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北京市某中学学生饮食运动相关知识行为分析

段佳丽;耳玉亮;刘峥

关键词:饮食习惯, 健康知识, 态度, 习惯, 运动, 学生
摘要:目的 了解中学生的饮食运动行为习惯,为学生肥胖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北京市西城区某中学全体学生(共967名)的饮食运动相关知识、行为开展调查.结果 学生肥胖相关知识总体较好,对高能量食物的认知、肥胖的危险因素、肥胖的生理危害等内容均有较高知晓率.对冰淇凌、含糖饮料也是高能量食物知识知晓率仅为64.28%和69.73%,吃饭速度过快也会导致肥胖的知晓率仅为62.10%;对于不吃早饭的危害认识不够,6个知识点中知晓率高一项仅为80.80%;仅有23.00%的学生知道正确计算体质量指数(BMI)的方法.学生日常饮食行为中,85.80%的学生每天都吃蔬菜,每天喝牛奶、吃水果的学生较少(分别为63.03%,60.29%),每天都吃早餐的学生占72.70%.学生运动情况普遍较差,每天参加1h体育锻炼的学生比例为34.41%.结论 学生整体饮食运动相关知识行为有很大的不足,学校健康教育还需进一步开展,体育锻炼推广工作亟待加强.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福州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及健康行为分析

    目的 了解福州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及其对口腔健康的认知、态度、行为,为开展高校大学生口腔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别对福州市大学城6所高校按不同年级分层,以班级为单位,整群随机抽取3 1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福州市大学生牙龈炎患病率为73.3%,口腔溃疡患病率为49.2%,龋齿率为39.1%;每天刷牙≥2次者占80.0%,知晓正确刷牙方法者占43.8%;从未有洁牙史和从未定期做口腔保健检查的分别为76.1%和41.1%%;在患口腔疾病时,43.2%的学生选择忍着而未做任何处理,44.6%的学生从未接受过口腔健康教育.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专业、年级、每天刷牙次数是大学生牙龈炎的影响因素.专业和年级存在相乘交互作用,调整OR值为1.458(95%CI=1.241~1.712).结论 福州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不佳,口腔健康知识较为薄弱,口腔保健行为较差.亟需加强非医学低年级大学生的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口腔健康水平.

    作者:陈法;何保昌;刘梦研;张旭;李扬帆;陈亨贵;张杨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沈阳于洪区中学生睡眠问题与伤害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了解中学生伤害发生情况及其与睡眠问题之间的相关性,为制定中学生伤害发生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沈阳市于洪区3 477名在校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人口统计学指标、伤害、睡眠问题等资料.采用x2检验比较不同组别中学生伤害检出率的差异,利用t检验比较有无伤害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各因子得分及总分的差异,并建立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睡眠问题及各因子对中学生伤害发生的影响.结果 中学生睡眠问题的检出率为17.6%,男生(16.6%)低于女生(1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16,P>0.05).中学生过去1 a伤害的报告率为30.2%,男生报告率(34.3%)高于女生(26.8%),初中生(36.2%)高于高中生(2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2.96,48.39,P值均<0.01).伤害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紊乱、日间功能障碍以及PSQI总分均高于无伤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紊乱、日间功能障碍以及总睡眠问题较高组发生伤害的风险增加(P值均<0.01).结论 中学生存在睡眠问题会增加伤害发生的风险,积极改善中学生睡眠状况对伤害的防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崔丽巍;张海柱;万宇辉;陈静;陶芳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辽宁省小学生家长突发事件认知与安全知识水平现状

    目的 调查辽宁省小学生家长对突发事件认知水平与安全知识水平现状,为对小学生进行安全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突发事件调查问卷,对从辽宁省沈阳、大连、锦州、营口、辽阳、铁岭6个城市分层整群随机抽取的3 130名学生家长进行调查.结果 家长对突发事件种类的全面知晓率为24.5%,认为突发事件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家长比例为73.7%,对突发事件表示重视的家长占90.1%;母亲对突发事件的认知程度要高于父亲(P=0.00);文化程度高的家长对突发事件的认知程度要高于文化程度低的家长(P=0.00);家庭收入高的家长对突发事件的认知程度要高于家庭收入低的家长(P<0.05);家长对突发事件的人为事故、应对策略、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社会安全5个方面的安全知识知晓率分别为16.5%,30.3%,31.3%,54.1%,54.7%;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家庭收入家长对自然灾害、人为事故、公共卫生、应对策略的安全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不同居住地的家长对自然灾害、人为事故、社会安全、公共卫生、应对策略5个方面的安全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父亲对孩子的安全重视程度高于母亲(P=0.00).结论 学生家长对突发事件认知水平及安全知识知晓率亟待提高.学校应通过加强对家长的安全健康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应急避险能力.

    作者:翟燕雪;刘堃;陈卓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成都市儿童青少年静态生活方式与家庭社会经济因素的关系

    目的 探讨成都市儿童青少年静态生活方式与家庭社会经济因素的关系,为缩短少童青少年的静坐时间进而预防超重肥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成都市2 164名7~15岁儿童青少年,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了解儿童青少年静态生活方式情况及家庭社会经济信息.结果 儿童青少年看电视时间随着父亲或母亲文化程度的增高而缩短(x2值分别为10.165,13.363,P值均<0.01);分性别比较后,只有男生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母亲职业为农民时,其子女看电视时间较长;母亲职业为商人时,其子女使用计算机时间较长(x2值分别为15.735,9.920,P值均<0.05);分性别比较后,只有女生表现出与总人群相同趋势.家庭人均年收入高的家庭,其子女使用计算机时间长(x2=17.603,P<0.01),且男、女生均表现出与总人群相同趋势(x2男=10.607,x2女=7.946,P值均<0.05).当家庭人口数≥6人时,其子女做家庭作业时间较短(x2=6.599,P=0.037).结论 成都市儿童青少年静态生活方式可能与家庭社会经济因素相关,且不同静态生活方式受家庭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具有差异.

    作者:薛红妹;杨明喆;段若男;刘言;成果;张啸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我国小学男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入学年龄的相关性

    目的 探索中国男性小学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与入学年龄的相关性,为探讨ADHD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防控建议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青年基金“我国学龄儿童主要慢性病干预模式及适宜技术研究”中的男性小学生12 731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长处和困难问卷(SDQ)(家长版)的注意缺陷与多动量表分析提前入学和适龄入学男童在ADHD问题上的差异.结果 提前入学男童比适龄入学男童ADHD得分更高(t=-2.373,P=0.018),进一步将该量表分为多动、冲动和注意缺陷因子,发现提前入学男童的注意缺陷得分高于适龄入学男童(t=-2.610,P=0.009),多动和冲动未发现统计学差异.提前入学男童在五、六年级时ADHD得分高于适龄入学者,一~四年级ADHD各因子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男童提前入学可能是ADHD的危险因素.应严格限制入学年龄,并对提前入学的儿童给予更多关注,减少ADHD症状的发生.

    作者:高欣;翟屹;李伟荣;叶鹏鹏;施小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北京市2009-2013年中小学校教室照明卫生状况

    目的 了解北京市2009-2013年中小学校教室照明卫生状况,为实现对全市中小学校教室照明改造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在北京市教委注册的所有1 700余所中小学校,按照相关国家卫生标准进行教室课桌面平均照度和黑板面平均照度的卫生学监测.结果 2013年北京市中小学校教室课桌面平均照度达到435.9lx,较2009年的336.7 lx有所提高.课桌面照度合格率达到88.4%,较2009年提高了35.0百分点(x2=578.878,P<0.01).黑板面平均照度达到572.7 lx,较2009年的329.1 lx明显提高.黑板面照度合格率达到76.4%,较2009年提高了58.6百分点(x2=1 527.710,P<0.01).结论 2012年北京市开展的中小学校教室照明改造工程使学校课桌面和黑板面的平均照度与合格率均明显提高.

    作者:吕若然;段佳丽;郭欣;高维;滕立新;孙颖;王观;赵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唐山市城区学龄前儿童忽视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城区学龄前儿童忽视的相关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使用自拟问卷和中国3~6岁城区儿童忽视状况评价问卷对唐山市城区1 642名学龄前儿童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唐山市城区学龄前儿童总忽视率为36.4%,总忽视度为(43.32±7.7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儿童年龄小(OR=1.149,95%CI=1.032~ 1.279)、儿童性格内向(OR=1.846,95%CI=1.240~2.747)、父亲性格内向(OR=2.207,95%CI=1.403~ 3.473)、母亲性格内向(OR=1.907,95%CI=1.147~3.168)、家庭成员关系冷淡(OR=1.926,95%CI=1.376~2.696)、教育态度不一致(OR=1.487,95%CI=1.166~ 1.897)、长期寄养(OR=1.667,95%CI=1.031 ~ 2.696)是儿童受忽视的危险因素.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儿童忽视度的因素有儿童年龄、儿童性格、父母性格、家庭类型、人均住房面积、家庭成员关系、教育方式、教育态度及儿童长期寄养(P值均<0.05).结论 唐山市城区学龄前儿童受忽视状况严重,影响因素涉及儿童、父母和家庭因素.

    作者:崔立华;李林泉;庞淑兰;薛玲;杜文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济南市小学生营养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营养健康教育对改变小学生营养知识及饮食行为的作用,为提出有效的营养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选取济南市4所学校1 213名小学生(干预组632名,对照组581名),干预组进行为期1 a的营养宣教,对照组不进行营养干预,干预前后对调查对象进行营养知识及饮食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 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小学生营养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后,干预组小学生的营养知识均提高,与自身干预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干预组小学生吃早餐比例及健康饮食行为应答率均提高(P值均<0.01).结论 以学校为基础的营养健康教育辅以家庭健康教育能提小学生的营养健康知识水平,改善小学生的饮食行为.

    作者:张伟;付爱民;靳淑珍;张来;马静媛;徐淑霞;尹静;张倩;李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海盐县学龄前儿童贫血状况调查

    贫血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症状,在学龄前儿童中贫血现象尤其多见.贫血的种类很多,其中全球缺铁性贫血高达11亿[1],原因见于营养知识欠缺、不良的饮食习惯,也有地区性原因及多种身体疾病引起等其它因素.贫血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贫血儿童的免疫功能降低,对其生长发育、智力等均有明显影响.而在托幼园所通过较大人群范围的普查体检,可以发现许多引发贫血原因的共同点,也便于实施群防群治,以期达到早诊断、早治疗和早预防的目的.为了解海盐县学龄前儿童贫血现状及影响因素,促进人口质量,笔者对4 520名3~7岁学龄前儿童贫血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福祥;程蓓蕾;谢莉;谢芹阳;梁凯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重庆市主城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重庆市主城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现状及近视主要影响因素,为学生近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重庆市主城区中学(完中)和小学各6所共11 878名中小学生进行视力检查和近视相关影响因素问卷调查,对学生视力不良现状及其构成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近视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重庆市主城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总检出率为53.4%,其中近视占视力不良的96.5%.视力不良率女生(56.4%)高于男生(50.6%)(x2=107.000,P<0.01);城市学生(54.1%)高于乡镇学生(52.5%)(x2=107.000,P<0.01);中学生(71.9%)高于小学生(40.1%)(x2=112.000,P<0.01).在视力不良构成中,轻度视力不良占19.5%,中度占31.1%,重度占49.4%.多因素分析显示,学习时眼距书本不足1尺、父母近视、家长未限制孩子看电视/玩电子产品时间、平均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平均每天睡眠时间是中小学生近视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 中小学生视力不良较严重并具不同特征.学生近视与多因素综合作用有关,需进行针对性的综合干预.

    作者:龙培培;窦义蓉;袁保成;陈佳旭;许文华;王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某医学院校大学生肥胖认知和减肥行为分析

    目的 了解医科大学不同专业和不同性别大学生的肥胖认知和减肥行为现状,为改善大学生健康情况、纠正不合理减肥行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某医科大学一~五年级不同专业学生85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50名学生中,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分别为5.3%和0.7%.在肥胖认知现状上,男生自评体型正确率为71.5%,高于女生(62.2%);医学生自评体型正确率为69.1%,高于非医学生(5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594,12.802,P值均<0.05).在减肥行为现状中,21.8%的学生曾经减肥,10.1%的学生正在减肥,女生对减肥行为的积极性高于男生(P值均<0.05).对现有盲目减肥行为的被试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自评体型、家庭居住地与现有盲目减肥行为之间关联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大学生盲目减肥行为较为严重,尤其是女性及非医学相关专业学生.应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宣传教育,使其正确认识自身体型,选择合理的减肥行为.

    作者:王小雅;祁巧茹;卢晓翠;孙素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广西2013年学校卫生监督资源配置现状分析

    自卫生监督体系建立13 a来,广西壮族自治区从未开展过学校卫生资源、监督现状调查,且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逐年上升.为更好地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学校卫生监管资源配置状况、监管现状和管理现状,以进一步掌握该区学校卫生监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困难,制定学校卫生监督政策,笔者开展了此次学校卫生监管现状调查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其彪;卢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蒙古族7~18岁青少年生长发育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目的 综合评价蒙古族青少年生长发育状况,为探讨少数民族学生体质科学的评价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主成分分析,对通辽市7~18岁蒙古族6 607名青少年生长发育的身高、坐高、体重、胸围、腰围、臀围、上臂部皮褶厚度、肩胛部皮褶厚度、腹部皮褶厚度、脉搏、收缩压、舒张压、肺活量、握力、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引体向上、50 m跑、800 m跑等19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蒙古族青少年生长发育指标特征根λ>1的4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67.312%,被确定为重要主成分,建立主成分函数表达式.19个生长发育指标可以用形态发育因子、体脂含量肥胖因子、功能状况因子和体育素质因子4个主成分来概括.结论 运用主成分分析可以消除原始变量间的信息重叠,合理地综合评价蒙古族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状况.

    作者:丽丽;赵宏林;佟伟军;布仁巴图;刘永跃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蚌埠市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健康素养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健康素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2008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运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蚌埠市2所高校蚌埠医学院和安徽财经大学2 6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具备健康素养检出率分别为12.8%和1.8%,医学生高于非医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5.264,P<0.01).医学生在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及健康技能3个维度素养具备检出率分别27.5%,4.3%,49.2%,而非医学生相应为6.0%,1.7%,42.7%;医学生在科学健康观、传染病、慢性病、安全与急救及基本医疗5类健康问题素养具备检出率分别为60.1%,8.5%,3.1%,32.9%,21.8%,而非医学生相应为56.0%,2.3%,0.7%,19.2%,1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大学生健康素养主要受到年级(OR=11.54,95%CI=7.11~18.74)、生源地(OR=1.44,95%CI=1.15 ~ 2.69)及讲座次数(OR=1.44,95%CI=1.20~ 1.72)影响.结论 医学类院校在学校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中应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非医学类高校应增加健康教育课程设计或讲座,努力提高大学生健康素养.

    作者:张敏;黄月;刘美君;唐红浩;吴学森;刘华青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元分析

    目的 探索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总体状况及未来研究方向.方法 运用元分析技术对90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进行同质性检验、效应值、置信区间、失效安全系数等统计处理.结果 情绪耗竭效应估计值为(2.45±0.08),效应检验:Z=30.63,P<0.01,95% CI=2.60~2.29,失效安全系数为50 989.去个性化效应估计值为(1.99±0.70),效应检验:Z=30.44,P<0.01,95%CI=2.11~1.86,失效安全系数为27 684.低效能感效应估计值为(2.49±0.11),效应检验:Z=23.53,P<0.01,95%CI=2.70~ 2.28,失效安全系数为46 497.地域、高校层次、出版年代和性别等因素的影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刊物类型与去个性化呈正相关,样本量与情绪耗竭呈负相关.结论 我国高校教师总体上属于中等程度的倦怠,应提升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质和量.

    作者:李昌庆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西宁市2004-2012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西宁市2004-2012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及趋势,为有效预防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系统收集2004-2012年西宁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资料,对资料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2004-2012年西宁市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1起,事件性质以传染病为主;报告地区主要集中在城区;发生时间曲线呈现双峰状,9-12月份峰值明显高于4-6月峰值;县乡中小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罹患率高于市中小学.结论 学校是当前传染病防控的重点场所,督促学校切实落实晨检、因病缺勤登记制度以及建立学校早期传染病预警机制是今后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者:李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重庆市小学生超重肥胖及高血压流行现状

    目的 了解重庆市小学生超重、肥胖及高血压流行现状,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按经济水平好、中、差抽取重庆市渝中区、荣昌县和开县3 225名一~六年级在校小学生于2013年10-12月对其进行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等体格检查.结果 受检学生超重率为11.8%,肥胖率为8.4%;高血压初筛检出率为6.1%,确诊率为2.1%.人均GDP水平高的渝中区小学生超重(19.2%)、肥胖率(15.3%)、高血压(3.5%)确诊率均高于人均GDP水平低的荣昌县和开县(7.4%,3.9%,1.5%),城区小学生超重(14.3%)、肥胖率(10.5%)均高于农村小学生(9.3%,6.2%),男生超重(13.6%)、肥胖率(10.8%)均高于女生(10.0%,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高血压确诊率的城乡(2.1%,2.0%)、性别(2.2%,2.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体重超重者(3.4%)、肥胖者(11.8%)高血压确诊率均高于体重正常者(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重庆市小学生超重、肥胖及高血压检出率较高.应培养和引导儿童形成受益终生的健康生活方式、行为和技能,从儿童期着手预防或延迟慢性病发生,实现慢性病防控关口前移.

    作者:张春华;唐晓君;丁贤彬;毛德强;施小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北京市四季青学区二~五年级小学生膳食营养状况

    目的 了解北京市四季青学区小学生的膳食营养状况,为指导学生养成科学的膳食行为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学区8所小学7~13岁的二~五年级1 43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3d的24h回顾性膳食问卷调查.结果 11~13岁组男、女生平均每日能量摄入量分别占推荐值的87.6%和88.8%,女生平均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占推荐值的87.2%;其余各年龄组男、女生平均每日能量和蛋白质摄入量基本达到推荐值水平.膳食能量来源中,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例为40.8%,低于参考范围下限;而脂肪供能比例为45.6%,高于参考范围上限.各年龄组营养素平均每日摄入量除了铁、维生素E达到推荐值外,钙、锌、维生素A、维生素C平均每日摄入量均小于推荐值,分别占推荐值的38.8% ~61.3%,67.6% ~ 90.0%,51.1%~92.5%,10.2%~18.5%.一日三餐早餐、午餐、晚餐的供能比例分别为26.2%,34.8%,29.8%,基本合理.结论 北京市四季青学区小学生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素摄入不均衡.建议学校加强对学生的相关营养教育,保证学校营养午餐的质量,并加强与家长联系,改善学生在家中膳食营养.

    作者:韦冬梅;李珊珊;王海俊;马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三峡大学学生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分析

    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作为肝、胆疾病和血液系统疾病诊断的一项重要指标,其检测结果在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中有着重要意义[1],也是目前健康体检的常规项目之一.三峡大学校医院一直采用试剂厂家提供的参考值范围,但在学生的健康体检中,经常遇到被检者身体状况良好,无任何临床症状,而TBIL检测结果却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给学生尤其是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造成困扰和麻烦,常常引起信任危机和医疗纠纷.本研究于2012年6月-2014年6月对三峡大学健康大学生血清TIBL水平分布进行调查,并探讨该人群TBIL正常参考范围,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德远;邹晓艳;吴晓雯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江门市中学生抑郁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中学生抑郁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为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江门市3 669名中学生进行调查和量表评测,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方法对生活事件、父母教养方式和认知倾向与抑郁间的作用模式进行分析.结果 3 669名调查对象中,抑郁症状总检出率为23.90%,男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2.41%,女生为2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775,P<0.01).路径分析显示,过度保护(父)、拒绝否认(母)、过分干涉保护(母)、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健康适应、其他、悲观为抑郁的危险因素,情感温暖理解(父)、过分干涉(父)、情感温暖理解(母)、偏爱被试(母)、受惩罚、乐观是抑郁的保护因素(P值均<0.05).标准化偏回归系数发现,过分干涉保护(母)、受惩罚、乐观、悲观仅直接作用于抑郁,路径系数为0.046,-0.184,-0.255,0.114;情感温暖理解(父)、过度保护(父)、情感温暖理解(母)、拒绝否认(母)、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健康适应、其他通过直接和间接双重途径作用于抑郁,路径系数分别为-0.101,0.053,-0.104,0.075,0.165,0.208,0.123,0.203.结论 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生活事件、认知倾向与抑郁密切相关,应针对具体原因进行早期干预.

    作者:徐伏莲;陈海泉;许律琴;黄奕祥;钟明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