提前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绍兴市2所初中1 505名女生进行体格检查和月经初潮情况问卷调查,采用x2检验、t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等分析超重肥胖与初潮年龄提前之间的关联性.结果 初中女生月经来潮检出率为86.6%(1 303/1 505),初潮平均年龄为(12.36±0.92)岁.消瘦、正常、超重、肥胖者月经来潮检出率分别为65.0%,88.2%,96.7%,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18,P<0.01),其初潮平均年龄分别为(12.93±0.85) (12.34±0.91) (12.15±0.91) (11.81±0.85)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41,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超重、肥胖是初潮年龄提前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79,2.27,P值均<0.05),而消瘦则是保护因素(OR=0.23,P<0.05).结论 初中女生月经初潮年龄与身体脂肪含量密切相关,应加强对青春期女生超重肥胖的干预力度.
作者:邢超;屠春雨;徐来潮;方益荣;傅利军;陶建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重点高中学生抑郁症状流行状况及其与学习成绩和归因方式的关系,为开展高中生抑郁症状的预防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根据安徽省的地理特点,从皖北、皖中和皖南选取8所重点高中学校的高中一年级和二年级2 768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学习成绩、抑郁症状和归因方式等.结果 有抑郁症状学生占48.4%,重度抑郁症状的学生比例达到29.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农村户籍、皖南地区、学习成绩差的高中生有抑郁症状的危险性更高;归因方式中,有抑郁症状的危险性随着持久性和普遍性维度得分增加而增加.归因方式在学习成绩和抑郁症状之间存在中介效应(间接效应值为-0.025,P<0.05).结论 抑郁症状已经广泛影响重点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乐观的归因方式可减少抑郁症状发生的危险性.
作者:刘晓宇;王君;郭缨;杨巧红;陈圆圆;刘乃鹏;王威;张洪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重点高中生强迫症状流行特征及其与抑郁、焦虑症状的关系,为在重点高中生中开展心理健康促进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安徽省南部、中部、北部6所重点高中学校1 94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进行心理健康评定.结果 以Y-BOCS≥16分界定为有强迫症状,共检出有强迫症状者337人,检出率为17.3%.强迫症状学生中,既有强迫思维又有强迫行为者占66.2%,以强迫思维为主和以强迫行为为主者分别占19.0%和14.8%;强迫思维中居前2位的症状为怕伤害和怕污染,强迫行为居前2位的症状为检查和清洗.在有强迫症状的学生中,同时合并抑郁和焦虑症状者占17.5%,仅合并抑郁症状占45.1%,仅合并焦虑症状占2.7%.学习成绩中等及以下的学生强迫症状检出率分别高于学习成绩中等以上者(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011,P<0.05).有抑郁症状和有焦虑症状的学生发生强迫症状的危险性分别增加到约3倍和2倍(OR=3.11,95%CI=2.40~4.03;0R=2.07,95%CI=1.45-2.94).结论 强迫症状与抑郁和焦虑症状相互作用严重危害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学校和家长需要提高对青少年强迫症状的认识,促进强迫症状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
作者:杨巧红;王君;刘乃鹏;刘晓宇;张洪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长宁区小学营养午餐中各类食物及营养素实际摄入情况,为改善小学生营养午餐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长宁区4所小学一~四年级所有学生共2 030名作为研究对象,用食物称重记账法调查1周内连续5d的营养午餐摄入情况.结果 小学生午餐中动物性食品实际摄入量为83.2 g/d,达到推荐量的138.7%,大豆类及豆制品的摄入量为18.7 g/d,仅达到推荐量的74.6%;仅1所学校提供水果;所有学校均未提供奶类.学生午餐剩余多的食物是粮谷类和蔬菜,分别为供应量的22.0%和19.2%.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的供能比高于推荐值,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的供能比低于推荐值.能量、钙、维生素B1、维生素B2的平均摄入量均低于推荐摄入量,分另为(456.1±136.1)kcal(1 kcal=4.18 kJ)、(134±63.3) mg、(0.22±0.07) mg、(0.27±0.08) mg;维生素C的平均摄入量高于推荐摄入量,为(32.6± 14.8) mg.结论 长宁区小学营养午餐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素摄入不均衡.应增加奶类和大豆及豆制品的供给量,适当减少禽畜肉的供给.
作者:吴国莉;唐传喜;徐慧萍;金蓓;卢国良;吴金贵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大学生无聊倾向、冲动性对手机成瘾的影响,为指导大学生科学、合理地使用手机提供参考.方法 方便抽取黑龙江省3所大学1 047名大学生,进行大学生无聊倾向问卷、Barrat冲动性量表和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等问卷调查.结果 高、低无聊倾向组大学生在戒断性、突显行为、社交抚慰、心境改变及手机成瘾总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0.06,64.24,49.98,63.11,63.14,P值均<0.01),高无聊倾向者的手机成瘾程度及各症状均高于低无聊倾向者.除无聊倾向的创造缺乏因子外,大学生无聊倾向总分及其各因子与手机成瘾及各因子间均呈正相关(P值均<0.05);冲动性总分及各因子与手机成瘾及各因子间均呈正相关(P值均<0.05).冲动性在无聊倾向预测手机成瘾间起部分中介作用(x2/df=3.38,RMSEA=0.06,CFI=0.90,TLI=0.91,SRMR=0.04,AIC=28 463.24,BIC=28 857.39).结论 无聊倾向既可直接对大学生手机成瘾产生影响,又可间接通过冲动性对大学生手机成瘾产生影响.
作者:赵建芳;张守臣;姜永志;姜梦;刘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2000-2014年15年间云南傣族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及其发展趋势,为提出改善傣族儿童青少年营养现状的建议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随机抽取2个县15所中小学7~18岁傣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WHO-2006标准和中国儿童青少年BMI超重肥胖筛查标准(WOGC标准),比较2000-2014年15年间历次参加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学生生长迟缓、消瘦、超重和肥胖检出率的流行情况,并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 2000,2005,2010和2014年7~18岁男生生长迟缓率分别为44.16%,33.85%,24.60%和15.25%,消瘦率分别为14.26%,20.09%,17.06%和14.49%;7~18岁女生生长迟缓率分别为33.87%,25.77%,20.19%和12.52%,消瘦率分别为11.09%,12.96%,12.63%和9.86%.2000,2005,2010和2014年傣族男生超重肥胖率分别为1.03%,1.78%,8.10%和7.36%;女生为1.02%,1.15%,4.60%和5.84%.结论 傣族7~18岁学生营养不良率全面下降,但超重肥胖的营养不均衡问题逐年增高.
作者:杨云娟;常利涛;陈露;魏熙晶;贺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大学生对登革热知识知晓与健康促进现况,为相关地区高校普及登革热知识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自制结构式调查问卷,对广州地区21所本科院校共2 745名学生开展登革热卫生知识及健康促进现况调查.结果 广州地区大学生对登革热卫生知识总体知晓度为65.0%,不同性别、不同专业类型学生对登革热卫生知识的知晓率及获得知识的渠道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68.2%的受访者了解登革热卫生知识的主要渠道为媒体,94.1%的受访者了解登革热卫生知识后会加强预防工作.结论 广州地区大学生登革热卫生知晓情况不佳,获取知识渠道单一.应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宣传登革热预防知识和疫情实时报道,鼓励医学生向非医学生传播登革热卫生知识的同时培养和强化大学生的健康信念.
作者:张屹立;林嘉俊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杭州市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和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性,为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心理韧性量表(SD-RISC)、心理健康量表(SCL-90)对从杭州市5所大学中选取的大学生1 107名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大学生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结果 大学生心理韧性各因子均分和总均分均>2分,拥有较高的心理韧性水平;心理问题阳性检出率为24.93%,中度心理障碍为21.41%,严重心理障碍为1.36%;心理健康各因子阳性检出率高的是强迫症状(3.88%);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测量各因子得分均存在负相关(r值为-0.658-0.432,P值均<0.01).结论 大学生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存在相关性,可通过提高大学生的韧性水平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仇芳芳;江玲;陈小立;薛海丽;河源;黄仙红;胡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维吾尔族大学生闲暇生活满意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新疆大学、新疆财经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喀什大学大一至大三年级1 014名维吾尔族大学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自编闲暇生活满意度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维吾尔族大学生闲暇生活满意度得分为(3.07±0.96)分.公办学校维吾尔族大学生的闲暇生活满意度得分为(3.11±0.96)分,民办学校大学生得分为(2.96±0.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4,P<0.05);艺术类学生闲暇生活满意度>理科学生>文科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01,P<0.01).SCL-90各因子得分均未超过2分;维吾尔族大学生闲暇生活满意度得分与心理健康量表各因子得分均呈负相关(P值均<0.01),与SCL-90总分也呈负相关(r=-0.545,P<0.01).结论 维吾尔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闲暇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闲暇生活满意度的提高将能够提高维吾尔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王伟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艾滋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之一,也是目前全球青少年的第二大死亡原因.全球估计约有3 860万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其中50%以上是15~24岁青少年,15岁以下的儿童230万,每天有6 000名15~24岁的青少年感染HIV,青少年正成为受艾滋病危害严重的群体之一[1].2015年1-10月全国共报告2 662例学生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比2014年同期增长27.8%,学生群体中近年出现的艾滋病感染者人数上升,主要是由男男同性性行为引起的[2-3].本研究通过分析陕西省宝鸡市2007年1月至2016年3月间学生病例卡片核心信息,了解该市学生艾滋病病例感染分布状况,为今后有针对性的对校园男男同性恋者开展宣教干预提供依据.
作者:高娟;严钏元;田辉;李红兵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和比较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不同供餐模式学生餐的食物供应情况,为推广合理的学生营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记账法对2012年度3 910所和2013年度5 523所实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学校食堂食物供应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实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1年后,食堂供餐学校的粮谷、鸡蛋、豆制品和植物油(Z值分别为-5.766,-2.942,-8.182,-2.950,P值均<0.01),企业供餐学校的鸡蛋和牛奶生均供应量均有显著增长(Z值分别为-7.604,-8.018,P值均<0.01).采用多水平混合效应模型分析发现,食堂供餐模式学校的生均粮谷、蔬菜、禽畜、豆制品和植物油供应量高于企业供餐学校,企业供餐模式学校的生均鸡蛋和牛奶供应量高于食堂供餐学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我国实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1年后,学校的食物供应量有普遍提高,不同供餐模式变化特点有所不同.
作者:张倩;张帆;潘慧;甘倩;李荔;胡小琪;马冠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高中生传染病防治素养状况,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4年9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定西市随机抽取2个县区4所高中1 000名高一学生,采用“公众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测试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高中生传染病防治素养总分为(41.32±11.8)分,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之间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高中生传染病防治意识和观念、知识、行为决策能力、技能、获取和理解信息能力等5个维度得分分别为(5.12±0.84) (21.9±8.3) (7.14±3.06) (2.23±1.79) (4.94±2.66)分;不同性别技能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高中生传染病防治素养处于高水平的占25.1%,意识和观念、知识、行为、技能、获取和理解信息能力等5个维度处于高水平的分别占78.3%,25.0%,32.8%,39.6%和26.8%.意识和观念、知识、行为决策能力、技能、获取和理解信息能力等5个维度相关问题答对率分别为93.0%,51.1%,62.8%,31.2%和58.0%.结论 定西市高中生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较低.应加大学校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力度,提高学生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作者:陆一鸣;康国荣;鲁培俊;钱国宏;文建强;杨媛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新疆职业院校维吾尔族大学生应急准备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选取新疆4所职业院校,以班级为单位随机整群抽取64个班级的1 848名维吾尔族大学生进行应急准备状况的问卷调查.结果 有48.97%的学生制定了应急逃生计划,有91.40%的学生知道求助电话,有48.11%知道紧急逃生路线,有29.65%知道紧急避难所位置.城市学生(53.98%)制定应急逃生计划的报告率高于乡村学生(45.62%),低年级学生(51.93%)高于高年级学生(45.60%),接受过演习(52.92%)的学生高于未接受演习(41.39%)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2.43,7.37,22.15,P值均<0.01).回归分析显示,较高的家庭月收入、接受过应急演习、应急准备行为倾向较高是职业院校维吾尔族大学生制定应急逃生计划的重要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1.273,1.401,1.991,P值均<0.01).结论 新疆职业院校维吾尔族大学生的应急准备情况有待提升,需进一步提高维吾尔族大学生的应急教育水平.
作者:胡毅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1985-2010年基于身高变化我国儿童健康公平状况及变化情况,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1985-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中的7~12岁儿童身高资料和国家统计数据库的GDP资料,分析儿童身高与人均GDP的相关性,比较城乡及东中西部儿童身高的差异,利用集中指数定量研究儿童健康公平性及变化情况.结果 1985-2010年人均GDP与城乡7~12岁儿童身高之间存在正相关,除12岁年龄组外,相关系数r值均>0.8(P值均<0.05).1985-2010年间,城乡儿童身高差值男生从4.13 cm减少至3.24 cm,女生从4.57 cm减少至3.07 cm;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平均身高差值男生从1.62 cm增大至2.27 cm,女生从1.78 cm增大至2.61 cm,东、西部差值男生从3.01 cm增大至4.41 cm,女生从2.92 cm增大至4.57 cm.各省身高的集中指数均为正值,25年间男生集中指数由0.006增长至0.007,女生由0.006增长至0.008.从1985到2005年,除1991年低外,集中指数的绝对值逐年增大,而2010年略有降低.结论 经济水平与儿童身高存在正相关,1985-2010年儿童身高的城乡差异缩小,东中西部差异有所扩大.自1985-2005年儿童健康不公平程度有所增加,2010年略有下降.
作者:杭蕾;张宏博;赵春华;钱登娟;李玖玲;徐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2015年10月22日凌晨,某高校大一女生被发现坠楼致伤,后紧急送往医院救治,但因其服用剧毒药物,于当日不治身亡.坠楼事件发生后,学校积极组织救治,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经警方刑事技术中队刑警现场勘验,逝者留有遗书,因被网络诈骗,服毒后跳楼,警方调查结论为自杀身亡.事发后,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第一时间部署相关工作,成立应急工作小组,启用应急预案,同时,积极配合警方调查.相关部门全力以赴处理事宜,并积极做好善后工作以及相关学生的心理安抚工作.10月23日下午,该校心理中心对逝者宿舍及其相近同学进行了个别及小组心理辅导.10月30日下午,心理中心邀请心理专家对因危机事件产生心理影响较重的学生共158人进行团体心理干预.
作者:秦喆;苏亚玲;王新香;林炳橼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性骚扰是指不受欢迎的性与利益交换的要求,或是以性为目的的羞辱和欺凌,它包括不受欢迎的身体接触、语言或非语言行为[1].性骚扰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颇具危害性的社会现象,它不仅直接降低了受害者的身心健康水平,还作为性犯罪的前兆,同样给受害群体带来巨大且长久的危害和损失[2].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的性观念不断发展形成的时期,大学生是生理和性心理日趋成熟的群体.调查显示,校园性骚扰的发生率在各种危害侵袭校园环境因素中居于首位,严重影响高校的和谐发展[3].笔者于2015年9-11月对876名在校大学生遭受性骚扰的现状进行调查,对自己或他人遭受性骚扰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状况进行探讨,并对大学生遭受性骚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大学生识别并应对性骚扰的能力提供参考.
作者:王雪;卜秀梅;崔仁善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中小学生中等到高强度体力活动(MVPA)不足1h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儿童青少年参加体力活动提供参考.方法 多层整群抽取上海市中心城区和郊区共8个行政区16所中小学,对入选学校的9 583名中小学生开展问卷调查,收集学生体力活动情况.采用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MVPA不足1h的影响因素.结果 上海市中小学生平均每天MVPA时间为0.55(0.21~1.07)h,70.1%的中小学生每天MVPA不足1h,其中男生为67.7%,女生为72.8%,女生MVPA不足1h的比例高于男生(x2=29.7,P<0.01).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生(OR=1.272,95%CI=1.156~1.399)、年龄小(OR=0.906,95%CI=0.892~0.920)、孩子从不或很少和同学/朋友一起运动(0R=3.347,95%CI=2.303~4.864)、父母每天MVPA时间少(OR=0.793,95%CI=0.763~0.825)、家长很少给孩子留出运动时间(OR=1.412,95%CI=1.178~1.684)、学校下午没安排体育活动时间(不包括体育课时间)(OR=1.667,95%CI=1.496~1.858)是中小学生MVPA不足1h的危险因素.结论 MVPA不足1h现象在上海市中小学生中广泛存在,急需开展更多能够有效促进儿童青少年参加体力活动的工作.在开展促进活动时,需综合考虑学生自身、同伴、家长和学校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作者:杨东玲;罗春燕;周月芳;虞瑾;王鹏飞;陆茜;邹志勇;郭常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随着网络和科技的发展,手机依赖已成为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截至2015年12月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在10~19岁和20~ 29岁人群中比例分别达21.4%和29.9%;在不同职业构成中以学生所占的比例高,为25.2%[1].青少年作为我国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未来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研究表明,长期使用手机将对人的视力、听力、神经、血液、免疫力等造成严重的损伤[2].笔者以相关文献为基础,就青少年手机依赖及国内外研究的现状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张霞;陈丽霞;杜世正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体育锻炼对大学生身体自尊和心理资本的促进作用,为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体育锻炼等级量表、身体自尊量表和心理资本量表,对郑州地区3所大学195名大学生进行中等强度体育锻炼实验干预研究.结果 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身体自尊得分分别为(71.21±5.61)和(70.30±5.34)分,心理资本得分分别为(93.87±7.37)和(92.19±5.63)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805,1.759,P值均>0.05).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身体自尊得分分别为(79.97±5.61)和(71.70±5.34)分,心理资本得分分别为(99.87±5.38)和(93.65±9.5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802,5.704,P值均<0.01).对照组身体自尊和心理资本得分干预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66,1.383,P值均>0.05),实验组身体自尊和心理资本得分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999,8.696,P值均<0.01).结论 持续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能显著促进大学生身体自尊和心理资本水平的提高.
作者:王亚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采用Meta分析了解中国儿童青少年糖尿病流行情况,为糖尿病的早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资源系统(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和PubMed中2000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所有关于儿童青少年DM患病率研究的文献.中文检索策略以主题词、摘要、题名以及关键词分别进行“儿童”或“青少年”+“糖尿病”或“血糖升高”+“患病率”或“流行”或“趋势”检索.外文检索策略为(child * ORadolescent*OR prepubescent*OR postpubescent*OR pubescent*OR youth*OR teen*)AND (diabetes OR diabetes mel-litus OR DM) AND (prevalence OR incidence OR epidemiology OR trend) AND (China OR Chinese).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数据合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和自然对数转换法计算合计患病率,按诊断标准、性别和年龄段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共纳入8篇文献(5篇中文、3篇英文).Meta分析显示,中国儿童青少年糖尿病患病率为0.80‰(95% CI=0.17‰~3.73‰).亚组分析中,按照诊断标准进行分组,WHO标准诊断糖尿病,中国儿童青少年糖尿病患病率为1.73‰(95%CI=0.70%~4.26‰),高于美国糖尿病学会标准诊断糖尿病患病率的0.49‰(95%CI=0.12‰~1.89‰);按性别分层后,男、女生糖尿病合并患病率分别为0.93‰(95% CI=0.07‰~12.22‰)和0.62‰(95% CI=0.11‰~3.48‰),男生略高于女生;按年龄段分组,13~18岁的儿童青少年糖尿病合并患病率为1.13‰(95% CI=0.11‰~12.25‰),高于0~6岁的糖尿病合并患病率1.05‰(95%CI=0.09‰~ 12.92‰),7~12岁糖尿病合并患病率低[0.87‰(95%CI=0.13‰~ 5.76‰)].结论 中国儿童青少年糖尿病的患病率较高,不同诊断标准对儿童青少年糖尿病的检出率影响较大.儿童青少年糖尿病的防治任务刻不容缓.
作者:董彦会;王政和;杨忠平;马军 刊期: 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