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宁夏地区本科生紧急避孕KAP分析

邱红燕;刘兰;李宏宇;罗虎

关键词:健康知识, 态度, 实践, 避孕药, 性交后, 学生, 卫生服务
摘要:目的 了解宁夏地区大学生紧急避孕知识、行为和态度的现状,为开展在校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宁夏2所本科院校的一~四年级本科生,采取现场自填问卷形式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1225名(71.4%)大学生听说过紧急避孕,其中只有253名(20.6%)知道紧急避孕的具体方法;52.6%(892名)的学生认为需要得到紧急避孕相关知识,64.6%(1 095名)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在学校广泛开展紧急避孕方面的宣传教育;学生获得紧急避孕知识的主要途径是书籍杂志(50.4%)、广播电视(34.7%)、网络(43.7%)等,58.2%的学生认为开展紧急避孕相关宣教的好形式是学校开设青春期健康教育课堂,其次为讲座(41.0%).结论 宁夏地区大学生紧急避孕知识欠缺,对紧急避孕的相关知识信息等服务具有很大需求.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郑州市高中生慢性鼻-鼻窦炎患病现状

    目的 了解郑州市市区高中生慢性鼻-鼻窦炎的患病情况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为采取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郑州市1 677名高一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慢性鼻-鼻窦炎相关症状问卷及视觉模拟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高中生慢性鼻-鼻窦炎患病率为7.27%(122/1 677),其中男生为7.51% (61/812),女生为7.09%(58/8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07,P>O.05).对学生造成困扰者占61.48%(75/122),其中轻度困扰率为8.20%(10/122),中度困扰率为43.44%(53/122),重度困扰率为9.84%(12/122);生活质量受到影响者占患病学生的27.87%(34/122).结论 高中生慢性鼻-鼻窦炎患病率较高,对生活质量有较大的影响.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来应对.

    作者:李玲玲;郑振宇;李社亭;王江波;刘松霞;王重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北京市小学生传染病防治知识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北京市小学生传染病防治知识、行为以及获取知识的途径,为学校开展有针对性的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两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市18个区县40所小学4 052名小学生,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行为以及知识获取途径的问卷调查.结果 小学生传染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在36.0%~90.6%之间,平均为65.7%;城区学生大部分题目知晓率高于郊区学生,女生高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传染病相关行为方面,“从来不”与他人共用毛巾的学生比例为70.1%.吃东西前、上完厕所后、外出回家后,能做到每次都洗手的比例分别为73.1%,77.0%和62.8%;能够选择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液洗的比例为65.9%;在3种情况下均能做到每次都洗手且能用正确方法洗的比例仅为35.9%.小学生获得传染病知识的前3位途径分别为家长、教师和医生;喜欢获得传染病知识的前3位途径为观看电视节目、课堂教学和观看多媒体录像.结论 北京市小学生传染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有待提高,与传染病相关的部分行为也需加强教育.学校教育是小学生获取健康知识的佳途径.

    作者:郭欣;刘亨辉;赵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饮水与儿童少年健康

    水是人体中含量多的、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儿童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其渴觉机制尚未发育成熟[1],饮水不足或过量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身体健康、智力发育以及行为活动表现、认知功能和精神状态(如警觉性降低、注意力不集中、疲倦、头痛等)[2].充足饮水是保持每天充沛体力、脑力和健康状态的基础[3],适量水摄入对儿童的健康和生存至关重要.该文将水对儿童少年的重要性及国内外关于儿童饮水的研究将综述如下.

    作者:阮青;王晓君;张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女童性早熟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女童性早熟的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开展女童性早熟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11年1-11月在杭州市某省级儿童医院内分泌科确诊为性早熟的女童219名及杭州市4所小学的健康女童271名,对其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病例组平均年龄、体重、身高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OR=1.130,P=0.024)、睡眠时间(OR=1.686,P=0.019)、反季节蔬菜摄入量(OR=1.614,P=0.015)、饼干和膨化食品摄入量(OR=2.005,P=0.014)与性早熟呈正相关,常使用儿童专用护肤品(OR=0.411,P=0.021)、奶制品摄入量(OR=0.648,P=0.021)、蔬菜摄入量(OR=0.315,P=0.024)及母亲初潮时间(OR=0.546,P<0.01)与性早熟呈负相关.结论 女童性早熟与饮食、睡眠及母亲初潮年龄等因素有关.应提倡儿童科学饮食、均衡营养,并注意青春期性教育.

    作者:杨章萍;郑晓萍;张旭慧;戴小英;姜彩霞;张磊;周标;朱益民;丁钢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云南省7个民族学生2010年视力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云南省7个民族学生视力状况,为探索学生视力不良的原因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年云南省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的7个民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进行性别、民族之间的比较,并与2005年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不同民族男、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民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市学生视力不良和近视检出率均高于乡村学生.除哈尼族外,其余6个民族学生视力不良率2010年均高于2005年.2005,2010年男、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导致学生视力不良较高的因素可能是生存环境、民族血缘、海拔高度和建筑材料等.

    作者:李建强;赵明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保山市隆阳区农村中小学生营养知识行为与膳食结构分析

    目的 了解保山市隆阳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饮食行为、营养状况与膳食结构,为科学、客观评价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808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应用24h膳食回顾法对959名农村中小学生进行连续3d的食物摄入量调查,计算每人每天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结果 营养知识评分中学生高于小学生(t=-12.210,P<0.01);中学生早餐食用比例高于小学生(x2=30.613,P<0.01),中小学生早餐食物种类单调,结构不合理,中学生饮用纯净水或矿泉水的比例高于小学生,而饮用自来水的比例低于小学生(x2=13.393,P<0.05).农村中小学生平均每天营养素摄入量不足;膳食中钙磷比为1∶2.6,比例失调;碳水化合物供能较多而脂肪供能不足,蛋白质供能适宜.结论 保山市隆阳区农村中小学生的营养素摄入不合理、膳食结构比例失调.应建立以学生、学校、家庭、社区结合,以健康促进为主导的综合干预模式,培养中小学生健康的饮食行为.

    作者:苏宏;李晓梅;张雪辉;王瑞欣;何勇;余天会;殷建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石河子大学学生H7N9禽流感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大学生对H7N9禽流感知识、态度、行为及其知识传播状况,为开展大学生H7N9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石河子大学5个专业1 034名学生,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H7N9知识、态度、行为调查.结果 大学生对H7N9禽流感疫苗、临床表现、高危人群防护方面知晓率均高于50%;54.8%的学生担心自己会感染H7N9禽流感,50%以上的学生支持学校开展的体温报告制度和勤洗手行为,54.8%的学生认为相关部门开展的H7N9健康教育内容不充足.不同专业学生在行为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12,P=0.003).81.8%的大学生获取H7N9知识的首要渠道是网络.72.1%的学生会利用网络或其他形式转播H7N9禽流感信息,69.9%的学生会主动和同学、朋友或家人谈论H7N9禽流感信息.结论 大学生对于H7N9知识了解少,但有积极防病的态度和行为,且有较高关注和传播H7N9信息的能力.应对大学生加强H7N9禽流感健康教育.

    作者:李述刚;刘佳铭;张景玉;丁玉松;徐上知;牛强;马儒林;木拉提;郭淑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某校大学生胃炎患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大学生胃炎患病状况及相关知识知晓率,为大学生胃炎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华东师范大学32个班级所有学生952名进行问卷调查,对有上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的学生建议其做胃镜及胃粘膜活组织检查,再根据胃镜及胃粘膜活组织检查做出诊断.结果 大学生胃炎患病率为16.1%,其中急性胃炎的患病率为7.1%,慢性胃炎患病率为8.9%,男、女生急慢性胃炎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大部分大学生的胃炎防治知识比较缺乏.结论 大学生胃炎特别是慢性胃炎患病率较高,主要与胃炎相关知识贫乏有关.学校应加强医学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防病意识,促进改善饮食习惯.

    作者:万光花;雷秀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唐山市中学生膳食营养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当前中学生膳食营养状况,为指导合理膳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唐山市2所中学选取各年级1 583名初高中学生,5d膳食回顾调查结果用DRIs进行评价.结果 中学生脂肪能量来源偏高,碳水化合物能量来源偏低;早、晚餐能量偏低,零食供能占11%~ 17%.初、高中男、女生烟酸、硒、总铁摄入充足的占85%以上,蛋白质、视黄醇、核黄素和抗坏血酸摄入充足的占48%~ 69%,能量摄入充足的占36%~44%,而硫胺素、钙摄入充足的占25%~27%,锌摄入充足的仅占11%~ 14%.优质蛋白来源较好,钙来源于奶类的占47%,来源于大豆类的不足5%;血红素铁占总铁12%,动物性视黄醇来源占50%.结论 应合理调整膳食结构,积极改善中学生的膳食摄入问题.

    作者:霍冰清;唐咏梅;刘为甜;刘海燕;杨猛;舒畅;王道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青岛农村中小学幼儿园周边零售食品添加剂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青岛市农村中小学与幼儿园周边食品店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为保障学生食品安全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青岛市农村学校周边食品商店的38份饮料、果冻、冷冻饮品,进行甜味剂(甜蜜素、糖精钠、安赛蜜)、防腐剂(苯甲酸、山梨酸)、(着色剂柠檬黄、日落黄、靛蓝、亮蓝)等指标的测定,按《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2011)进行评价.结果 38份饮品中,有15份食品添加剂含量超过了国家限量,超标率为39.5%.其中12份样品甜蜜素超标(5种为饮料,7种为冰糕类).结论 青岛市农村学校周边饮食群的食品合格率较低.应制定对策以加大监管力度.

    作者:石学香;王本利;郝文;魏晶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对女大学生生殖健康护理干预模式探讨

    影响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因素多且复杂,包括生理、心理及认知、学校和家庭等多方面[1-5].学校应根据大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对策,激发其采取健康生活方式的兴趣,促使大学生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本研究初步探索健康教育[6]对大学生生殖健康护理的影响,从高校角度提出恰当的教育实施方案,以为我国高校管理部门倡导大学生采取健康生活方式提供参考.

    作者:薛志林;曹霞;郭晓芬;陈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小学生正负性情绪特点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是人脑的高级功能,与其他的心理过程有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1].情绪可以分为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2个基本类别:正性情绪(积极情绪)是指个体由于体内外刺激、事件满足个体需要而产生的伴有愉悦感受的情绪[2];负性情绪(消极情绪)是指生活事件对人们心理上所造成负面影响,引起的一些情志波动,从而导致体内气机紊乱[3].已有研究表明,情绪对个体的学习、记忆、决策等认知活动及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1,4].严重的焦虑、恐惧和抑郁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5-7];体验到较多负性情绪的学生学习成绩一般较低[8].

    作者:李丽菊;施灿权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大学生高校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调查

    目的 探讨大学生对高校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及相关因素与作用机制,为提升高校社区卫生服务的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使用自设问卷和访谈提纲,对北京和济南通过偶遇法选取的研究对象进行调查,使用秩和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大学生对高校社区卫生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介于一般与较为满意之间,均分为3.24分;满意率较高的为服务价格(50.9%)与服务质量(31.6%),较低的为服务内容(l0.8%)与报销流程(11.7%);对本校社区卫生服务的了解程度、服务质量、服务态度、服务内容对大学生高校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应改善高校社区卫生服务质量与态度,丰富服务内容,多方面提升大学生满意度.

    作者:尹文强;郭洪伟;胡金伟;赵延奎;李伟;黄冬梅;于倩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与健康状况的关系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及其与健康状况的关系,为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儿童行为量表(CBCL)攻击分量表和一般情况问卷,对整群抽取的上海市10所幼儿园1 234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结果 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发生率为12.9%,男孩攻击性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女孩(P<0.05).目前健康状况好的儿童攻击性行为发生率显著低于健康状况一般或较差者,1岁内不适症状较多者攻击性行为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儿童,曾患疾病的儿童攻击性行为发生率显著高于未曾患疾病者,儿童存在入睡困难也显著增加攻击性行为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发生率较高,健康状况较差、1岁内不适症状较多或曾患疾病等与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密切相关.应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预防和减少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作者:贾守梅;汪玲;谭晖;王晓;施莹娟;李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泰安市中小学生超重与肥胖流行趋势分析

    肥胖与艾滋病、吸毒、酗酒并列为世界四大医学社会问题,并成为当今危害儿童青少年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1].目前全球儿童超重率接近10%,肥胖率为2%~3%;欧美发达国家儿童超重率高达20%~30%,肥胖率为5%~ 15%[2].2010年中国7~22岁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显示,学生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继续增加,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超重检出率分别为14.81%,9.92%,10.79%,8.03%[3].为了解近10 a来泰安市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发展趋势,笔者对1999-2010年泰安市儿童体检资料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钦凤;范华;赵爱华;李学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广州某高校大学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 了解广州市大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广州市某高校随机抽取92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大学生一般情况和学习倦怠等,分别拟合单因素、多因素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对学习倦怠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中度及重度学习倦怠的发生率为51.13%;影响学习倦怠的主要因素有学习成绩、教师授课水平、对所学专业是否感兴趣、班级学习气氛、学习压力、自我效能感、抑郁(P值均<0.05).结论 广州市大学生学习倦怠水平较高,相关部门应积极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预防大学生学习倦怠的产生,以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质量.

    作者:吕斯欣;李丽霞;柯斌斌;梁颖仪;麦如蓝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创伤后成长与家庭复原力的关系

    目的 探讨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创伤后成长与家庭复原力的关系,为灾后民族地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洱源地震”重灾区3所初中的2 025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创伤后成长问卷、家庭复原力评定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女生在与他人关系因子上得分高于男生,初三学生在个人力量、欣赏生活、创伤后成长总分上均高于初一、初二学生,少数民族中学生在与他人关系、欣赏生活和创伤后成长总分上均高于汉族中学生(P值均<0.05).少数民族中学生在家庭复原力的亲密和谐、情感分享因子上均显著高于汉族学生(P值均<0.01).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家庭复原力各因子与创伤后成长均存在正相关(P值均<0.01);家庭复原力的困境解读、正向前瞻、问题解决、亲密和谐因子能正向预测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创伤后成长(P值均<0.05).结论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家庭复原力的发展是提升创伤后成长水平的重要内容.

    作者:董泽松;褚远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大学生社会支持心理韧性对自杀意念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心理韧性对自杀意念的影响,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Beck自杀意念量表(SIOSS)、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我国东南和西南地区1 55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采用路径分析方法评估心理韧性的中介效应.结果 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为7.4%,东南地区略高于西南地区大学生,男生高于女生,大三年级高于其他年级.大学生社会支持、心理韧性各维度均与自杀意念各维度呈负相关(P<0.05或P<0.01);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各维度之间呈正相关(P<0.01).社会支持对心理韧性具有正向预测作用(Beta=0.628,P<0.01),心理韧性对自杀意念具有负向预测作用(Beta=-0.761,P<0.01),社会支持通过心理韧性对自杀意念产生间接效应(Beta=0.478,P<0.01).结论 大学生社会支持通过心理韧性减轻自杀意念的形成,大学生心理韧性在社会支持与自杀意念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

    作者:韩黎;张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宁波市2006-2010年5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宁波市2006-2010年5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水平及主要死因,为儿童伤害死亡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宁波市5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宁波市2006-2010年5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率为30.93/10万,标化死亡率为32.51/10万,占该组儿童死亡总数的21.55%,居于第3位死因.农村儿童伤害死亡率(37.37/10万)高于城市(20.70/10万),男童伤害死亡率(35.26/10万)高于女童(20.70/10万).宁波市5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的前3位原因依次为淹溺、意外机械性窒息、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死亡率分别为13.46/10万,4.72/10万,3.52/10万.意外机械性窒息是婴儿的首位死因,占婴儿伤害死亡的42.86%.1~4岁儿童伤害的首位死因是淹溺.结论 伤害已成为宁波市5岁以下儿童的主要死因,尤其是淹溺、意外机械性窒息对儿童的危害更大,应加强对儿童伤害的预防和控制.

    作者:杨秀珍;梅秋红;陈洁平;崔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医学生社会支持无聊倾向性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医学生无聊倾向性与心理健康间的关系及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为医学生无聊情绪的干预研究提供线索.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从宁夏医科大学随机抽取1 66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医学生无聊倾向性的创造力因子与心理健康的敌对、偏执因子相关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其他因子均呈正相关(P值均<0.01);无聊倾向性总分和其余各因子与心理健康总分及其他各因子之间均呈正相关(P值均<0.01);社会支持总分和各维度与心理健康总分以及各因子之间呈负相关(P值均<0.05).外部刺激、孤独感、自控力和单调性4个变量能联合预测心理健康35.1%的变异量;社会支持对医学生无聊倾向性和心理健康之间的调节效应显著.结论 医学生无聊倾向性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密切,社会支持在无聊倾向性与心理健康之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作者:许娟;张翠霞;邓学红;刘苗苗;李秋丽;戴秀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