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川皓;尹萌;谭玉霞
目的 评价和比较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不同供餐模式学生餐的食物供应情况,为推广合理的学生营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记账法对2012年度3 910所和2013年度5 523所实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学校食堂食物供应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实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1年后,食堂供餐学校的粮谷、鸡蛋、豆制品和植物油(Z值分别为-5.766,-2.942,-8.182,-2.950,P值均<0.01),企业供餐学校的鸡蛋和牛奶生均供应量均有显著增长(Z值分别为-7.604,-8.018,P值均<0.01).采用多水平混合效应模型分析发现,食堂供餐模式学校的生均粮谷、蔬菜、禽畜、豆制品和植物油供应量高于企业供餐学校,企业供餐模式学校的生均鸡蛋和牛奶供应量高于食堂供餐学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我国实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1年后,学校的食物供应量有普遍提高,不同供餐模式变化特点有所不同.
作者:张倩;张帆;潘慧;甘倩;李荔;胡小琪;马冠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精神的贯彻落实[1],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对于体育健身项目的需求越来越多.无极健身球源于河北省石家庄市[3],自1996年研发兴起至今已有19年的历史.无极健身球操对老年人的身体成分、身体功能和身体素质有积极影响[4-5].本文使用其中一套无极健身球操对大一学生进行1个学习单元的锻炼实验研究,为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提供实证数据和信息.
作者:袁川皓;尹萌;谭玉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初中生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为贫困地区中学生有效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7所中学2 013名初中生的健康素养及身体活动水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比例为19.67%,城镇学校学生高于农村学生,女生高于男生,初一学生高于其他年级学生,随着身体活动水平的提高而增高(P值均<0.05).具备基本知识与技能、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技能素养的比例分别为17.04%,22.65%和77.55%,且不同学校、性别、年级、民族所表现的比例特征基本相似.身体活动水平的平均值为(10.84±2.36)分,身体活动水平低级、中级、高级所具备健康素养比例分别为7.92%,16.22%和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初中生具备健康素养总体水平偏低,身体活动水平、学校、性别、年级是影响健康素养的因素.加强学校体育活动,提高学生身体活动水平是提升学生健康素养的有效途径.
作者:德力格尔;乌云格日勒;王海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为了解西安市高校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相关态度和行为持有情况以及获取结核病相关信息的诉求,笔者于2013年10月对西安市6所高校大学生开展了结核病防治知识信念行为调查,旨在发现该市高校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的薄弱点,为开展有针对性的、更适合高校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提供依据.
作者:曾令城;柳巍;李于于;张慧;王艳飞;胡妮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贵阳市中小学生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更好的开展干预和支持安全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表,对随机抽取的贵阳市15所学校6 865名在校中小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共有1 124名学生发生过伤害,发生率为16.1%,其中男生为19.4%,女生为12.5% (P<0.05),小学生为17.2%,初中生为13.9% (P<0.05);意外伤害的发生率高于自杀或自创(P<0.05).在伤害程度中,门诊治疗或自行处理比例高;在家中或校外、学校里发生率分别为27.8%,34.1%.意外伤害种类中,碰撞伤、触电、机动车伤、烧烫伤、溺水和爆炸伤的发生例数均为家中或校外超过学校.结论 学龄儿童的伤害安全问题严峻.针对影响学生发生伤害的影响因素确定相关针对性对策.
作者:喻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艾滋病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虽然我国艾滋病疫情总体处于低流行水平,但近年来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并且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在特定人群及局部地区处于高流行水平,并且转变为以性传播为主要途径[1-3].同时青年男性和老年男性的感染疫情颇受关注.为积极有效地应对艾滋病病毒对青年学生健康的挑战,更好地保护他们的健康,本文分析和讨论了针对青年学生感染艾滋病风险的相关措施,以期引起同行思考,探索和开展更有效的青年学生艾滋病防控行动.
作者:张建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长宁区小学营养午餐中各类食物及营养素实际摄入情况,为改善小学生营养午餐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长宁区4所小学一~四年级所有学生共2 030名作为研究对象,用食物称重记账法调查1周内连续5d的营养午餐摄入情况.结果 小学生午餐中动物性食品实际摄入量为83.2 g/d,达到推荐量的138.7%,大豆类及豆制品的摄入量为18.7 g/d,仅达到推荐量的74.6%;仅1所学校提供水果;所有学校均未提供奶类.学生午餐剩余多的食物是粮谷类和蔬菜,分别为供应量的22.0%和19.2%.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的供能比高于推荐值,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的供能比低于推荐值.能量、钙、维生素B1、维生素B2的平均摄入量均低于推荐摄入量,分另为(456.1±136.1)kcal(1 kcal=4.18 kJ)、(134±63.3) mg、(0.22±0.07) mg、(0.27±0.08) mg;维生素C的平均摄入量高于推荐摄入量,为(32.6± 14.8) mg.结论 长宁区小学营养午餐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素摄入不均衡.应增加奶类和大豆及豆制品的供给量,适当减少禽畜肉的供给.
作者:吴国莉;唐传喜;徐慧萍;金蓓;卢国良;吴金贵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体育锻炼对大学生身体自尊和心理资本的促进作用,为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体育锻炼等级量表、身体自尊量表和心理资本量表,对郑州地区3所大学195名大学生进行中等强度体育锻炼实验干预研究.结果 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身体自尊得分分别为(71.21±5.61)和(70.30±5.34)分,心理资本得分分别为(93.87±7.37)和(92.19±5.63)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805,1.759,P值均>0.05).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身体自尊得分分别为(79.97±5.61)和(71.70±5.34)分,心理资本得分分别为(99.87±5.38)和(93.65±9.5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802,5.704,P值均<0.01).对照组身体自尊和心理资本得分干预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66,1.383,P值均>0.05),实验组身体自尊和心理资本得分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999,8.696,P值均<0.01).结论 持续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能显著促进大学生身体自尊和心理资本水平的提高.
作者:王亚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宁夏中小学生营养健康状况,为更好地开展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14年宁夏中小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资料,根据相关筛查标准,共调查分析12 211名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超重肥胖和贫血的流行特征.结果 中小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为10.8%,超重检出率为14.3%,肥胖检出率为5.1%.7~9岁年龄段学生的营养不良检出率高,10~12岁年龄段超重和肥胖检出率高.7~9岁年龄段男生营养不良检出率低于女生,7~ 18岁男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均高于女生.不同片区间比较,银川地区营养不良、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均高,3个片区营养不良、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1.702,20.737,19.991,P值均<0.01).测定3 747名儿童青少年的血红蛋白,贫血检出率为8.1%.男生边缘性贫血检出率低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692,P<0.05).银川地区贫血检出率高(10.34%),3个片区的贫血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212,P=0.000).结论 宁夏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和肥胖检出率较高,贫血检出率与其他地区还有差距,学校卫生保健工作还需继续深化.
作者:吕文沛;吴文军;吴婉君;田彦军;韩百惠;李静;曹娟;赵海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高中生传染病防治素养状况,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4年9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定西市随机抽取2个县区4所高中1 000名高一学生,采用“公众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测试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高中生传染病防治素养总分为(41.32±11.8)分,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之间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高中生传染病防治意识和观念、知识、行为决策能力、技能、获取和理解信息能力等5个维度得分分别为(5.12±0.84) (21.9±8.3) (7.14±3.06) (2.23±1.79) (4.94±2.66)分;不同性别技能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高中生传染病防治素养处于高水平的占25.1%,意识和观念、知识、行为、技能、获取和理解信息能力等5个维度处于高水平的分别占78.3%,25.0%,32.8%,39.6%和26.8%.意识和观念、知识、行为决策能力、技能、获取和理解信息能力等5个维度相关问题答对率分别为93.0%,51.1%,62.8%,31.2%和58.0%.结论 定西市高中生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较低.应加大学校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力度,提高学生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作者:陆一鸣;康国荣;鲁培俊;钱国宏;文建强;杨媛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亚健康状态是指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低质量状态,也即是人体出现某些功能的紊乱,身体无明显的疾病,主观上虽有许多不适的症状表现和心理体验,但未影响到行使社会功能,也叫“第三状态”“灰色状态”“病前状态”及“前临床”等[1-2].据调查,我国约70%的人呈亚健康状态[3],有56.60%的在校大学生处于亚健康状态[4].亚健康人数呈日益增长趋势,并趋于年轻化发展.当今大学生在迎接机遇和挑战的同时,也受到一些不良习惯及学习、就业等方面压力的影响[5],处理欠佳容易产生过激行为,使身心受到伤害.
作者:刘桂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儿童青少年视屏时间现状及其与超重肥胖的关系,为肥胖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从北京市、湖南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整群抽取20所县/市城区中、小学校,对入选的4 164名学生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并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的平均视屏时间为(108.1±84.6) min/d,工作日和休息日视屏时间分别为(65.9±87.0) min/d、(215.0±130.1) min/d;休息日视屏时间男生[(222.3±132.0) min/d]高于女生[(206.8±127.5) min/d]、中学生[(224.9±132.4)min/d]高于小学生[(194.7±122.8)min/d]、农村学生[(224.8± 134.7)min/d]高于城市学生[(211.8±128.4) min/d](t值分别为3.810,-6.830,-2.652,P值均<0.05);工作日视屏时间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控制年龄、性别、家庭经济状况、膳食情况、体力活动等协变量后,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休息日每天视屏时间超过2h是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8,95%CI=1.11~ 1.72;OR=1.25,95%CI=1.00~1.56).结论 视屏时间过长可能增加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风险.
作者:王楠;吴旭龙;丁子尧;李榴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体质状况是一个民族长盛不衰的根本要素,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之一[1].而当代肩负提高中国大学生体质健康崇高使命的高校体育正处于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进入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许多问题相互交织、叠加呈现.面临着社会巨变引发的“大学生普遍运动不足、体质健康持续下滑”的新挑战和新机遇,归根结底反映在所面对的高校体育复杂矛盾上,反映在所要解决的高校体育实际问题上.要想全面彻底遏制与扭转大学生体质健康下滑态势,高校体育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要整合高校所有体育资源,构建一个以大学生体质健康为核心的管理平台,实现由“被动依附型”向“主动引领型”的高校体育战略转变,从体质健康角度形成搂底线、保基本、促提高的治理体系,不断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总体水平.
作者:王海波;陈海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2015年深圳在校小学生龋病流行特征,为制定小学生口腔健康策略和开展口腔健康促进提供依据.方法 对深圳市公立小学169 918名在校学生进行口腔健康普查.通过深圳市学生口腔防治管理系统收集数据.结果 2015年深圳市小学生乳牙患龋率为49.5%,填充率为13.6%,龋均为(1.81±2.52),缺失率为4.6%;恒牙患龋率为16.4%,填充率为20.4%,龋均为(0.33±0.88),恒牙缺失率为0.2%,显著龋病指数(SiC)为(0.98±1.27).随着年龄增长乳牙患龋率及龋均呈下降趋势,恒牙患龋率及龋均呈上升趋势.12岁儿童恒牙患龋率为26.5%,龋均为(0.57±1.15),缺失率为0.4%,SiC为(1.72±1.42).女生恒牙患龋率(18.5%)高于男生(14.8%) (x2=431.38,P<0.01);女生恒牙龋均(0.38±0.94)也高于男生(0.29±0.82)(t=-20.84,P<0.01).原关外小学生的乳、恒牙患龋率(55.0%,18.3%)均高于原关内(46.0%,15.2%)(x2值分别为1 289.04,294.90,P值均<0.05),龋均(2.14±2.66,0.39±0.98)也高于原关内(1.61±2.40,0.29±0.80)(t值分别为-41.04,-23.26,P值均<0.01).结论 深圳小学生龋病流行处于较低水平,原关外新区情况尤为严重.需要重点加强口腔健康教育及干预措施.
作者:张紫阳;李菊红;张莉;武剑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校医和保健教师是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建立一支适应学校卫生工作需要的队伍是保证学校卫生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1-2].本研究通过调查兰州市中小学校卫生人员队伍建设和工作管理现状,分析并探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为完善学校卫生人员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促进学校卫生工作的良好开展提供参考.
作者:郭珂;刘玮;王燕;马晓光;王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1985-2010年基于身高变化我国儿童健康公平状况及变化情况,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1985-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中的7~12岁儿童身高资料和国家统计数据库的GDP资料,分析儿童身高与人均GDP的相关性,比较城乡及东中西部儿童身高的差异,利用集中指数定量研究儿童健康公平性及变化情况.结果 1985-2010年人均GDP与城乡7~12岁儿童身高之间存在正相关,除12岁年龄组外,相关系数r值均>0.8(P值均<0.05).1985-2010年间,城乡儿童身高差值男生从4.13 cm减少至3.24 cm,女生从4.57 cm减少至3.07 cm;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平均身高差值男生从1.62 cm增大至2.27 cm,女生从1.78 cm增大至2.61 cm,东、西部差值男生从3.01 cm增大至4.41 cm,女生从2.92 cm增大至4.57 cm.各省身高的集中指数均为正值,25年间男生集中指数由0.006增长至0.007,女生由0.006增长至0.008.从1985到2005年,除1991年低外,集中指数的绝对值逐年增大,而2010年略有降低.结论 经济水平与儿童身高存在正相关,1985-2010年儿童身高的城乡差异缩小,东中西部差异有所扩大.自1985-2005年儿童健康不公平程度有所增加,2010年略有下降.
作者:杭蕾;张宏博;赵春华;钱登娟;李玖玲;徐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2000-2014年15年间云南傣族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及其发展趋势,为提出改善傣族儿童青少年营养现状的建议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随机抽取2个县15所中小学7~18岁傣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WHO-2006标准和中国儿童青少年BMI超重肥胖筛查标准(WOGC标准),比较2000-2014年15年间历次参加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学生生长迟缓、消瘦、超重和肥胖检出率的流行情况,并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 2000,2005,2010和2014年7~18岁男生生长迟缓率分别为44.16%,33.85%,24.60%和15.25%,消瘦率分别为14.26%,20.09%,17.06%和14.49%;7~18岁女生生长迟缓率分别为33.87%,25.77%,20.19%和12.52%,消瘦率分别为11.09%,12.96%,12.63%和9.86%.2000,2005,2010和2014年傣族男生超重肥胖率分别为1.03%,1.78%,8.10%和7.36%;女生为1.02%,1.15%,4.60%和5.84%.结论 傣族7~18岁学生营养不良率全面下降,但超重肥胖的营养不均衡问题逐年增高.
作者:杨云娟;常利涛;陈露;魏熙晶;贺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学校是人员密集场所,师生、学生之间日常接触频繁,一旦发生传染性肺结核病例,若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置,容易造成传播蔓延.近年来,国内已有多地报道发生学校结核病聚集性感染疫情,不但严重影响了学校正常教学秩序,而且造成了社会恐慌1-7].为了解学校肺结核疫情严重程度、流行特点和发生原因,指导防控策略的制定,笔者对2005-2014年浙江省宁波市学校肺结核疫情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天池;于梅;车洋;陈同;林相;平国华;林律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以往研究表明,留守经历对大学生的依恋、幸福感、主观社会支持、心理韧性、父亲情感温暖、亲子关系产生负面影响[1-4].刘成斌等[5]认为,农村大学生的留守经历导致较低的亲子关系质量和家庭归属感,从而易产生较高的心理健康危机,同时有留守经历可能与大学生个体出现的心理病理症状和较高自杀风险相关[6].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问题阳性率较高[7].李晓敏等[8]调查显示,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URLB)抑郁、焦虑水平较高,自尊水平较低,而且在日常生活中采用积极应对方式越少,产生负性情绪就越多,人际关系越不和谐.
作者:邹维兴;谢玲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托幼园所卫生保健是儿童保健工作的重要部分,做好托幼园所的卫生保健工作对保障集体儿童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解厦门市托幼园所的卫生保健管理状况,笔者于2015年3-4月对全市604所托幼园所进行调查.
作者:张继永;许立军 刊期: 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