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沈阳于洪区中学生睡眠问题与伤害的相关性分析

崔丽巍;张海柱;万宇辉;陈静;陶芳标

关键词:睡眠障碍, 创伤和损伤, 回归分析, 学生
摘要:目的 了解中学生伤害发生情况及其与睡眠问题之间的相关性,为制定中学生伤害发生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沈阳市于洪区3 477名在校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人口统计学指标、伤害、睡眠问题等资料.采用x2检验比较不同组别中学生伤害检出率的差异,利用t检验比较有无伤害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各因子得分及总分的差异,并建立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睡眠问题及各因子对中学生伤害发生的影响.结果 中学生睡眠问题的检出率为17.6%,男生(16.6%)低于女生(1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16,P>0.05).中学生过去1 a伤害的报告率为30.2%,男生报告率(34.3%)高于女生(26.8%),初中生(36.2%)高于高中生(2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2.96,48.39,P值均<0.01).伤害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紊乱、日间功能障碍以及PSQI总分均高于无伤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紊乱、日间功能障碍以及总睡眠问题较高组发生伤害的风险增加(P值均<0.01).结论 中学生存在睡眠问题会增加伤害发生的风险,积极改善中学生睡眠状况对伤害的防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北京市某中学学生饮食运动相关知识行为分析

    目的 了解中学生的饮食运动行为习惯,为学生肥胖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北京市西城区某中学全体学生(共967名)的饮食运动相关知识、行为开展调查.结果 学生肥胖相关知识总体较好,对高能量食物的认知、肥胖的危险因素、肥胖的生理危害等内容均有较高知晓率.对冰淇凌、含糖饮料也是高能量食物知识知晓率仅为64.28%和69.73%,吃饭速度过快也会导致肥胖的知晓率仅为62.10%;对于不吃早饭的危害认识不够,6个知识点中知晓率高一项仅为80.80%;仅有23.00%的学生知道正确计算体质量指数(BMI)的方法.学生日常饮食行为中,85.80%的学生每天都吃蔬菜,每天喝牛奶、吃水果的学生较少(分别为63.03%,60.29%),每天都吃早餐的学生占72.70%.学生运动情况普遍较差,每天参加1h体育锻炼的学生比例为34.41%.结论 学生整体饮食运动相关知识行为有很大的不足,学校健康教育还需进一步开展,体育锻炼推广工作亟待加强.

    作者:段佳丽;耳玉亮;刘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苏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食物摄入频率与饮食态度行为

    大学生处于脑力和体力旺盛期,良好的饮食习惯、健康的意识和合理的膳食结构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影响重大[1].目前,大学生普遍缺乏营养知识,不吃早餐等不合理的膳食行为以及食物选择不合理等营养问题日益突出[2].本调查旨在了解江苏省苏州市大学生日常食物摄入频率和饮食态度行为现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大学生营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赵学芳;句连云;饶春平;王晓莺;张雪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母亲妊娠期和围生期因素对儿童血压的影响

    目的 探讨母亲妊娠期和围生期因素对儿童血压的影响,为深入探讨妊娠期与围生期相关因素对儿童血压的长期影响机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对无锡市1993-1995年建立的出生队列于儿童期进行随访,并对其进行身高、体重和血压的测量,采用t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随访到2 256名年龄在10~13岁的儿童.正常出生体重组儿童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分别为(100.40± 10.58)、(65.45±8.95)mm-Hg;高出生体重儿童的SBP和DBP分别为(99.81±9.96)、(65.02±8.65) mmH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90,1.33,P值均>0.05).调整性别、儿童期年龄、儿童期体质量指数(BMI)和生活行为因素,将母亲妊娠期和围生期相关因素纳入多因素模型,结果显示,母亲妊娠时职业为“其他”儿童的儿童期收缩压较低;在正常出生体重组,非第1胎儿童的收缩压较高,儿童收缩压随着出生时身长的增加而增加,母亲产时有妊高症儿童的收缩压较高,且血压升高的风险增加(OR=3.13,95%CI=1.33~ 7.32);在高出生体重组,母亲产时有妊高症儿童的血压较高,血压升高风险也增加(OR=2.96,95%CI=1.44~6.08).结论 母亲产时妊高症是儿童期血压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应采取一定的措施,预防控制孕妇妊娠期血压升高或妊高症的发生.

    作者:李玉艳;武俊青;戎芬;任静朝;赵瑞;周颖;高尔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阿克苏市汉族维吾尔族小学生超重肥胖现况

    目的 了解阿克苏市汉族、维吾尔族小学生超重和肥胖现状,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从2013年阿克苏市学生体检信息报表中抽取7~ 12岁汉族小学生5 377名,维吾尔族小学生4 984名,共10 361名.利用中国学生超重肥胖筛查BMI分类标准,判定超重和肥胖.结果 汉族小学生总体超重率(15.10%)、肥胖率(11.20%)高于维吾尔族小学生总体超重率(6.48%)、肥胖率(2.71%)(x2值分别为197.05,281.98,P值均<0.01).汉族男生总体超重率(18.11%)、肥胖率(13.69%)高于汉族女生总体超重率(11.87%)、肥胖率(8.52%)(x2值分别为40.73,36.10,P值均<0.01);维吾尔族男生超重率(7.60%)高于女生(5.40%)(x2=10.00,P<0.01);维吾尔族男、女生肥胖检出率分别为3.11%,2.48% (x2=1.01,P>0.05).汉族男生超重检出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汉族男生肥胖检出率及汉、维女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均有随年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P值均<0.05).结论 阿克苏市小学生超重肥胖已处于流行期.应及早采取综合预防措施,有效控制儿童肥胖的发生发展.

    作者:罗文伟;景娟;崔飚;韩松林;周少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海门市2003-2012年0~14岁儿童死亡状况及趋势分析

    目的 了解海门市0~ 14岁儿童死亡状况、死因顺位、变化趋势并预测海门市2013-2015年儿童死亡水平,为制定公共卫生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对海门市2003-2012年0~ 14岁儿童死亡信息进行流行病学描述,运用灰色模型GM(1,1)预测未来3 a0~14岁儿童死亡趋势.结果 2003-2012年海门市0~14岁儿童平均死亡率为41.38/10万人年,男孩死亡率(47.04/10万人年)高于女孩(35.58/10万人年),0~<1,1~<5,5~<10,10~ 14岁组儿童死亡构成比分别为49.41%,20.99%,12.65%和16.95%,死因前3位依次为损伤和中毒(29.61%)、先天畸形变性和染色体异常(24.04%)、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21.78%),共占75.43%.10 a间0~ 14岁儿童死亡率呈下降趋势.灰色预测模型结果显示,2015年0~ 14岁儿童死亡率为19.81/10万人年.结论 小年龄组儿童是降低儿童死亡率的重点对象,加强孕妇保健和新生儿围产期护理,预防儿童意外伤害,可有效降低0~14岁儿童死亡率.

    作者:陶长余;倪倬健;肖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少数民族偏远山区儿童虐待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广西少数民族偏远山区儿童虐待(CA)现况及影响因素,为开展儿童虐待预防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运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采用儿童受虐筛查表(SQCA)对广西少数民族偏远山区5 390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并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儿童虐待的影响因素.结果 有5 273名儿童曾遭受家人虐待,报告率达97.8%.言语侮辱、经济控制、用刀棒等伤人、忽视、隔离、拳打脚踢、抓咬打耳光等、性侵犯虐待的报告率分别为74.0%,64.4%,52.6%,44.4%,37.3%,26.3%,26.3%和5.1%.8种类型的虐待行为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 821.953,P<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大、跟父母生活在一起、家庭所在地为城镇是儿童虐待发生的保护因素;兄弟姐妹多、精神质个性明显、父亲酗酒是儿童虐待发生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 应加强对少数民族偏远山区儿童虐待问题的重视,减少儿童虐待的发生.

    作者:漆光紫;陈施;邬振先;廖维芳;周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北京高校大学生性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高校大学生性行为特点及筛选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研究干预大学生高危性行为及其预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参考计划行为理论模型分析研究影响高校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的相关因素以及高危性行为的特点,以年级分层,抽取北京市10所高校的1 783名学生,采用自编问卷,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验证,确定相关影响因素以及干预策略.结果 大学生性行为报告率29.1%.性行为报告者中基本每次都使用安全套报告率为30.83%.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27.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既往有性经历、行为意向强、高风险行为态度、高风险知觉行为控制是该人群发生性行为的主要危险因素(B值分别为-0.638,3.677,0.638,0.598,0.243,P值均<0.05).结论 应通过针对性的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相关因素的干预,形成良好的行为意向,从而达到行为改变的效果.

    作者:谢兴伟;康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上海市某区小学生视力保健行为与视力的关联性分析

    目的 了解小学生视力保健行为与视力的关系,为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视力不良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上海市虹口区6所小学三、四年级学生共1 618名,对学生进行视力检查和“儿童眼保健相关行为评定量表(家长卷)”的问卷调查.结果 不同视力等级的学生“眼放松行为”“用眼距离”行为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229,5.486,P值均<0.05);不同视力等级的学生,在双休日视屏时间,平均每日屈光时间、读写时间及视屏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237,3.084,2.970,2.651,P值均<0.05),视力等级越差,视近时间越短;视力正常学生的户外活动时间高于视力不良学生,但不同视力等级的学生户外活动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睡眠时间上,各视力等级学生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以学校为基础的行为干预,可以以眼放松行为、用眼距离为重点,应首先注重增加间歇休息习惯养成教育,注意改善学生用眼行为,增加户外活动.

    作者:亓德云;谭晖;林可;付泽建;李香亭;司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上海市浦东新区外来务工子弟小学学生视力现况

    目的 了解浦东新区外来务工子弟小学学生视力情况,为完善学龄流动儿童视力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上海市浦东新区6所外来务工子弟小学共2 970名学生开展视力检查.对714名初查中疑似视力不良的学生开展复查,其中461名学生在家长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散瞳验光.结果 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为52.5%,散瞳率为64.6%,复查近视率为40.6%.随着年级的升高,小学生裸眼视力与球镜度数逐步降低,眼轴逐渐增加.无论是否散瞳,学生近视程度与年级增长有明显的伴随趋势.结论 外来务工子弟小学学生近视率随着年级的上升而增加.学校需重点关注高年级学生并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眼防保健部门应加大对于散瞳验光技术的开发以及对广大学生家长的正确引导,学校动员学生家长积极主动配合并参与儿童正确读写姿势的培养.

    作者:曹斌;张一飞;刘成军;陆燕英;季珮;朱伟红;章小花;冯学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不同查验方式对儿童预防接种结果的影响

    做好儿童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工作,及时发现漏证、漏种儿童并及时补种,是加强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防止疫苗针对性传染病爆发和流行、保护儿童健康的重要措施[1].自2012年开始,河北省保定市开始实行接种证网络化查验,通过对责任区分、查验质量、督促补种、及时补种、责任追究、双向沟通等关键节点的质量控制,促进了接种证查验工作的落实.为了解质量控制对接种证查验工作的影响,笔者对某县的接种证查验工作进行了回顾性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左志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平衡膳食与运动干预单纯性肥胖初中生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平衡膳食与运动干预对单纯性肥胖初中生身体的影响,为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连云港市2所中学肥胖初中生48名,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极限有氧运动组、平衡膳食组、平衡膳食加极限有氧运动组4组.测试体质量指数(BMI)、血液部分指标、皮脂厚度、围度.结果 干预后,平衡膳食极限有氧运动组与对照组在BMI(27.82±2.52,30.68±2.56) kg/m2、腰围(90.38±9.22,101.38±5.58)cm、上臂围(29.54± 2.39,31.70±5.24) 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且优于其他两组;极限有氧运动组三酰甘油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且优于其他两组(P值均<0.01).结论 平衡膳食极限有氧运动对肥胖中学生BMI、皮脂厚度、围度的影响具有协同效应.极限有氧运动可以显著降低三酰甘油含量.

    作者:邢良美;林祥田;王文军;张超;孙成凯;冯伟军;赵洁;王晓青;朱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蒙古族7~18岁青少年生长发育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目的 综合评价蒙古族青少年生长发育状况,为探讨少数民族学生体质科学的评价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主成分分析,对通辽市7~18岁蒙古族6 607名青少年生长发育的身高、坐高、体重、胸围、腰围、臀围、上臂部皮褶厚度、肩胛部皮褶厚度、腹部皮褶厚度、脉搏、收缩压、舒张压、肺活量、握力、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引体向上、50 m跑、800 m跑等19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蒙古族青少年生长发育指标特征根λ>1的4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67.312%,被确定为重要主成分,建立主成分函数表达式.19个生长发育指标可以用形态发育因子、体脂含量肥胖因子、功能状况因子和体育素质因子4个主成分来概括.结论 运用主成分分析可以消除原始变量间的信息重叠,合理地综合评价蒙古族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状况.

    作者:丽丽;赵宏林;佟伟军;布仁巴图;刘永跃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沈阳于洪区中学生睡眠问题与伤害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了解中学生伤害发生情况及其与睡眠问题之间的相关性,为制定中学生伤害发生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沈阳市于洪区3 477名在校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人口统计学指标、伤害、睡眠问题等资料.采用x2检验比较不同组别中学生伤害检出率的差异,利用t检验比较有无伤害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各因子得分及总分的差异,并建立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睡眠问题及各因子对中学生伤害发生的影响.结果 中学生睡眠问题的检出率为17.6%,男生(16.6%)低于女生(1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16,P>0.05).中学生过去1 a伤害的报告率为30.2%,男生报告率(34.3%)高于女生(26.8%),初中生(36.2%)高于高中生(2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2.96,48.39,P值均<0.01).伤害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紊乱、日间功能障碍以及PSQI总分均高于无伤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紊乱、日间功能障碍以及总睡眠问题较高组发生伤害的风险增加(P值均<0.01).结论 中学生存在睡眠问题会增加伤害发生的风险,积极改善中学生睡眠状况对伤害的防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崔丽巍;张海柱;万宇辉;陈静;陶芳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福州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及健康行为分析

    目的 了解福州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及其对口腔健康的认知、态度、行为,为开展高校大学生口腔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别对福州市大学城6所高校按不同年级分层,以班级为单位,整群随机抽取3 1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福州市大学生牙龈炎患病率为73.3%,口腔溃疡患病率为49.2%,龋齿率为39.1%;每天刷牙≥2次者占80.0%,知晓正确刷牙方法者占43.8%;从未有洁牙史和从未定期做口腔保健检查的分别为76.1%和41.1%%;在患口腔疾病时,43.2%的学生选择忍着而未做任何处理,44.6%的学生从未接受过口腔健康教育.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专业、年级、每天刷牙次数是大学生牙龈炎的影响因素.专业和年级存在相乘交互作用,调整OR值为1.458(95%CI=1.241~1.712).结论 福州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不佳,口腔健康知识较为薄弱,口腔保健行为较差.亟需加强非医学低年级大学生的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口腔健康水平.

    作者:陈法;何保昌;刘梦研;张旭;李扬帆;陈亨贵;张杨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呼伦贝尔地区不同民族小学生血脂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蒙族、鄂温克族、汉族小学生的血脂水平,为建立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血脂水平的参考区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2009-2011年抽取呼伦贝尔市民族小学和牙克石市建设小学8~ 14岁小学生1 723名,应用OLYMPUS公司生产的AU542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水平.取TC及LDL-C第75及第90百分位点作为临界脂蛋白水平及高脂蛋白浓度标准,取TG第90百分位点作为高三酰甘油血症浓度,取第5百分位点作为HDL-C的参考区间下限,取APOA1,APOB的95%可信区间建立呼伦贝尔地区3个民族小学生血脂正常参考区间.结果 汉族除LDL-C与鄂温克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75,P>0.05)外,其他5项血脂水平(TC,TG,HDL-C,APOA1,APOB)与蒙古族和鄂温克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F值分别为20.256,85.047,15.604,310.143,39.947,P值均<0.01);蒙古族和鄂温克族除TC,T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491,0.643,P值均>0.05)外,其他4项血脂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911,2.548,5.161,3.417,P值均<0.01);蒙古族、汉族男、女生组除TC外,其他项目血脂水平(TC,TG,HDL,APOA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蒙古值分别为4.619,3.690,3.527,4.409,4.130,t汉值分别为4.856,2.607,2.035,2.967,2.525,P值均<0.01),鄂温克族男、女除LDL-C、APOB以外,其他4项血脂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741,4.230,2.106,2.136,P值均<0.01).结论 调查建立了蒙、鄂、汉3个民族小学生血脂各自的参考区间,可为儿童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作者:孙辉;杜彦丹;李寅雁;史晓丹;裴东亮;王波;蔡淑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大学生抑郁自杀意念及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

    目的 了解高校大学生抑郁和自杀意念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高校大学生的自杀干预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和自杀意念量表,对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取的北京地区6所高校抽取的1 18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对影响大学生抑郁及自杀意念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 有398名大学生存在抑郁状况,占33.56%;307名大学生有自杀意念,占25.89%.路径分析结果表明,抑郁状况、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专业以及专业满意度可直接影响自杀意念,路径系数分别为0.280,-0.105,0.194,-0.102;健康状况、学习成绩、宗教信仰、家庭和睦状况、心理服务利用意愿、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以及专业满意度可通过影响抑郁状况而间接影响自杀意念.结论 北京地区高校大学生的自杀意念比例较高.高校应加强自杀预警和干预体系,预防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发生.

    作者:和红;杨洋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保山市8~10岁儿童尿碘水平分析

    目的 分析保山市8~10岁学龄儿童尿碘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和消除碘缺乏病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分别在保山市施甸、腾冲、龙陵、昌宁县按照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各抽取1个乡镇,每个乡镇抽取1所小学,每所小学抽取20名8~10岁学龄儿童的随意尿样;另在保山市隆阳区水碘<150 μg/L的乡镇,随机抽取1所行政村小学的12名8~ 10岁学龄儿童的随意尿样.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尿碘水平.结果 调查的8~ 10岁学龄儿童总体尿碘中位数为319.59 μg/L;尿碘低于50 μg/L的构成比为2.18% (9/412),50 ~< 100 μg/L为1.94% (8/412),100~ <200 μg/L为12.38%(51/412),200~< 300 μg/L为28.64%(118/412),≥300 μg/L为54.85% (226/412).不同县(区)8~10岁学龄儿童尿碘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09,P=0.049),不同年龄组、性别学龄儿童尿碘频数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3.32,8.17,P值均>0.05).结论 保山市8~ 10岁学龄儿童尿碘含量达到我国消除碘缺乏病标准,但仍然存在部分儿童碘摄入过量或不足的情况,需关注和预防碘盐摄入过量和不足可能带来的健康问题.

    作者:李艳萍;郑维斌;黄东升;赵明;马云良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北京市四季青学区二~五年级小学生膳食营养状况

    目的 了解北京市四季青学区小学生的膳食营养状况,为指导学生养成科学的膳食行为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学区8所小学7~13岁的二~五年级1 43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3d的24h回顾性膳食问卷调查.结果 11~13岁组男、女生平均每日能量摄入量分别占推荐值的87.6%和88.8%,女生平均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占推荐值的87.2%;其余各年龄组男、女生平均每日能量和蛋白质摄入量基本达到推荐值水平.膳食能量来源中,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例为40.8%,低于参考范围下限;而脂肪供能比例为45.6%,高于参考范围上限.各年龄组营养素平均每日摄入量除了铁、维生素E达到推荐值外,钙、锌、维生素A、维生素C平均每日摄入量均小于推荐值,分别占推荐值的38.8% ~61.3%,67.6% ~ 90.0%,51.1%~92.5%,10.2%~18.5%.一日三餐早餐、午餐、晚餐的供能比例分别为26.2%,34.8%,29.8%,基本合理.结论 北京市四季青学区小学生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素摄入不均衡.建议学校加强对学生的相关营养教育,保证学校营养午餐的质量,并加强与家长联系,改善学生在家中膳食营养.

    作者:韦冬梅;李珊珊;王海俊;马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元分析

    目的 探索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总体状况及未来研究方向.方法 运用元分析技术对90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进行同质性检验、效应值、置信区间、失效安全系数等统计处理.结果 情绪耗竭效应估计值为(2.45±0.08),效应检验:Z=30.63,P<0.01,95% CI=2.60~2.29,失效安全系数为50 989.去个性化效应估计值为(1.99±0.70),效应检验:Z=30.44,P<0.01,95%CI=2.11~1.86,失效安全系数为27 684.低效能感效应估计值为(2.49±0.11),效应检验:Z=23.53,P<0.01,95%CI=2.70~ 2.28,失效安全系数为46 497.地域、高校层次、出版年代和性别等因素的影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刊物类型与去个性化呈正相关,样本量与情绪耗竭呈负相关.结论 我国高校教师总体上属于中等程度的倦怠,应提升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质和量.

    作者:李昌庆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社会支持逆境信念与孤独感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和逆境信念与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孤独感的关系,为提高相关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UCLA孤独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中国人逆境信念量表,对采用整群抽样、自愿参加的贵州10所高校的497名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和逆境信念与孤独感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3,-0.47,-0.46,-0.27,P值均<0.01).朋友支持、其他支持、逆境信念负向预测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孤独感(β值分别为-0.28,-0.22,-0.09,P值均<0.05),累积解释总变异量的25.50%.逆境信念在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朋友支持、其他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中均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值分别为8.70%,8.94%.结论 朋友支持、其他支持和逆境信念能有效降低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孤独感.

    作者:谢其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