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杭州市儿童教育干预对安全步行知晓率影响效果评估

吴欧;徐晨怡;刘庆敏;曹承建;罗军;赵鸣;王琳;胡锦峰;赵琪

关键词:步行, 安全, 干预性研究, 儿童, 教育
摘要:目的 分析杭州市儿童安全步行知识知晓情况及心理状态,评估儿童安全步行健康教育模式.方法 多阶段随机整群抽取杭州市4个区8所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1 184名,对其进行现场教学授课与亲身体验相结合的“儿童安全步行”集体教育干预2h,干预前后采用一致的教学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儿童安全步行健康干预前杭州市4个区儿童在安全步行各方面知晓率除过马路停靠点和特殊情况过马路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后4个区儿童交通安全步行各方面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项目开展后,儿童安全步行不同方面知晓率均有提升(P值均<0.01).分性别分析,男、女儿童安全步行认知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值均<0.01).分年级分析,不同年级儿童的知晓率也均有提高(P值均<0.01).干预前儿童过马路时“一点也不担心”的占19.1%,干预后占17.5%,但于预前后儿童的心理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29,P>0.05).结论 对儿童进行短期安全步行教育效果显著.还需采取定期长效教育干预机制,处理儿童步行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以不断强化儿童安全步行教育干预的效果.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一起桶装水引起的多校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暴发调查

    2014年2月17日上午至2月18日下午,海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陆续接到6所学校报告,称多名学生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为掌握疫情的流行强度、波及范围,寻找病因线索及危险因素,确定传播途径,并提出针对性的控制疫情措施,海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了本次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洁;孙品晶;李清;富小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创建学校无烟环境对中学生吸烟知信行的影响

    目的 比较深圳市创建学校无烟环境活动前后中学生吸烟认知、态度、行为水平变化情况,评估创建活动效果,为学校控烟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深圳市3个区5所中学为干预组开展创建学校无烟环境活动干预,随机选取5所中学为对照组不开展干预活动,对两组学校创建活动前后初一到高二年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评估学生吸烟知识知晓、态度、行为水平.结果 干预组人群的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78.60%提高到干预后的85.21%(x2=44.89,P<0.01),态度正确率由干预前的73.86%提高到干预后的77.07% (x2=4.72,P=0.03);而行为形成率在干预前后分别为90.57%,91.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6,P=0.21).对照组的知识知晓率、态度正确率、行为形成率干预前分别为76.50%,72.68%,83.82%,干预后分别为77.77%,73.48%,84.4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无烟学校创建活动能提高学校健康教育的效果,使中学生的烟草认知情况产生明显的改善,但对吸烟行为无明显影响.建议在全社会范围推广全面无烟政策.

    作者:熊静帆;杨慧;罗念慈;朱品磊;阮建民;杨应周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国大学生健康体检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大学生对健康体检的需求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和完善大学生健康体检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4年9-11月采用分阶段目的抽样和方便抽样混合的抽样方法,使用自编调查问卷对中国5个省市20所不同类型高校3 422名大学生的健康体检需求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2.76%的大学生希望至少每年体检1次,男生、大一新生、部属院校、地方院校更愿意每年体检1次(OR值分别为1.20,1.27,0.71,0.80,P值均<0.05).70.76%的大学生希望学校定期组织体检,并自愿参加;65.23%可接受的体检费用为≤100元,并与个人消费水平呈正相关;选择专业体检中心的占81.24%,校医院占26.71%;大学生希望以个体报告单形式获得体检结果(46.30%).体检后,希望以书面形式告知体检计划的方式获得健康指导的多(63.90%),其次为体检机构进一步提供相关检查的方式(62.34%).结论 大学生对健康体检存在多方面的需求.在制定大学生健康体检政策时,应考虑大学生对体检频次、组织形式、费用、体检机构和体检后健康指导等需求.

    作者:吕冰琪;余小鸣;张芯;仇元营;石琰琴;张译天;万幸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某高校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感染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国内外研究表明,学校由于人口密集,接触密切,极易发生结核病暴发[1-3].在中国每年均有多起学校结核病暴发疫情发生[4-6].由于结核病具备传染性强、病程长、容易发生耐药等特点,学生患病后需要休学回家长期规范治疗,给学生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也给正常教学秩序造成极大影响.另一方面,结核病的潜伏期长[7-8]、隐性感染比例高[9-11]、传播方式容易实现,给校园结核防控带来非常大的难度.本文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探讨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结核病的发病影响因素,为今后学校结核病密切接触者的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作者:陈秋萍;陈田木;吴英;徐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早餐对大学生认知行为的影响

    目的 探究早餐对大学生视空间工作记忆、反应时及脑力工作能力的影响,为高校学生早餐营养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以广州市某医学院校69名大学生志愿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不吃早餐,32名)和对照组(吃早餐,37名),用Corsi积木点击测验的变式设计测试视空间工作记忆;用E-Prime 2.0反应时测定软件测定反应时;用剂量作业试验测定脑力工作能力.分别于上午8:30和11:00进行前后2次测试.结果 视空间工作记忆、反应时2次组间比较,对照组成绩均比实验组好,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自身前后测试比较显示,两组视空间工作记忆第2次成绩均比第1次好(t值分别为-2.67,-2.77,P值均<0.05),但反应时2组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脑力工作能力2次组间比较显示,阅字速度、脑力工作能力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2次测试实验组脑力工作能力测试的错误率均小于对照组(x2值分别为40.406,7.359,P值均<0.01).两组自身对照结果均为第2次错误率高于第1次,而阅字速度、脑力工作能力指数均为第2次优于第1次,且3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在饥饿状态下,视空间工作记忆、反应时及脑力工作能力均受到影响,但因练习效应干扰等原因,仍不能确定早餐对这些指标的影响程度.

    作者:梁小红;王庆雄;杜坤;王晓波;黄晓霞;陈昕;华丽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遗传与环境因素对青少年危险行为影响的双生子研究

    目的 了解遗传与环境因素对青少年危险行为的影响,为减少青少年危险行为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青少年危险行为问卷(RBQ-A)评定重庆市11~18岁111对双生子的危险行为,采用一般情况问卷、父母的养育方式和维度问卷(PSDQ)、应激生活事件(SLE)、MacMaster家庭活动计划一般功能量表(FAD-GFS)等调查双生子环境因素;通过Open-MX软件构建单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加性遗传因素、共享环境因素、个体特异性环境因素对双生子危险行为的影响.结果 在危险行为总变异方差中加性遗传效应占0.67(95%CI=0.51 ~ 0.77),个体特异性环境因素分别占0.33(95%CI=0.22~ 0.49);危险行为与权威型养育方式呈负相关(r=-0.261,P<0.01),与专制型养育方式、家庭功能、分娩方式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94,0.178,0.148,P值均<0.01),与应激生活事件、父母的教育程度、职业及母孕期情况等无统计学相关性.结论 青少年危险行为受遗传和特殊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受遗传的影响较大,但父母的教育方式及家庭功能对该指标的影响不容忽视.

    作者:朱文芬;傅一笑;胡小梅;王英诚;邓伟;李涛;马兴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某医学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某医学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为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广州某医科大学2011-2014年全体大一新生5 728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一新生的恐怖因子得分(1.44±0.44)高于2008年全国大学生常模(1.3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08,P<0.05).在性别因素上SCL-90总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5,P<0.05),女生得分(142.33±34.19)高于男生(136.22±35.23);除偏执因子外,其他因子在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女生得分高于男生.非医学类专业学生的SCL-90总分(141.57±36.55)高于医学类专业学生(139.35±3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P<0.05);非医学类专业学生在躯体化、敌对两个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医学类专业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9,-2.83,P值均<0.05).结论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充分考虑性别、专业等因素,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教育.

    作者:麦小菡;杨杰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小学生生活技能家长评价量表初步编制及评价

    目的 初步编制适用我国小学生生活技能家长评定量表,为评价国内小学生生活技能提供有效的测评工具.方法 参考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编制的《校内青少年生活技能评价量表》,确定量表的理论框架,建立条目库;初始量表经预实验修改后形成正式测评问卷,2013年12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湖北省孝感、武汉、潜江3个城市6所小学的3 036名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条目分析及探索性分析后保留44个条目,经过主成分分析抽取的10个公因子可解释总方差的50.237%;全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18,各维度分别为调节情绪—应对压力0.656,自我认识能力0.493,有效交流—人际关系能力0.568,同理能力0.693,做决策—解决问题0.483,创造性与批判思维0.649;各维度与总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535~0.727之间(P值均<0.01).结论 初步编制的生活技能家长评定量表总体信效度较好,可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马玉巧;李小芳;卞晨阳;陈艳琳;黄娟;余毅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分类树模型与Logistic回归在儿童高血压预测中的应用

    目的 应用分类树模型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郑州市儿童青少年血压的影响因素,为青少年高血压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年郑州市7~17岁学生4 400人体质调研数据进行分析,运用分类树模型及Logistic回归对儿童高血压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建立预测模型并运用ROC曲线比较2种模型优劣.结果 郑州市儿童高血压患病率较低,为6.5%,男女血压偏高发生率分别为12.4%,1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4,P>O.05);肥胖与超重儿童高血压发生率大于正常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14,P<0.05);Logistic回归显示超重肥胖与血压关系密切,超重青少年患高血压风险是正常体重的2.118倍(OR=2.118,95%CI=1.492~ 3.007),肥胖青少年患高血压的风险为正常体重的6.933倍(OR=6.933,95%CI=5.183~9.273);分类树模型和Logistic回归均显示超重、肥胖是儿童高血压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分类树模型对儿童高血压预测效果较好,可作为Logistic回归模型的补充.

    作者:晁灵;李然;梁利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学校传染病防控档案资料的建立收集与管理

    学校传染病防控档案资料是客观反映学校卫生管理工作好坏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常态工作时,它是上级监管部门检查的主要依据;在传染病流行或暴发时,则是评价学校主要责任人是否依法履责的重要原始资料[1].因此,保健医师或兼职保健老师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要按要求做好传染病防控管理工作,还要科学地建立、收集和管理传染病档案资料[2].

    作者:何均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成都市儿童青少年饮水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成都市儿童青少年每日饮水量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我国儿童青少年适宜饮水摄入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成都市城区和郊区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共1 403名.利用定量用具采用连续7d的饮水记录法,了解调查对象的饮水情况.分析比较不同性别、城郊、年级、身体活动水平中小学生各种饮品的饮用量.结果 成都市儿童青少年每日平均饮水量为865 mL;男生(897 mL)高于(836 mL)女生(t=7.568,P<0.05);城区学生(968mL)高于郊区学生(759 mL) (t=92.843,P<0.05);高年级学生饮水量高于低年级学生(F=30.335,P<0.05).白水饮用量男生高于女生,高年级学生高于低年级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F值分别为10.586,28.592,P值均<0.05);碳酸饮料饮用量男生高于女生,城区学生高于郊区学生,高年级学生高于低年级学生,超重儿童高于体重正常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F值分别为18.948,23.731,4.490,5.149,P值均<0.05).调查对象白水饮用量占饮水总量的66.1%,郊区学生(74.0%)高于城区学生(60.1%) (x2=4.43,P<0.05).饮水量及各种饮品的影响因素众多,城郊、年龄、身体活动水平、BMI、性别是总饮水量的影响因素;年龄、身体活动水平、BMI、性别是水的影响因素;城郊、年龄、身体活动水平、家庭人均年收入是饮料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 儿童青少年饮水量偏低且影响因素较多,制定儿童青少年适宜饮水量时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作者:何志凡;李晓辉;刘艳;王瑶;冯敏;鞠勇;杨建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我国4城市中小学生家长饮食行为现状

    目的 了解沈阳市、武汉市、成都市、广州市中小学生家长的饮食行为状况,为进一步开展饮食行为干预措施提供基础资料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整群抽取沈阳市、武汉市、成都市、广州市13 805名中小学生家长进行饮食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 70.7%的学生家长能保证每天都吃早餐,但其中仅有18.0%的家长早餐营养良好.4所城市学生家长每周吃早餐次数及早餐营养状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17.872,259.788,P值均<0.05).学生家长吃西式快餐的频率≥1次/月的占34.3%,各城市学生家长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6.958,P<0.05).学生家长每周至少吃1次零食、饮料比例分别为78.3%,59.5%,零食、饮料每周消费次数构成各城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82.53,136.381,P值均<0.05).学生家长常吃的5种零食依次为新鲜蔬果、谷类、坚果、奶制品、豆制品,常喝的5种饮料依次为茶水、茶饮料、碳酸饮料、果蔬汁饮料、鲜榨果蔬汁.结论 四城市学生家长存在早餐结构不合理,消费西式快餐、不健康零食及饮料等现象,因此应加强营养教育.

    作者:宋超;郭海军;宫伟彦;李晓辉;吴晓旻;刘伟佳;栾德春;刘爱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上海市中学生饮酒知识态度行为分析

    目的 了解上海市中学生饮酒知识、态度、行为(KAP)现况,为制定限制青少年饮酒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4个城区的初中学校25所、高中学校11所、职业中学10所共4 801名学生,采用问卷进行饮酒KAP调查.结果 中学生饮酒知识得分平均为(7.42± 3.18)分,态度为(4.69±2.65)分,行为为(2.83士1.63)分.饮酒KAP分数相加综合评价,仅20%的学生为“好”,评分为“差”的学生人数比例为39%.女生知识、态度及行为均分均高于男生(t值分别为6.892,11.604,6.679,P值均<0.01);职业中学学生知识、态度及行为分数均为低,初中生知识得分低于高中生,但态度和行为得分初中生均高于高中生(F值分别为20.893,177.893,130.353,P值均<0.01).结论 中学生饮酒KAP水平均不高.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中学生饮酒知识水平,重点为职业学校学生;禁止向未成年人售酒法规的严格执行也非常重要.

    作者:郑晶泉;沈丽娜;傅灵菲;柏品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南京某高校2010-2014年大学生因病住院患者疾病谱分析

    目的 分析南京某高校2010-2014年在校大学生因病住院患者疾病谱,为高校健康教育及制定相关医疗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法,收集某高校校医院2010-2014年住院病历以及校外上级医院回校报销单等,进行分类、整理、录入、分析.结果 导致在校大学生因病住院主要病种的前4位依次为肺炎、外伤、气胸、水痘,5a累计发病率分别为6.94‰,6.34‰,5.61‰,5.44‰.在前10位主要病种中,呼吸系统感染及传染类疾病所占的比例大,为35.57%;其次是外伤及气胸类疾病,占28.86%.外伤、气胸等疾病的发病率均为男生高于女生(x2值分别为16.349,35.571,P值均<0.01),但泌尿生殖系统炎症的发病率则是女生高于男生(x2=18.267,P<0.01).按年份分组分析,近年来肛肠类疾病的发病率总体存在上升趋势,而水痘类传染病的发病率总体在下降.结论 导致大学生因病住院的主要疾病为呼吸系统感染及传染类疾病、外伤、气胸及消化系统疾病,疾病分布存在男女差异,近几年主要病种发病趋势有一定变化.

    作者:李慧;徐桂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一起高校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某高校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疫情病因,为预防和控制疫情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方法,对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暴发疫情数据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疫情共持续14 d,首发病例发病时间为12月22日13:00,累计发病92例.92例病例中,本科生罹患率为1.57%(62/3 945),研究生罹患率为0.76%(26/3 424),教职工罹患率为0.26%(4/1 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3.20,P<0.01).男性罹患率为1.28%(72/5 614),女性罹患率为1.14%(20/1 755),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2,P>0.01).92例病例主要症状为腹泻(73.91%,68/92)、恶心(71.74%,66/92)、腹痛(63.04%,58/92)、呕吐(59.78%,55/92)、发热(42.39%,39/92).学生食堂M餐厅为疫情暴发高危场所(OR=3.72,95%CI=1.67~8.23).实验室检测发现3名学生病例粪便样和1名厨工肛拭子样标本检出诺如病毒,其中2名学生病例均有M餐厅就餐史.结论 该疫情为一起由M餐厅共同暴露引起的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食物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

    作者:孙静;刘明;王建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安阳市2013年青少年伤害相关危险行为状况

    目的 了解安阳市青少年伤害相关危险行为现状,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措施,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安阳市中学及大学12所学校共2 577名学生进行健康危险相关行为问卷调查.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 青少年严重伤害发生率为10.9%.17种伤害危险行为中,骑自行车违规(62.3%)、步行违规(51.1%)发生率高.男生伤害危险行为发生率普遍高于女生(P值均<0.01).除受欺侮、打架行为发生率以初中生高(x2值分别为7.534,60.557,P值均<0.05),学校周围环境无安全感、失眠发生率以大学生高(x2值分别为285.811,175.503,P值均<0.01)外,其余13种危险行为发生率均以高中生高.非故意伤害行为、受欺侮、学校周围环境无安全感、离家出走行为发生率普通中学、职业中学较高,感到学习压力大重点中学学生较明显(P值均<0.01).结论 青少年伤害相关危险行为广泛存在.相关部门需根据不同性别、年级、学校类型的学生伤害发生类型和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预防和控制伤害的发生.

    作者:郭丽;张栓虎;邵红毅;姚兴宽;闫昱;张俊红;王振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天津市初中生身体活动行为自我认知研究

    目的 探讨城市青少年的自我认知对身体活动行为的影响,为建立适用于我国青少年身体活动行为的自我认知量表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我国城市青少年身体活动行为的自我认知量表,对分层整群随机抽取的天津市内6个区4 947名初中生进行调查,使用因子分析、相关回归分析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主成分因子分析结果将参与身体活动的自我评估分为寻求支持与障碍认知,累计贡献率为62.05%;将个人结果预期分为积极结果预期与消极结果预期,累计贡献率为55.00%.73%青少年在7d内有5d以上没达到应有的运动总量.不同性别初中生身体活动行为均与青少年自我评估、社会支持程度以及个人结果预期所包含的各种因素的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0.315,0.094,0.089,-0.288,-0.053,0.129,P值均<0.01).结论 青少年自我认知对身体活动行为的影响不容忽视.

    作者:戈莎;郭雪鹏;颜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暴力恐怖袭击应对行为量表在大学生中应用的信效度评价

    目的 评价暴力恐怖袭击应对行为量表应用于大学生群体的信度与效度,为量表在全国的推广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5所高校在读本科生l 657名,运用暴力恐怖袭击量表进行自我评定,采用同质性信度、分半信度进行信度分析,采用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进行效度评价.结果 大学生对暴力恐怖袭击应对行为量表总体Cronbach α系数为0.817,量表总体Spearman相关系数为0.745;量表中的个人准备行为、信息寻求行为和规避行为与总量表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930,0.637,0.6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因子分析结果表明,3个公因子特征值分别为4.316,1.286,1.044,方差贡献率分别为33.20%,9.89%,8.03%,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1.12%,分别命名为准备行为、信息寻求行为和规避行为.所有条目的因子载荷均大于0.40.结论 暴力恐怖袭击应对行为量表在大学生中应用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可作为中国大学生对暴力恐怖袭击应对行为情况评价的有效工具.

    作者:叶云凤;饶珈铭;王海清;张思恒;王声湧;董晓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杭州市本专科新生社会资本对健康的影响

    目的 了解杭州市本专科新生社会资本现状及其与健康之间关系,为改善本专科新生健康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共调查杭州市3所大学的1 105名新生.利用社会资本调查问卷、自尊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进行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本科和专科新生社会资本对健康的影响.结果 本科新生的社会支持、社会信任、社会归属感、社会网络、社会参与均分(47.95±8.09,17.09±2.47,24.21 ±4.22,10.80±2.55,5.21±14.22)均高于专科新生(46.61±7.71,16.04±2.48,23.28±3.96,7.62± 1.95,4.66± 1.40)(f值分别为6.50,2.56,3.40,22.62,1.14,P值均<0.05).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本科和专科新生社会资本潜自变量对健康潜因变量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76和0.82,其中社会归属感对本科学生健康的影响大(r=0.62),社会支持对专科学生健康的影响大(r=0.70).结论 本科和专科新生社会资本对健康有积极影响.增强本科学生的社会归属感和提高专科学生的社会支持有利于改善身心健康状况.

    作者:翁小瑜;张育炜;莫以凡;周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上海市初中学生课余屏前行为与特质性焦虑的关系

    目的 了解初中生屏前行为与特质焦虑的关系,为开展学生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二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上海市9所中学六~九年级的4 19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并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过长屏前行为与中学生特质性焦虑的关系.结果 学生在1周内平均每天的屏前时间是2.68 h,男生(2.92 h)高于女生(2.47 h)(t=6.508,P=0.000),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34,P=0.001).51.5%的调查对象平均每天屏前时间≥2h.在屏前时间≥3h的情况下,学习压力、不良环境影响、自卑倾向和人际困扰与过长屏前行为有关(OR值分别为1.014,1.030,0.979,1.040).结论 过长的屏前行为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与青少年的焦虑有关,应在行为干预中考虑心理因素的影响.

    作者:罗春燕;周月芳;陆茜;王向东;陈健;赵宇;蒋慧芬;汤海英;冯晓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